高梦嘉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 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浸润着民族智慧和精神的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文言文在我国5000 年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古人进行语言交流和书面表达的工具,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学习文言文是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自我修养、提高传统文化审美能力的主要活动。但由于文言文表达方式与当前白话文表述方式差别较大,再加上小学生语言积累较为有限,使其在学习文言文时经常遇到困难,难以掌握文言文表达的要义,也无法理解文章作者在创作时的具体心境。因此,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应该明确教学要点,避免因教学方式运用不当让学生面临较大学习压力,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探究习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总结如下文言文教学策略,与各位同人探讨。
教师在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时,应该认识到导入环节非常关键,其导入方法的应用与选择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文言文课堂学习兴趣及自主性。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小学文言文教学时,所应用的文言文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使得学生在文章学习中感到乏味、枯燥,很难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导入环节,可以以典故导入、寓言导入、成语故事导入等作为导入方式,为学生设定学习方向的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文言文学习中。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经典故事导入,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热情。我国历史文化体系庞大,民间传说、典故众多,很多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典故事传播范围极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典故开展课堂教学,实现对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优化。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伯牙鼓琴》一文时,可以先用白话文口述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这一故事,由于这一故事流传范围甚广,很多学生或多或少都曾听过,因此,当教师讲述这一故事时,学生很容易与其产生共情[1]。当学生已经对故事的情节、中心思想有大体了解之后,再学习这篇文言文,可以事半功倍,也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一同探讨故事中的人物及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学生会在这篇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更为真切地体会到“知音难遇,良友难求”,也激发了学生的文言文探索欲望。
二是通过设定疑问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教育培养方向之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单一重视知识点传输,还应该关注学生当前的综合素质培养,从而使学生核心素养持续提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更为开阔的视野来阅读文章、分析文章,帮助其在文章阅读与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审视思维、批判思维、探究思维[2]。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两小儿辩日》一文时,可以通过科学设定导入环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向学生提问:“孔子为什么不能判决‘两小儿’所提出的问题?”通过设定这样的导入环节之后,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便会深入思考“两小儿”各自的表述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对错之分,当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之后,有利于开阔其阅读视野及思维广度,使其意识到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理解事物,所产生的结果往往也不尽相同,没有一定的是非对错,这也让学生对这篇文言文内涵有了具体理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以具象化思维理解、分析事物,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方式较为抽象,这也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文言文时,会觉得文言文的表述方式较为陌生,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好奇心,对其所表述的具体内容有所期待。教师在进行小学文言文教学时,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及思维方式,构建起相应的情境框架,使小学生可以自主融入课堂教学情境中,这样更加有利于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在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已经有广泛应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情境创设教学时,可以充分借助前人经验,将促使学生理解文言文表述的内容、文言文的中心思想作为根本目标,创新现有教学模式,通过更为具体的教学情境创设改善原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得文章中的情节以更为具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介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原文言文所表述内容的具体场景,强化文言文教学真实性,这样更加有利于创设沉浸式的课堂教学情境[3]。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田忌赛马》一文时,部分学生会对田忌安排马匹出赛的方式理解不够具体,导致其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不能真切地感受到田忌“君下驷与彼上驷,君上驷与彼中驷,君中驷与彼下驷”方案的妙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与本篇文章有关的影视资料、动画资料,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也使得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田忌对赛马顺序的精心安排,进而认识到田忌“一不胜而再胜”结果的必然性,进而由衷佩服田忌的聪明才智以及对兵法的运用能力。这种情境创设及展示的方式更有利于引起学生共情,使其感悟到一件事情想要取得最终的成功,要合理布局,运筹帷幄,以小舍而换大得。
在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了良好课堂氛围营造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文言文课程教学来说,其教学内容与当前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运用的语言体系差别较大,使很多小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课堂融入性。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创造力,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勇敢的探索者,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开束缚,敢于对学习内容产生质疑,并且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也是体现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关键。由于文言文属于古文范畴,其语言意境较为深邃,用字用词简而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语言风格可以使人产生更多联想。因此,当学生对文言文内容有自己主观理解时,即使理解方向有一定偏差,教师也不应该立即否定,而是要巧妙地对其进行指导、点拨,这也是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例如,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从而为学生打下文言文基础。在讲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时,一些学生对其理解存在偏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定相应的教学情境,即,提出一个超范围的问题,然后随机找几名学生回答。由于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较为陌生,因此,在回答问题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能回答出问题某一层面的答案;而有的学生对问题完全不理解,但由于自尊心的驱使,不想承认自己不懂,于是便胡乱编出一个答案;还有的学生很坦诚,直接告诉教师这个问题不知道怎么作答。完成一轮提问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说:“刚才我提出的问题并不在教案要求的范围内,也不是大家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我只是在考验同学们是否存在不懂装懂的情况。”教师解释之后,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将要学习的文言文知识,使得学生意识到“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这才是智慧的人”。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语文学习经验,对文本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生这一特征,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帮助学生在长期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魏略·儒宗传》中记载“人有从学者,必当先读百遍”。由此看出,古人先贤不仅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深读、重读对于思考的重要性,体现出阅读与思考的结合是提升对文章理解能力的关键。教师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读熟并读懂文言文之后,再指导其对文言文思想内涵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思维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延展空间[4]。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促进学生深度静思,体悟文章思想内涵。
一是通过与学生互动促使其对文章思想内涵进行总结。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学弈》一文时,可以向学生提问:“跟弈秋学习下围棋的两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有何不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在正确的思维道路上逐渐深入,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构建起反复探讨交流的沟通网络,可以促使学生与教师针对问题结果达成共识,进而促使学生了解。可以看出,文中的两人向弈秋请教围棋之道时,两人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心无旁骛,而另一个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摆正姿态,使其在请教学习之后,技艺并没有长进。让学生深刻懂得,无论哪一种学问,在向人请教学习时,必须虚心、专心,方能学有所成。
二是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促使学生体悟文章思想内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文言文学习,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思想。例如,在向学生讲解《自相矛盾》一文时,要让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自己说的话前后矛盾、互不相应。经教师引导之后,学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有很多。结合生活实际之后,阅读这篇文言文则可以对卖矛和盾的人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从人物分析及故事情节分析中获悉,做事要实事求是,夸大其词只能自食其果[5]。
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应该将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作为重点,从而打牢学生文言文基础。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由于文言文是现代汉语的起源,其与汉语运用规律、运用方式有密切关系。毫无疑问,想要提升学生文言文理解及分析能力,应该将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体量作为主要路径。从当前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编排情况来看,虽然其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所涉及的文言文篇目依然较少,如果教师只是靠讲解教材中的文言文,不利于优化学生语感[6]。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为其推荐一些适合的文言文短篇作品,从而不断丰富学生文言文积累。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囊萤夜读》《苏武牧羊》《卧冰求鲤》《孟母三迁》等经典育人故事,这也可以起到德育的效果,与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较为符合。通过长期的文言文阅读积累,可以使学生文言文阅读及理解分析能力明显提升,让学生终身受益。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时,应该结合当前小学生语言理解能力、接受特点、兴趣取向等确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可以从引经据典、情境创设、深读静思、强化积累等几个方面入手。同时,今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文言文阅读体量,开阔阅读视野,使得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逐渐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