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之髓,弘扬文化之美
——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2022-02-09 04:52邓甜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文化

邓甜甜

(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江苏无锡 214191)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开始从文化着手,将德育工作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结合,站在学生的视角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已有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教育背景,深入剖析中国道路的精神内涵,主动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结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凸显其中的价值意蕴,有效拓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度及广度,确保这一工作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放异彩,为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提供必要的支持及帮助。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特征

(一)以教育体验为关键

教育体验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服务、自主剖析和反思总结,以学生的心灵触动、心灵震撼以及亲身感悟为基础,确保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认可、体谅以及同情的心理。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加强对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上的引导和审视,采取科学可行的教育教学方式,综合对比不同教育工作的内容差异以及形式差异,探索全新的教学对策,强化学生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小学德育与学生的教育体验密切相关,简单直白的德育灌输所发挥作用比较有限。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情,精心设置不同的教育情境,强化学生的教育活动体验,确保德育教育工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二)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小学德育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更为明显。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育情况,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构建德育工作体系和框架,围绕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成长规律精心设计德育活动形式及内容。学生的品格发展最为关键,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德行和品格发展规律,抓住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以此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在与学生交流及共鸣的过程中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向及思路,实现对症下药。德育工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体验生活、创造生活、感悟生活。站在学生的视角,尊重学生的思维逻辑,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确保德育教育工作能够符合学生的生活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的人生三观,保证学生能够实现良性成长及发展。

(三)以养成教育为核心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非常关键,直接关乎学生的成长发展。大部分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教师能够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知识面的拓展为基础,想方设法地调整教学思路,那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将会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小学教师需要抓住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和核心,了解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根本,有效贯彻及落实德育教育目标。学生个体德育素养的培养是重点,教师需要以学生道德理性的养成为基础,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自主模仿、大胆探索,保障学生能够在集体活动之中逐步形成优秀的品行,全面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首先,有助于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教师会主动承担德育教育的重要责任,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思想。教师会着眼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全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积极呈现我国的精神文明内涵,强化学生对社会风貌以及民族精神的理解,保障学生能够全程参与。

其次,有助于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及发展。教师会及时跟踪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发展动态,以学生正确人生三观的培养为目标,逐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尽量避免外部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干扰,让学生能够主动识别各种信息,实现明辨是非和理性判断。

最后,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会深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将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其中。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矛盾,进一步打造开放课堂。有效融合民族精神与小学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认同感,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文化自信心。

三、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对策

为了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渗透,小学教师需要抓住工作重点以及核心,深入剖析小学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站在学生的视角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思路及方向,有效解决德育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障碍,充分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和育人价值。

(一)灵活渗透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的培养非常关键,是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关键板块。在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时,教师需要从家国情怀着手,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借助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元素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有效地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确保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上一个台阶。学校可以以学期为单位,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参与各种艺术节活动,将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围绕素质教育改革的现实条件,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成长及发展。

首先,学校可以研发校本教材,加强对艺术元素的有效分析,确保艺术教育、德育教育实现齐头并进,全面提升两大教育板块的内涵及价值。比如学校可以以小学语文为中心点,积极整合新教材中的古诗词,与学生共同阅读经典古诗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意识。借助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现古诗词的内涵以及意境,将不同的优秀艺术文化融入其中,以礼仪规范诵读以及古诗文学习为基础,积极打造一体化的校本教材。充分体现文化育人的重要价值以及魅力,稳步提升整体的育人高度以及水准。

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多种德育元素的有效融合,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以及价值,利用课内外时间强化学生对《中小学生守则》的理解及认知,生动直观地呈现守则中的具体内容,然后在走廊中展示学生的相关作品。借助特殊节日,比如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感悟节日的内涵以及与价值,深入了解节日的来龙去脉。全面强化个人的知识印象,提升自身的家国情怀,学会根据个人所学习的知识主动表达和抒发个人的家国情怀。这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德育教育创新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最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身体力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必要的契机,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机和收获,主动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打造独特文化课程

德育教育工作能够为文化传承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充分凸显教育教学工作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为文化繁荣发展做好准备。因此在落实小学德育工作时,教师需要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要求,站在宏观发展的视角,深入剖析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多维度创建校园文化,充分凸显地域特色,打造独特的文化课程,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学校需要积极优化物态文化,凸显环境育人的作用,确保小学德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以学生的自主感悟为基础,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动性,有效传承优秀文化,以此为主题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激励和鼓舞。利用良好的文化环境来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三观,完善学生的人格,确保学生能够崇尚优秀文化,真正做到坚持不懈,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文化建设工作相对比较复杂,系统性和专业性比较明显。学校可以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加强对学生言谈举止的规范及教育,逐步开启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思想共鸣和智慧火花。比如学校可以逐步优化校园环境,将《弟子规》中的相关名言警句张贴在学校的展板以及橱窗中,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环境。加强环境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和教育,保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下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和总结提升。

其次,学校需要以传统精神文化的有效传承为根本,全面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利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加强对学生品行的引导。学生思想品格的自主发展最为关键,学校可以将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积极创新德育模式。比如学校可以以学期为单位,围绕教学实情,分步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行谈举止的教育和引导规范,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凸显主题教育的优势和价值,逐步创建文明校园。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拓展,发展学生的个性,逐步完善德育课程体系。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自创文明礼仪操;以年级为单位,围绕《弟子规》创编韵律操。确保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学会模仿教师,规范言谈举止,实现良性成长。

最后,学校需要逐步丰富教育活动,全面凸显德育教育的内涵及价值,抓住有利契机,设置鲜明的教育主题,以此来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育人活动的实效性,充分凸显榜样的带动作用和价值。比如学校可以设置微信公众号,开展“最美学生”以及“礼仪标兵”的线上评选活动,以礼仪为核心设置校园文化艺术节,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大胆探索,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另外,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时,教师也可以站在学生的视角,立足于当下、展望未来,以“歌唱祖国”“传递国旗”以及“我和祖国共成长”为主题,开展系列大赛,如征文大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逐步丰富文化传承的内涵,让学生全程参与。

(三)深入挖掘德育素材

作为中华民族中的精髓,中华经典诗文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时,教师需要从中华经典诗文着手,深入剖析民族文化的内涵以及价值,与学生共同领悟中华文化艺术瑰宝,强化学生对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智慧的理解及认知,逐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能够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以传统文化经典中德育元素的有效挖掘为根本,积极实现德育工作与经典诵读工作的无缝对接,探索全新的德育工作之路。整合多种现代化的教育元素,开辟出全新的教学路径,确保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上一个台阶。

首先,教师需要以传统古诗文中德育价值的深入剖析为根本,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分阶段、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挑选具有一定古典文化意蕴的经典图书,设置专门的国学课堂,控制好教学时间和频率。将学生的自主实践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全面启迪学生的思想,净化学生的心灵,保障学生能够实现知行合一,逐步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语文教师需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重担,留出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让学生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分析优秀传统经典的核心含义,确保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诵读行为习惯,学会主动规范个人的言谈举止,实现良性成长及发展。

其次,学校需要将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工作相结合,了解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原则。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国学课程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经典古文,开展新课诵读活动,有效联结不同的经典文本,加强对学生的恰当引导。分步骤、有目的地鼓舞学生,逐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积极创新诵读方式,有效演绎文化经典,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来鼓舞学生,保障学生能够全程参与。情境表演、器械配读、画面跟读、拍手诵读都是比较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模式,效果较为显著。教师需要不拘泥于细节,打造开放课堂和生本课堂,在讲解经典故事以及诵读美文的过程中更好地拓展学科教学容量,实现学科教育工作与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齐头并进。了解学生的人格品质,逐步夯实德育教育基础,确保学生保持纯真,主动学习优秀文化,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以及学科综合素养。另外,学校也可以主动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为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艺术的有效传承建言献策,学习同行的优秀做法,实现优势互补。

结语

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渗透势在必行。教师需要抓住文化传承的重点,了解学生的良好礼仪以及品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三观,保障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自主探索、大胆延伸,掌握新知识,提升个人综合技能,主动自觉地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文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谁远谁近?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