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研究

2022-02-09 04:5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读物整本书双减

刘 爽

(南京市晓庄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0)

以往小学语文教育惯于“以量取胜”,教师普遍认为学生要经过大量的学习、训练才能牢记知识、掌握技能,也使得学生得到有效培养,但事实上以往小学语文教育给学生造成了大量的负担,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良好体验,渐渐产生厌学情绪,教育质量、效率等反而下降,这种现象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同样普遍存在。从这一角度出发,我国近些年提出了“双减”政策,该政策面向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该阶段内各年级、各学科教育都要为学生减负而进行改革,旨在让学生处于合理负担状态,促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当中充分发散,予以学生良好学习体验,并保障学生学习专注度,这将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也能更好地为学生成长及未来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也要进行改革,为推进改革工作展开,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意义

(一)传递语文知识

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语文知识虽然并不复杂,但却有诸多形式,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语文知识,并逐渐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诸如学生要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遣词造句能力,这关系到学生的交流能力。而整本书阅读就是很好的语文知识传递渠道之一,即课文内容本质上就是我国语言的一种形式,但在不同人笔下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会出现差异,适用于各种场合、情境,因此通过整本书阅读,小学生能够掌握语言在不同情况下的表达方式。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通过阅读课文,小学生能够掌握鲁迅先生在文中情境内的语言表达方式,获悉语法、文字等相关知识点,再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促使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增强,最终结合一些实际的训练,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文字用法,所学知识烂熟于胸。因此,小学整本书阅读具有传递语文知识的重要意义。[1]

(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具有多种形式,其中包括了一种被称为“长篇阅读”的形式,该形式主要是围绕一本长篇读物,让学生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阅读活动。该形式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虽然也具有传递语文知识的作用,但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将其用于语文知识教学,反之要发挥其另外一项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即长篇阅读中的读物篇幅较长,短时间内无法完成阅读,因此阅读过程必然会被分为若干阶段,而每个阶段的阅读内容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故只要能保障学生在阅读中被读物吸引,那么他们每完成一个阶段的阅读,就会展开各种各样的探究性活动。诸如对下一阶段的内容发展等进行探究性思考,或者对本阶段阅读内容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进行探究,其间结合教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在探究思考或类似活动中感到快乐,认为探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学生的探究精神就会得到培养。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过度侧重于知识传授,还要对学生各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就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整本书阅读的读物不限,因此类型众多,每一类读物都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培养能力,诸如一些读物的情感深厚,表达方式并不直观,需要读者细细思考、慢慢品味才能有切身感受,因此让学生阅读这一类读物,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作用机制在其他类型的读物上也有体现,且一些读物可能同时具备多种核心素养培养功能,故教师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读物,然后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既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体现。[2]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与问题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

目前,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学当中通过整本书阅读确实对学生进行了更有效的教育与培养,因此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与预期相比,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效率依然离目标有很大的差距,且很难再进一步,这种现象就说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存在问题,问题的存在导致教学质量、效率始终在低水平区间徘徊,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对整本书阅读现状引起重视,要明确现状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改革。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普遍案例了解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阅读活动形式选择不合理、阅读计划设定主观且统一、读物选择脱离客观主体。下文将对这些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阐述。

1.活动形式选择不合理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活动形式有很多,诸如长篇阅读、中篇阅读、短篇阅读等,这些形式在功能体系、阅读过程上存在一些差异,即长篇阅读的功能体系侧重于探究精神培养,阅读过程漫长,而中篇阅读或短片阅读的功能体系可能更侧重于知识传授、情感展示等,阅读过程相对较短。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活动形式的语文教学功能不同,给学生带来的阅读负担不同,如果教师的形式选择结果不合理,就很可能导致学生负担过大,且得不到有效培养。而现实情况中一些教师的活动形式选择就存在不合理之处,具体为:部分教师自身对于整本书阅读的理解存在偏差,惯于使用中篇、长篇阅读,忽略短篇阅读,这不仅导致学生受培养情况出现缺陷,还会导致学生在阅读当中长期承担较大压力,学习负担过大。因此,学生在较大的负担下不喜欢阅读活动,阅读时思维并不活跃,只读课文表面文字,没有代入思考,这样自然无法保障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

2.阅读计划设定主观且统一

因为中长篇阅读活动是整本书阅读的主要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需要根据中长篇读物来设定阅读计划,再让学生按照计划展开阅读活动,而这个过程中阅读计划是在教师主观思想下设定的,同时绝大部分教师都是将学生视作一个整体,只会设定统一的阅读计划,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这个计划进行阅读,说明阅读计划设定存在主观且统一的特征。该特征下,教师设定的阅读计划就可能会与学生的个人意愿发生冲突,例如某教师在自身主观思想下设定了阅读计划,计划中每阶段的阅读任务包含三个小节,要求学生完成三个小节阅读之后进行思考,但部分学生在个人角度上希望每阅读完一个小节就进行一次思考,否则自己的阅读理解跟不上计划进度,说明教师设定的阅读计划与学生个人意愿发生冲突,而学生在这种冲突上往往要迁就教师,使得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同时部分情况下学生还会认为教师设定的阅读计划中每个阶段的阅读任务比较重,自己不适应,这将给学生带来较大的阅读学习负担。[3]

3.读物选择脱离客观主体

在现代提倡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客观主体就是学生,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展开相关工作,尤其是在读物选择上,即如果教师选择的读物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那么读物可能就无法引起学生关注,学生就不会对此进行深入阅读,也不会积极地展开探究性思考,这将极大地削弱整本书阅读的教育作用。但现实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在读物选择上主要是根据教学需求来选择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意愿,例如某教师认为班级上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弱,因此选择了一些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功能突出的读物,但读物发放给学生之后,学生的表现非常消极,原因就在于这些读物虽然具有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但内容并不吸引学生,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只会让他们感到阅读枯燥乏味,内心产生较大负担,厌学情绪也开始不断积累。除此以外,因为不同读物存在阅读难度上的差异,所以当教师脱离客观主体选择读物,可能造成读物阅读难度超过学生能力范畴、认知规律的现象发生,因此希望广大教师注意这一问题。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改进策略

结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中的三大问题可以看出,各问题都会给学生带来各方面的较大负担,因此可以说各种负担是导致整本书阅读质量、效率下降,且难以提升的核心原因。而“双减”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故教师要在该政策下对整本书阅读进行改进,以便通过减轻负担的方式来提高整本书阅读质量与效率,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4]对此下文将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一)合理选择活动形式

教师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各种形式都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且每一种形式对于教学而言都有重大意义,不应当忽略任何活动形式,而只选择某种活动形式,这是贯彻“双减”政策,做好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需要从宏观角度上合理地选择整本书阅读活动形式,即首先不建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多地选择中长篇阅读活动形式,可以适当增加短篇阅读活动的频率,这样能够对整本书阅读给学生造成的整体负担进行调节,避免学生长期处于高负担状态下。其次在活动形式选择当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些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负担感受,如果发现学生负担确实比较重,那么教师就要重新选择活动形式,主要以短篇阅读活动形式为主,少量进行中长篇阅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阅读中就不会承担过高的负担,有利于学生阅读体验,能促进学生思维发散。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学生思维发散,提高他们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形式选择之后应当以学生为主导展开教学工作,不要随意干预学生阅读或思考过程。

(二)关注学生差异,客观设定阅读计划

当教师选择了中长篇阅读活动形式时,教师就要进行阅读计划设定,但计划设定不能按照教师主观想法进行,且设定过程中教师必须兼顾每个学生的差异,这是实现学生减负,保障阅读计划合理的关键举措。从这一角度出发,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结构等进行持续性的分析与评价,这样才能让教师不断了解学生具体情况,为阅读计划设定指明方向。其次教师要根据每一次的分析与评价结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针对这个小组来设定阅读计划,例如某小组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突出,能够在大量阅读后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那么教师在阅读计划设定当中就可以考虑提高每次阅读任务的内容数量,但针对其他阅读理解能力偏低、阅读总结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小组,教师就要细化阅读计划、计划中每阶段包含的单元,降低阅读任务。[5]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进度、方式展开整本书阅读活动,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同时因为分组的关系,所以学生还能与情况类似于自己的学生对读物进行讨论,这将起到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增强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作用,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三)遵从“以人为本”理念,根据学生兴趣选择读物

“双减”政策是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提出的,因此在贯彻“双减”政策,对学生进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遵从“以人为本”理念展开相关工作,尤其是在阅读读物选择上。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真实的兴趣取向,或者在常规教学当中对学生阅读兴趣进行培养,例如给学生提供不同作者的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最终学生会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作者,经常阅读他的读物。[6]结合这一点,教师就能根据学生兴趣来选择读物,这样选择得到的读物对于学生而言有较大的吸引力,阅读时能让学生感到快乐,不会给其造成太多负担,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说明这种方式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可给学生带来良好阅读体验,避免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以往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承受的负担较大,这是导致教学质量、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师要贯彻“双减”政策,采用策略改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合理的负担水平下,快乐地展开阅读学习活动,这将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的作用,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认知发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及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读物整本书双减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