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龙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人才的任用标准越来越严格。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对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对高职院校而言,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学生,不仅可以为社会各界输送有用之才,同时也可以为学校带来良好口碑。因此面对社会严格用人问题,对高校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在现阶段,社会上各种高材生高智商低情商犯错犯罪的现象偶有发生。而此类现象的根源就是在校学习时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学校也过多地重视其知识的灌输和培养,而忽视其思想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会更加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行动行为上我行我素,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学生长期地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未建立正确的做事原则,缺乏思考,这对其成长是极其不利的。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较高,以英语课堂作为主体,强化其思政内容的渗透,两者相互融合,达到思政与英语教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常常思考:要怎样对学生进行培养?对什么样的学生进行培养?成为怎样的人?要以教育活动目的来开展教育,加快社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步伐。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可以看作是对时代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以达成强国目标的夙愿。高职院校应将大局意识、政治核心作为教育重心,确保所培养的人才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充分认同并且有强烈为国效力的决心。在进行英语课程的教育的同时将思政内涵融入其中,做到“立德树人,使学生德才兼备”[1]。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以思政课程作为切入点,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人才素质。
把思想品德进行教育输出的过程就是思政教育,所依托的载体就是思政课程。思政教育所借助的场所就是学校,而思政教育是否充分发挥其价值具体表现在教育的主体,即高职教师。因此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教育课程的内容输出,包括思政教学具体内容和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具体落实。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应保证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政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人才[2]。
根据教育部门针对高职英语所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是学生进行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文化教育、思政教育以及美学教育三个方面。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而思政教育只在开展党团活动时才会涉及,且通常以开班会的形式,甚至有些更敷衍,只是走个过场。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仅不会真正带给学生思政教育,更会使其产生厌倦心理,阻碍思政教育真正被赋予的价值。高职院校内部,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仅是思政相关教学不会认真贯彻,连英语的文化教育也没有得到好好的吸收。只是将英语作为工具语言,认为是学习中的一项任务,很难激发其兴趣,在实际应用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对英语的学习时间也就尽量压缩[3]。但目前的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明确提出,英语不仅作为学科科目,更要作为接触世界、提高国际意识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所学的英语要有一定的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而事实证明,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英语课堂中,通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职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只考虑英语的教学任务,不是简单地教几个单词、教几句话就是一堂英语课,而是注重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方面,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合理,既能保证英语课堂基本任务能够完成,又要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将课堂上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进行深挖,以此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4]。例如在本校的教材中,关于文章中所提到的“Social Etiquette”即社交礼仪,可以向学生们进行知识延伸教学。而单词“Foreign Policy”(外交政策),给学生普及相应的外交知识,通过学习历史文化的方式灌输教育,向学生宣传我国的大国风范。教材中还涉及到“Travel、Jobs、Shopping”等多方面内容。以“Travel”为题的文章,向学生展示了各个不同国家的文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深挖教材以外的课外知识,并正确普及。以“Jobs”为例的文章,向学生们展示了企业文化发展的价值,这也与我们前文提到的“我们培养的人才服务对象是谁”的问题有关。以了解某个公司企业文化为例展开,促进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以便将来更好地实现就业和择业。而以Social Etiquette为主题的阅读文章,通常被用来传授正式场合所适用社交礼仪,学生素养自然会得到培养。事实证明,只有全面分析教材,对教材所蕴含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才能使学生对就业需要掌握的职业素养与礼仪加以了解,其自信心也会得到显著增强。
课堂设计包括从课程导入、课程学习到课后回顾及课后任务的整个过程。要深入进行思政教育,就要在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5]。让学生了解并全面掌握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教师一定要拓宽教学资源,加强思想政治观念的教育,例如落实高职英语教学时,除了要立足于阅读、听力、写作、翻译等多维度教学之外,在课程内容导入之前需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可加上学生对于国际热点话题、国内时政相关问题的内容,利用思政化课程导入参与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传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教材能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以及学习提升的重要参考,因此教材内容必须要经过反复强化[6]。学校要相应地对每年的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修改,将课程内容中的外语教学和思政内容更加突出。首先需要突出本土文化,因为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外国文化的渗透,但是思政课程改革后,重点不仅要了解外国文化,还要更侧重渗透中国文化[7]。因此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应该要进行适当的专业教材课程组成比例,包括加大中国文化元素的比例以及礼仪、企业、文化板块的比例。确保调整后的教材中中西方文化的比例要“适当”。
适当的标准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来权衡。在编写教材时[8],要注重中国本土文化的比例,内容上多加提炼,理论上更加直观明了,易于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以自己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如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客观评价中西方文化差异。如在教材中,应当包含一些国外的节日的介绍: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还应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节日所表达的美好寓意,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在教材中增加一些中国特有的新鲜元素,如我国的防疫措施。近年来我国取得的多个创新性成果,包括“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等。多多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和文化自信,真正让民族文化深入人心。
相关的研究[9]中提到,高职院校如果想要培养出更加具有能力和素养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各个科目的合力培养,尤其是以英语教学为基础。因此,以英语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得到重视和完善。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课程通常是选择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或者老师根据以往考点经验,着重讲解某个知识点,或者为了完成任务式的讲解。而创新思政课堂融入英语中,教师把学生的内心诉求当做备课依据,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和优化,对思政的转化提供支持和动力。高职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思政课堂要达到教育目的,要综合运用体验教学和任务教学,通过调动其积极性的方式参与教学。
以Travel具体单元为例,教师在介绍旅游相关内容时,可以更加全面讲解旅游相关知识点。通过建立小组合作探讨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如让学生们介绍各自去过的景点,或者对自己家乡景点的风景,乃至传统文化进行介绍等。通过小组相互探讨以及鼓励活跃发言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牢记,也能通过介绍红色景点的方式,让学生对家乡文化更加了解并受到熏陶,同时可以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达到了充分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再以Social Etiquette为例,为了让教学活动效果更佳,通常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全文阅读,大致了解传统礼仪,如握手、打招呼、名片分享等等,通过全文的阅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致了解,对该礼仪场景产生兴趣,再根据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场景模拟与描述。结合学生的描述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讲解和点评,再归纳总结具体课程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全面领会单元主旨,也能保证学生的思政素质得到良好改善,教师的职业素养也能得到提高。
课后巩固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这对思政教育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课后巩固满足思政教育与英语课程的融合条件,具体表现为:以圣诞节(Christmas)为案例,在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讲解以后,让学生概括圣诞节的故事背景、起源和风俗习惯等,当学生充分了解这个节日后,再向外延伸拓展知识内容,将课程教学任务转向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的了解,如布置对我国的春节、元宵节的认识,为课后任务。春节期间,往往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教师可以布置“不同地域的春节”为课后任务,分小组讨论不同家乡文化的春节差异,并与圣诞节进行对比,了解春节起源、故事背景以及风俗习惯,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以及达到对文化批判地吸收,并加以弘扬与传承。也能够达到让学生树立正确文化自信目标,真正灌输给学生积极的思政内容,达到思政教育目的。
要想让思政教育完全融入到英语课堂中,就要适当地调整教材。除了前面所述提到的在教材中新增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保证课堂的气氛活跃,学生兴趣常在,第二课堂的合理运用就能达到这样的目标[10]。第二课堂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充分重视第二课堂的赋能作用。第二课堂是学生思想引领、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重要体现,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教学时,应当充分地融入第二课堂。例如在课堂上,以想象个人创业为主题,用英文写一篇关于企业文化的文章,或企业创业的难点分析的文章等。通过在课堂上学生分享的方式,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者协同,共同发挥教学作用,使得思政教育拥有更加理想的平台。第二课堂中,主要的平台还有社团,如英语角的创办,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现有条件,进行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作文比赛,以及书法比赛等。比赛可以设定为弘扬爱国主题、弘扬“五四”精神、烘托传统文化等多维度的文化渗透。并利用信息平台,如抖音、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宣传各种思政主题活动,让更多学生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的影响,增强其威慑力,扩大其宣传力度,达到更高标准的思政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中的“课程思政”的改革对各高职院校以及每位授课老师来说意义重大,通过思政教育不仅带来学生教学的进步,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思政水平的进步。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加强思政教育,未来的建设者们才能更加拥有创造性和思考能力,这不仅带来的是教学的进步,更是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