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受“一元一次方程”

2022-02-09 04:29王竞进
初中生世界 2022年45期
关键词:慢车同类项快车

文/王竞进

首先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两个问题:

问题1“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一道经典的数学趣题,最初记载在约1500 年前的《孙子算经》中。问题是这样描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句话的意思是:“若干只鸡、兔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三十五个头,从下面数有九十四只脚。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问题2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向相同方向行驶,快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慢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快车比慢车早1h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对于问题1,大家并不陌生。在小学,我们用假设法进行思考,先假设笼中的鸡、兔都有两只脚,由于“上有三十五头”,所以笼中的鸡、兔的脚应该共有2×35=70(只),而实际上“下有九十四足”,少了94-70=24(只)。究其原因,是因为实际上每只兔少算2 只脚,那么笼中兔的只数应该是24÷2=12(只),鸡的只数是35-12=23(只)。

到了初中,我们可以利用方程思想来解决此题。如果笼中兔的个数用x表示,那么笼中有(35-x)只鸡,笼中兔共有4x只脚,鸡共有2(35-x)只脚。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式:笼中鸡脚的个数+兔脚的个数=94,可以建立等式:4x+2(35-x)=94。

对于问题2,我们从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知道:快车行驶到B地的时间比慢车行驶到B地的时间少1h。对于1km 的路程,快车比慢车少用,那么快车比慢车少用1h 所对应的路程为。我们还可以从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知道: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走70-60=10(km),快车到达B 地时,快车比慢车多走60×1=60(km),那么快车行驶的时间就是60÷10=6(h),A、B两地间的路程用算式表示为:60÷(70-60)×70=420(km)。

如果用方程思想,路程用xkm 表示,那么快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为:,慢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为。根据两车所用时间的关系:慢车所用时间-快车所用时间=1,可以建立等式。

一、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中整体感受“为什么学”

从上述两个小学阶段曾经解决过的问题可以看出,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列出的算式只能含有问题中的已知数,而不能含有未知数。如果用本章所学的知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一些数量,再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式,并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分别表示相等关系式中的各个量,即可建立相应的等式,如上述问题中的,这就是方程。

我们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列方程也是依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但它打破了小学算术方法列式时只能用已知数的限制,方程中可以含有相关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因此,一般来说,列方程比列算式有更多的优越性,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数学的进步。

二、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整体感悟“学什么”

我们在上面的问题中得到两个等式:4x+,那么,其中的未知数x到底是多少呢?又该如何求得这个未知数呢?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本章将要学习的知识: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概念,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等。

三、从寻求生活实际问题的结论中明白“怎么学”

问题1 中,所得的等式是4x+2(35-x)=94。我们可以先应用乘法分配律,将等式中的括号去掉,再应用等式的性质,求得未知数x的值,过程如下:

去括号,得4x+70-2x=94;移项,得4x-2x=94-70;合并同类项,得2x=24;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得x=12。

去分母,得7x-6x=420;合并同类项,得x=420。

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式,列出了一元一次方程,为了求出该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我们一般会灵活应用等式的性质、乘法分配律,经历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等过程,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逐步转化为形如“x=a”的形式。

猜你喜欢
慢车同类项快车
甜甜圈快车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初试锋芒
小慢车“寻鲜记”
学习同类项 口诀来帮忙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检测题
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
健康快车
高铁时代的“小慢车”
认识和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