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杰 骈林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99)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超声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医院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将PACS系联合CBL教学法应用到中医院校超声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具体的图像信息转化为抽象的数字信息,方便相关工作者对案例的病例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电子病例,为中医院校的超声诊断教学提供海量的案例资源;另一方面,中医院校又可以通过该模式,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教学情境中,结合具体病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中医院校超声教学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获得医疗知识与医学技能的双重发展。
PACS系统全称为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和保存医院影像科日常检查过程中产生的超声、CT等影像资料,并将这些影像资料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存储,以便医生在需要时可以进行实时查找和调取[1]。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同一个患者不同时期的检查结果,以及同一时期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以此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患者病变部位的病理发展情况,并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而将PACS系统应用在超声诊断的实际教学中,则可以通过PACS系统给学生提供大量病例的真实影像资料,让学生可以提前接触不同案例的影像数据,并查看疾病不同切面的超声图像,观察患病部位的病理变化情况,并通过观察病变组织,对病变解剖影像和病理发展进行诊断分析,以此积累知识、增加经验,为以后的医学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由于PACS系统具有保存动态图像的功能,当超声医生在实际检查中遇到具有典型意义的病变案例时,通常会将检查图像存为动态视频,以便将来做医学研究时使用。这也在客观上给医学院学生提供了更为生动立体的学习资料,有利于其从多个切面和不同层次对病变组织进行立体观察,从而激发学生的医学研究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简而言之,基于PACS系统的超声教学,为中医院进行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对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情境式超声教学有重要意义。
CBL教学法是一种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该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综合小组成员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锻炼学生的病理分析能力和临床诊断能力,帮助学生过的医学知识和诊断技能的双重发展[2]。其具体实践过程如下:教师选择并准备案例,学生收集案例中疾病的相关资料,提前了解疾病基础知识,同时找出案例中疾病分析诊断的重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合理分组,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讨论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准确判断病例的病因病由,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简而言之,CBL教学法就是一种以问题设置为教学导向、以事实案例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习质量,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医疗诊断体验,帮助学生在不断实践与分析中培养临床思维,理解医疗知识,积累临床经验,实现中医院超声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由于医学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和自主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对学生的实践要求与操作要求极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播,又要关注学生操作技能的成长。因此,教师在进行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时,要将教师理论知识讲解和学生实践技能操作相结合,促进学生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一方面,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PACS系统中的实际案例,将超声检查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融入到PACS系统案例中,结合PACS系统案例对超声解剖的不同切面、不同检查方式与成像原理以及仪器的操作方法、常见病检查方法等进行系统化规范化讲解,以帮助学生掌握超声检查的基本规范和应用要求,让学生对超声检查有系统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对PACS系统提供的相关影像材料进行讨论分析,并结合真实案例,深入理解教材知识,巩固课堂所学,将教师讲解所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深入加工,形成更进一步的知识经验,提高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迁移应用水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课题,推荐比较好的医学书籍文献,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和操作技能。
PACS系统所提供的案例数量多、范围广、内容丰富,因此,如何在海量的案例资源中找到适合中医院超声教学的教学案例,对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3]。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一定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典型性原则,即教师所选的案例要具有某一类疾病的典型代表性,并且属于临床诊断中比较常见或多发,且已经有已有明确诊断结果的病例,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该案例的学习,掌握同类病症的临床病理特征,以便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再次遇到同类疾病的其他病例时,即使不经过教师指导,也能根据经验进行超声检查,并作出具体判断;其次,相关性原则,PACS系统下的案例多种多样、类型繁杂,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案例,确保所选案例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以此保证教学案例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最后,生动性原则,虽然CBL教学本质上时案例教学,但也并非一堆案例、数据的堆砌就能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对案例进行选择和解释时,要坚持生动性原则,尽量选择富有悬念的教学案例,并结合多样化的教育语言运用和案例细节安排,增加教学过程的生动性,避免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走入案例堆砌的误区,保持教学过程的多样化与趣味性。
PACS系统的CBL教学在中医院校超声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中医院超声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却还存在着学生认识不足、相关病理学知识储备不够,以及学校培养计划缺陷、课时规划不合理等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医院超声教学的教学效果[4]。要改变这些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调整中医院学生的培养计划,适度提高中医院课程中解剖学、病理学、超声成像学等课程科目的课时比例,丰富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超声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储备;其次,提高学生对超声影像学的认识和了解,转变学生固有的中西医意识区分,促使学生改变将超声检查看作西医临床诊治手段,从而忽略对超声检查课程学习的、陈旧腐朽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全面的超声学习观念,为中医院超声教学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最后,由于超声课程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医疗科学,真实具体的操作实践对学生的技能养成非常重要。因此,学校还要调整中医院超声教学的课时安排,恰当增加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课时占比,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实际操作的机会,为学生创建良好的CBL教学环境,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疾病进展及病理观察与诊断知识,学会基本操作技能,避免超声理论教学脱离医疗实践,为中医院校超声教学中的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构建积极的教学环境,保证超声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
完善的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建设高质量的PACS系统数据库。虽然中医院内的PACS系统可以为中医院校提供各科室患者的影像资料,但实际可以应用到超声教学的影像资料却很少,因此要保证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的顺利开展,就需要中医院联合其他科室,建立起专门的PACS系统超声教学数据库,通过各科室工作人员和专业超声教师协调合作,选取海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对应的超声检查步骤与影像图表现,完善专业的PACS系统超声教学数据库建设,为超声教学提供海量的、具有教学针对性的专业医学案例。其次,构建完整的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考试评价机制。由于CBL教学法本身就是依靠大量实际案例来进行的教学,因此,传统的考试评价并不适用于CBL教学评价。基于PACS系统的CBL教学评价,需要将理论分析、设备操作与 PACS系统阅片相结合,适度增加设备操作与PACS阅片的评分比重,以此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技能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质。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中医超声教学中的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需要RIS系统和HIS系统的协调合作,才能为临床教学获得丰富的案例信息,这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工作,需要教师对这些系统都有较为丰富的了解和认知,才能保证案例调取顺利完成。因此,教师进行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之前,还需要做专业培训,保证具备对各个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本质上是案例教学的一种,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首先,在教学前,教师要对案例材料进行筛选整理,结合教材知识点,选择紧扣教学内容主题的案例供学生使用。而学员拿到案例后,教师要鼓励学员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对案例中的病例进行主动的分析理解,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有效分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中找到问题所在,并寻找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整体上对教学内容和医学材料进行规划,学生负责具体的执行和实施,双方并非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与接收者,而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合作关系。其次,教学进行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互动,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但同时也要注意把控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合理区间,保持学生主动,又能避免无序;教师主导,但又不会沉闷。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在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中,教师往往不需要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要采用双向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案例分析、主动寻找案例中病例的病因,并通过观察阅片,分析病变部位的病例变化情况,尝试进行疾病诊断,并制定诊断方案等,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在持续不断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得到心智技能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我国的超声医学已全面步入数字化发展时代,这就为中医院超声教学超声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将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模式引入超声教学,既是中医院与时俱进,适应数字化转型期的医疗技术变化的需要,也是其创新教育模式,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内部要求。因此,中医学院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关注PACS系统联合CBL教学法的创新应用,通过积极的教学环境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搭建和双向互动的实践教学过程,将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发挥知识传输与案例分析的互动优势,帮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进步,在实际操作中成长,促进学生获得医学知识与医疗技能的双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