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勇鹏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上肖镇中心小学,甘肃 庆阳 744504)
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素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关系到学生各项数学素养的最终形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其有足够的重视.要想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实际,采用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迸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主动探究、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案能够将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将教材内容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并以最快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恰当的教学方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目前来看,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有很多.下面针对其中较为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从思维变化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透彻理解知识点.但是,问题设计和提问的时机都需要数学教师准确把握,提问不恰当不仅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推进,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上,只有科学的提问设计以及恰当的时机选择,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自觉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行动.课堂提问也需要讲究策略.
创设情境引出教学内容是现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快速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随着对难题的一步步解答,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提升数学学习自信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然后根据情境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对问题分析与解答的过程中了解新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的数学知识.这就要求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注重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教师要明白,设问是为教学服务的,针对具体情境设计的问题要能够引出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凭借新旧知识间的关联,一边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一边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此外,教师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时要尽量做到具体、有针对性,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探寻问题的答案.
某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乍一看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毫无思路.但是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后,题目难度就会大大降低.通过拆分,化繁为简,题目的本质就很容易被发现,这时再对题目进行解答也就变得更加轻松.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这种分解方法,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分解简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快速消化与理解.数学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教师要遵循这一原则,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随着对一个个问题的解答,逐步向新知识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新知识的认识,还将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彼此间的关联形成系统,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后面的数学学习打牢基础.学生会在潜移默化的数学学习中慢慢掌握这种问题分解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数学学习能力.这会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解题提供巨大的便利.
课堂提问的时机选择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很大.通常来说,教师会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提问:一是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时候.比如刚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上一堂课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抽查提问,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让全班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发现某名学生走神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让其集中注意力.二是引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内容的时候.这个时机需要数学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灵活掌握,力求找到最为合适的切入点,抛出问题.这类探究性问题的抛出,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十分有益.另外,在抛出问题后,教师还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讨论空间,让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探究,进而培养他们多方面的数学素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不要急于讲出答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抛出的问题需要精心筛选,既要具备典型性,又要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持尊重态度,不要急于否定,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思考环境.另外,在抛出问题后,教师还要注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反应时间.学生对教师的提问需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面对同一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反应时间是不同的.比如,面对一个中等难度的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很可能一两秒就做出反应,说出正确的解答方法,但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要一两分钟才能对其做出反应,然后思考解决方法,而且在组织语言进行表述上要用去一定时间.此时,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尽量让数学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回答,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的长短需要针对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灵活而定.
学习数学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绝对不能脱离生活,单纯地讲解某一具体的知识点,而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认知水平有限,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所带来的亲切感,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通过对具体生活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实际生活场景中,并要求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其中,生活情境的创设要求数学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兴趣爱好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与整理,将其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析问题,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生活难题的解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一边学习数学知识,一边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够得到巩固,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也会得到大幅提高.同时,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从侧面来看,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了解自己身边的生活.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很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学习数学,而且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很有帮助.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突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极大程度地发挥主动性,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与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尽情地拓展思路、展开想象,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目标.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具体的数学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这时,教师就可以发挥合作学习的力量,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部展开交流、讨论,先听取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当观点不一致时,大家会给出自己结论的依据,比较其中细节的差异,最终通过讨论得出小组内成员都信服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又很好地锻炼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小组成员间通过交流与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了共同进步的目标.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学习,力求在小组讨论中赢得更多的关注与认可.小组之间同样会产生竞争.为赢得小组竞争的胜利,每个小组都会团结一心,互相帮助,一起努力,共同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如此一来,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升.
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的不同,他们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必然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注意其中差异性的存在,并按照数学学习情况,将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力求做到因材施教,让每名学生都能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要想分层教学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开始着手设计、准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要遵循分层原则,将较为容易的问题留给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考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针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中等生或优等生,督促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尝试延伸与拓展,从而深入学习.在课后作业与教学评价环节,教师更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既要帮助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建立自信,重新燃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又要照顾到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枯燥的课堂氛围,还可以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结构还不完善,对于较为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他们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困难.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快速理解、内化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能力,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多元化作业,通过游戏展开教学,等等.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一些小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通过生动的影像或动画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极大地降低小学生的理解难度,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形式,更容易学习与记忆数学知识.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教师能够掌握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设计,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得巧妙,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完成的积极性.教师首先要通过多元化设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作业中的乐趣.小学阶段的数学作业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计算数字,而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际操作来锻炼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在课后作业设计上,教师需要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类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某样物品,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理解所学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内容,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绝不能随意而为,必须慎重,要讲究科学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幼小的心灵比较脆弱,教师不恰当的评价言语往往很容易伤害他们的心灵,甚至会使他们因为受到打击而形成厌学心理.这就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当然,尽管小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但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评价上不能一味地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要及时指出,帮助其快速弥补.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不能只关注数学成绩的升降,还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及每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并及时做出学习调整,弥补自身的不足.
有效课堂是每位教师的不变追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努力的方向,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投入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