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海生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0)
从目前高中数学课堂的互动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和教师的互动率比较低.学生长期处于传统教育模式下,导致学习过于被动,在课堂上不愿意主动提出问题,创新实践能力比较低.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因此其很少会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不高,在课堂当中很少主动和教师进行互动.新课改更强调教学的公平性,旨在让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这就导致目前的课堂互动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优生和学困生在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上都有所不同,教师如果要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够掌握教学内容,就势必要放缓教学的节奏,这会导致学优生学习兴趣不高,和教师的互动率也不高;学困生因跟不上进度而受到打击.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常常以自身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这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拉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学脱离学生实际.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主动性不高,只会盲目跟从教师,而不会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知识.受到教学压力的影响,课堂互动沦为形式,只停留于浅层知识的互动.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刻意忽略学生在互动过程当中所提出的问题,只是采用单一问答形式来完成互动.甚至有些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还会提前将问题告知给学生,因此无法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会影响互动的效果.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地给予学生反馈,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发挥个人魅力,让学生能够喜爱自己,从而喜爱数学.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魅力和专业能力,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
目前,高中班级人数比较多,这就导致课堂互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体量比较大,很难进行有效互动,有的时候经常出现学生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提问,而教师疲于应付的现象.有的教师虽然组织了教学活动,但是由于学生太多,课堂秩序比较混乱,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学科,其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互动性不高.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真正效用,因此也无益于课堂互动.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论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出发,充分认识到教学并不只是单一、重复的工作,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其引导和调动获取经验和知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教师要注重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树立奉献精神,对教育教学抱有极高的热情,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只有用真诚的心来面对学生,才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从内心真正地认可自己,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工作,用自身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平等共处.
2.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高中数学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掌握数学课程的教学结构.新课改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结构为主线—主题—核心内容,数学文化也渗透在课程内容当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文化,并且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只有教师自身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才能够将数学文化教授给学生.新课改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其中涉及了一些大学的数学课程,因此教师如果故步自封,用其原有的知识体系来进行教学,将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
3.提升专业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还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第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活动当中的积极性.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专心听课.教师还可以搭配肢体语言来让互动更为有趣,可以给予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给学生比一个点赞的手势,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第二,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掌控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互动性.对于比较被动的学生,教师要提高其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对于一些在课堂中故意捣乱的学生,教师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其纠正行为.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师的控场能力将会越来越强.第三,教师应制订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评价不只是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互动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表现等.教师通过评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形成反思意识,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和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效果.
4.树立科学的互动教学观
要想构建有效的互动课堂,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互动当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提高其数学能力,教师自身要树立起良好的互动教学观,将互动真正地落实到教学过程当中.在传统的数学课堂当中,教师的教学重点通常落脚于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没有让学生参与整个探究过程.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树立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对于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自行讨论来解决问题;对于数学水平中等的学生,教师要借由适当的引导来帮助其梳理解题的思路;对于学困生,教师则要注重为其夯实知识基础,利用简单的题目来提升其学习自信.这样开展的互动才是有效的互动,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1.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要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形式,推动课堂互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要从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听取学生的建议,和学生进行平等互动.其次,教师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当中,要放下身段,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切忌以自我为中心去要求学生进行活动,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和自己进行沟通.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产生问题,教师要耐心地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从而愿意向教师提出问题,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能够意识到自身的教学不足,从而提升教学能力.
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来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在教学“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行计算马王堆古墓的年代,借由这一问题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对数函数的学习中,思考函数y=log2x与y=log1/2x的图像之间的关系,由y=log2x图像如何画出y=log1/2x的图像.依据y=log2x和y=log1/2x图像的特点,教师可让学生自行归纳其性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绘制这两个图像,并且通过观察图像的特征,总结其性质.
1.开展实践活动
我国的教育教学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导致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更注重学习成绩,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因此鲜有时间进行实践活动,这就造成学生的课余生活不够丰富,无法积累学习和生活的经验,限制了其认识水平的提升.即便有的学生有着比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其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灌输.相对于智育来说,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提升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为学生做好理论知识教学之后,要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即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同时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比如,在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时,教师在完成了基础教学之后,可以进行相应的实践调研活动,让学生自行组成调研小组,围绕学校或小区周边进行调查.每一个小组对自己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和统计.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当中的互动现状来看,互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对象也比较局限,大部分的互动仍然是围绕知识点进行的,这一互动方式并没有让学生将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框架当中,因此教师要基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由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上存在不足,其认知水平不够深入,常常面对实际问题时,不知该如何下手.数学和生活之间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考当中,数学应用题的占比越来越大,因此教师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比如,在“概率统计”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市场调查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准确的统计数据.就目前高中数学课堂当中的互动来说,还停留于知识层面,因此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的亲身实践.比如,在“空间几何体”这一章节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学生的立体空间感还不强,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课前准备好相关的几何体制作材料,并在课堂当中完成模型的制作.在动手的过程当中,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高,制作的模型也更为标准,从而为之后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课堂互动当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虽然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理科,但是也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重要部分,目前的高考题也开始不断提高对数学史的考查力度,如在2017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卷当中,就有一题涉及对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的考查.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很好的数学文化底蕴,对数学史的了解不多,在拿到题之后无从下手,没有很好地理解题意,其在这一题上失分较多.因此,在课堂互动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史,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在课堂互动当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是利用几何图形的知识来解决代数问题;分类讨论思想是在不同取值范围内进行讨论,它能够显示其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归纳和总结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通过渗透数学思想,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互动效率.比如,f(x)=5-|x+a|-|x-2|,求当a=1 时,f(x)>0 的解集;若f(x)小于1,求a的取值范围.对于这一道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讨论多种解决方式.解法一: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来求解.将不等式转变为|x-2|+|x+1 |<5,得出解集为{x|-2<x<3}.解法二:利用零点分段式进行求解.按照x≤-1,-1<x<2x,x≥2分为三类,并去掉绝对值之后进行求解.解法三:应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进行求解.将函数分为分段函数,并绘制、观察图像,最终得出解集.
4.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
有效的互动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课堂活动当中,解决相应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引导学生根据相应的主题进行思考,从而完成教学创新.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制订相应难度的问题,避免因为难度过大而给学生造成学习困难,也要避免问题过于简单而浪费教学时间.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其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让学生能够借由“跳一跳”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质性发展.其次,教师所设置的情境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是根据新知识所构建的情境,也可以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为基础来构建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线索化,并将新的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框架当中,完成新知识的吸收.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小小设计师”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计算不同的问题,帮助教师开展装修工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几何知识的学习.最后,在课堂互动当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对学生的观察,依据不同的反馈,调整问题的形式和内容,并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师要提升专业水平,营造平等的课堂氛围,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互动积极性,从而提升互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