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生命成长幼儿园运动区的创设与组织

2022-02-09 02:31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顶墩实验幼儿园杨美丽
亚太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创设生命幼儿园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顶墩实验幼儿园 杨美丽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时期为幼儿创设与组织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运动区,对其终身来说受益匪浅。因此,幼儿园在创设与组织运动区时,应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聚焦3—6岁幼儿动作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运动区空间的合理布局,并因地制宜地选择内容、材料,着重把握运动的时间,以此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基于儿童生命成长教育的相关内涵解读

从儿童的生命成长教育视角着眼,一个人同时具备三种属性,即自然属性、精神属性以及社会属性。所谓的自然属性即一个人存在的基础,精神属性即一个人存在的灵魂,而社会属性即一个人存在的本质,这三种属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因此,从以上三种属性来看,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就是立足于儿童自然、精神、社会三种属性的统一存在,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说的是儿童是自然、精神及社会生命统一的存在。首先,儿童阶段是一个人生命历程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也有对应的自然属性,主要体现为儿童的生物属性和儿童的生理属性。其次,儿童是精神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心理活动。此种精神属性也体现为两种,即儿童的自我意识和儿童的精神本性。最后,儿童还具有社会的属性,也可从两个角度得以体现,即从历史的角度看,儿童的成长发展既受生理遗传影响,也受社会变迁影响;从现实角度来看,其所呈现的是互相成就及依存的特征。可以说,只有将儿童的生命成长以这三个维度进行建构,才能使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另一方面说的是儿童的生命成长是幼儿教育的出发点。首先,幼儿园教育要高度重视儿童的自然与精神属性,要切实考虑儿童的实际情况,符合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以此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次,幼儿教育不能与社会生活这一大背景相脱离,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来开展有效的教学。由此可见,从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三个维度出发,对儿童生命成长的本质进行有效理解,是当前幼儿教育必须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若在创设与组织相关的幼儿活动时,只注重儿童的自然属性及精神属性,忽视了社会属性,那么势必会导致幼儿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反之,若太过注重儿童的社会属性,也会导致幼儿的教育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很明显,想要基于儿童生命成长,创设与组织幼儿园的运动区,就必须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客观规律,以此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基于儿童生命成长幼儿园运动区创设与组织的原则

首先,立足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应遵循适宜性的原则。幼儿园在进行幼儿运动区的创设与组织时,应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遵循适宜性的原则,而后对运动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创设与组织。例如,对于幼儿园室内运动区的创设与组织,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丰富且新颖的活动材料,来满足不同幼儿的探索需要,并将幼儿运用的活动材料放在架子比较低的地方,以便幼儿随时拿取。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可将幼儿的绘画作品放置于较为显眼的艺术角,并与幼儿的水平视线保持一致,以此强化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再例如,在创设与组织幼儿园的室外运动区时,应在科学有效布置不同标识的同时,在室外运动区多种植一些花草或者树木等,以此为幼儿创设富含生态特色的室外自然环境,有效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幼儿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美好品质。其次,立足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应遵循参与性的原则。在幼儿园运动区的创设与组织中,想要实现幼儿园环境的高效性,教师还应基于儿童生命成长,遵循参与性的原则,引导幼儿充分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带领幼儿与教师一起创设运动区的主题、材料及风格等等,以此将运动区创设与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有效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最后,立足于儿童的成长发展应遵循创造性的原则。所谓的创造性原则,主要是指幼儿园在创设运动区时,应在充分考虑幼儿年龄因素的基础上,为幼儿创设具有新颖性、趣味性、探究性以及创造性的活动空间及环境,以此才能更加行之有效地孕育幼儿的创新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和人格品质。

三、基于儿童生命成长幼儿园运动区的创设与组织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其将幼年儿童的健康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这也正好契合幼儿园教学实践中以“健康为第一”的教学思想。因此,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创设与组织幼儿园的运动区,对幼儿来说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它不仅能增强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幼儿在将来成为一个健康且能有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首先,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强化幼儿的身体素质,锻炼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幼儿园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创设与组织运动区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使每一个幼儿能按照自身的基础和条件,通过有效的学习和锻炼成为身体及心理都能健康发展的人。例如,教师在创设与组织的幼儿园运动区中,为幼儿开展了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活动,幼儿通过教师所创设的针对性环境,可很快地融入活动中。这不仅调动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幼儿的运动能力。其次,能拉近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幼儿学会合作。在未来社会,想要有效立足的关键就是学会与人沟通与合作,这也是幼儿阶段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在基于儿童生命成长创设与组织的幼儿园运动区内,所有的幼儿都是伙伴,他们无拘无束地交往,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知识。这些良性的互动,就是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的健康区域。最后,在基于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创设与组织幼儿园运动区,能帮助幼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建立初步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创设与组织幼儿园运动区,为幼儿提供表达自我、洋溢热情、展现活动、呈现运动技巧的机会,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在运动的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团队意识及竞争意识。

四、基于儿童生命成长幼儿园运动区创设与组织的路径

(一)合理规划环境,选择适当场地,将室内外运动区“设”起来

在基于儿童生命成长创设与组织幼儿园运动区时,幼儿园应对园区的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优选出适当场地,创设多元化的运动区域,即将室内外运动区“设”起来,以此让幼儿拥有更多的环境资源及信息资源,能够有效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幼儿园可合理规划环境,选择适当场地,创设与组织固定的室外运动区,并以走、跑、跳、平衡、攀登及钻爬等粗大动作练习为主要内容。但此种固定室外运动区的创设,并不只是孤立地对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而是通过粗大动作的自发练习,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创设应与幼儿活动的需要相符,不仅要确保室外运动区的安全性和宽敞性,还要对幼儿园原有的运动器械、设施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此将周围环境及运动区域有效结合,使幼儿自主投入运动中。再例如,幼儿园还可创设与组织整合式的班级室内运动区,其创设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应充分运用班级楼道的走廊、周边的环境来开展幼儿运动的区域,既可以将运动的区域独立呈现,也可以与其他领域互相融合,但是在创设运动活动场景及投放材料时,应充分考量场所的特征及幼儿的年龄、兴趣及能力等等。如在整合小球运动、平衡、耐力等内容时,创设了平衡桥、投球入筐及乒乓球运动等;整合民间体育游戏创设了跳房子、赶鸭子等活动。此种基于儿童生命成长的室内班级运动区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幼儿动作协调性的提升,还能强化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此外,幼儿园还可创设组合式的可移动运动区,即创设幼儿可以运用双手操作运动材料来进行游戏的场所,这些运动材料具备可移动和可变化性。此种运动区的创设,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运动兴趣,丰富幼儿的运动体验,还能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提升幼儿的运动思维,促进幼儿综合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结合幼儿成长,科学投放材料,将运动区的材料“摆”起来

在基于儿童生命成长幼儿园运动区域的创设与组织中,运动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小孩子在玩的时候,很少有空着手玩的,必须要有很多很多的玩具作为支撑,幼儿才能玩得起来,也才能满足幼儿玩的欲望……玩虽然很重要,但玩具的选择更为重要。”由此可见,运动的材料与幼儿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幼儿园在创设运动区时,应有效结合幼儿的成长,把握幼儿多样性及多层次的需求,为幼儿投放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及发展性的运动材料,以此满足幼儿的生命成长需求,为幼儿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首先,应确保投放材料的多样性。多样性指在结合幼儿园创设环境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充足,且能激活幼儿探究意识及创新能力的活动材料。所提供的材料,不仅要对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起到锻炼的作用,还要能够发展幼儿走、跑、跳、平衡等多种动作能力,以此有效锻炼幼儿的力量及耐力。其次,应确保投放材料的层次性。想要提升幼儿园运动区的可利用性,还应保证所投放材料的层次性,即材料的投放要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且与不同年龄幼儿能力的发展相符。例如,在球区为幼儿投放重量和大小不同的球与球拍;在投掷区为幼儿设置大小不一的投掷口,如大的、小的、高的、矮的等等。此种具有层次性的材料投放,能有效满足不同幼儿的运动需求,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再次,应确保投放材料的趣味性。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创设的运动区中投放材料时,也应考虑幼儿的喜好,注重投放材料的趣味性、可玩性及艺术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开发出能有效激发幼儿运动兴趣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并将其改装成幼儿喜欢的人物或者动物形象,以此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同时教师还可按照幼儿的心理发展,开发动态且有局部夸张特征的活动材料,以此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最后,应确保投放材料的发展性。幼儿受年龄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玩了一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极易产生厌烦感,不再满足当前已有的环境及游戏材料。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注重材料的发展性,按照幼儿的兴趣及能力随时调整活动材料,以此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有效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

(三)开设多种主题,丰富教学内容,将主题运动环境“创”起来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是幼儿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这一时期,为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应基于儿童生命成长下幼儿园运动区域的创设与组织,开设不同主题的运动区域活动,以此丰富幼儿教学的内容,将幼儿主题活动环境“创”起来。首先,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运动区活动中。如,教师根据幼儿兴趣开设“子弹加工厂”主题,幼儿分组制作纸球当作子弹后创设“打野战”场景,分成红、黄两队进行打野战游戏,发展幼儿投掷能力。其次,主题运动区的创设可能是幼儿感兴趣的一个绘本故事延伸的主题运动区活动。如,小班幼儿与同伴共同创设感兴趣的绘本故事“骨碌骨碌”运动场景,红、黄、蓝、绿色的球在孩子们创设的楼梯、坡道、坑坑洼洼等不同路面上滚动。幼儿投入运动游戏,走入故事情境,享受自主创设运动场景、尽情游戏的愉悦,从而不断激发幼儿对健康运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开朗、自信及勇敢的品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再次,同时通过多个途径激励幼儿快乐地参与到各个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区主题活动中。如,创设以“阳光宝贝”为主题的活动,邀请家长共同设计“阳光宝贝”徽章,并依照幼儿的实际运动情况,从多个方面考量,推选一名“阳光宝贝”,并在下月月初对“阳光宝贝”进行颁发徽章的奖励。幼儿园还可借助网页宣传或者专题展示等创设“宣传展示”的运动主题墙,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从而积极投入运动区活动中。幼儿园可在园内每个楼层设计主题墙,如在一楼展示了每个班级中每月评选的“阳光宝贝”小明星;在二楼展示幼儿在区域中运动的照片、园外拓展活动的照片以及亲子运动的照片等等;在三楼展示有关家园共育、家长助教的一些内容。最后,幼儿教师可设置星级区域贴,并为每一个幼儿构建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记录册,在幼儿每天结束运动活动后,按照幼儿的具体运动情况,给每一个幼儿发放星级贴。如对于能够完成一定难度的幼儿,给其颁发三颗星;而对于能完成基本运动的幼儿,给其颁发两颗星;对于参与了运动活动,但没能达到运动量的幼儿,为其颁发一颗星,并嘱咐幼儿将其贴在册子上。通过设置星级区域帖,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幼儿每天运动情况的详细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基于儿童生命成长,在创设与组织幼儿园运动区开设不同类型的主题运动区活动,并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幼儿运动情况,激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促进幼儿良好的成长发展。

(四)构建规则意识,确保活动有序,借助环境的引导“玩”起来

幼儿受年龄因素影响,这一时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更没有太多的规矩意识,但是幼儿园所创设的运动活动中,又要求幼儿必须遵守规则。因此,教师在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创设与组织幼儿园运动区时,必须建立规则,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以此确保运动活动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使幼儿在环境的引导下身心愉悦地“玩”起来。例如,有些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区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玩够,活动结束后仍旧恋恋不舍;有些幼儿还发出了“耍赖”的讯号。这时教师就应构建规则意识,让幼儿明确活动已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如果再想玩,就必须要等到下一次,以此促进下次运动活动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教师也应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开展活动,保证幼儿园每天至少有两小时的活动时间,并依照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活动的时间段、活动方式及活动内容等等,以此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弹性的安排,有效确保运动活动的有序进行。例如,对于运动场地比较开阔,对幼儿活动不会造成干扰的幼儿园来说,教师就可以将运动区域时间安排在上下午的适宜时间段;对于场地比较有限的幼儿园,幼儿教师就必须合理安排时间段,让幼儿到指定区域内活动。此种基于儿童生命成长构建规则意识运动区的创设与组织,既有助于幼儿园运动区域活动的科学和合理开展,同时也能确保运动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使幼儿在良好的运动环境中轻松愉悦地“玩”起来。

总而言之,在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也应紧跟时代教育步伐,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来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良好的个性发展是幼儿成长的基础,众多教学实践表明,运动区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它对幼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园应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创设与组织适应幼儿成长发展需求的运动区,以此让运动活动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摇篮,并让幼儿在运动区中展露无限的才能。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用情,给予幼儿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幼儿一定会用运动向我们昭示:我是运动的主人,我在运动中成长!

猜你喜欢
创设生命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