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趣化识字课堂的策略

2022-02-09 02:31福建省福安市逸夫小学王晓斌
亚太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信息技术

福建省福安市逸夫小学 王晓斌

在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最正确的汉字发音,以此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拼读与发音。其次,能够帮助学生对字形进行深入、全面的感知。汉字的组成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大多数的汉字相对抽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常常会因为无法理解汉字的结构或含义而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现阶段,教师已经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搜集编辑相关教学资料,或是自己制作展示汉字变化的视频,以此简化汉字的抽象感,使得汉字学习变得更加具象和简单。

一、信息技术趣化识字课堂的策略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首次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个概念,而“学习任务群”又被分成了三个层面,其中第一个层面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在这个任务层中的核心任务就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就是对小学生基本文字积累与梳理能力的培养,帮助小学生更快适应未来,进行更深层次的语文学习。

(一)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生活,趣化识字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涉及语文课本中的汉字,还需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各方面出现的文字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日常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生活内容融入课堂识字教学中,通过优化与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突破语文课本对识字教学的限制,借助学生熟悉的环境生活,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这样,学生就能够将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与课堂学到的知识充分融合,强化学生对识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所谓“学习即生活”就是这个道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教师需要充分使用多媒体,通过播放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的形式,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养成在生活中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在图片或视频中看到哪些汉字。例如,教师可以将当地商场的拍摄视频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选出自己认识的汉字。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内容猜测一些没有学过的汉字的意义,或是让学生猜测一些汉字连在一起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对识字学习进行探索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寻找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错别字,将其拍摄记录,并在课堂上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从中找到错误的汉字;或是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圈中搜集寻找错别字,然后在课堂活动中展示给同学及教师。在展示完错别字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可能或是出现过的错误汉字使用方式进行反省。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借助令人发笑的错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我纠错的能力,引导学生强化自我检查的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在汉字的书写与运用中避免出现错误,帮助学生降低错误使用汉字的概率。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的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汉字的含义与运用,使得识字学习变得与生活更贴近、更有趣,还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对学过的汉字进行巩固与复习。同时,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识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二)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汉字谜语,趣化识字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但同时也具备强烈好奇心、想象力,尤其面对已经对他们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事物,小学阶段的学生会更加愿意继续探索下去,直到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精巧的设计,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创造疑问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其主动积极地对汉字知识进行学习,热情高涨地求知。在众多的疑问情境中,教师可以选择设计有趣的汉字谜语,通过音频和视频呈现出来,以有效调动和激发小学阶段学生对汉字的探索兴趣,提高汉字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质量。例如,在学习“雪”这个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以“大雨下在横山上”为谜面的视频,通过卡通动画,将一片雨云放在一座横着的山上。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就能够通过图象和结构的融合,强化对“雪”字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室电脑中的画图软件,自己设计一个字谜,让同学与教师一起猜。学生在思考设计字谜的过程中,会对汉字的结构、含义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联想。学生在知道字谜答案后,再反过来看字谜本身,还能够体会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通过字谜的设计,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会积极思考汉字的各种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汉字会趣味十足,容易识记。此外,教师在设计字谜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不同的联想知识,让学生在猜谜和学习过程中串联新知识和已经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进一步增加学生知识积累量。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时,针对“舟”这个字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端午节内容将“舟”的形象设计成龙舟,在设计字谜时将“龙”“端午节”的元素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汉字“舟”的时候自然联系到传统节日文化,进而加深学生的趣味记忆,并结合教师的讲解顿觉恍然大悟。在创编字谜和猜字谜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汉字的结构、读音等信息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思考,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汉字有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帮助学生消化汉字的知识内容。此外,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字谜能够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更加强烈,让学生在轻松巧妙的路径上学习汉字知识、参与识字教学活动。

(三)利用信息技术全面展示汉字,趣化识字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因此思维逻辑以形象和直观为主。基于此,教师在通过识字教学讲解较为复杂和抽象的内容时,就需要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尽量顺应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特点,以此为基础推进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汉字课程教学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成效。信息技术能够作为这种抽象内容教学的依托,对汉字的相关内容和信息进行全面的展示,契合小学阶段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进行识字教学,既能够使得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具象,还使得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课堂更加趣味化。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基于将所要学习的汉字的演变、代表的事物、联想的文化等内容进行收集整合,将其作为识字教学的重要辅助。例如,学习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春夏秋冬》时,教师可以针对“春”“夏”“秋”“冬”四个较为抽象的汉字进行学案设计,通过播放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变化的视频,结合自然环境和衣物穿着的变化,强化学生对四季的记忆,并且能够与汉字本身相对应,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看见四季的景色时,就能够很快想起汉字的书写方式和运用方法。再如,教师在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古对今》的识字教学中,针对“山”“禾”这样较为鲜明的象形文字,就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向学生展示由物体逐渐变化为文字的过程。两边下凹中间凸起的山峰,与汉字“山”的形状十分相似;禾苗成熟后低下头的模样也与“禾”字的形态神似。学生看到实际事物与汉字的对比,就能在趣味化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汉字结构的记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通过实际事物的变化深入理解汉字的含义与结构,在生活中看到对应事物也能够立刻想起学过的汉字,以此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信息化技术也能够非常直观地对汉字组成进行展示。例如,教师在教学“木”“林”“森”这种类似的汉字时,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地向学生呈现出对比。“木”字可以用一棵树表示,“林”就需要在一棵树边上多画几棵树,“森”就可以在画板上画满树木,这样通过多媒体画板生动地展示三个汉字的区别及变化,就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个汉字间的区别,并且形成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识字教学活动中,不仅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极大地提升,这也是信息技术对识字教学趣味化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结合识字游戏,趣化识字教学

热衷参与游戏是小孩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不同种类的趣味游戏有着极大的兴趣,热衷于参与到好玩又丰富的游戏中。因此,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参与到识字游戏中。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游戏时,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会十分专注,并且热情满满地融入游戏里。结合这样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多样化、多元化的识字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感受汉字知识,深化自身对汉字的理解,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工作的质量。例如,教师在对“闷”“闪”“问”“闯”“闰”等偏旁相同且相似度较高的汉字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设计“组成汉字”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先将汉字拆解成“门”“心”“口”“马”“王”“人”等几个部分,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将不同部分组合在一起变成汉字,并将组成的汉字读出来,或是组成词语,再通过计时的方式评判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对完成速度前三的学生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通过信息技术设计的趣味汉字游戏,既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汉字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考验、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以及对汉字各项内容的记忆程度。在出现错误时,同学与教师及时地调整纠正,也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记忆,提醒学生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同时,这样具有对比性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区分相似的汉字。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加笔画的游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中的“十”字上添加笔画,组成新的汉字。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充分调动原本学过的知识,迅速做出反应并完成笔画添加。这样的趣味小游戏能够点燃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使其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和奥秘。同时,学生也会对相似的汉字进行详细的辨别,为学生更好地记忆所学汉字提供了保障和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其他角度提高识字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始终是与学生朗读能力和阅读能力相伴相生的,学生需要通过朗读和阅读优秀的文章,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在别人的作品中学习到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勾起学生的识字欲望,吊足学习的胃口,使学生走进文字描述的精彩世界,培养语感,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打开语言大世界,开展内容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不断促进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不断螺旋上升。

(一)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需要重点开展识字教学工作,还需要将培养学生语感、语调、语音基础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使得学生在进行识字学习的同时,能够初步形成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具备初级的日常沟通能力,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时期语感培养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学生语言韵律性、感知性与直觉性的培养。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对一些经典的范文进行反复的朗读和诵读,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感悟,也能够通过反复体会文章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但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讲授和板书的形式为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形式也略显单调,内容较为枯燥乏味,不够活泼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导致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效率与质量相对较低,学生逐渐失去语文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就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状况。通过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形式,能够向学生直接展示课文的节奏感、韵律感、结构美和整体美,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朗诵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解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可以先播放一段秋雨打在不同事物上的声音,再播放秋雨在林中、屋檐、窗户、海边等地方的画面,随着画面的变化,声音也会出现不同。接着教师可以播放朗诵课文的视频,随着朗诵与展示文章内容的画面的结合,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被“银杏叶”“金色的田野”“果树和果实”“各种颜色的菊花”“各种小动物”等内容吸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深刻的记忆,能够理解文章表述的含义,同时也会对文章语感有整体的感知。通过多次播放朗诵音频,学生逐渐能够跟随朗诵音频,学习到许多朗诵技巧,进而达到逐渐培养出良好的语感、语调和语音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理解水平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也是小学阶段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理解水平以及阅读兴趣等方面进行培养。传统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都存在形式单一、方式简单的问题,采用的教学模式几乎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文章进行朗读,接着学生跟读。虽然这样的方式看上去帮助学生加深了记忆,但是事实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发挥多大作用。同时,受到课堂教学时长的影响,教师针对文章提出问题后,通常未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就让学生给出答案,或是自己给出答案。这样的启发方式过于粗暴简单,学生没有经过独立的思考,就无法有属于自己的理解。长此以往,一方面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学生也会逐渐对语文阅读活动产生抵触情绪,不乐意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升。然而,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文章的内容,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逐渐实现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例如教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与松鼠相关的动画或是拍摄松鼠的纪录片,这样学生对松鼠就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在课件中展示与松鼠相关的事物与内容,如松鼠生存的环境、与松鼠物种相同的生物等。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新知识时,与原有的知识相关联,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意愿,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成效。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外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完成课外学习。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在课后时间里及时进行多方面的引导。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外时间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微信群或QQ群的方式,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书本,以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在线提出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在群聊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引导学生针对自己阅读的书籍内容总结阅读感悟,并发在社交平台与同学共同讨论,以此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而言,识字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核心重点。基于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就需要高度重视识字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识字教学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汉字相关文化的热情,以此促进小学阶段语文识字教学工作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