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策略

2022-02-09 02:16福建省福州市远洋小学唐喜凤
亚太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双减分层

福建省福州市远洋小学 唐喜凤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他们需要精心思考语文作业设计方法,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精心选择作业形式,安排适当的作业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因此,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出难易适当、逐层深入、形式多样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作业的重要作用

(一)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出分层作业可以统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层次来完成作业,避免作业难度太大而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分层作业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适当进行作业分层,优化作业设计,让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得以满足,真正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需求提供作业支持。教师要关注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合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语文作业角度分析,课后作业不仅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合理分配课后学习时间,有效巩固课堂知识的掌握效果。这也是学生对所学内容再次进行内化理解的重要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双减”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一)学生合理分层

小学语文教师设计分层语文作业是以做好学生分层为基础的,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学习需求,这是有效推动因材施教得以落实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通过课堂互动以及随堂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依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及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其视为拓展层;B层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一般,自主学习意识有待增强,将其视为发展层;C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未掌握牢固,对于新知接受能力不高,将其视为基础层。通过对学生的科学分层,教师依照不同的分层情况优化设计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并不稳定,在短时间内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也有可能获得思维水平的突破,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密切观察,保障整个分层过程的动态化实施,结合学生的先天因素及学习环境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动态调整学生层次,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通过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活学生的学习素质,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二)作业类型分层

首先,语文教师结合不同的作业类型按照不同的作业难度进行层次划分,所有的教学目标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出发点,在设计作业时考虑作业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分配作业,使作业探究能够呈现一定的开放性特点,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这种难度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应按照学生某一阶段的能力需求进行匹配。如学习完《金色的鱼钩》后,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将作业划分为巩固、提升、拓展等不同类型。巩固作业是学生记忆单词、背诵课文,要求学生通过作业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提升作业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句子和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本鉴赏能力,感受到文章人物所散发的精神品质;拓展型作业要通过课内外资源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结合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有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挖掘文章中作者对于人物的细节描写,从中感受到老班长无所畏惧的精神。教师要结合作业难度来优化小学语文分层作业,把作业难度和学生能力提高相配合,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完成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作业难度分层

结合语文知识展开全面分析,小学语文知识内容丰富且覆盖面较大,对学生的学习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法,转化教学思维,利用多样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

第一,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分层教学理念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由于基础知识非常零散,学生在学习当中经常出现首尾不能兼顾的现象,学习完后面的知识忘记了前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分层调控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充分结合分层作业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学习内容设计层次化作业:面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习题使其在练习时自主探究语文知识;对于能力不足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通过合作的形式练习一些基础知识,深化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在教学完《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之后,诗词名句为一项必考题,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可能会出现错别字或者不能准确记忆句子的问题。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面对这一类型的学生精简作业设计,通过布置一些简单的训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而面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训练内容具有梯度性特点,逐步提高学生的练习难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进步。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基础知识,挖掘潜能,得到良好发展。

第二,分层设计阅读和写作作业。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设计分层作业,确保在梯度性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针对阅读理解来讲,其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教师讲解完《四季之美》这节课之后,部分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在分析该部分知识时会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存在一些片面思想。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兼顾学生理解认知能力的差异,通过设计一些分层训练习题,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接受针对性指导,获得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四)作业量的分层

在“双减”政策的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落实“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结合分层作业设计调控布置的作业量,在作业体量上体现出分层指导理念。

如教师在讲解《鸟的天堂》这节课的过程中,就要深入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展开剖析,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想法,感受到作者运用到的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使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出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感受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强化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在教学时紧紧结合这一重点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作业设计的次序性,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合理分配作业量,将不同体量的作业布置给不同能力的学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针对性,使学生获得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升,继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第一,面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安排具有开放性、拓展性的适量作业。首先,这篇课文是作者和朋友两次游历鸟的天堂,经过仔细观察后,才能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真切感情。为此,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某一处景物,创作一篇写景的文章,在文章中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其次,请学生认真思考“保护好鸟的天堂,让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可以繁衍生息是否有必要呢?”这一问题,请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结合不同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面对能力不足的学生,语文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作业包含以下两种:(1)这一篇文章中“鸟的天堂”实际上是指什么?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来对它进行描写?请同学们也运用作者使用的描写方法来描写某一景色。(2)这篇课文当中,作者是如何将景物描写得活灵活现的?对于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讲,结合这种作业能够使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内化语文知识点。

(五)作业指导分层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小学语文分层作业的价值,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合理指导作业。所以在完成多层次作业设计的同时,教师要做好对作业的指导,鼓励学生尽量完成多层次作业。在教学指导阶段,教师要为不同层次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在的学习层次是动态化的,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布置阶段保持灵活性,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选择多层次的作业来完成,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发挥学生的优势,及时补充作业。

如教师教学《田忌赛马》时,为学生布置完基础层的作业之后,为了能够真正发挥出分层作业的价值,鼓励学生能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完成表演型作业,也可以给选择设计演讲词作业的学生提供建议,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拓宽知识面,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具有一定难度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中,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展、挑战自我,提高综合能力。为了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优势,教师要鼓励学生分别设计具有个性化的文章结构图,从多个角度来重新分析文章结构,表现自己的想法。以此发挥出作业设计的真正优势,进一步提高语文分层作业的运用效率,为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基础。

(六)作业评价分层

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教师清晰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分层作业过程中也能够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我评价。一方面,学生浏览不同层次的作业之后,选择适宜自己实际情况的作业形式,当学生完成对应的作业之后会得到相对应的奖励。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展开自我挑战,一旦挑战成功,可以获得更多的奖励,还能够大大提高学习自信心和满足感,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也能为后续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

分层评价能够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是设计有效作业的最佳动力。除去要按照不同层次的作业来实施不同层次的评价外,还要把评价变得更加细致、更加系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相同等级评价的机会。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这节课的内容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出下面的作业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生可以查找到两个或者以上的传统节日的相关材料,制作出手抄报,手抄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样,可以获得A的评价等级;学生可以查找到一个的传统节日的相关材料,运用手抄报、绘画等形式为小伙伴们介绍,可以获得B的评价等级;学生可以与小组成员一同查找一个传统节日的相关材料,并能够合作介绍,可以获得C的评价等级。不管学生能够完成哪一个作业,只要学生可以完成出色,都能够得到星星奖励。这样一来就可以保护那些学习能力不高的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都能够得到与其他人同等的评价机会。为了增强学生不断挑战自己的信心,通过获得不同数量星星的奖励,让获得A等的学生有所区别,得到正确的自我评价。

总而言之,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要部分,在“双减”视角下,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对作业难度、作业类型、作业量、作业指导、作业评价进行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开拓自身的语文学习思维,强化自身的认知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双减分层
清律的基础知识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雨林的分层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