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09 02:16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特殊教育学校邹金莲
亚太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培智数学教师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邹金莲

一直以来,特殊教育都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与重视,且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各地政府也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及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让多媒体技术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培智数学与多媒体技术

培智学生指的是在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由于自身先天的智力问题,学生在学习方面不擅长、不主动,且注意力较分散,这也造成他们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效果不明显。而数学教学是一门数字符号串接的科目,如何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对数字符号进行有效吸收和理解是相关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和多媒体技术教学帮助了教师将文字、图像、动画、影像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刺激他们的感官,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循序渐进

智力方面的不足是造成学生思维缓慢的直接因素,智力缺陷导致学生行动呆滞,理解能力较差,思考问题的方式相对比较固化,对抽象问题理解不全面等问题。在培智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对新事物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全面协调发展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析、归纳、整理等技能,促进学生学科知识和动手操作技能的形成,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双向协同发展的趋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理,在培智数学教学活动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与实际动手操作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三)及时反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作为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是很熟练,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难免会存在一些误差。基于此,为了有效提高培智数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做到及时反馈、不断改善、不断反思、获取进步,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完善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步骤。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培智数学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初衷是由爱好激发的,数学的学习是比较抽象和乏味的,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如果单纯地通过理论讲解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因此,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入是培智数学教学的有效载体,它不仅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提供一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学习知识与技能。培智学生的智力缺陷问题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避免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制他们进行学习和记忆,而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使他们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下调动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二)克服培智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

与智力正常的学生相比,培智学生在智力方面存在思维方式较为单一、直观性强等特点,对于数学中较为抽象的逻辑关系也无法快速准确地理解,甚至大多数时候都显得比较迷茫,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比较强,特别是对重难点内容的掌握更是无法深入。针对这些晦涩难懂的数学符号,多媒体技术能够克服这一难题,使得教师能够将数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填补了学生思维的空白,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变得一目了然。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依靠的是学生之间或者是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在培智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虽然在特殊教育中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比较困难,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分组并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使每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培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明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体制并不适用于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立足于当今社会,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使他们在学习、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现代化的信息背景下,教师可以将新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高效、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培智数学教学的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会因为自身的某些缺陷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此时,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鼓励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同样拥有获得知识、融入社会的权利和义务。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教师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特殊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使他们在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及获取、处理、交换信息能力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生活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平等和发展的眼光,根据学生轻度或中度智力障碍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创设教学计划,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有效培养学生获得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活动经验等。教材中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如“常见的量”“数与运算”“统计”“综合实践”“图形与几何”等,这些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若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势必会磨灭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兴趣。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及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教学工具的多样化,更多的是教材知识的多元化与思维的创新性。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地认为数学就是概念、定理及公式的教学,会导致培智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实践素材,从而将理论有效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商品的价格,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日常用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的标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描述并估算商品的价格,既能直观呈现日常生活情景,又能使学生更切实地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通过再现生活情景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商品价格的认知,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

又如,在创设“认识电影票”的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电影票的图片,以及电影票的具体内容,包括座位号、价格、电影名称等内容。此时,倘若学生只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内容,难免会使他们的思维局限于教材内容,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为了增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电影票的素材,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路径,使学生从实践中总结数学规律,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多数人会认为培智学生的注意力属于过度分散类型,其实这是我们站在自身的立场来看待他们。对于培智学生本身而言,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只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由于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等特点,数学课堂教学难免会出现单调乏味的现象,大部分培智学生对数学无法产生探索兴趣。倘若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观察和接触真实的动态知识,便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和探索兴趣。例如,在“2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和使用”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请学生认真观看“购买东西”的一则视频,并进行提问。从学生熟悉的在日常生活中购物的情景视频入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然后再通过复习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更大数额的人民币,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刺激学生的感官

感知觉是人类进入知识宝库的第一道大门,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是认识过程的基础,是人类了解外部世界十分重要的桥梁。但是,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先天性因素造成他们部分脑功能缺失或不全,因此,在感知觉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培智学生与正常学生会有差异,他们的感知觉能力发展不能像正常学生一样迅速和自然,具体表现在数学课堂中,他们时常会产生不会听、不会写、不会看、不会做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培智学生的感知觉进行刺激。

目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培智学生大多为中度或重度的智力障碍,他们大多数无法主动独立地获取某项知识和技能,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知识获取水平,采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认识年月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狐狸宴请小白兔”的故事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和听对话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小白兔不知道什么时候去参加小狐狸的宴会?”然后引导学生逐步感知视频所要传达的内容,了解年月日的概念和特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年历图片或视频等,加深学生对年月日的认知,从而使其在调动感官的基础上加深对年月日的理解。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重难点的突破与否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培智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与形象以直观认知为主,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并且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相对比较片面和分散,大部分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拼凑在一起的,做不到对某一件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概括。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理解重难点,学生就很难得出相应的结论,且无法加以灵活运用。例如,测量长方形的边长时,如果教师让学生根据传统的方法自己进行测量,难免会造成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将教材内容与课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应用,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虽然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知识,但对人民币的基本认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仍然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为了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认识,并能够通过简单的认钱与购物体验感受人民币的价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教师应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5元、10元、20元人民币放大,组织学生观察人民币,并让学生思考人民币上除了数字、文字外,还有哪些特征。此时大多数学生会观察到人民币上的图案,如国徽、毛主席头像、美丽的风景等。随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购物活动,创设相关情景,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零食等,引导学生说出一些商品的价格,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人民币的币值和商品功能,让学生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事实上,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上文提到“认识人民币”的例子、“认识电影票”的例子等,都证明了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实际生活中,培智学生缺乏足够的辨认能力,他们在普通环境或情境下分辨同一事件的能力远远不够。也就是说,他们时常会分不清楚哪些事情什么时候可以做,而哪些事情不能做。基于此,培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高深、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适应生活与社会的能力。因此,在培智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生活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融入生活,将生活带入数学课堂中。例如,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有效理解“上和下”的概念,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教室内的上下关系,如灯和桌子;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出示课件中的图片,如家里的客厅、卧室、冰箱里摆放的食物,以及森林里的小动物等等,使学生能够具体分辨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以及上下关系。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身边的例子进行列举和分析。又如,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减法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启发学生将数学中的减法运用到生活中。此外,在让学生感知镜面对称现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照镜子、路面的积水中会倒映出影子、光滑的地板上会出现倒影等,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镜子中的数学。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一些实物投影。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等,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七)利用多媒体展开实践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使其在数学实践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培智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脆弱,与同龄的正常学生相比,会逐渐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个别家长与教师的“言语打压”会导致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康,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观传统的实践评价方式,更多的是给予学生不客观的评价,或者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过于片面的点评,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越来越重视通过合理、正面、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采用多样化的语言以及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表达能力。这样的现代化评价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树立自信心。

综上所述,教师应时刻关注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观察并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根据他们的成长需求和学习需要创设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教师要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将其与数学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感官的基础上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培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其不断发展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猜你喜欢
培智数学教师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最美教师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圆我教师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