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神童

2022-02-09 01:29□王
寻根 2022年6期
关键词:童子神童

□王 珂

神童在中国古代,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群体。

神童的表现

古代的神童,多是人们刻意制造的,是各种文本文献刻画出来的,这在帝王将相的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比如《史记》记载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黄帝从出生到成长,都具有异于同龄人的能力。再如帝喾,《史记》记载说:“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史记》还记载后稷说:“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椒,麻、椒美。”周人的祖先弃在儿时就有大志,玩的游戏是种植农作物,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农作物,他后来在农业上取得相当大的成就,这些能力,是天生就具备的。

对帝王圣人的神童化刻画,是写作者的有意为之,多有神化倾向,可信度不高。后来史书上有了更多平凡人的神童事迹,却颇有可信度,因为,神童可能就生活在每个人的身边。

帝王将相生而有其命的神化式刻画,是为了让普通人产生敬仰之情,对一般儿童的神童化刻画,则是为了适应社会教育环境需求,对普通大众进行引导和教育。

先秦时期的神童故事,主要表现是神童的能言善辩。如《列子·汤问》记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决也”。与项橐的故事一样,以圣人“不能决”来衬托儿童的聪明伶俐,这些孩子便具有了神童的特征。

甘罗具有辩难的才能,为文信侯说动张唐到燕国就职。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张唐表示:“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又曰:“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用事实吓唬他说:“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甘罗三言两语,用强大的逻辑推理,使张唐有所恐惧,最后张唐说:“请因孺子而行。”因为甘罗的才思和辩论才能,张唐决定出行到燕国就职。甘罗的才能,与战国时期智能之士们的行为大略相同,相差的仅仅是年龄,当年甘罗只有12岁。从文献材料来看,先秦时期的神童多表现在能言善辩上,其他神童如王孙满、外黄令舍人儿、王孙贾等,他们的事迹都和甘罗的事迹相似,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需要这样的能言善辩之士,以期他们能对国家有高效的治理。

汉代有关神童的记录角度比较多,这是因为汉代社会变革中,人们对神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对神童政治行政能力的关注,描写张汤说,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父怒,笞汤。汤掘窟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训鞫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张汤虽然年幼,却对官吏审案驾轻就熟,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老练。汉昭帝时,“桀、安父子与大将军光争权,欲害之,诈使人为燕王旦上书言光无罪。时上年十四,觉其诈”。这时汉昭帝14岁,看出来其中有诈,说明汉昭帝具有与成年人一样成熟的政治经验,汉昭帝是帝王群体里的神童。

汉代还有一部分神童,是因为相貌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汉代谶纬迷信流行的结果。如翟方进,“年十二,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吏”,“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吏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又如张禹,“禹为儿,数随家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卜者受之,又奇其面貌,谓禹父曰:‘是儿多智,可令学经。’”这两人是因为长相奇特,被善于相面者发现,相貌奇特和被相面者发现,是两个必要条件,这样的神童就更具有神秘色彩了。

随着汉代儒学的确立,善于读经的神童也多起来。如荀悦,“年十二,能说《春秋》”,“一览多能诵记”;荀爽,“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范升,“九岁通《论语》《孝经》”;丁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班固,“年九岁,能属文诗赋”;马续,“七岁能通《论语》,十三明《尚书》,十六治《诗》”。这些善于学习经书的神童,多出现在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这是因为儒学体系基本建立起来,由儒学进入官僚系统也成为正经的途径,所以神童的集中表现就在读经上了。

汉代以孝治国,在孝这方面表现突出的也被称为神童记录在史册里。如鲁恭父亲过世,“时恭年十二”,“昼夜号踊不绝声”,“及归服丧,礼过成人”。乐恢父亲“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黄香思念母亲至形容枯槁,让乡亲们动容,认为不是一般的儿童所能表现出来的样子,称他为神童。

魏晋时期神童的记载主要集中在《世说新语》一书中,只是该书杜撰的成分较多。这一时期神童的表现模式和汉代的差不多,出现较大变化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神童呈现出明显的文学天赋,其他方面的表现则黯淡无光了。神童文学天赋的表现多以生活场景作诗而著称。比如苏7岁,看到兔子被弹丸击中倒毙,挂于竹竿,便写诗道:“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骆宾王7岁写《咏鹅》,也是看到了身边鹅的生活状态有感而发。

宋代神童的诗相对来说缺乏童趣,更偏向于志向和对人世间的感慨,这是因为宋代科举制度已经对儿童们有了比较大的影响,神童的表现,必须有走仕途的远见和胸怀,对人生的认识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看法。如黄庭坚8岁时写《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风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弄进不如君。”袁枢8岁写诗:“泰山一毫轻,沧海一滴水。我观天地间,何啻如一指。”沧海、泰山都微小如纤末,天地也不过一指而已,表现他的豪情壮志高于天地了。王禹写磨面:“但存心里正,何愁眼下迟。得人轻借力,便是转身时。”王禹的家以磨面为生,他讲自己心念端正,只要有人提拔,就会摆脱清贫,表明自己的志向,并不甘于做一个平凡的人。

宋代,神童的机智不再像秦汉时期那样表现在论辩上,而是展现在诗文对联上。如孔文仲六七岁时以《莲实》为题作对联,下笔立成:“一茎青竹初出水,数个黄蜂占作窠。”再如王禹七八岁时,有人出上联“鹦鹉能言争似凤”,王禹对下联“蜘蛛虽巧不如蚕”。唐宋及以后的神童偏重于吟诗作对,和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相关。通过科举,改变身份,晋升统治阶层,是普通人也是士人阶层的愿望,所以,诗文属对成为神童的标志性能力。神童汪洙写诗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样貌。

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的推行,使神童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吟诗作赋上,直到清代,一直未曾改变。

神童的培养

唐宋时期神童表现的转向,和唐代推行神童举有关。神童举就是只有神童才能参加的科举考试,或者说,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加入了童子试。

唐太宗喜欢聪慧优异的儿童,常常召见他们,比如徐齐聃,“八岁能文,太宗召试,赐所佩金削刀”;薛震,“九岁,以幕府子弟,太宗召见与语”;“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年十一二,贞观年被举”。所以,唐朝的神童举,大概开始于唐太宗时期,应举童子年龄定在10岁以下,从唐太宗召见的几个童子,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年龄基本都在10岁左右。如裴耀卿,“八岁神童举,试《毛诗》《尚书》《论语》及第”。王训9岁时“(垂拱四年)以神童擢第”。到了宋代,虽然有所变化,但也维持了10岁的界限。如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诏念书童子十岁以下许试”。宣和二年(1120年)“诏童子十岁以下许试”。当然,年龄限制的规定不断有所更改,但始终没有超过15岁。

举办神童举,让神童们参加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为国家所用。所以,神童的知识范围主要集中在“四书五经”等经典和诗词的背诵上面。这也是唐宋之后神童多在诗词方面有广泛表现的主要原因。唐朝的神童举规定:“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能通读十卷经书的内容,即可以给予官职,通读七卷经书的,给予出身,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这些经书包括,“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梁传》为小经”。九经能通读十卷者,即可登第。如张士陵,“年八岁,以通《古文尚书》《论语》,登春官上第”。徐珏,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五岁能诵《易》《礼》二经,召对称旨,赐衣帛,中童子科”。赵赞,“年五岁,默念《论语》《孝经》,举童子,于汴州取解就试”。赵赞默念了两部经典,就考中了,实在是很幸运。可以看得出,《孝经》《论语》在当时的考试中是非常重要的。念书的要求是“念书合格,道字分明,兼无蹶失即放及第”。考试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还加上了书写,“须精熟一经,问皆全通,兼自能书写”。这一要求是大中十年(856年)规定的,我们猜测,可能是参加考试的人数增多,内容也随之扩大了。

宋代的童子科考试难度有所增加,“真宗景德二年,抚州晏殊、大名府姜盖始以童子召试诗赋,赐殊进士出身,盖同学究出身。寻复召殊试赋、论,帝嘉其敏瞻,授秘书正字”。晏殊被赐予进士出身,姜盖被赐予同学究出身,晏殊经过加试,被授予秘书正字。淳熙八年(1181年),分得更细致了,“凡全诵‘六经’《孝经》《语》《孟》及能文,如‘六经’义三道,《语》《孟》义各一道,或赋一道,诗一首为上等,与推恩;诵书外,能通一经,中等,免文解两次;止能诵‘六经’《语》《孟》者为下等,免文解一次;覆试不合格者,与赐帛”。难度的增加,不是神童能力增加了,而是参加考试的人数增加,考试内容和难度相应提高。

唐宋时期神童在诗词歌赋方面的出色表现被大家津津乐道,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广为宣传这些神童,因为神童举还有一个方式是举荐,如唐昭宗时的刘童子,“以乡荐擢第”。《朝野类要》记载:“若能通五经以上则可以州官荐入于朝廷。”

神童中举之后,会得到很多荣誉,经过皇帝亲自考察,可直接授予官职,如员“京兆府童子,进书,召试及第,授散官文学,直弘文馆”。如晏殊就被赐予进士出身,授秘书正字。其他的如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同学究出身、五经及第、五经出身、童子出身、神童出身、上舍童子出身、永免文解、二次免解、一次免解和赐帛等。神童的年龄较小,一般来说要得到官职,可能还需要十年左右。如裴耀卿,“童子举,弱冠拜秘书正字,俄补相王府典签”。张士陵“年八岁,以通《古文尚书》《论语》,登春官上第,既冠,调补郑州荥阳县尉”。都是成年之后才有了官职。

国家层面对神童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神童,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比如进入学校继续学习等。也有些神童除了参加科举考试,还加入了家庭教育。比如司马光,“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7岁的时候读了《左氏春秋》,竟然就知道了意思,非同一般,是神童无疑。他的家庭教育,可能不再专注于学问,因为司马光“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学习上根本不用父母操心,他的父母更关注对其品质的培养。“光年五六岁,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子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胡桃皮者。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诃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因为说了谎话被家长训斥,之后就再也不敢这样做了。再如路振,他听人讲《阴符》,听了一会儿就不听了,说:“百言演道足矣,余何必学。”《阴符》是古代军事著作《六韬》里的一篇文章,主要讲秘密通信的方法,内容本不易理解,但是路振很快就理解了意思。对于这样聪慧的儿子,他的母亲“虑其废业,日加诲激,虽隆冬盛暑,未始有懈”。在督促他的学习方面,从来不敢松懈。还有苏颂,自幼读书被严格管教,他回忆道:“我生五岁,先公口授《孝经》、古今诗赋,皆成诵。又令从诸父教学,不数年而诵五经,习《尔雅》,知声律。”贾黄中的父亲更是苛刻,他“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但他的父亲却说:“俟业成,乃得食肉。”没有成就不许吃肉。在这样严苛的教育下,贾黄中15岁就中了进士。

神童的培养是个复杂的过程,虽然国家有童子科考试,家庭也有父母严格督促,这些仅仅是外部因素,神童成年后是否能够成才,和少年时的努力关系巨大。

神童的成才

宋高宗说:“朕即位以来,童子以诵书推恩者多矣,未闻有登科名显者。”他的感叹,是对神童成年后的表现非常不满。神童早慧脱颖而出与成年后的泯然众人的强烈对比,也使人们对神童是否能成才产生了深入思考。

孙思邈说:“早慧者夭,晚成者寿。”他从医学角度气的理论出发,对神童成年或者未及成年即早夭做出评价。屈大均也说:“其发泄太早,故享年亦促,譬之朝华之草,夕而零落,理固然耳。”把神童比喻成朝花夕落,这虽然符合自然规律,但是并不能用在神童成才的事情上。所以,又有大器晚成的观点出现,比如谢肇举例子说:“冯履谦七岁读书数万言,九岁能属文;宋蔡伯希、吕嗣兴皆四岁举神童,而卒无文名。国朝如戴大宾、刘子钦皆以髫龀取高第,自负才名而皆无成,大材晚成固非虚语。”蔡伯希4岁就考中了童子举,但是一生碌碌无为,虽然高寿到80多岁,仍是“一日舍禄,无以为生”。碌碌无为地过了一辈子。谢肇只是考虑了神童们出名和成年后的际遇,并没有考虑神童成名后到成年之间的学习情况,所以下的结论也缺乏说服力。

参加童子试的神童,功利心太重,所以取中之后,“但刻日以取官,更无心而习业”。“然以童科显者,百不二三,(少)聪慧长而昏聩者,十常八九。”那些以早慧出名而耽误学业的神童,成年后就变得非常平常,比如王安石写的仲永的故事,说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不让仲永学习才是导致他泯然众人的关键。所以,王鏊说,大器晚成并不是历史规律,“以我朝诸公论之:故少师李东阳五岁能作大字以神童入禁中,十七登进士;少傅杨一清亦以神童举,十七登进士;今少师杨廷和十二占乡试;少傅蒋冕十八为解元;费宏十九为状元;官皆极品,年寿亦高,则晚成之说殆未信也。”李东阳、杨廷和以神童出道,官至极品,一直都聪明异常,就连蒋冕、费宏这样的青年才俊也活得很久,称为高寿。这样的大器,早早就成了,所以,神童哪里有大器晚成的道理。

仅仅依靠举例来说明神童成年后的成就,并没有说服力,所以,更多的人把目光转移到成功者少年时期的学习情况上。从各种史料来看,神童成年之后大有成就的,大多在幼年时期即刻苦用功学习。如陆九渊,“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陆九渊的学习态度相当刻苦。再如王庠,“幼颖悟,七岁能属文”。13岁时,父亲去世,他说父亲特别看重科考,“且制科先君之遗意也”,所以,他说“吾有志焉”。立志参加科考,“遂闭户,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寻师千里,究其旨归”。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成长过程中,一直努力刻苦学习,他把韩愈当成偶像。“得昌黎遗稿,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朱熹更是有三位老师教授,他的父亲说:“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三人,学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所以朱熹的成就似乎就理所当然地宏大了。就连《中庸》都说:“苟不固聪明睿知。”“乃知圣人未尝不神,然惟其固,所以圣也。”圣人有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所以才能取得大的成就。以上几个神童,学习的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主学习,在聪颖睿智的基础上,他们能主动刻苦地学习,取得成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也许是看到这些神童刻苦学习即可获得成功,古代的儿童们也被逼着进行各种刻苦的学习。比如《三字经》教育儿童学习要“朝于斯,夕于斯”“头悬梁,锥刺股”。《石林家训》要求子孙,“旦起须先读书三五卷,正其用心处,然后可及他,暮夜见烛亦复然。若遇无事,终日不离几案,苟善于此一生,永不会作向下一等人”。终日不离几案的生活,应该是相当艰苦了。宋代饶州的乡民们就用各种方法人为地培养神童。起因是神宗时期有个叫朱天锡的少年,“以神童得官”,大家都很羡慕他,“俚俗争慕之”,进而纷纷效仿,“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而且标出价码,“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不论儿童是不是具备神童素质,都逼迫他们昼夜读书。因为害怕环境影响幼儿学习,他们还想出绝其视听的办法,“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似乎处在这种环境就可以安心读书了。虽然“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然儿非其质,苦之以至死者盖多于中者”。死掉的儿童比考中童子科的还多。神童可以让家庭获得利益,所以乡民仿效,人为地制造神童,造成儿童苦不堪言。“予比岁每见童子,大抵神气傥恍、肤血不充,往往后日成就阙如也。”这种学习状态,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这样的结果,有人痛心疾首,咸淳年间的礼部侍郎李伯玉说:“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请罢童子科,息奔竞,以保幼稚良心。”停罢童子科,避免这种无意义的攀比,让儿童回归良稚状态,善养人才,假以时日,才是正确的做法。外部环境的逼迫,并不能让儿童成为神童,而且,给他们造成的伤害还是巨大的。

神童的神奇之处,一在于其天性聪颖,二在于他们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是神童的两个基本素质。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神童超出同龄人智慧的方面,却没有看到神童的另一个重要素质,即自主学习的能力。神童的这种能力也超越同龄人乃至成人,神童具备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神童成才的根源,也是一般儿童不具备的。所以聪颖和自主学习能力是神童成才的两个重要元素。

不论是不是神童,都需要持续勤奋努力才可能成才,如果仅靠天赋才智,而平日游手好闲,则他在成才之路上就不免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

猜你喜欢
童子神童
神童诗(二十五)
熊童子
山童子和一串红
都是神童
小白菜
明代社会中的神童与神童观念
刘晏七岁为官
一对儿女同患PKU,“饭妈妈”竟育出小神童
他是钢琴神童吗
故事里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