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

2022-02-09 00:30◎浦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受众摄影

◎浦 映

(常州市金坛区融媒体中心,江苏 常州 213200)

新闻摄影的范围有大有小,广义上来看,借助任何摄影工具和摄影手段来进行拍摄的都被称为摄影,比如,专业的摄像机、相机或是普通的手机。而新闻报道中的新闻摄影则是以摄像机、相机作为主要的摄影工具,通过摄像或者拍照,将成果作为报道素材的活动。新闻报道中的摄影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极为广泛而深刻,新闻摄影工作者会融入自身的感悟,通过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展现自身专业素养,捕捉社会生活中精彩的瞬间,力图还原真实的新闻现场,使大众在观看新闻时,通过观察、分析和判断图片的内容来感受新闻的价值。

当前我国的传媒环境伴随着科技的出现而不断发生变化,大量新媒体的出现推动着整个媒体事业的发展,也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过去的新闻摄影主要是由新闻摄影工作者深入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关键信息,再通过后期编辑和加工,使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但是现阶段各种信息平台的出现,社交软件的大量涌现,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已经充分实现了无缝衔接,只要有网络和手机,大众就能够不受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地接收、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传统的新闻媒体已经不仅仅有电视观看、收听广播的方式,大众更可以通过各类社交软件来观看新闻,使得目前的新闻传播时效性特征极其明显,非常符合当代人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现如今的新闻摄影工作者除了深入社会生活拍摄新闻所需要的图片之外,更可以借用互联网上大众所拍摄、上传的各类图片素材。这极大地推动了传媒行业的发展,但是对于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也形成了挑战。

总之,互联网的高效和便捷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而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网民数量也在日渐增加,各类新闻信息时不时成为社交软件上的热点话题,引发了舆论的激烈探讨,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对此,有必要加强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社会功能的研究,探讨新闻摄影如何才能展现其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新媒体下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

(一)信息传播功能

新闻摄影具备的最基础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摄影相比起文字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加直观强烈的现场感,受众可以通过观察图片用以考证文字报道是否真实可信。如果新闻报道中的文字过于专业、过于复杂、数量过多,受众往往可以通过观察图片一目了然地捕捉到新闻报道中的关键信息,并可以很快地明白。因此,新闻摄影有时候没有太多的限制,能够带来更好的信息传递效果。例如,近几天被各大信息门户网站所争相报道的新闻热点“汤加火山爆发”,几张简洁直白的卫星摄影图片直接将其爆发的严重程度表达出来,迅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类新闻一经发出,受众首先就会被图片或者视频吸引,因其冲击力极强,极容易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才会进一步去阅读与之相关的其他文字内容,而新闻中的关键信息已经通过图片完全表明,自然也传递出了另一个潜藏的重要信息,即对自然的敬畏。

新闻摄影所包含的信息传播功能不仅仅是正向的一面,当然也有对一些负面信息的报道,而负面信息的报道并非重点在于传递信息,更多的是为了给予受众警示警醒的作用,但是有时候一些新闻媒体因为故意回避对负面信息的报道,而由于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经过一轮又一轮受众的阅读讨论曲解,使得最后的负面信息演变成了一个又一个严重的事件,谣言四起,引发网民声讨或者网络骂战。

比如,前段时间有网民和媒体集体批评“病媛”生病住院不忘在病房拍摄精致妆容照片和带货的行为,一时间引起网友热议。而后网上多位被指“病媛”的女性发声辟谣,声称自己确实有过生病经历,分享自己的住院经过只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疾病的治疗过程,而并非是为了博眼球或者是有其他目的,为了证明,还出示了病历单和报告单。这类媒体的报道缺乏准确性和透明度,并没有经过完全真实的查证,而个别网民也跟随其节奏,不经查证,通过互联网平台来编造发布各种各样的不实言论,引发了网友对女性的集体抨击,不仅给其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更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而作为主要报道者的某些媒体,也因为不实报道而使得自身所发布的新闻报道可信度降低,让新闻媒体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大打折扣。

(二)宣传引导功能

新闻报道本身就是为了宣传某种价值观。一直以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就承担着加强对党和国家的宣传、对社会舆论做好正确引导的职责。新闻摄影之所以同其他的摄影区别开来,在于新闻摄影要更加真实可信,能够在宣传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图片对比文字,前者更能够达到宣传的目的。总体来看,我国的国民素质仍然需要提升,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很多人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在阅读新闻报道中的文字时,往往不能够感受到其宣传的目的,也不能够深入地理解其含义,而摄影图片则在宣传上要更加直观有力,使得宣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帮助受众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新闻中的关键信息,让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例如,2008年5·12 汶川大地震时期,中国军事摄影家刘应华拍摄的摄影作品《众志成城,托举生命》,将灾难面前,人民子弟兵赶赴抗震一线,紧急抢险、救援群众的瞬间记录下来,还原了那段艰难的历史,记录了人民子弟兵的丰功伟绩。这幅摄影作品经由《解放军画报》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幅作品让当时的国人看到了灾难面前,国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攻克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决心,预示着中国人民必将战胜一切困难,渡过难关,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新闻摄影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也决定了新闻摄影工作者必须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待之,必须要坚持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准则,保证其真实可信,保证新闻报道能够传递正确的信息和价值观。

(三)舆论监督功能

新闻报道既能够引发舆论的激烈探讨,也能够通过舆论对社会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新闻报道中的摄影由于其真实性和现场感,能够直观地揭露社会的真实一面,能够展示对大众的威慑力。例如,2018年,成都一幼儿园一名姓严的女孩打了其他小朋友,幼儿园的老师以要求她单独就座作为处罚,却不小心将本应发到教师群的信息错发到了家长群,被女孩的妈妈看到,这位妈妈随即在微信群中要求这位老师当着所有师生的面给女儿道歉,并且表示,如果不道歉就要求幼儿园所属集团的领导为其解释。女孩妈妈的一句话“你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引发了群中其他家长的反感,于是有人将其截图发到互联网上,顿时引起了网友的关注。网友很快就确定女孩妈妈口中所提到的严书记是其单位领导,幼儿园中的其他家长也将女孩妈妈此前的微信聊天截图再度上传到互联网上,内容无非是炫耀“走后门”。随后这位严书记很快写了一份情况报告,但也被其他人上传到网络上。经过舆论发酵,四川省纪检监委很快发布通告,介入调查核实。最终,经过一系列调查,这位严书记确实存在行贿受贿等严重违纪行径,锒铛入狱。几张作为新闻素材的截图,加上网民的力量,使得一位身居要职的国家干部受到应有的惩罚,足以说明新闻摄影有着非常重要的舆论监督功能。

我国的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必然应当认真履行自身发布政治信息、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树立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坚持做好把握舆论导向的职责。

(四)历史文献记录

当下发生的事情就会成为明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报道就会成为未来的历史记录。新闻摄影还担当着记录历史的重任,一个时代诞生出来的新闻作品能够充分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特征,能够还原一个时代的场景。抽象的文字描述能够激发人们心目中的联想与幻想,而图片则会让这种幻想变得更加真实。不论是中国近代史,还是新中国建立至今,一系列老照片给后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能够让后来的人们更加深刻地感知照片所记录的历史的重大意义。照片所具有的功能也是传递信息,但是它所传递的信息相比起文字更加全面、更加真实,更能够客观地反映一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些照片经历岁月的流逝,没有缺失和遗漏,成为可信度更高的史料,对于后人研究历史有着极为丰富的价值。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其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和夫人走下舷梯,向前来迎接的周总理伸出了手……当时的摄影师杜休闲立马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了这一中美历史上关键时刻的瞬间。转眼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时的文献报道可取者寥寥无几,而这张照片走出了国门,给世人以深刻的印象。这张摄影作品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列宁曾经说过,照片的历史意义是很伟大的,即便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也不能够完全像摄影师那样,迅速而又准确地抓住一个事件的进程。细数我国从建国至今留下的照片,经典无数,这些照片真正地将我国的变革、发展史巨细无遗地呈现出来,将每一个时期的风貌记录下来,是值得永久珍藏的好照片,其历史价值不可否认。

(五)丰富大众审美

每年世界上诞生的新闻摄影作品无数,但能够被称之为经典、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只有那么几个,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的价值以及新闻摄影作品的水平。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无疑体现了拍摄者自身的专业素养,融入了拍摄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与理解,加上拍摄着自身独特的审美理念和风格、对于新闻事实中人事物的把握,才能够造就一张独一无二、让人回味无穷的照片。受众在观察理解摄影作品时,就会感受到拍摄者的审美理念和风格,从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能够给予受众一定的慰藉和熏陶。受众如果多去欣赏这类作品,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对客观事物能够具有更加敏锐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因此,摄影也是一种艺术,摄影的审美价值也是极其丰富的。

很多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仅能够将新闻的事实描述出来,还能够给予人一定的审美体验,所以这些新闻摄影作品可称得上是艺术品,在传播正向的新闻信息时,能够起到很好的美化作用。如《刘翔获奥运会110 米栏金牌》,摄影师徐京星将刘翔冲过终点的这一历史瞬间定格为永恒,而这幅照片画面构图巧妙,主体人物刘翔与紧随其后的法国选手杜库雷虚实相间的冲刺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又相互呼应,既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又能够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新媒体下新闻摄影面临的挑战

(一)真实性有待仔细甄别

过去的新闻摄影作品多数时候都需要专业的新闻摄影工作者深入实地环境进行拍摄,新闻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在科技的进步使得各种修图软件出现,很多新闻的摄影素材也不仅仅只由自己拍摄而成,也有可能通过互联网上网友自己所拍摄、上传的作品而得,由此一些新闻摄影作品的真实性有待仔细甄别,其权威性也会面临更多挑战。新闻报道本身比较特殊,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如果经常使用假性摄影,或者摄影作品存疑的话,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就会降低,影响新闻报道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

(二)工作人员需提高素养

科技的发展无疑为现阶段传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相应的新闻摄影工作者也会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工具的出现,先进的摄影设施设备层出不穷,专业摄影工作人员仅仅只会使用以前的摄像机已经远远不够,必须要紧随形势变化,与时俱进,熟悉新的拍摄装置以及相关工具的使用。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新闻报道专属的新闻摄影工作人员本身所拍摄出来的作品可能远不及互联网上某一名网友随机拍摄的作品,这是新闻摄影工作人员需要正视的问题。如何才能够在竞争激烈、人才辈出的互联网环境下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真正拍摄出符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优秀摄影作品,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新闻摄影工作人员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快餐文化泛滥的当今时代,新闻报道如何能够保证自身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同时,又能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时效性特征,真正展现并丰富自身正向积极的社会功能,就必须要对新媒体环境做深入而全面的研究,结合对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迎合市场和受众的需求,使新闻摄影能够在形式、内容上有一定的改变和创新,才能够更加突出新闻报道的价值,使传媒行业能够突破自身发展瓶颈。与此同时,必然要求新闻摄影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强化自身的新闻意识和创新意识,既要坚持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又要提升新闻摄影的专业性,更要展现新闻摄影的人文性。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新闻摄影的监管力度,同时发挥大众的监管作用,尽力减少和消除虚假新闻,以此保证新闻摄影乃至整个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受众摄影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