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T 的多方共治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网络构建

2022-02-08 08:15俞泽赵秀丽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行动者信用动力

俞泽 赵秀丽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1 引言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是新《环境保护法》的创新内容之一,但从实施过程来看效果不佳,源于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运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有别于其他环境管理,其评价任务繁重,企业环境信息获得性差,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高,政府环境监管人员编制数量的局限和基层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克服评价失当、权力滥用、政策失灵等问题[1],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和多元参与的企业环境共治体系。多元参与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需要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精细、科学的实施路径,以促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进而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文献回顾

有效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促进我国“双碳”目录达成的关键。谌杨[2]认为目前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关键问题是缺乏多元主体参与,特别是第三方评估机构与公众参与,推进企业环境信用发展的主体应包括居民、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政府组织等。学者们[3-5]认为目前存在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问题,建议从政府、企业、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角度研究企业环境信用体系问题。学者们[6-7]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研究多主体参与问题的动力机制和解决方案,取得丰硕成果。

本文采用ANT 理论构建多方共治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行动者网络,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带来新突破,为丰富ANT 理论的应用开辟新场景,为企业环境治理提出精细、科学的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

3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现状

目前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主要是由政府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唯一评价主体,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机制不合理、缺乏多元参与机制设计、企业参评怠惰、企业环境信息获得性差、环境部门疲于应付、单一行政主体越来越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问题。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流程共9 个步骤,如图1 所示。

图1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流程

4 多方共治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运行网络构建

4.1 多元参与主体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网络中的行动者按照是否有人直接参与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行动者,包括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参评企业、同行企业、社区公众、供应链企业、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关注者;另一类是影响评价的非人类行动者,本文的非人类行动者主要是指激励及惩戒、约束措施。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运行网络的利益联盟实现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该网络中各异质性行动者间不断相互协调、共同行动的过程。政府环境部门必须通过运用强制手段(行政、法律等)及调控手段(市场、经济等)为其他行动者制定约束性、激励性政策文件,征召和动员其他行动者进入该网络形成利益联盟。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运行网络行动者主体关系如图2 所示,企业作为主要行动者和受评主体,加入行动者网络的动力是社会和市场对其环境信用的认可、供应链企业的接纳、同行企业的竞争和监督压力、公众(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压力和环境法规的底线约束压力。政府部门在网络中是核心行动者,负责激励和吸引其他行动者加入行动网络中,主要策略是通过制定激励和约束政策,吸引公众、第三方评价机构、供应链企业加入行动网络并发挥持续的积极作用。

图2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运行网络行动者主体关系

4.2 参与路径及激励、约束机制

政府通过利益分配征召和动员网络中的其他行动者加入运行网络中,结成利益联盟,使其发挥作用。各主体参与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运行网络的路径是围绕核心行动者定义其他行动者的角色和利益,并且使各行动者认可、接受核心行动者的角色定位和利益分配,转变自身的行为策略以获得潜在的利益并遵守必要的行动约束,加入到网络中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作用的过程,这也是ANT 理论所定义的转译过程,是贯穿ANT 理论整个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各行动者面对障碍因素突破强制通行点(obligatory passage point)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问题呈现,征召、动员和利益赋予,异议。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强制通行点下各行动者阻碍和动力因素见图3。

图3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强制通行点下各行动者阻碍和动力因素

(1)问题呈现。问题呈现的关键是政府部门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问题转化为其他行动者实现各自利益的必经之点,所有的行动者必须紧紧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决策和行动,形成一个稳定的、相互联系的网络。

企业在资源、资金、技术、认知等资源禀赋不足的情况下,缺乏主动参评动力,当短期利益和环境信用冲突时,在侥幸心理偏好下选择隐匿和逃避环境信用评价。公众、供应链企业和同行因环境信息来源和评价渠道不畅,导致评价参与度低。第三方评价机构目前缺乏市场机会和参与机制,单一行政主体主导下的环境监管和评价机制,导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服务需求低。

(2)征召、动员和利益赋予。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网络运行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参与动力,保障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社会化和市场化运行,降低评价成本,提升社会影响性,促使企业从逃避评价到主动评价的转变。

政府作为核心行动者,通过招募和动员其他参与者进入网络并积极参与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从而实现自身职责;通过引入多元评价机制以扩大监督范围,打破企业侥幸心理,提高企业环境信用的社会影响力并通过市场将环境信用压力传递给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动力因素来自市场培育和政策支持。公众的动力因素是对绿色环境和绿色生活的需求。同行企业的动力因素来自同行之间先天性的竞争动力。供应链企业的动力因素来自对所在供应链竞争能力的维护动力。通过构建行动者网络平台,赋予各参与者合理的参与路径,在自身参与动力的驱动以及约束和激励政策的引导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行动者网络得以顺畅运行。

(3)异议。多元主体监督和评价是减少企业侥幸心理的有效措施,多主体多视角监督和评价,让企业环境信息无处隐藏。我国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产生是由政府部门积极推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甚至会出现服务机构之间通过价格战来抢占市场,将导致提供的环境评价质量低,降低企业的服务体验。为克服这些障碍因素,政府部门要在制度上做好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管理,通过市场化培育和适当的授权能够得到解决。针对传递和反馈渠道不畅的阻碍,从信息网络设计的技术角度可以解决。针对企业资源禀赋不足这个硬伤,要求企业决策层要有绿色发展的战略眼光和远期布局。

通过问题呈现,征召、动员和利益赋予,异议的完整实施过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运行网络中各行动者的动力因素被充分发掘和调动,关键障碍因素得以克服,行动者明晰各自的参与路径,核心行动者提供合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保障所有行动者在网络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运行网络得以构建并长效运行。

5 结论和建议

ANT 理论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行动者网络的组构、利益联盟的形成与实现以及动力机制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在构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行动者网络动力机制和政府引导各行动者参与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政策的制定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行动者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政府部门需协调平台运行过程中各方利益与义务,建立信息共建共享协调机制,高度整合数字化资源和互联网技术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平台,为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和信息共享提供充足驱动力。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及制度保障。虽然各行动者具有潜在的参与意愿,但参与意识的唤醒和持续的参与动力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支持,以发挥多元主体持续的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和评价的准确性,各行动者的参与权力需要制度保障。在政府部门精准对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下,各参与主体通力协作,形成一体化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高效运作网络。

(3)重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目前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设置集中在环境监管及处罚类信息、许可信息等行政管理类信息,体现了单一行政主体监管和评价的特点,一些与信用密切相关且能引导企业自觉绿色转型发展的指标缺位。

猜你喜欢
行动者信用动力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社会网研究的启示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