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获得感提升路径

2022-02-08 07:08陈柏霖庞海云
经济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政治课层面中学

●陈柏霖 庞海云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获得感内涵

(一)词源中获得感的内涵

获得感可以拆开来看,由“获得”与“感”组成,“获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捕得、捉到,是一个动词。“感”是外界事物在人们思想情绪上引起的反应,即“动人心也”。

(二)心理学视角获得感的内涵

当人在接触新事物事或接触某些人时,内心世界感知外界事物并与心中参照物或评价标准相比,当新事物处于相对优势位置时,往往会产生喜悦、充满希望、精神充沛等积极的情绪和心理表现,进而同化、重新构建,产生获得感的主观认知。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获得感内涵

思想政治课获得感本身就是在知识体系、情感认知、思维构建、实践能力四个层面获得感悟,这四个层面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发生内化反应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借助其获得感高质量构建自主思维,进而丰富实践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实践又能反作用于知识体系,形成良性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体系。

二、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生成分析

中学思想政治课获得感是在知、情、思、行四个层面综合作用下生成的,知识是获得感生成的基础和前提,情感是产生获得感的内核动力,思维是获得感生成的重要推导属性,实践是获得感生成的现实力量与检验标准。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构架,在结合一些现实社会的主流现象,对中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灵魂课程,是固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1],坚定社会主义阵容的主心骨力量。最终促使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获得感中促成理论知识、情感认同、思维构建和力行实践的辩证统一的交融。

有学者认为,按照获得感生成体现来看,“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的生成,体现为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层面”[2]。这样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的生成在知、情、思、行四个方面相互作用下发酵更为具体、更加细节。

还有的学者从获得感生成机制角度来认为“思想政治课获得感是在内生机制的主观动因和外生机制的外源动力相互作用中生成的”[3]。强调的是学生生成获得感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力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知、情、思、行四个层面又不尽相同。在知识层面是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求与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教育理念的相互作用,在情感层面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同与他人对其情感价值观影响的相互作用,在思维层面是学生已形成的推导属性与教师的推导属性相互作用,在实践层面是自身实践感悟与认识客观实践相互作用。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的提升路径

(一)知识层面的获得感

1.线下线上教育有效结合,提高思想政治课授课内容的传递效率。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线上教育一个展现优势的机会,给家长和老师印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突发情况不能课堂面授,借助网络载体进行知识的传输,是一种授课方式的创新,用更新颖的教授途径进行思想政治课,使学生们更主动自愿地接收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马克思教会我们辩证的看待事物,我们也要看到线上教育的缺点,比如,网络突然掉线,视频卡顿有延迟,老师不能精准捕捉学生们上课的反应与心理变化等,这些恰恰是线下教育可以很好解决的。所以说,要把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才能以全方位、高效率、低消耗的有效传递模式传输思想政治课内容,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课获得感。

2.主动获得与被动获得相结合,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深度理解。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学习。顺应各大教育理念才能领会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掌握内容背后的方法论,促使学生能够对接受的内容举一反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思想政治课都会有一定的主动获得和提升,但只对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产生获得,主动获得是相对片面的。单单被动地获得老师讲的教材内容,获得感肯定是不足的,学生一直被动接收,还有可能会让他产生抵触的情感,渐渐失去兴趣,磨灭了对思政课的期待,只能学一些皮毛,而不懂其背后深刻的含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将主动获得与被动获得有机结合,老师通过课堂学生的反应,实时掌握学生主动吸收的是什么内容,通过新媒体、新载体、新形式呈现学生主动获得没有涉及的思想政治知识,耳濡目染地被动接受一些思政要素,被动感染获得感。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的获得感进行高质量重构,变成新的认知,从而更深层次地看待问题,逐渐培养解决高精尖问题的能力。知识的高效传递与深度理解相统一是知识层面获得感提升的主要渠道。

(二)情感层面的获得感

1.外显情绪,适时敦促学生持续进行学习。学生的情绪是最容易被老师捕捉到的有用信息,能及时反馈同学们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以及感兴趣程度,通过这种显性的反馈,老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外显反馈不好的知识点着重讲、重复讲,不定时插入相关内容的思考型小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重新聚焦到课堂的内容和情景中,学生集中精神,表现出正确积极的外显情绪,才能对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的提升有持续的、连续的正向陶染。

2.内化情感,利用视觉冲击引导学生主观体验。思想政治课的情感内化就是在学生产生与道德要求相联系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类道德现象形成较为稳定向上的情感态度。要以图育情,精准捕捉同学情感偏向,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融入具有思想政治主题元素的小视频或者图片,不再是单纯理论的简单灌输,并结合一系列相关的生活实际,学生既能获得充足的主观体验,又有助于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看到的道德现象内化为积极正向的情感,进一步提升情感层面的获得感。外线情绪与内化情感相作用是情感层面获得感提升的灵魂寄托。

(三)思维层面获得感

1.培养重构新知能力,创新学生高阶思维模式。首先思政教师要带着问题来到课堂,所选问题要规避直接在书本中找到“是什么”的情况,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感、空间感,能及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但又不能大规模地超过学生已有认知范围。采用层次分明、由易到难的课堂练习题、操作题,训练学生把理论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能激起学生对所获得新知识具有重构性的课堂环节,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分阶段培养学生重构新知的能力。学生在训练重构能力的同时会自主提升获得感,逐步建立起具有特色的高阶思维模式。

2.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构建学生综合、逻辑思维。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学生通过思考而生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产生的获得感是不同的,获得感的提升程度也是不同的。教师要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在保证大方向的前提下允许并鼓励差异思维的存在与发展,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要遏制、压制,而且要用心指引、引领学生正确发展。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思维的构建是同学们把课上获得的某些要素,与实际生活中事物组接起来形成新的创造性获得感;逻辑思维的构建是同学们对书本概念的获得与自己的推理、判断相结合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新知重构与综合、逻辑思维构建并重是思维层面获得感提升的动力源。

(四)实践层面获得感

1.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在思政课实践中的共鸣。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方式是有区别的,所以中学思政课的实践环节不能照搬照抄大学思政课的模式,必须突显中学特色。实践不仅是教师为思政课堂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也是学生在思政课上学习的实践。实践决定思政课传授什么样的认识,为什么传授这样的认识,如何传授认识,如何发展所传授的认识。思政课获得感追其本源也是认识的一种,发展认识就是获得感提升的基础路径,事实就是、脚踏实地推进思政课实践,就是获得感的本质提升。

2.进一步丰富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体验。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这是实践思想第一次在其论述中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也是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根本动力。在讲述新人教版政治选修3 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时,教师要创新思政课堂,以游戏活动的形式简略模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流程,能吸引同学积极参与,让学生分角色着重演绎各常规议程中人大代表表决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民主集中制的部分,同学沉浸在新颖有趣的实践环节中,切身体验投票活动的同时,教师会适时引导帮助同学回归本源知识的体验而非停留在体验表面活动上。学生只有真真正正实践过,在做中体验,在做中学习并深刻理解,才能提升实践获得感。丰富思政课堂体验感是实践层面获得感提升的内涵力量。

四、结语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句中国经典文学著作中的话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深理想,强调的是修身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中学思政课的获得感也是如此,中学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不仅仅能体现它的知识功能,提高学生对书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国家时事的了解程度,而且更能发挥它的育人功能,蕴养并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推动中学生思想品德高质量发展。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是学生践行内外兼修的不竭源动力,警醒学生不能安于现状,贪图享乐,深刻躬行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有力促进心身并重全面发展。

一方面,思政课获得感得到提升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加深、温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感悟,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为成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断推进,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规划通过[5],个人高度自由、超前消费观、享乐主义等西方腐朽落后生活方式和“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等西方消极社会思潮都对我国中学生的渗透日益加深。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看问题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新鲜事物的发展[6],而学生产生的思想政治课获得感的提升恰好能帮助学生适当规避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中负面的因素,逐渐形成一道对外来文化具有批判的吸收特性的无形防护墙。思想政治课获得感潜移默化的提升,像一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灵保护伞,保护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在风雨中成长,在磨练中进步,有信仰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政治课层面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