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专业《虚拟现实开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22-02-08 07:08马露瑶
经济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思政模块

●马露瑶

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规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加快高校思政建设的实现,将所有课程育人作用都更大化地发挥出来,实现培养人才水平的提升。本文围绕国家和时代发展需求,结合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特点,探索基于《虚拟现实开发》课程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对纲要中提出的“科学建设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以学生为核心、以产出为导向、不断优化的课程学习效果与体验”“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内容以学生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爱集体、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党和爱国,围绕文化素养、家国情怀、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和宪法意识等思政理念,对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教育、劳动教育和法治教育等”要求更全面地落实和贯彻,对课程中思政教育功能和元素更深层次地挖掘与应用,课程设置不断优化,促使专业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循序渐进地指引学生将自身发展和祖国进步联系起来,保证所有课程都发挥各自的职责和作用,促使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协同并进。

一、课程思政建设总目标

《虚拟现实开发》是数字媒体专业选修课程,设计总学时为48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6 节,实践学时32 节,授课对象为大专二年级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学生。根据学生特点、专业方向及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科学设定课程目标。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虚拟现实设计及开发有初步认知。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数字媒体行业现状、虚拟现实开发引擎Unity3D 基本操作等理论知识。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基本掌握VR 场景打造,移动端的AR 项目开发等虚拟现实项目案例的操作方法,目标培养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具有设计制作能力、科技创新与实践探索能力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思政目标

本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设置思政育人目标。从课程知识体系中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等思政元素,对课程深度和广度合理地进行扩展,以课程专业、历史背景和国家文化等为入手点多层次和全面地实现课程人文性、知识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不断提升。要在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实践环节实施过程中,引领学生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在设计作品时善于思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素养。

二、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

结合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特点,提炼出部分专业教学模块和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点。

(一)课程概述模块

在课程内容的概述模块,可以提炼的部分有“虚拟现实行业发展”“虚拟现实开发课程概述”“UNITY3D 引擎基本操作”等三个部分。

1.“虚拟现实行业发展”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时代发展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例如,对数字媒体高速发展进行分析,对中国从站到富强的发展过程进行解析等,穿插介绍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创新创业行业的青年杰出人才的奋斗历程,鼓舞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

2.“虚拟现实开发课程概述”部分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法治规范、工匠精神等作为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点,将现代设计师的职责意识、核心价值观等紧扣课程思政教育。例如,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诚实守信;团队合作,互助共赢——和谐友善;遵守职业规范——法制;爱岗奉献、勤奋踏实——爱国、敬业;课程的应用前景和时代发展——富强;充分发挥设计创意思维——民主、创新;设计的原创性——平等、公正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脚踏实地地实现品德修养的提升,成为有品质有情怀的优秀的人。

3.“UNITY3D 引擎基本操作”部分将“工匠精神”渗透到UNITY3D 软件基本应用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创新、敬业和专注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二)场景建立模块

在场景建立模块,可以提炼的部分有“UNITY 工程建立和操 作”“UNITY地形开发”“UNITY环境开发”“UNITY 场 景 开发”等四个部分。

1.“UNITY 工程建立和操作”部分可着重积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设计与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融入教学中,比如,以“重建文化遗产”等项目案例,让学生了解历史,体悟红色文化,激发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引导新时代的学生自主性地对中国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元素传承、铸牢并发扬。

2.“UNITY 地形开发”部分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作为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分析工匠精神与三维建模之间的关系,结合“探寻中国古建筑之美”思政教学案例,指引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创新、敬业和专注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3.“UNITY 环境开发”部分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课程思政的融入点,通过构建中国风场景项目,结合“重建文化遗产”案例,探讨中国建筑环境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4.“UNITY 场景开发”部分将党史教育和家国情怀作为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舟山蚂蚁岛创业礼堂”模型及周边场景,对蚂蚁岛创业精神进行概述,加深学生爱社会主义、爱党和爱国情感。

(三)角色动画创作模块

在角色动画创作模块,该模块主要任务是完成“设计创作抗疫角色及动画”的项目案例。该模块的教学方式为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通过融入“伟大抗疫精神”思政元素,引入优秀“战疫主题”VR 展览馆作品,积极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战疫人物”造型及动作的设计和制作,引导学生向“最美英雄”致敬,切实达到潜移默化影响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人机交互模块

此模块的功能是将上述案例人机交互进行实现。通过融入“国际视野导向的设计”“创新思维”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虚拟现实游戏的设计和开发中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引导弘扬正能量。

(五)总结模块

在总结模块,该模块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对前期的课程任务进行汇报展示,教师通过针对性指导,因材施教。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从历史文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性、未来概念设计构想、东西方文化与设计的比较等方面拓展设计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用国际化视野看设计,扩展设计格局,将创新理念根植于学生的原创思维中,树立正确的设计目标与理念。

三、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以高职院校学生和数字媒体专业的特征为基础,《虚拟现实开发》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应用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体验和学习效果,使学生能更加主动根据专业特点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达到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一)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

以《虚拟现实开发》课程——“UNITY 场景开发”模块为例,创新打造“三个阶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前: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完成课前任务的发布。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舟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蚂蚁岛创业礼堂建筑造型资料,收集其背后的红色故事和红色文化资料等,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理解的造型构建“舟山蚂蚁岛创业礼堂”模型及周边场景。

课中: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融入“视频教学”“分组研讨”“代表汇报”和“教师简评”等教学手段,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认知和掌握蚂蚁岛创业礼堂的建筑造型和各部分结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蚂蚁岛红色文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如何饱满周边的环境,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融入革命元素。用“蚂蚁岛精神”的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领学生感悟革命精神伟力,充分发挥蚂蚁岛作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育基地功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

课后: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全程跟踪并及时总结和评估课堂教学效果,分阶段重点征询学生和专业团队的意见建议,同时结合学生的课程作业批阅情况,有效掌握各层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引导他们如何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设计方案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并深入思考革命文化如何与现代数字媒体设计实现有效交融。

(二)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

《虚拟现实开发》课程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加强的过程中是通过以下“三大教学法”来实现的:

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根据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特点,专业团队参照企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来设计课堂教学任务,以专业工作坊形式,对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将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与设计素养。

2.混合式教学法。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学结构理论和实践、网络教学以及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按时进行建立。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教育为目标,实现智慧课堂的创建,同时在课堂中引入新媒体技术如弹幕探讨和实时性答题等,使学习更加丰富多样,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更好地掌握,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和帮助。课外,教师制作系列线上课程微课,帮助学生拓展自主学习,强化巩固学习效果,实现全员、全方位知识与思政的深化巩固。

3.翻转课堂教学法。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结合运用“翻转课堂”,组织学生以项目汇报的形式交流学习体验,实现全员、全方位知识与思政的深化巩固。在这个教学方式下,使学生成为自定步调的学习者,而教师更能够及时掌握学情,提供个性化指导,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既能促进教师“因材施教”针对性实施教育,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专注和参与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协作创新能力。

(三)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

实践证实,《虚拟现实开发》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实践改革,采取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评价系统不断健全,教学设计丰富性更强,总结评价循环开展,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也为专业团队和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和研究动力。

1.特色教学项目使课程品质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专业课程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在选择课堂教学项目时更加注重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本课程选择蚂蚁岛创业礼堂设计项目、中国文化遗产设计项目、抗疫人物动画设计项目等契合时事热点的课程学习案例,将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文化等思政目标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深入挖掘相关文化、梳理并开展设计工作,潜移默化地熟知并掌握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自觉主动接受革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的教育。引领学生于无形之中学习和思考,主动关注和关心当下民生时事热点,引领学生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课程思政”课堂让学生获得更大收获。课程中对法律法规、道德修养、工匠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不断融合,不断设置任务点,展开主题讨论、课堂互动、反馈点拨等,引导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从而探讨自己对所学专业重要价值和未来职业的规划的方向。在第一次教学改革实施后,专业教学团队对数字媒体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估,认为“对三观培养有促进作用”的占100%;认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占83%;认为“能够指导和促进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的占100%。从推进“课程思政”角度看教学改革实施情况,93.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学习不仅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培育自身热爱设计的职业情怀,激发对于未来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也有很大的帮助。

3.“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主动深入思考和研究自己所承担的专业教学课程,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地预设、实践、评估、反思,研究课程改革中的每一个细节,最终精心编制课程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学识,结合当下社会时事热点,为课程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块项目,为学生选择最有育人意义的学习实践项目。专业教师应该本着“像哲人一样思考,像匠人一样劳作”的哲匠精神,探索设计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后,专业教师应适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质量评估,分析并总结有效的经验做法,完善欠缺之处,最终形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方案,以便再次调整教学设计。同时要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的经验做法形成研究论文和课题成果,将课程改革中好的经验做法分享给有需要的教师,扩大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力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四、结束语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一定要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设计时巧妙融入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根据不同的章节授课内容,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课程的隐性育人作用充分发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提高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意识。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与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后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促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并进地育人,使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不断提高,使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以及“大思政课”的方向更加明确。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思政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REALITY BITES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