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帆 崔羽杭
教高司函〔2020〕1 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四新”建设,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思想、理念、理论、技术、评价、方法、标准、体系、文化改革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1]。目前,跨学科整合是21 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宏观趋势,对于以“四新”建设为目标的专业化英语教学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对改革传统大学英语课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指的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也可指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2]。自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国外ESP 研究主要经过了五个发展阶段: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阶段,修辞或篇章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 阶段,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阶段,技能和策略分析(Skills and Strategies Analysis)阶段和以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阶段,即目前ESP 所处的阶段。ESP 被认为是一种建立在学习者需求基础上的语言学习理念,其内容和方法是以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为出发点[3](Hutchinson&Waters,1987)。它是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的一种市场驱动、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4](Du,2021)。国内对ESP 教学模式的探讨自上个世纪70 年代末以来有所增长,诸多学者从“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和“新农科”中选取某一特定视角对ESP 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5][6][7][8](闫君2020,曹秀平等2014,吴礼明2021,张欣2020 等)。但此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程度不够深入,研究视角相对局限,很少有基于“四新”多维视角和ESP 综合视角构建外语教育体系的相关研究。
综上,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范围尚不广泛,主要侧重“四新”背景下ESP 教学中的某一方面,很少结合我国现实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构建基于“四新”建设背景、以ESP 教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因此,如何基于跨学科构建的视角,构建以ESP 为导向的开放性、递进式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框架,重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 外语”教育体系,以解决“四新”建设背景下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学科发展和教学实效问题,是本研究的重点。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国内各高校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建设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经验性成果,但“四新”背景的提出对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要求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今,国内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照搬传统通识性教学模式,将教育教学目标定位于四六级考试评价标准,尚未形成一套多元全面的、结合各院校和各专业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四新”背景下对ESP 人才综合能力的特殊要求,使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暴露出了如下问题:
作为“四新”建设背景下各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实用技能之一,外语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宽度和广度,而且有利于促进复合型、实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然而,在高校课改的进程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始终没有得到重视,传统的英语通识性课程仍占据主导地位,很少基于“新文科”“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此外,大多数高校忽视了ESP 课程与EGP 课程、ESP 课程与实用性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英语课程在“四新”建设背景下的跨学科转型受到阻碍,使得部分专业的ESP 教学被边缘化;同时,ESP 教学中的“教”与“学”未能实现精准匹配,缺乏兼顾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有针对性的实践性教学,导致“学”“用”分离,也无法满足学习者面向“新文科”“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建设中各专业领域的科研需求、国际交流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
ESP 教学要求在EGP 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拓展和延伸,将基础技能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通识性英语教材多重视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分散式教学,课程大纲和知识体系相对单一,缺乏针对专业应用型技能和实践性技能的培养。此外,相比于英语输入性技能,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产出性技能在专业素质拓展和专业人才走向国际方面的重要作用被严重忽视。另一方面,支撑ESP 教学的资源也相对匮乏,且教材和配套资料大多存在重基础、轻专业的倾向;ESP 相关的微课、MOOC 等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几近空白,学习者缺少多元化的课外自主学习渠道,难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导致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存在障碍。
建设与“四新”相匹配的师资队伍,是构建ESP 课程体系和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保障。“四新”背景下ESP 课程体系的师资来源主要包括英语通识课教师和专业学科教师两种类型。对于英语通识课教师来说,由于专业课程内容的专门性和精细化特征限制,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很大难度,因此教学内容只能停留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无法进一步挂靠专业课程内容;而专业学科教师又由于英语水平阻碍,只能专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无法兼顾学生英语能力和水平的培养。高校原有的两类教师受各自专业限制,都难以达到ESP 专业教师的标准,多数高校也缺乏建立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协作教学和责任互锁模式的意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高校英语教师大多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英语学科的实用性、应用性,同时难以在短时间内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ESP 教学方法来替代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大学英语教学始终受到传统EGP 教学模式的局限。师资结构和教学理念的制约将ESP 教学置于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
大学英语是工具性学科和人文性学科的统一体,“四新”人才的培养也同样需要兼顾专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这对英语学习者思政修养和价值观的引导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四新”的学科特色选择适切的“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融入ESP 课程体系中的各个方面。然而,目前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ESP 教学忽视了“育人”与“育才”的结合,缺少将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进行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在ESP 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科研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培养。此外,由于缺少将外语教育体系中的课程思政融入ESP 教学进行全方位建设的方案,英语学习者缺乏学习新动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使得ESP 教学在培养具有团队意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共享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复合型国际化外语人才方面存在很大的阻碍。
“四新”理念的提出,为英语课程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四新”建设背景下的ESP 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塑造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具体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9](Hu,2021),结合高校发展现状、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对ESP 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进行重塑。高校应依据国际化外语人才需求现状及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从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去重新定义教育科目的各学科关系,分别构建“新文科ESP 课程体系”“新医科ESP 课程体系”“新工科ESP 课程体系”“新农科ESP 课程体系”并进行整合,通过重塑ESP 多元化课程体系对传统的EGP 课程大纲进行调整和优化,为各专业学科中的大学英语ESP 教学创设良好的软环境。
新的ESP 培养模式必须摒弃简单粗放型地增加专业学科或简单强调专业横向发展的理念,要在注重专业知识精通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底蕴,强调专业知识的迁移性,以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从大学英语ESP 教学新理念、课程新结构、教学新资源、教学新质量四个层面入手,构建“英语知识+英语技能+专业知识”的课程体系,整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编写反应“新文科”“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学科特色和语言实践的ESP 综合教材;融入信息传播技术(ICT)、增强现实技术(AR)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打造智慧课堂,切实提升跨学科外语教学的交互性与融合性;融入大数据处理方法,对学习者的历史记录进行追踪,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提供正向反馈机制,构建以ESP 教学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育体系。
“四新”建设背景下,全面加强ESP 教师团队建设,是提升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建立英语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机制和项目平台,英语教师在扎实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扩展跨学科的知识范畴,实现EGP 教师向ESP 教师的成功转型;高校应组建各学院专业学科教师团队,为ESP 教师提供专业知识的咨询和专业技术的支持,定期组织英语教师接受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有效弥补英语教师专业学科层面的不足。
另一方面,要增强教师之间的院际、校际沟通,鼓励英语学科教师和各专业优秀教师开展合作授课,将“理论型”教师和“实践性”教师、英语通识课教师和学科专业教师同时吸纳进ESP 教师队伍,组建高素质、多技能的ESP 课程教学团队,全面提升大学英语ESP 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同时拓展ESP教师的国际交流渠道,全方位多维度拓宽教师的知识格局和专业视野,提高教师运用多元化、个性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在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案例法、情景法、交际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为培养复合型、应用性、多技能、跨学科的“四新”人才提供有效支撑。
“四新”背景下的ESP 课程体系旨在更高、更深、更广层面上建立专业教学、英语教学和学生个体发展关联性的系统改革,依据国际化外语人才需求现状及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从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去重新定义教育科目的系统性和ESP 学科关系。因此ESP 教学的整体性设计需要汇聚各类社会资源,从校外和校内两个层面入手,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对ESP 课程体系进行系统优化和完善。
高校应运用“政产学研”协同办学新理论指导办学实践,对外建立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互动融合关系;对内构建“专业+ 外语”的ESP 多元课程体系,重视ESP 教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提高学习者的职业英语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探索“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跨学科人才的复合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学校和企业要在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上达成共识,通过构建“工学结合”“产教对接”“产教融合”的新模式,为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定向人才支持,同时建立“共建共育共享”的ESP 人才培养方案,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训空间;建立健全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培养“四新”人才的新机制,进一步深化高校专业办学模式。
为了主动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ESP 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根据教育部发展“四新”建设的精神,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探索高校英语思政教育新模式,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鉴于ESP 教学中文化冲突的直接性,教师要引导学习者将国外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理性认识中西方思想碰撞和文化冲突,同时利用教材中有限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增强文化认同,培养国际视野,从而帮助学习者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和巩固文化自信。
此外,英语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价值。在开展ESP 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课程教学团队应深入发掘其中的育人资源,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元素贯穿到整个ESP 教学活动中;高校应基于宏观视角,探索外语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的新模式,在承接我国德育传统的基础上协调ESP 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凸显英语教学的综合教育价值。
“四新”建设理念对传统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也是ESP 课程改革和转型的重要契机。本文以英语知识技能与专门用途学科的深度融合为出发点,基于跨学科构建的视角和ESP 课程教学现状,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ESP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四新”背景下的ESP 课程体系改革,有利于推动ESP 教学内涵逐渐由语言学习向以服务学校办学目标、服务院系人才培养需要、服务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进行转变,也有利于构建高校ESP 教学模式并形成综合性教学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大学英语ESP 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材选择等全流程应用革新,助力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创新与变革。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本研究ESP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短时间内难以验证,如何扩大研究范围并对此模式进行推广和应用,是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