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创新策略

2022-02-08 07:08吕保平
经济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现代农业

●吕保平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农村“空心化”加剧,有效金融需求不足

农村不同于城市,两者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就业机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这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了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不合理分布,导致农村地区特别是中小村落“空心化”加剧,客群年龄偏大,因此其金融产品的需求也集中在存取款、结算等基础服务上。在人们借贷渠道选择行为中,信任特征及其维度的影响应考虑到“社会的变迁”以及“转型对信任的功能化社会机制产生的强烈冲击”,因此,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信任的形成与演进模式逐渐扩散到依靠合约和公平的制度环境。面对这一社会信任发展规律,银行需要通过转变服务视角,提升服务水平,从而发挥“催化剂”的作用,以有效的手段加强客户教育,加快借款渠道的市场化进程。

(二)涉农贷款主体资质偏低,风险程度较高

针对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和农户,银行提供的贷款产品主要有“卡贷通”、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但农村经济主体具有天然弱质性,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工、生产经营,或者依靠低保金等国家补助维持日常生活。地域限制造成本地金融机构难以有效为其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即使能在年末返乡季进行客户营销,后续工作开展难度也较大,特别是贷款业务,难以时刻跟踪贷款主体生活及经营情况,及时管控贷后风险。

同时,农业相比工业、第三产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力成本较高,抗风险能力差,投资回报率低,“三农”信贷一直风险较高。地区金融机构由于对新产业不够熟悉,难以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三)缺乏有效抵押物,涉农担保体系待完善

农村地区农户、小微企业及合作社在进行贷款时,缺少有效的抵押物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落实抵押物任重而道远。抵押物的确定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从地域经济看,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及东部,而土地经营权能否作为抵押物,又主要取决于农村的发展程度;从政府视角看,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偏宏观,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存在诸多困难;从农业主体视角看,农村地区种养殖业经营风险较高且现金流不稳定,资产多为设备、种养殖对象,难以提供受认可的抵质押物;从银行角度看,出于自身风险和管理成本考虑,对农村地区农户、小微企业及合作社的支持往往是有心无力的。

(四)科技整合能力不足,客户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

1.由于内部组织架构分割,科技整合能力不足,信息多呈现碎片化特征,因此在制定政策、开展营销活动时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极大的客户和信息资源浪费。另外,存量数据在初步获取阶段也呈现出不完整、不充分的情况,这阻碍了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进行反洗钱等相关监管工作。

2.虽然在政策上,银行已经提出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三项评定(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但基层网点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农村地区客户基本信息仍然存在缺失。在相关资料分析中发现,目前,银行客户信息缺失情况均较严重,因此对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和CRM 系统的建设也形成了阻碍。其原因一是顶层设计细化程度不够,未对信息搜集、信用评定的具体方法、方式制定统一标准;二是相应的工作成果还未体现在考核之中,导致基层员工重视程度不足。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创新对策

目前来看,我国金融机构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因此,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当中,应保证金融机构能够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满足发展需求,能够积极主动地服务农业发展,实现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更好地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链也日渐成熟。一般来讲,农业产业链涉及环节较多,主要由生产、加工、仓储等构成。在整个产业链当中,涉及到的运作主体也很多,比如,农户、农产品收购、加工等工厂、企业等,各方相互协作,可以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现物流、资金流双向循环流通,对于金融服务需求而言,农业产业链当中的每一个主体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点,因此,存在很大不同之处,为此,想要共同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作用,共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实现金融产品创新,在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注入金融资源,进而实现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目的。

比如说,在金融模式创新当中,可以依托供应链当中的龙头企业,通过其核心地位的影响力和作用,为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增加诚信度,并帮助银行做好贷后管理与服务工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贷款的风险。目前来看,在农业金融模式创新中,常见的金融创新模式有种植贷、养殖贷等等。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贷款方案,从而达到精准施贷的目的,在满足贷款人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贷款风险。

(二)实现抵(质)押新模式创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在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当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借款人是否存有贷款抵(质)押物。为了满足贷款需求,降低贷款风险,需求借款人提供一定的贷款抵(质)押物,比如,土地附属建筑物、大型农机具等,只要能够满足抵押品特点的动产、不动产等。在抵(质)押新模式创新当中,常见的创新点多在于存货、仓单、经营收益权等等,或者说,对于多家农户、企业来讲,还可以实行多户联保等方式。甚至一些地区,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下,通过财政出资等方法,提供担保服务,减少融资难、贷款难。

(三)实行金融综合化经营服务模式创新

21 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农业发展也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积极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当中,积极构建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平台,要求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优势作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同时通过完善的资金服务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比如说,对于一些大型农业企业,尤其是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要为其上市提供支持,积极研发更多先进、科学、合理的金融产品,为农业投融资模式创新和投融资渠道拓宽提供一定保障。对于那些品质良好的农企,要提供短期融资券等服务,也就是说,要提供更优质的债务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同时,还要根据地方政策和农业发展需求,提供一些金融租赁服务。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的保障措施

(一)凸显政府职能,为农村金融发展创新融资渠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了农村金融发展创新,进一步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在其中政府始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农村金融发展创新当中,需要凸显政府的职能,需要政府的经济支持,要求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不断地发展农业经济。我们要利用好政府财政功能,积极完善农村金融建设。

(二)注重人才培育,保障农村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在农村金融事业发展当中,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应积极培养懂得农业和金融知识的人才, 为创意提供支撑。鼓励掌握金融和农业的人才加入到农村农业金融建设之中,注重物质、精神激励,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以鼓励更多人才加入到农业金融体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金融服务能力,需要保证相关人员专业过硬、素质良好。因此,必须注重人才培育,招贤纳士,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农业金融体系当中,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打造金融业态,发展生态乡村金融新路径

相比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农村更注重清幽、绿色,因此,在环境方面,农村始终占据着优势地位。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同样十分重视农村环境工作。因此,为了将绿色还于农村,需要我们从思想层面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生态保护和宣传工作,将青山绿水的发展理念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当中,要将金融服务普及到农村环境改善当中,要求积极打造金融业态,发展生态乡村金融新路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这是一个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正面临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这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但从当前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十分重视,尤其是在金融服务方面,具有多元化的需求,但整体而言,目前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仍不充分,且存在不均衡现象。基于此,要求我们必须从问题出发,找出本质原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必须主动出击,结合地区与农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及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效能。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服务现代农业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现代农业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