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寻新生儿黄疸患儿接受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方案治疗的临床症状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①组和研究②组,每组55例。研究①组患儿单独接受茵栀黄颗粒医治;研究②组患儿接受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方案医治。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退黄时间。结果 治疗5 d后,研究②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高于研究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5 d后,两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②组患儿的平均退黄时间低于研究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接受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方案治疗的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更高,平均退黄时间更短,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值得推荐。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平均退黄时间
中图分类号:R72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2)-2-0167-02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胆红素在血液里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在皮肤巩膜脏器形成黄疸的症候群[1],需要積极进行医治,以降低相关并发症,如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的发生风险[2]。针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可采用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但单独采用茵栀黄颗粒治疗,仍有部分患儿黄疸症状消退效果不够理想,整体疗效不能令临床满意。因此,本研究选取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开展研究,以单用接受茵栀黄颗粒医治作为对照,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接受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方案治疗的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退黄时间进行探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①组和研究②组,每组55例。研究①组中,男30例,女25例;日龄1~10 d,平均日龄(6.08±1.33)d。研究②组中,男29例,女26例;日龄1~11 d,平均日龄(6.11±1.29)d。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病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的患儿[3];②对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药物不过敏患儿。
排除标准:①有器质性严重病变疾病患儿;②有遗传病的患儿;③对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药物过敏的患儿;④治疗不耐受的患儿;⑤畸形患儿。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医治,在此基础上:
研究①组(55例)方案:单独接受茵栀黄颗粒医治。采用茵栀黄颗粒(生产企业: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28)医治,口服,推荐初始剂量为3 g/次,3次/d。连续治疗5 d。
研究②组(55例)方案:接受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方案医治。茵栀黄颗粒方案同研究①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方案: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生产企业: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5)医治,温开水冲服,0.5 g/次。2次/d。连续治疗5 d。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若患儿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和黏膜发黄等症状积分相比治疗前,降低75%以上,则可判定为优;若患儿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和黏膜发黄等症状积分,相比治疗前,降低50%~75%,则可判定为良;若患儿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和黏膜发黄等症状积分,相比治疗前,降低50%以下,则可判定为差。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腹泻、皮疹。
③平均退黄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5 d后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对比
治疗5 d后,研究②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明显高于研究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5 d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5 d后,两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平均退黄时间对比
研究②组患儿平均退黄时间为(4.11±0.28)d,相比研究①组的(5.08±0.33)d而言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22,P=0.000)。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新生儿黄疸严重的情况下,有导致败血症、中枢感染、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或者是脑损伤的风险,威胁新生儿黄疸患儿的生命健康,需要引起临床重视[4-5]。
常规的情况下,针对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常采用茵栀黄颗粒开展退黄治疗。茵栀黄颗粒属于一种中成药药物,含有中药茵陈、栀子、黄芩苷、金银花等药用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但大量的临床数据揭示[6],单独采用茵栀黄颗粒治疗,仍有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效果、黄染症状控制效果不够理想的不足。研究证明[7],新生儿黄疸病情与肠道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通过直接补充正常的生理性细菌,调节肠道菌群,增强、修复机体肠道黏膜免疫屏障,促进胆红素的代谢,控制黄染症状,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与茵栀黄颗粒联合应用,可提高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症状消退的效果[8]。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方案医治的患儿,其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独接受茵栀黄颗粒医治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单独接受茵栀黄颗粒医治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方案医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更快促进黄疸症状消退,且临床安全性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患儿接受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方案治疗的临床症状控制优良率更高,退黄时间更短,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显著增加,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春茂.微生态调节剂辅以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4):163-165.
[2]袁和秀,袁珺.茵陈地黄汤药浴联合蓝光和茵栀黄颗粒治疗51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上海医药,2020,41(21):34-36,70.
[3]谭兵,姜国峰.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0):149-151.
[4]高晓玲.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9):149-151.
[5]彭程,侯新琳.《2018昆士兰产科与新生儿临床指南:新生儿黄疸》要点介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0,23(4):285-288.
[6]段慧媛,丁军,丁媛.光照疗法配合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冲剂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4(7):112-113.
[7]杜喜维,杨瑞霞,晋亚楠,等.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血清AKP、TBA、FFA、γ-GT、HS-CRP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1):2152-2155.
[8]马岩,顾岚,高丽,等.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9,14(12):3237-3240.
作者简介:孙淑兰(1971.3-),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淄博市,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