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岩
(东营市化工学校,山东 东营)
中职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建设相适应,突出培养学生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与综合职业能力等,这一目标也是提升学生岗位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未来生存就业的立足之本。尤其是对工业企业来说,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进而对人才输出单位,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要求。因此,为了提升人才评价质量,从教育管理上保障中职院校学生毕业后“有出路”,毕业后能胜任企业岗位,实施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对应技能岗位而设置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技能人才评价的权威性。
岗课赛证是高校结合专业对应岗位所设置的课程教学体系。其中,“岗”是指就业岗位,“课”是指教育教学课程建设体系,“赛”是指职业技能比赛,“证”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职院校将职业资格等级考试和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相对接,实现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课程与技能比赛相融合,用“赛”和“证”促进教育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中职院校课程教学为核心的岗课赛证“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在教学实践中的岗位实习、课程设置、技能比赛、专业等级证书等操作办法以及课时与活动的分配比例,职业院校有一定的分配权。
图1 岗课赛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岗课结合的实质是将机电技术岗位技能要求体现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按照职业院校专业特色、课程核心与岗位技能要求展开教学设计,改革教学评价,以学生职业技能为导向,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调整实训课程比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将对应的岗位拆解成不同的任务,最大限度地将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工作吻合,避免职业课程教育脱离岗位实际,进而保证了课程教学与具体工作之间的对应性与协调性,如机械设计、电气安装与调试、电气自动化控制和液压传动控制等。[1]
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倾向于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必须以能力为本,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技能大赛一般要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依据生产经营的实际工作,以突出专业操作技能并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组织的竞赛活动。职业技能大赛现已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展开,是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不仅如此,通过课赛融合,能使学生更了解专业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于课程创新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才专业技能水平。
很多企业已经实施“持证上岗”规定,规范持证上岗人员的从业资质。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对接”,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而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需要根据专业从业方向,证书核发单位颁布的报考条件、考试内容等,做好考试准备,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教学结果的评价上,也应强调过程性评价与创新性评价,按照行业从业资格选拔标准设计实训内容,布置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分布,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工作岗位。
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思路、重点问题与面临的形势,着力打造示范型的职业院校。同时,“十四五”规划对中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领航作用。而中职院校也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与特色精准把握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布局,落实“三全育人”的综合教育改革,切实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如工作标准和人才标准等方面,岗位细化逐步向复合技能型人才转变。[2]基于这种人才需求,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也应按照产业人才规律与特点的升级方向进行调整,这些都倒逼中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得信息技术对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中,以岗课赛证为职业教育视角,设计好信息技术与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间的衔接。贯彻“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社会、国家与未来培养综合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切实打破单一技能人才培养与人才输出的局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催生出新的产业,要求中职院校人才培养不能只专注于理论知识教育,而应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3]综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应把握好岗位、技能、职业等级证书之间的联系,运用新教学技术与理念方法,剖析人才培养难题。而在中职院校联合培养工作中,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学习途径,包括跨专业培养,使得更多学生具备交叉学科知识与能力。
信息技术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更加依赖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及技术平台的应用。现阶段,信息资源因平台分布不均匀特点,造成信息资源不对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中职院校以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机制为契机,整合人才培养资源。在资源开发与建设中探索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之路,且注意跨专业教学,创新培养模式应着重考虑职业的特点与隐性选拔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及工具的独特优势,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平台向职业院校师生推荐优质的平台,对学生岗位期待、赛证需求进行定向调研,为学生的职业发展特质进行分析,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参赛机会等。可以说,优质的人才培养资源帮助学生提升技能、夯实基础,这些资源库也为学生开通了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可按照职业规划等选择学习资源。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落后形式,教师可以利用更多、更先进的教学资料,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更加直观而生动,课堂氛围会更加活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为体现出中职院校专业课程特色,尤其是实务类的专业,应该以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内容,以满足人才供给需求,如这些课程建设内容是否符合企业生产管理现状,而二者在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择的关系上能否满足对方条件,直接影响该培养模式的评价结果。并以此为前提继续优化课程体系,是时代发展对职业院校教育提出的要求。虽然很多中职院校改变了人才培养理念,但是理论课程依然占据较大的权重,实训操作机会较少。对此,中职院校针对不同专业课程的建设特点,以学生就业为落脚点创新课程体系,如理论、实操两个层面,体现出理论课程的应用指导价值。以岗定课的建设,需要做好人才市场、行业调研,中职院校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学校就业信息,以此为基础更新专业课程内容。再者,调研往届生就业质量及反馈意见,都有利于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课程教学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一方面,中职院校鼓励学生参加技能比赛,而机电技术相关专业竞赛的举办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与职业意识,能主动学习技能以及提升职业素养。如技术竞赛或专业竞赛应调动多院校共同组织,其目的是让更多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在专业技能比赛中积累经验,对专业学习感兴趣、有热情。在参赛团队成员与参赛主题的选择上,学校或院系可适当放权,给学生及指导教师更多的选择空间,团队综合能力与凝聚力往往会更强。另一方面,学生有机会参与专业技能竞赛,从竞赛中得到收获,反过来也能引导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技能,补齐“短板”。将竞赛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机制内,从制度上保障课程教学和竞赛间的对接,用竞赛项目改造课程教学。对于校园课赛设置,可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要点设计成项目,并分配到三个阶段中展开课赛活动。如课程与竞赛活动按照不同学段设计不同的项目,且按照难度递增的原则,并将教学内容不均匀地分配到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训课中,教学过程也支持信息化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与实训的可操作性。[4]
中职院校中同一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竞赛活动以及等级不同的比赛,如校内或校际比赛、市级比赛、省级及国家级比赛条件等均不同。从赛级来说,学生有机会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尤其是高等级的比赛,不仅能让学生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还能为学校争得荣誉,获得很好的口碑,企业也会对该院校毕业生的质量给予一定的认可。[5]因此,学校及授课教师应为专业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学科方向的竞赛活动,同时鼓励非本专业学生加入学科竞赛。低年级学生可经过专业训练与筛选等方式,或由校内比赛推选出能参加高级别比赛活动的选手。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精力较为有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生活和比赛的时间,切不可影响正常的校内课程而盲求比赛成果,反而得不偿失。
以岗位技术升级带动校企合作,以生产线和产品带动机电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订单式”、产教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中职院校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是为社会、国家输送技能型人才,而人才输出质量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企业将产品生产研发与技能培训建设在学校内,校企合资建设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生产线的产品加工等工艺研发,学生不但能在生产研发基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等,使专业知识与技能均得到训练,而且毕业后可由学校内部推荐或企业选拔,使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升。“赛证”则是为了学校人才具备上岗资质,不断推进中职院校“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人才培养建设。[6]对此,校企合作助推技能比赛和证书,有利于加强学校课程教学与技能培训工作,从而为实现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学习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人才培养质量能反映中职院校办学口碑,对人才进行全面评估,反馈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而人才评估需要多方主体参与,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评估机构、企业与院校师生等,对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借助智能化教学监控技术,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加以数据化处理,改变以往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而向个性化、过程性、技能成就等多元评价内容转变,基于学生原有学习基础与能力,评价学生各阶段的学科成效。中职院校实行岗课赛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对应地建立全面评价机制,才能不断使得教学反馈作用于人才培养,进而使信息技术融合岗课赛证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职业院校服务于“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部署,职业院校工科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创新意识与岗位技能,能提出问题解决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对此,中职院校实施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倡导以岗位、赛证促课,并相应地扩展实训课程范围,促使学生就业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