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健
(同济医院 医务处,湖北 武汉 430000)
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并高速与阳极靶撞击,从而形成X射线,但用于治疗的X射线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准直、束流,从而形成初级、次级和泄露三种辐射。①初级辐射是医院用于治疗疾病的,同时又被称为有用辐射;②初级辐射在与物质接触的过程中发生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其他的电离辐射,被称为次级辐射;③辐射源除了散发出对医疗有用的射线,还会散发出由于设备自身的防护屏蔽不够而逃脱的无用射线,被称为泄露辐射。
医院中大部分的辐射源都集中在医技部的放射科和核医学科室。目前的放射诊疗活动可以分为放射诊断、核医学、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4类。
李建杰等发现,医院工作人员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的水平异常率在长期小剂量X射线的作用下会呈现出与放射工龄正相关的规律。林秋月等发现,医院工作人员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降低与工作在医院放射科有关,而其中吸烟、超重和肥胖的工作人员会更严重。
作为维持人体的内环境稳定、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内分泌腺体,甲状腺极易受到X射线的影响。近年来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与放射工龄呈正相关。研究发现,当血清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异常升高以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人体甲状腺功能因低剂量的X射线而受到了影响。
毕建成等发现成熟T淋巴细胞对人体细胞免疫至关重要,因此基于X射线会抑制成熟淋巴细胞数量的前提下,人体免疫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
作为极易受到X射线辐射影响的人体器官之一的眼睛,其晶状体对X射线辐射尤为敏感。王军等研究发现,在低剂量X射线的影响下,放射工作人员的晶状体会变得浑浊,且其浑浊检出率与工龄呈正相关。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繁杂,且工作中不佩戴铅橡胶眼镜,从而其浑浊检出率相比于其他工作人员高出不少。杨春旺等发现,在低剂量X射线的影响下,男性心脏功能相比于女性会更容易造成功能异常问题。不仅如此,性腺在作为极易受到X射线辐射影响的人体器官之一,接受到一定程度的X射线辐射后会导致生殖细胞突变,从而导致后代出现先天性畸形、智力低下等问题。
在开放的工作环境中,核医学工作人员容易受到因药物洗脱、配制、给药和注射产生的核素照射影响,同时核医学工作量、核素种类与用量、工作人员熟练性等因素会影响受照剂量的大小,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受照机会因治疗后的患者管理不规范、粒子植入患者的流动问题会增加。不仅如此,由于工种的特殊性,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相对较少,但其工作量却比较多,从而接触核素的时间比较长,这也是导致医院内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义务人员体内所含的放射性物质量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人员,大多数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是在同一工作场所操作的,同时也会直接接触球管射线,导致检测到的受照剂量会相对而言更高。此外,医务人员在给病人做手术时,由于会使用到相关放射性仪器作为辅助,为避免受到过高的辐射危害,通常情况下,会穿着铅服并采取其他保护性措施,但是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穿着厚重的铅衣,可能会出现个人剂量计使用不规范、日常的铅防护用品没有依据相关的保存保护方法进行管理和使用等情况,从而导致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所含的较高;由于介入科室的工作性质,所以科室中会配备大量的铅衣,未被使用而过期的和发生破损的铅衣在工作人员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防护屏蔽辐射,从而导致了介入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较高。因此在实际放射防护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到上述问题。钱庆增、赵博兰等发现,介入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量大以及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辐射源,并且由于两工种的工作性质要求工作人员某些部位不能使用防护设备,从而这两个工种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高于其他工种的工作人员,同时也造成了这两个工种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其他工种。因此介入治疗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应受到医院的重视。
在医院的建设中,通过辐射防护工程的建设来减少辐射对人体危害是必要的。针对不同的辐射,在建造辐射防护工程时会采用不同的工程材料和工程结构。常见的结构防护工程是在加速器和伽马刀等工作区域中进行的,需要利用X射线有选择性穿透的特点利用混凝土、铅版、硫酸钡等材料来进行建设施工。
根据国家规定,医院中所有存在放射源的机房或辐照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建设,同时建设完成后必须符合辐射防护安全规定。在工作场所需要配备相应的防护门锁、出入口防人员误入安全控制、操作钥匙控制、紧急停止装置、辐射剂量监测报警装置、视频监控、警示标识、工作状态指示灯等多重安全防护与保障装置。移动用源单位按规定配备了辐射监测仪器、现场用警戒绳、警示标牌、警示灯等仪器设备。工作场所按规定划分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管理。
正常工作状态下的X 射线诊疗设备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X射线,因此为保护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针对使用X射线诊疗的机构,需要按照国家要求采集各类基础信息,包涵放射诊疗设备的种类、操作人员防护用品信息、放射工作人员的信息等。
在针对保护操作X射线的工作人员上通常有三项基本原则,即时间防护、距离防护、材料防护。①时间防护。对工作人员而言,随着时间的延长,体内辐射剂量会逐渐增多,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大。因此操作中减少透视时间和次数,可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②距离防护。已有的研究表明,辐射源的辐射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关系,即距离越远,辐射衰减就越厉害,因此,在工作中,应尽量保持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减少辐射危害。③材料防护。材料防护是根据射线在穿过某些物质时会被大量吸收的原理制作的,是保护操作人员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采用0.33 mm铅当量制作的防护用品可以减少大部分辐射剂量的危害,此类防护用具包括铅帽、铅围脖、铅手套、铅眼镜等。
医院要有符合自身情况的辐射防护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引导辐射防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国家层面来看,目前关于辐射防护的法规主要有《核安全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职业病法》等。除此之外,国家卫生部和国家生态环保部也制定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医院除严格遵守上述的法律外,还需结合自身情况来进一步完善,例如《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章程》《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放射性诊疗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等,将辐射防护制度覆盖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让辐射防护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
①针对X射线诊疗设备的特殊性,医院在购买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进行,还应该制定医院内部的规范,加强对相关操作人员的管理,严禁不规范行为。在相关人员上岗前需要先进行岗前培训,定期组织学习前沿技术,提高相关人员能力。②在日常使用X射线诊疗设备时,需要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维护,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从源头做好辐射防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③做好X射线辐射安全状况评估,为保障X射线设备的安全使用,应当定期对周围辐射环境进行安全评估,保障使用场景的安全。此外,针对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以确认工作人员是否安全以及是否继续适合本岗位的工作,保护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医院应针对核医学和介入放射两种放射工作的特殊性给予高度重视,其监测和监督两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实施,以此来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相关设备操作人员的工作场所由于存在辐射源,且与辐射源距离的远近会影响辐射强度的大小,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核辐射,对工作场所进行合理分区;同时应规范相关医务人员的配备以及患者的管理。提高相关人员能力,在操作时合理穿戴放射防护用品以此来降低受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