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求职择业安全危机的预防

2022-02-07 02:11□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薪上岗求职者

□张 威

由于目前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高校毕业生为了能够尽快的找到工作,往往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招聘信息,积极投递简历。但是,这也给了不少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不法人员利用高校毕业生社会经验少,急于求成的心理,设计一系列的求职圈套,骗取钱财甚至威胁到毕业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毕业生们找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不让违法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一、大学生求职择业安全危机的常见类型

(一)招聘收费。经过调查发现,在网络招聘网站或是报纸刊登的招聘信息中,大部分招聘信息职位好,待遇优厚,十分吸引求职应聘者的目光,只是当求职者和这类招聘岗位取得联系后经常会收取所谓的好处费,例如“培训费”“信息费”等各种无厘头费用,以各种名义进行收费,还美名其约“一定会退还”或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岗位进行专业培训”。但是因为其话术运用灵活,骗术隐秘,还是骗取了不少的求职大学生。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先培训,后上岗。在这一类型的招聘信息中,最先告诉求职者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且培训要合格,取得结业证书才可以。求职者看到所谓的录用员工的结业证据,被优厚的待遇吸引,认为这种方法十分科学,就放心缴费参与到培训中。经过培训后,就会被告知未通过考核而不能上岗,或者发现该单位突然不知所踪;甚至部分求职大学生完成培训后取得证书,却发现证书是伪造的。此外,根据新闻报道,这类先培训后上岗的招聘方式和培训机构存在合作关系,共同行骗。

2.要上岗,先交风险抵押金。更有甚者要求应聘者先交纳“风险抵押金”并且总有种种说词,而求职者往往信以为真,等求职者交了抵押金后,不法单位很快就不见踪迹。

3.“按有关规定”收取信息费、资料费。在招聘收费这一类骗局中,最常见的还有以“按有关规定”收取信息费、资料费的方式骗取应聘者钱财。招聘单位利用求职者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的这一弊端,在招聘信息中收取费用。由于资料费和信息费的金额不高,一般均为十几元到100元不等,即使求职者在事后发现被骗,也不会出于赔偿的目的进行报警,而是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让不法单位获得暴利的机会,钻法律的空子。

(二)非法职介。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正是因为求职者的大量需要,导致在招聘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非法职介。非法职介就是指没有经过我国的劳动部门的批准而擅自从事职业和介绍招聘的机构。在招聘过程中,非法中介一般会以各种名义和求职者进行收费。但是非法机构往往提供的求职信息大都为虚假不实信息,求职者经过漫长的等待发现上当受骗后再去联系机构时,非法机构早已人去楼空。一般非法机构的行骗套路分为以下三种。

1.打着咨询公司、顾问公司等旗号,以“直聘”诱使求职者上套。多数非法机构在招聘信息中会明确打出“拒绝中介”“中介勿扰”等要求,让求职者一开始就放松警惕,卸下防备。对于额度不高的资料培训费用大多求职者都会选择缴费,缴纳费用之后则会出现没有工作岗位的借口,迟迟无法上岗。

2.用美丽誓言骗取求职者信任。很多非法职介在对求职者进行招聘宣传时,以坚定的态度对求职者许下诺言,例如“一周内肯定找到合适的高薪岗位”“为您量身定制”等花言巧语求得求职者的信任。甚至很多非法职介会直接向求职者出非常可信的公司职位表以及签订合同的承诺书来增加岗位招聘的可信度,尽快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3.与用人单位“勾结”,用虚假、过期信息蒙骗求职者。为了谋取钱财,一些非法职介居然与用人单位进行暗地勾结,征用用人单位的职位,向求职者提供信息,但是招聘信息一般都是虚假或过期的信息,更有甚者,进行合伙行骗,从各大信息网站上对招聘信息进行抄录,以二手信息的形式将招聘信息提供给求职者,并以此行骗。

(三)“高薪诚聘”。最吸引求职者的往往都是职位的高薪待遇,而一些“高薪诚聘”的广告背后往往是不法分子的圈套。追求高薪的求职者大多是因为两个因素:一是从外地来对于金钱的需求比较大的求职者,二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最渴求地位高收入可观的岗位,由于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迷失,所以“高薪诚聘”这一类招聘往往更容易骗得求职者,让求职者上当后不只是损失钱财这么简单,有可能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大多“高薪诚聘”的广告背后,一般隐藏着以下两种不良执业。

1.色情服务行业。一些广告打着招聘“服务员”的旗号,以高薪吸引求职者,背后往往隐藏的是从事不正当交易的职业。求职者在见到这类招聘广告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的相信。

2.传销。正是由于高标准的薪资待遇的要求,使求职者近年来最常见到的就是被骗进传销组织。传销组织经常以“高收入高回报”“几个月内就可以达到月薪上万等高薪诱惑”等经典口号为诱导。近几年来,大学生因为追求高薪报酬而落入传销组织的案件层出不穷,有的学生被骗至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无法及时脱身,给自身带来了财务和人身的损害。

(四)招聘信息“注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从网络上可以借鉴的信息越来越多,因此招聘信息也出现了“注水”的现象。例如,当招聘信息以“会计”为主对人才进行信息吸引,正在通过面试却被告知实则招聘的为“销售人员”,欺骗应聘者。还有用人单位为了节省企业的用人成本,通过不断的招聘新人的方式,借助新入职者的“试用期”这一规定,节省自身成本,剥削青年劳动力。这样“注水”招聘严重损害了应聘者的权益,虽然这种行为是变相的欺骗,但是由于没有触犯到法律的边缘,所以相关部门监管也比较困难,让招聘者有苦说不出。“注水”的招聘信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招聘岗位名不副实。一些单位对于只需1人的职位,在招聘广告上写为“5人”;一些单位在求职者面试完成后,承诺求职者薪资待遇水平很高,但是实际工作中获得的薪水只有承诺的一半,用人单位还美名其约是求职者没能达到工作薪资的要求。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为了树立品牌效应,打造企业名气,从而吸引求职者的目光,就在招聘时虚造声势,设置虚假岗位,对于求职者的简历并不是认真对待,浪费感情。

2.先购买产品后上岗。在销售岗位的招聘中,很多企业选择让求职者先自掏腰包购买一些产品进行推销,定期内必须完成销售才会录用,美名其曰考察求职者的销售能力,实则是对于求职者权益的侵害。这种“先购买产品后上岗”的招聘方式还会邀请销售界所谓的“精英”现身说法,增强求职者对于公司的信任和自己前途的憧憬。

3.试用期永远不合格。还有的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不与“求职者”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只有口头承诺。当新人通过“试用期”之后再寻找各种借口对其进行解雇,这些用人单位重复这样的套路,压榨求职者的劳动力。同时,由于求职者维权意识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导致这类用人公司屡试不爽,还有一些单位利用求职者不熟悉国家有关政策特点,找出种种理由非法延长试用期,以获取廉价。

二、高校毕业生求职者择业安全危机预防措施

尽管求职者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素质较高,但相对而言,社会经验比较少,思想十分单纯,因而很容易被一些人利用,导致上当受骗。一些求职者在找工作期间,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从没考虑过他人是否会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来保护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等问题,也不懂得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此,刚毕业的求职者有必要了解常见的求职择业安全危机的预防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确保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一定要注意辨别信息的真伪。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发展状况,做足功课。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大都急于求成,容易冲动行事。所以,在投递简历时一定要多思考再做决定,要综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用人单位进行核查询问。增强招聘的真实性。

(二)小心谨慎,时刻保持安全的警惕性。

1.提高法律意识。在找工作的时候,毕业生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面前前一天可先到面试的地点考察,如面试地点偏远、隐蔽,那么面试时就要加倍小心,如单位临时改变面试地点或要求夜间面试时坚决拒绝。

2.不轻信高待遇。面试过程中如果对方所提工作内容空泛不具体,且给的待遇非常好时,不要被迷惑,这很可能是一个陷阱。

3.不轻易出示重要信息。身份证、毕业证及印章等证件原件不要交给他人,更不可轻易出示银行卡号及密码,以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如要求提供亲友名单、身份证号码(复印件)亦有诈骗之嫌疑,更要注意避免。

4.学会果断拒绝。面试时果断拒绝喝对方递过来的饮料以及吃对方给的东西,一些不法分子很可能在饮料和吃食上加入了蒙汗药等有害药物,只要面试者吃了就会给他们行不法之事提供机会。面试时果断拒绝不合理的邀约和要求,如:进行面试的过程中,如果招聘单位提出要先交纳一些费用时,毕业生要保持警惕,慎重思考。可以多和身边的人交流,不要为了找工作而急于交费。

5.走为上计。如面试官仪态轻浮,眼神迷离飘忽不定。询问的方面不够专业具体,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方面。只要感觉到不正常的状况,要迅速以某种借口离开面试地点。

6.提前防备。在面试时,最好不要单独去面试。尤其是女生,在参加面试时要提高警惕,对于偏僻的面试地点最好拒绝,或者是邀请同伴一起参加,将地点、场所及电话号码等告诉辅导员或同学。

7.了解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平时学习法律常识,特别是掌握一些对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与就业有关的法律知识,避免就业应聘时出现法律盲点。如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单位,通过面试之后,双方需要签订就业协议书来保证毕业生的权益,但是更多时候,当毕业生正式开始工作时,用人单位往往会降低劳动报酬,变更约定的内容,让毕业生长期处于“试用期”内,降低薪资水平,压榨毕业生的劳动力,侵犯毕业生的权益。

猜你喜欢
高薪上岗求职者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高薪”真的高吗
“持证上岗”倒逼父母做个称职家长
父母持证上岗不现实 补上育儿课刻不容缓
『父母持证上岗』建议背后有深意
内蒙古:农畜水产品将“持证上岗”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噜噜拒绝“高薪”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