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刚刚
摘要:供给侧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供给侧企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文针对供给侧改革下相关行业进行财务分析,希望能够有助于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促进供给侧改革下相关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相关企业;财务分析
近些年,我国GDP增长進入到缓慢增长期,市场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发生改变,虽然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但是企业经营效益呈下降的发展趋势,投资下降、消费升级现象十分明显,经济结构呈现明显分化的情况。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供需关系矛盾越来越严重。我国在2015年提出了关于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指出要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的改革,不仅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还要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在投资增长的过程中对投资结构进行持续优化;是对产权结构的优化,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的整合;优化分配结构,进而实现公平分配,促进消费转变为社会生产力;优化流通的结构,促使经济总量有效增长;优化消费的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注重财务分析,制定符合企业经营战略和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措施,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一、财务分析理论基础
1.财务风险评价框架理论
根据财务分析的评价框架理论可知,所谓财务分析,指的是公司员工、经营者、债权人、投资者以及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以企业的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某些技术或者方法来评估企业过去的发展成果和目前的发展情况,以此预测企业经济发展。
财务分析评价框架为:
(1)偿债能力分析评价
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资金,由于部分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按时履行偿债义务,则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足。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有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
(2)营运能力分析评价
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对于资金的使用不够规范、合理,从而造成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对企业正常运作管理产生影响,这时会造成企业营运盈利不足。通常采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对营运能力分析做出评价。
(3)盈利能力分析评价
企业的增值能力就是营业能力,体现的是企业在创造经济利润和经营业务上的能力水平。主要通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三个指标进行分析。
(4)发展能力分析评价
所谓发展能力就是企业的发展潜力,主要从净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这三个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2.实务中常用财务分析方法的分析
在企业财务分析实务中,先是在收集了企业财务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对企业各项能力进行分析,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首先是结构分析法,也称垂直分析法,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时期部分项目的金额,通过计算得出各个项目在总体结构中占的比重,常用于衡量企业内部各个财务项目所占的比重的合理性。
其次是比率分析法,这种财务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对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关联性进行分析,比较公司同期部分重要的项目数据,得出相应的财务相对比率,最后结合具体情况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属于静态分析方法。
最后是趋势分析法,也被称之为历史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动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部分连续期间的财务数据,分析相关项目的变化情况,并对变化服务、变化趋势进行观察,最终得出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
二、行业财务分析案例介绍
本文选择钢铁行业作为供给侧改革行业财务分析案例对象,一是便于研究数据的收集,二是本文认为钢铁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下的财务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钢铁行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钢铁行业产量始终维持在世界第一的位置。钢铁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而言,钢铁工业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然而,从2015年开始,中国钢铁产业逐渐步入“严冬”期,传统粗狂式发展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矛盾,这些矛盾逐渐浮出水面。例如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集中度过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区域不合理、产能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对钢铁行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钢铁行业想要实现持续扩大发展,就需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创新发展渠道。
从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开数据得知,到2020年末,我国共有5173家规模以上钢铁行业,比2019年减少了18家,其中亏损企业达到1247个,比2019年减少了12家,见表1。
从钢铁行业收入情况来看,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为72776.9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5.2%。从2016年到2020年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钢铁企业供给侧的改革现状分析
钢铁行业在2017年开始进入到复苏阶段,价格呈现出逐渐增长的稳定状态。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重视,促使钢铁行业实现了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到2017年末,螺纹钢和热卷的利润分别为1304元、738元。2017年完成所有“地条钢”的整治工作,去产能达到1.2亿吨。供给侧改革促使钢铁行业去产能,使得报表中的去产能数据增长,产能利用率有效提升。
(三)供给侧改革前后钢铁行业财务对比分析
在我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中选择1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包括有八一钢铁、包钢股份、重庆钢铁、鞍钢股份等。
1.偿债能力分析
结合表2的数据对供给侧改革前后钢铁行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首先,供给侧改革前,研究样本的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平均值从2014年开始降低,与最好数值有一定的差距,始终没有达最佳数值,方差变大,最小值降低。资产负债率呈现增长的发展态势,方差和最大值也扩大。因此从数据来看,供给侧改革前钢铁行业偿债能力持续降低,同时也增加了偿债能力的波动性,行业整体负债水平较高,经营风险较高。
其次,供给侧改革后,2016-2020年,研究样本的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持续增长,与最佳值1和2的差距逐渐缩小。从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在数值上的变化来看,行业整体短期偿债能力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有上升空间。资产负债率逐渐降低,供给侧改革之后钢铁行业长期偿债能力有所提升。
最后,对于供给侧改革前后钢铁行业的偿债能力,从数据来看,2014-2020年中,短期偿债能力最差的是2015年,从2017年开始逐渐提高。2015年资产负债率最高,从2016年开始降低,说明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钢铁行业长期偿债能力逐渐提高。
2.营运能力分析
结合表3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供给侧在改革之前,研究样本中总资产周转率各项指标都是一种下降的态势,说明钢铁行业的销售能力在降低,在改革之前运营效果逐渐降低。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15年开始大幅度降低,存货周转率也出现下降趋势,钢铁行业的整体库存流动性降低。
其次,供给侧改革之后,从2016年开始,总资产周转率的各项指标开始明显回升,说明钢铁行业企业运营能力在逐渐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各项指标均呈现出逐渐增长的发展态势,说明随着供给侧改革之后钢铁行业存货变现能力提高,应收账款回收能力提高。
最后,对比供给侧改革前后,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评价运营能力的三个指标的最低值均在2015年。实施了供给侧改革之后,各项指标从2017年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说明钢铁行业营運能力在逐渐转好。
(四)综合能力评价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选取的钢铁行业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之后财务综合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整体发展趋势呈上升状态。这让很多对供给侧存在负面态度的言论不攻自破。从钢铁行业企业的财务综合能力来看,供给侧在改革背景下,去杠杆的深化发展让钢铁行业企业财务综合情况产生了较大的差距,而随着资源的不断整合,未来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向好的。
(五)表现出的问题分析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M钢铁企业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转折点。2014年-2020年,M钢铁企业的货币资金占总资产中的比重始终维持在7%左右,但是通常认为良好的货币资金占比为15%-25%。因此可以看出M钢铁企业存在货币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对于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非常不利的,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样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存在明显阻碍。在M钢铁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内源资金往往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然而由于金融机构政策的限制和企业经营规模的限制,企业在外部融资方面与国有企业以及大型企业有较大的差距。再加上目前针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金融机构非常少,不能为M钢铁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研究建议
本文建议:M钢铁企业应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从M钢铁企业的现有融资情况来看,银行是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而银行业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M钢铁企业融资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需要转变融资方式,不能过度的依赖银行的支持,要寻求新的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的来源,提高长期借贷在企业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与此同时,M钢铁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规划,切实寻求适合的融资渠道,或向同行业学习,如沙钢企业采取套期保值、外汇信用证等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本松.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05)
[2]熊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3]王硕.钢铁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其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6).141.
[4]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