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史教育的思考

2022-02-06 19:11赵永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历史观党史历史

□赵永超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指出这是弘扬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环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20日召开的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特别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为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有利于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展开。

一、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的意义

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中国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必修课。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对于国家、社会进步和高校青年个人发展都起到了推进助力作用。高校青年在学习党史过程中提高政治觉悟、了解“四史”提高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情感,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进步和国家复兴大业之中。

(一)赓续精神血脉,勇担复兴中国梦。新时代高校青年生在繁荣发展的和平年代,对中国近代战火频仍、生灵涂炭的生活并无实际的感知,通过历史书上的讲解,并不能引起精神上的高度重视。要加大高校青年党史学习力度,提升每一个青年对于今日之中国所需的精神境界,大力发扬革命精神传统、赓续革命精神谱系,培养更多为祖国繁荣复兴起推动作用的高素质人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涌现出很多平凡的英雄,榜样的力量一直不会过时,精神的力量永远不可击溃。当今强大的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力量筑起我党的精神谱系,让精神谱系绵延不绝,靠的就是新时代的高校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1]新时代在高校加强党史教育就是使青少年在回顾党的奋斗征程过程中赓续精神血脉,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胜利中汲取经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坚定理想信念,励志为时代新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顽强抗争、独立自强的历史,是最值得回顾并仔细研究的篇章。开展党史教育就是要以史为镜,从奋斗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鉴往知来中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史教育要在立根铸魂、培本固原中进一步坚定高校青年的报国理想和必胜信念。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一场提升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磨砺。新时代青年学习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不但会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而且还会领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逻辑性,不断增强历史定力。为此,高校加强党史教育有助于高校青年树立报国强国的远大志向、坚定自己必胜的信念,励志为时代新人提供精神力量。

(三)把牢政治方向,树立正确历史观。高校青年正处在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节点。高校青年在这一时期通常会拥有比较旺盛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甚至对于其中的一些现象会进行自发性的模仿。也正由于他们目前正处于思想发展阶段,他们的整个价值体系正处于逐步完善的时期,对周围环境会更加敏感,容易在潜意识中被某些现象影响。高校青年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成长、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高校应该加强对青年们的培养和引导。李大钊指出:“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历史观。”[3]对于当今社会的高校青年,必先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镜,鉴往知来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培养有利于高校青年认清中国的近代国情和当今中国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政治方向,风雨无阻,坚毅前行。新时代高校加强党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把牢政治方向,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而站稳政治立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以来,高校党史教育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高校党史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

(一)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思想的冲击。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改革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伪科学之风兴起,意识形态主阵地受到不良思想的冲击。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引起社会环境的改变,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范围给历史虚无主义者传播错误思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们利用网络的及时性、传播面广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肆意传播不正当的言论和观点。历史虚无主义基本目的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他们对共产党领导对有关历史进行零碎的解释,故意歪曲历史事实,在思想领域造成混乱,对中国共产党的学术权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校青年具有思想不坚定、不成熟的特点,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历史虚无主义时常以不同的方式潜入其中,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青年思想的冲击影响不容小觑,应该引起高校相关领导的高度警惕,并采取一定行动和方法来阻断其不良影响的扩散。

(二)青年自身对党史学习的重视不足。恩格斯说过:“回忆过去的运动对青年是有益的,否则他们会认为,一切都应该归功于他们自己。”[4]部分高校青年对党史教育存在错误的思想认同。他们认为党史学习的过程缺少趣味性,不愿意接受照本宣科教育方式,也不愿意静下心来研究历史。所以高校青年在大学期间大部分的时间都只关注自己的专业课的学习,不关注党史教育相关的选修课。他们以学好专业课,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为最大的成功,只要以后不从事有关的工作就不用学习党史相关知识。党史学习在高校的部分学生中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认为与党史相关的课程学习考前突击及格就好,取得学分为最终目标。除了学习上的思想偏差,还有高校青年现在生活的环境优越,生活物质丰富,不愿意去了解历史。个别青年对当代的中国国情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中国现在已经非常强大,不需要再去了解历史、不需要发扬优秀的革命精神,这种典型的“历史无用论”的错误思想,给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造成一定的困扰和阻碍。

(三)高校对青年党史教育的关注不够。高校对青年党史教育关注不够主要有以下两个表现:师资力量匮乏和高校党史教育工作普及范围过窄。首先党史教育离不开一支专业知识过硬、潜心钻研的教师队伍的支撑,但是高校党史教师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部分高校面临引进优秀党史教育专业老师的难题,这给高校师资力量的扩充造成一定的限制。高校在强调党史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却遇到引进优质教师的难题,造成党史教育领域的教师紧缺的局面。其次高校党史教育工作的普及性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党史教育的教师不能仅把党史融入现代史教学,也不能仅把党史教育的活动设立在校庆或者是国家纪念日,而应该把党史教育融入日常的所有课程中,真正做到“思政课+其他课程”,党史教育活动也要定期、长期举行。另一方面是高校举行的党史活动更能引起有意愿入党的同学、积极分子或者预备党员的关注,一些同学的参与热情并不高涨,这就缩小了党史活动针对人群的范围,导致党史教育广泛传播的力度减弱。

三、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史教育的路径

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应创新教育路径,与时代同行,用新时代高校青年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功能。

(一)网络传播为载体传递正确历史观。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年获取信息、开阔眼界的主要途径。各种自媒体软件层出不穷,简短小视频的方式更是适应当今青年所生活的“快餐时代”。近年来高校青年群体中流行的短视频APP,例如:快手、抖音,都引起了广大青年的关注和参与。所以要加强高校党史教育,也要紧跟时代变化,与时俱进,用青年们喜爱的方式传播党史。在坚持传播正确思想、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信息正确权威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各种自媒体软件来传播党史知识,使历史电子化,让历史活起来。通过多视角、全方位的解读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实现党史教育资源共享式发展,用简单易懂有趣的方式被高校青年们记住。积极打造党史学习新式平台,利用现代化的方式,讲好历史故事、正确剖析历史人物、打破历史虚无主义的阻碍、传播正确的党史思想、讲好中国历史故事,传播好中国党史声音。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力量向高校青年们传递正确的历史观,树立高校青年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危机感。

(二)社会实践为辅助提高历史责任感。理论要结合实践才能更具生命力。党史教育在课堂学习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实践,鼓励大学生走出去,到红色地标学习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地标基地的建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他多次参观各地的红色地标遗址,并多次强调其资政育人的功能。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史教育,要以社会实践为辅助,充分发挥红色地标的隐藏教育功能。通过组织调研红色活动,参观革命老区等方式,把党史教育延伸到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高校青年的历史好奇感,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纪念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组织纪念或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起高校青年的奋斗豪情,提高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使命感。

(三)课程思政将党史教育贯穿全过程。课程思政主要是形成对全员、全程、全课程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形成不同的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协同效应,目的是建立一个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前高校的党史教育是培养高校青年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阵地,但是从课程思政被提出以来,各科都可以与思政有机结合。通过学习各专业著名学者的爱国心、强国心、吃苦耐劳、一心为党的高尚精神,向学生传达爱国精神和报国志向。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在思想上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理论高度上对党的历史有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让党史走进课堂,各科在创造性的与思政课有机融合的同时,也要保持党史教育的领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建设,做到守土和拓土相结合。让每个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有深刻的了解,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思政,让每一节课都达到其应有的教育目的,营造学习党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受到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恩格斯曾说:“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5]我们党走过千山万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新时代高校加强党史教育恰逢良机、正当其时。高校正确引导青年学习党史以抵御错误思潮,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血脉,承担起自己的时代责任和使命,向着中国梦的伟大梦想阔步前进。

猜你喜欢
历史观党史历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