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龙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气系统及结构,当前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课程时,对操作实训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的比例一般设计为1∶1,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理实一体化成长空间,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化教学”的理解方面,教师尚存在一些混淆、迷茫之处,因此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有必要对项目化教学进行正本清源,探讨分析。
(一)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紧追世界潮流,智能化、高科技应用不断地与汽车制造产业融合,近年来又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为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提出了增加教学内容的要求。当前的课程设置中,原有的汽车设备的维修检测内容正在更新过程中,而新技术汽车的教学内容尚在组织当中,缺乏成套教材,因此汽车的检测和维修专业有必要通过项目化教学加深与市场、与行业之间的联系,积极吸纳新技术、新方法,为本专业学生充分提供技术视野与接触机会,提升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二)项目化教学常见的几个认识误区。
1.教学原则——工学结合。亦称产学结合,在产学结合的实践教育中,高职院校将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课程设置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评价标准、培养模式,产业和专业、岗位和课程、车间和课堂、生产和科研等技能互相对接,契合了社会实际需求,学生学到的技能知识与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各项需求匹配,这是职业教育大框架下的理念和原则,一些教师容易将工学结合与项目化教学产生思维上的联系,导致对教学原则与教学模式的认识产生割裂现象。
2.教学方法——任务导向法。亦称任务驱动法或项目导向法,是生产导向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其起源于德国职业教育界,是职教专业课程在岗位实际生产中的延续与衔接[1]。其教学场所置于企业的项目实际生产经营环境下,采用任务设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亲身参与生产经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专业课程为与企业生产有机融合。通常情况下某种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由企业根据课程进度而设立,涵盖生产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工艺步骤、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核心专业与教学内容,既是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带有浓厚的职业教学理论色彩。
3.教学理论——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主要体现为一种教育理论,其起初作为英国人科翰·高登斯顿提出的一种办学宗旨而闻名于世。在这种办学宗旨下的体验式教学一开始采取体验式演练课方式,通过一系列场景模拟、带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作为教学内容。后来许多西方学者对其进行理论阐述,发展出体验教学五阶段,既激发兴趣、实践感受、体验内化、强化反馈段和学习迁移形成的理论构架,并对其系统化、理论化。项目化教学是体验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教师不能将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混为一谈。
4.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可被实践的经验的高度总结,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2]。例如:通过项目计划体现出教学活动的流程性,通过项目实施体现出教学活动的系统性,不脱离特别具体、特别有操作性的“计划”范畴,根据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做出评估的弹性框架,以反映教学结构及教学流程的实际效果。宏观反映了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紧紧依托课堂课时形成固定的结构框架及活动程序。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化教学是对传统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的教改探索过程贯穿于其中,既包含新知教学也是对学得技能的实践经验检验,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探索过程,不能与上述三者概念等同或混淆。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针对性的能力强化。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中的项目化教学在结合了职业教育的时代发展需要,突出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对项目的统筹运营、调查研究、实际操作的经验。学生需要通过探索与合作体验项目执行经验,从头参与,善始善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而加深对本专业、行业市场、职业岗位等方面的综合性认识。
(二)“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与优化过程。在项目化教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自主学习空间与实际操作机会,有助于提高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作业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充分理解职业环境、职业岗位中工作的要点,利用专业知识优势解决汽车故障问题,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与反馈,进一步探索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与个人发展需求,作为推动项目化教学的创新依据,对教学体系进行反馈与逆向优化。
(三)“学习生活化”的教学探究。项目化教学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教育,与学生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深度连接,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的体验,能够主动对职业生活中的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达到触类旁通、加深理解等教学效果[3]。项目化教学既可以走入企业,也可以创设虚拟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生活体验,从而积极思考实际操作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知识与技能进行内化,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一)做好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项目化教学的一面镜子,对于学生增加实践经验、了解市场发展动态、认清行业趋势有很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汽车维修专业与汽车市场与维修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未来职业岗位中也需要不断完善与进步,因此项目化教学前的市场调研工作对于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导向具有重要意义,也对项目化教学提供了方向与依据。教师也应对本区域汽车维修市场动态有适度的前瞻性,保证项目教学法既符合市场动态,又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从而保证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所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始终保持贴近市场发展并适度领先,以便为学生今后踏入职业岗位时保持实用技能方面的竞争能力。
具体的市场调研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调研,也可深入企业进行集体观摩,加深学生对汽车维修市场的了解情况,也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研。调研方法要涵盖主要类型,包括观察法、访谈法、二手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等方式,全面了解汽车检测及维修行业在本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专业需求方向。完成市场调研工作后要组织学生形成调研报告,学生根据调査结果进行行业、技术、作业流程方面的归纳与总结,作为教师制定教学任务、调整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课程设计的依据。
(二)项目的制定。立项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要使学生在校期间充分了解如何选择项目、制定进度计划以及工作方案的经营流程。选择项目是立项的基础与核心,其一原则是效率原则,选择项目应与教学课程相适应,不应出现超出学生已学得知识与技能范畴。第二个原则是可实现原则,项目应具有充分的案例与资料作为保底材料,确保学生在实际汽车检测与维修环节中出现解决不了、又缺乏参考依据的困境。除此之外,教师在立项工作中需要对项目进行适度的顶层设计与把控,操作环节不应太难,否则容易超出学生当前知识技能水平与可接受范围,学生消化理解上有困难;也不应太简单,学生无法从中学得新知识、新技能,导致个人无法获得提升。
在项目选择确定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进度计划与工作方案,进度计划有助于学生树立统筹观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工作效率;工作方案则涉及到学生的分组、分配和落实各项工作职责,以便顺利开展项目操作。教师还要考虑自身在项目操作过程中的定位,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工作,介入时机以及解答环节等,既要在恰当的实际进行点拨、教学,又要防止过度协助或个人引导作用不突出等现象,保证学生分组协作的同时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的具体实施。完成项目制定的相关准备工作后,每个学习小组按各自计划方案进行组内分工,开展实操。如事先有涉及制定组间合作方案,则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优先进行跨组交流,如事先没有制定组间合作方案,则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优先进行组内交流,交流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由教师进行指导并解答。例如,验证电路的实际准确情况项目化教学中,教师事先为学生提供所有相关的元器件,由学生进行组内讨论,进行元器件的自主选择。可以准备多种重复性元件设备,学生在经过沟通交流后,有课程知识比较扎实的,可以通过回忆课堂教学内容、察万用表等方式提供依据;有操作技能较强的,可以直接分享经验,指出曾经使用过的元器件,使组内分工与交流机制更加合理。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与学生沟通、探讨问题的交流渠道,例如内部网络、信箱邮件、手机端等,及时为有疑问的学生点明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作业条件及故障现状进行综合性判断,鼓励学生内部应用头脑风暴法,自主开展对故障问题采取会议表决制度,这些排除问题的方法在生活及工作当中较有通用性及代表性,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工作问题处理方法。
(四)项目完成后的评估总结。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点评分阶段进行,具体阶段以工序为划分节点,每一阶段的点评重点考察学生操作是否符合该工序的基本操作要求,完成该工序的平均操作时间,可采用观察法进行总结评分。
在成果评价方面,要按照阶段性成果与总体成果进行评价,评价重点考察工艺质量。学生的自评是成果评价方面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学生对操作过程的反思,以及对自身在项目化教学中的总体表现进行的个人总结。教师也可通过开展组内自评、组外他评的方式先进行一轮评价,然后结合自身的意见进行综合评定,避免用总结性、模糊性的评语方式,重点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具体不足之处与改进建议,不应沿用“打分制”这种强调成绩色彩的旧评估模式。
项目化教学有助于缓解国家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应积极探索行业与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利用项目化教学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创新,转变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