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艳 安梅梅 张 悦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高等教育要大力发展“四新建设”。所谓“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其中,“新文科建设”是指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全新发展理念融入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中,它重在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并通过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培养出一大批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层次人才,为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文社科专业奠定基础[1]。至此,我国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步入全面启动阶段。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社会的快速变革对文科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鉴于此,高校文科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革新求变,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新文科建设的步伐,对于高校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对于世界声音的传播者、传统文科理论的创新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践行者具有深远的意义。教育部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意见,不仅为高校传统文科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当前众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跨专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本文以宝鸡文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人才培养新路径,希望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号召下,为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给予一定的借鉴。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时期和关键时期,加快产业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也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缩小经济差距的重要关节点。这也就意味着传统产业必然面临进一步压缩和快速转型,才能重获生机。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其相比较其他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污染、节省资源,将文化给予一定的附加值,让其增效获利。“文化+”,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的风向标。将文化元素与其他产业融合,产出文化创意产品。把文化内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生产、设计、销售、品牌和营销等诸多环节,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全新的产业价值链、快速的增值方式以及广泛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不仅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而且也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经济发展的新方向。面对如此年轻的产业,其对人才的需求有着特殊的要求。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比较其他学科,有着特殊的要求。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交融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和融合性特点,这决定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特点。文化产业作为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产业,其虽属于管理学这一学科,但其课程设置体现了强烈的学科交叉性和融合性特点。按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两个专业类型,即管理类和艺术类。对于管理类,必须学习管理学、产业经济学、文化消费学、市场营销学等与经济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艺术类,有必要了解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与艺术学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PS技术、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知识、还需要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等等,这充分体现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的交融性特点。
(二)文化产业管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文化产业管理相较于其他传统行业更具实用性和经济性。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新型产业,文化产业人才包括创意类人才、设计类人才、产品生产类人才、技术类人才、管理类人才、经营类人才等等。如此庞大的人次需求,决定了文化产业管理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不仅体现在实用人才的培养上,还体现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上。因此,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性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具备专业的人文素养。不仅从文化资源的开发,到文化企业的创建和管理,到文化产品的设计和营销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掌握和了解。
(三)文化产业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我国在1992年提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后,很多高校纷纷成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文化相关的企业也纷纷成立,甚至一些传统企业也纷纷转型,出现了快速增长,遍地开花的局面。很遗憾的是,高校等科研机构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主要针对文化产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很少涉及实践课程。而文化企业虽有实践,但缺乏对文化要素和内涵的深度把握,其产品也只能满足受众的一时好奇。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业态,其本身也处在一个发展和变化的阶段,如何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如何深挖文化元素、如何适应市场需要,这都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走出书本、走入市场、走进企业,在实践中去将理论转化为能力。
宝鸡文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较之起步初期,无论在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在课程建设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培育,而且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市场、赋能地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初见成效。但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育与新文科背景下提出的跨专业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人才培养目标有待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定位。根据学院本专业的师资特点、学校层次、社会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该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宝鸡文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由于创办时间不长、师资队伍不足、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融合不深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导致其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市场性、前瞻性、开放性、独特性、国际性。
(二)课程设置有待更新。宝鸡文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核心课程主要有《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学》《文化传播学》等,这些课程更偏向人文社科类。而当前人才市场更多地需要实践性人才、专业性人才、理工类人才,而这些核心课程的安排势必对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影响。除核心课程外,还开设了选修课,如《文化遗产保保护与开发》《世界文化产业》《文化资源学》《文化人类学》《会展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仍然偏文科,但对于学生而言,太专业的课程必然导致他们学习兴趣的丧失。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课程设置上应该跟随时代步伐,多开设一些诸如互联网+、数字化、新媒体运用、大数据等有发展前景的课程,来适应时代,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三)产学研融合有待深化。近几年,宝鸡文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实习实践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大多数学生是自己找实习单位,其实质是并未实习,而是在备考。有的学生按照学校分配原则,进入到企业实习,但这些企业或在星级酒店,或在一些旅游景区,学生的实习岗位多为基层的服务岗位,他们很难接触到实习企业中重要岗位,如产品研发岗位、包装设计岗位、网络开发岗位、市场调研岗位等等。二是学生在企业实习,产学研的形式也仅仅停留在企业的初级层面,并未真正融入企业之中,流于走形式。这一方面缘于企业不会轻易花时间和金钱培育只有几个月实习的学生,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实习态度差,业务能力弱,没有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念。三是由于课程的设置,学生实践课时相比较少,在较少的实践课中,很多学生也不愿配合老师,或请假、或应付,不能正确对待实习对他们的重要性。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升。宝鸡文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目前专业教师有五位,均为研究生学历,但相比较同等专业的其他高校教师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学校所处位置相对偏僻,因此老师参加学术会议的频次较低。二是老师外出访学、与兄弟专业交流的机会较少。三是教师多由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因此,真正具备专业知识的老师寥寥无几。四是老师多从事理论研究,而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授课的广度和深度自然不足。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明晰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归属问题。长期以来,学界就关于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归属问题,一直以来存有争议。马健教授在《从“文化产业管理”到“文化经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的演变、问题与建议》[2]一书中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的阐述。
2.立足国家、地区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在“新文科”建设的指导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可以关注几个方向的调整。第一,注重国际视野,关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管理的走向,紧跟国际步伐,推进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国际化方向。第二,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培育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的专业性、知识性、服务性、复合型人才。第三,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企业,创建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人才培育目标,积极创设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效对接的途径和方法。
(二)对接“新文科”建设要求,整合课程体系。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将创新、国际化、“文化+”、外语、信息化技术,以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当前企业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关键要素融入培养方案中,遵循抓基础知识、重核心课程、提升学生素养的认知原则,建构实践教学平台、课堂动手操作、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体系,整合相关学科课程体系,将旅游管理学、环境学、文化遗产学、历史学、经济学、计算机等课程体系融入到文化产业管理课程体系之中,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对接“新文科”建设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培育一专多能、专业水平高、动手能力强、文化素养高的德才兼备、行知合一、守正创新的专业性人才[3]。
(三)搭建政、校、企“三方协同育人平台”,拓宽人才培养市场[3]。一是积极加强与政府合作。通过项目申报、撰写咨询报告、开展科学研究等途径,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可以通过政府牵头,加强与国际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学习,开阔视野,反哺教学。二是主动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通过走访、座谈、研讨、观摩、访学以及学术交流等方式了解和借鉴兄弟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办学成果,为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三是积极建立与当地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市场规划、市场调研、学生实践等环节,与企业建立长期教学实践基地。一方面,这不仅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教学实习和就业实践的机会,而且有利于为学生搭建相对稳定的就业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与地方企业的合作,能有效解决专业人才外流,有利于提升企业人文素质,创造留住人才的目标,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4]。
(四)践行“四化”,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可从以下“四化”着手:一是“变化”传统教学方法,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雨课堂、智慧树、学习通等学习软件变幻教学方式,将网络教学融入到课堂讲学中,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力争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状态。二是“深化”课程改革,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进外校的精品线上课程,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内容。三是“强化”课程思政,深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诸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如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四个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课程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内在联系。四是“优化”文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更多的教师深造学习,开阔学术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本专业的专业性提供更优质的专业技能强、教学内容好、知识面广、个人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