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泛雅信息化平台的中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2022-02-06 15:56□邓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3期
关键词:单片机评价课程

□邓 青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学习该门课需要有《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等多门课程的基础,属于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技能课程,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掌握单片机基础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电路搭建、原理图绘制、模拟仿真、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等实操能力。掌握了以上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或参加各类技能竞赛都提供了丰富的能力支撑,也对学生未来就业或升学都有很大帮助。经过对本专业在校学生发放200份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学生普遍认为该门课知识点的逻辑性较强,应用广泛,学习该门课程困难度较大,成就感较低,考核较单一(除了平时成绩就是实训成绩)。本文以中专《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基于泛雅信息化平台的教学改革创新为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资源的创新、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等多方面进行以下尝试并做出梳理总结。

一、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法,对课程教学进行重新设计。任务驱动法要求所设计的教学任务不仅明确知识、技能、素养三大目标,还需要创设真实的、配套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带着真实的任务和角色在探索中自主学习。在此过程,学生会收获很强的成就感,这也更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逐渐形成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良性循环。

(二)任务驱动的基本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例如:在设计综合报警器的任务中,可以让学生担任某生产车间的负责人,有贵重的产品连续被盗),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和角色进入情境,使学习更加有趣、直观和形象。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任务(例如:同样是上面提到的生产车间被盗的案例,需要增加监控和报警的功能)。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应用原有知识和经验,谈论分析并解决问题。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例如需要查找哪方面资料,从哪里可以收集资料等)。此过程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引导学生组队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综合总结,形成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协作学习的效果。

4.效果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包括至少两方面:除了对学生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三)项目(任务)融入思想政治元素。项目(任务)思想政治化不仅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参与感。例如:在红外电子体温计的设计项目中,融入“疫情期间测量体温是保护自己也是助力全国抗疫,抗疫从我做起”等思想政治情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实训课教学模式改革

(一)采用“翻转课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般学习过程包括:“信息传递”(通过课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吸收内化”(通过课后学生自己消化吸收,此过程对于中专学生困难度较高,容易放弃)。“翻转课堂”对此过程进行了重构。目前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建立了信息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前提下,引导学生在课前自学(观看教学微视频、教学PPT、自我检测闯关答题等),把基本的知识点放在课前,不占用课堂时间。而课堂(课中)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课前学习结果分析评价、答疑解惑、小组合作探究的展示等),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成就感,形成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良性循环。

(二)学生组队讲究“资源互补”,突显团队合作的优势。对于中专学生组队,经常出现玩得好的学生自动一队,队与队之间水平相差较大,团队内部也存在分工不明确,只要队长一人完成就大功告成了的现象。所以,学生组队不能随意,需讲究“资源互补”,取长补短,充分锻炼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增强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感,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形成团队合力。对于《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践课,给每个队配备了一台电脑,可以利用Proteus软件设计并绘制电路原理图,还可以利用此软件仿真的优势观察设计效果,程序设计则通过Keil软件编程调试,如学生自己有电脑的也可以不受实训场地的限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软件的安装、使用、电路的设计、程序的编写、小组成果视频录制等,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课程评价模式改革

课程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考试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目前已经不能靠考试成绩单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了。除考试成绩,还有很多可以参与课程评价的,例如: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等。

(一)在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和激励性,重视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创造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良性的生态环境。

(二)在评价的主体上。创建学生、家长、社会、企业、学校、教师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多方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三)在评价的方法上。一是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尝试分多次评价(随时性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二是由定量评价转变为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评价,避免过度关注学生的分数,突出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三是由相对评价转变为个人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就像学校每次考试公布的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最高分、平均分等,也是家长口中经常说的“你看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样”,通过比较,确定学生成绩的等级。个人内差异评价既属于横向评价,也属于纵向评价。横向评价是对学生同一课程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课程的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比较(评价),而纵向评价是对学生同一课程不同阶段或表现的不同方面的比较(评价)。个人内差异评价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准确的、动态的数据,也使学生更清晰精准地掌握自己的在每个阶段每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方便其及时调整改变学习方法和方式;四是由绝对性评价转变为差异性评价。绝对评价只是对学生是否完成目标或任务的单一评价。此评价太过“简单粗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在课前做学生学情分析和确定学习目标的时候就应该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例如:将全体学生的水平分为三个层次,针对水平一的学生群体确定的学习目标为基础性的知识目标,针对水平二的学生群体确定的目标为有发展空间的能力性的目标,针对水平三的学生群体确定的目标为由挑战性的一定难度的综合水平的目标,使得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单片机应用技术》这门课将原有的“五指标”考核(考勤、课堂表现、实训表现、作业、考试)改为“七指标”考核(微视频学习、考试、章节测试、作业、课堂互动、讨论、签到),从半过程性评价转变为全过程性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成绩平均分达82.2分,及格率达93.3%,优良率达60%,较改革前提高了约20%,学生学习成效显著。

四、课程资源创新

传统的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PPT、教案,就只剩一些习题集了。尝试了结合教师、学生的不同经历、不同学习方式整理新增了多样化的适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资源除了满足常用的七类:微视频、录课、PPT、文档、图片、电子书、问卷之外,还创新了学生助教团队资源+学生微课资源+小组成果资源。从真实两个学习班中挑选了4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助教,主要负责线上小组任务设计的引领、学习困难小组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参与线上微课的录制,突出学生视角和思维方式,更易产生共鸣。课后所有小组完成的任务成果也拍成视频统一上传到学习通-资源库-小组成果展示文件夹,形成特有的小组成果资源,方便小组互评和交叉学习。截至目前共开发学生微课资源16个,小组成果资源共120个,效果显著。

五、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为目标,进行了理论和实训课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评价改革、教学资源改革创新等,通过两年多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生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也同步提升。在后续的课程改革研究中,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多方面的探索,例如教学资源方面加入VR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真实的职业场景等,打造更多的有代表性的“金课”。

猜你喜欢
单片机评价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插排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