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何 军
教育焦虑是指所有教育参与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不同形式以及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的统称[1],教育焦虑作为一种情绪最初也是从心理学领域开始开展研究的。最初的关于教育焦虑的研究重点是测验焦虑和学习焦虑,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深入,教育焦虑研究的主体由学生扩大到教育工作者甚至是家长[1]。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帮助孩子完成了非正式的启蒙教育,也间接参与了孩子后续的教育过程。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竞争加剧,家长对于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高,但是与之伴随的是脚掌的教育焦虑情绪越来越突出。智课教育2018年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中指出,90%的家长认为对孩子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和分数同样重要,这就要求孩子需要具备较好的综合能力。在调查的“70后”、“80后”、“90后”的家长中,50%~70%的家长报告有教育焦虑,从孩子婴儿期已经开始持续到大学阶段,在幼小阶段最为突出。家长教育焦虑的因素包括校园安全、手机上瘾、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性教育、学习成绩、课外培训、专业选择、就业、出国留学等[2]。
当焦虑情绪持续延续时形成了家长“教育焦虑症”,陈华仔等认为家长“教育焦虑症”是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对“教育落后”的恐慌、对“教育重负”的压力、对“教育无用”的担忧[3]。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体系是由罗杰斯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不同的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罗杰斯希望将他的体系扩展到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之外,比如政治、国家和民族关系、教育、管理、家庭、团体等,希望让大多数人过上一种人本主义的个人生活。
其理论体系的特点包括:一是人本主义色彩。即相信人本质上是好的,相信人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强大潜力,相信人能够自我指导、自主自立等。二是重视当事人的主观世界。认为一个人的主观经验世界是他的直接现实,反对用一些外在的指标、标准来衡量评估当事人。三是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认为当事人有能力自己发现价值,发现问题,并有潜在的个人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反对一切对当事人施加“影响”的做法。故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要顺从自己的本性去生存。在生物学方面,指向一切生物共有的成长成熟趋势,在心理方面,表现为人独有的自我实现趋向[4]。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形成,原因之一是家长“有条件关注”。有条件关注是相对无条件积极关注而言的,条件性的积极关注让孩子学会了社会规则,知道哪些是父母和社会期待的行为,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社会的赞许,孩子会压抑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以外在社会条件的要求为标准来发展自己,从而导致自我概念建立在外界的要求中,而不是自己主观经验上,进一步会导致内心体验和自我经验的不协调,从而出现一些问题行为[5]。
(一)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有助于家长缓解焦虑,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自主。大家常常会看到,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越是着急地引导孩子,催促孩子,孩子就越是不想做事情。比如越催孩子写作业,孩子越磨蹭,越是希望孩子阳光热情,孩子就越害羞内向。其实并不是孩子不听话,叛逆,而是因为父母太着急了,太希望孩子快点成长。本来对于孩子来讲,自己能够完成作业,能够在性格上有所发展,是自己的一个成长甚至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当父母不断去要求和催促的时候,自己的成长变成了父母的要求,即便自己做到了也是父母督促的结果,而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会给到孩子一种感觉是,我的事情是由父母来做主的,我自己没有掌控权。然后会对这些原本属于自己的事情失去价值感、成就感,也就很难感受到快乐了。
不止是小孩子,成年人中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你想要去练习英语口语的时候,你的朋友每天都在提醒你,你今天打卡了。可能不多久你也会放弃练习英语,因为这变成了别人督促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当我们充分体验自己的感受,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自己坚持为之努力时,才会拥有自主感,当别人过度干涉时,可能为了维护自主感,我们会拖延甚至放弃。
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让父母充分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向好、向上、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倾向,我们不妨试着慢下来,让孩子充分发挥他的自主性,让他自在充分的成长,父母以“放松、观察”的心态来欣赏一个生命的发展和成长。
(二)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有助于孩子发现自我的潜能,增加自我实现的可能性。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教育理念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其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潜能,这种潜能是积极的、合理的、现实的,且认为自发的自我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入的。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则更加着重强调个体的“自我”与“自我概念”的协调一致,从而达到人格的整合,从而达到个人内在外在的和谐,即人格的协调整合。罗杰斯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体的先天优异的潜能有关,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学生内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帮助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性能,需要做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家长能够信任孩子自然向上的发展倾向,内心认可孩子本身也是希望变得更好更优秀;二是能够清楚地了解孩子的潜能,需要陪伴孩子去探索世界,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尊重孩子自发的兴趣爱好;三是家长能够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和成长,在看到孩子的潜能之后,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条件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是不急于要求孩子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让这种兴趣爱好能够发展为孩子自己内心的理想和追求,而不是因为父母过度的干涉,为了和父母对抗而自己放弃。
(三)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应用有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以人为中心疗法为如何看待和重塑亲自关系提供了一个极具人文主义关怀的视角:父母的任务是引导孩子自己认识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父母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改变孩子。在一人为中心的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这是治疗有效的重要前提。而促进咨访关系的三个非常重要的助长条件是同感、积极关注和真诚三项。这对于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塑造也有非常显著的启示作用。
1.真诚一致地对待孩子,拉近亲子距离。真诚指的是在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不需要刻意取悦对方,也不需要演示自己,不回避自己的短处。在亲子教育中,父母的真诚表达会给到孩子很多震撼的启示作用:父母真实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无故发泄情绪,可以让孩子学习识别情绪、理解情绪、正确合理地表达情绪;父母真诚告知孩子自身的局限,可以作为示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局限,能够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父母呈现出自己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一部分,可能很辛苦,也可能会受挫,但是会给到孩子的教育是,有梦想是好的,但是实现梦想的过程可能不是很容易,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
2.无条件积极关注,帮助孩子关注自身的内心体验。家长需要做的事情是不以评价的态度对待孩子,也不以孩子的行为好坏来决定对待孩子的方式,而是整体上接纳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即便这些是家长不喜欢不赞成的。这样无条件地积极接纳可以帮助孩子更多关注自己的真实体验和需要,也试着以这些经验来评价自己。比如在大环境下,我们普遍认为读书是更有前途的一件事情,孩子想要学习艺术是更不能成功的一条路。那家长在反对孩子之前,先要去认真听一听孩子的想法,看到他在艺术方面的才能和天赋。如果孩子真的是确认自己更喜欢艺术,更能沉浸在艺术的学习之中,而且学习的过程是快乐和享受的,那我们不妨试着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尽可能提供条件让孩子发展自己的才能。
3.设身处地理解孩子的世界,帮助孩子找到真实的自己。共情即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在亲子关系忠,共情指的是对孩子的充分理解和高度尊重。比如孩子遇到挫折时,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述,不断共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感受,帮助孩子看到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感受,开始根据自己的机体评价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比如,当孩子参加钢琴比赛失败后,并没有受挫的感觉,而是非常的轻松,我们先试着去理解轻松背后的原因。可能对于孩子来说,学习钢琴并不是出自自己主观的意愿,而是为了特长加分,或者为了家长的需要。对于学习钢琴和比赛都是抗拒的,但是不敢去表达。这次失败反而让孩子觉得有一个理由不再学习钢琴,所以失败之后不是受挫而是轻松。当我们帮助孩子看到这些感受而且能够表达出来的时候,离孩子的真实内心也更近一步。如果我们允许孩子不断地看到真实的自己,能够帮助孩子自我实现,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人。
以上三种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家长真的去理解孩子、接纳孩子,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终帮助孩子走向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