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波 乐玉熳 于 琪
当前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思路是“放管结合”,在“十九大”精神的要求下继续向“严管中间、放好两头”深化,实现建立健全电力行业市场体制机制的目标。整体来看,电力体制改革具有电价监管加强和市场竞争加剧两大主要特征。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对电网企业的监管逐步向输配电价聚焦,投资、收入等都将受到更严格监管。电网企业依靠购销差获得利润的经营模式逐步转变为“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模式,未来电网准许成本和准许收益都将依据电网有效资产进行核定,一方面要求公司进一步梳理精益管理、精准投资的理念,加强对项目必要性、经济性审查,强化预算执行真实性、规范性管控,保障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公司统筹平衡经营目标、输配电价核价目标,优化公司经营策略,提升预算资源配置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新的经营模式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求公司增强市场敏锐性和竞争力,牢固树立“投入产出”意识,适应“市场化”供需准则,有效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构建围绕公司整体价值体系,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电网企业需要进一步树立精益管理、精准投资的理念,以实现提质增效。为此,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研究谋划新时代公司发展,提出了公司“一六八”新时代发展战略。战略要求公司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充分发挥财务预算在强化集团管控、统筹资源配置、引领价值创造的核心作用,为公司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技术与实体业务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变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驱动力。电网企业要实现项目的精益管理、精准投资,势必需要对与项目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利用。传统方法下的数据统计分析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庞大的数据量,也无法提供足够科学精确的结果。通过将高新技术应用于经营决策、精准投资决策中,搭建智慧财务分析模型,能够实现智能辅助决策,有效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效益、经营风险预警和防控能力。因此,有必要开展基于价值创造和风险防控的财务综合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综合财务分析模型体系,提升预算资源配置的前瞻性、针对性,提升项目预算执行的真实性、规范性,强化财务价值创造引领和经营风险有效防控。
项目是电网企业效益的主要来源,也是管理的重点。项目风险管理则是项目管理中的重心之一。如何精确管控项目风险、提升企业效益,成为电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网企业项目管理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项目储备阶段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管理、项目执行阶段管理和预算质量检查阶段管理。与项目有关的风险存在于整个项目过程中。
在项目储备阶段,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重复立项、拆分立项、边拆边建、未批先建、久拖未建、无效低效投资、投资决算偏差大、招标不规范等;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存在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精度不高导致错误决策的风险;在项目执行阶段,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项目进度风险、预算进度风险、转资风险、决算风险等;在预算质量检查阶段,存在由于未能发现并纠正不合理预算而影响项目评价和管理效果的风险。
目前电网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项目前期阶段,无法准确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对精准投资决策支撑不足,价值引领有待加强。如部分单位存在以下问题:采取借用集体企业或其他项目物资先实施、项目补立项后再归还物资、规避“无预算不开支”、规避省公司审批及集中招标,将招标内容化整为零自行招标等。二是项目可研设计不合理、设计单位现场勘查质量不高、概算编制时对物资市场价格了解不够等造成投资计划浪费。三是在项目执行阶段,对项目风险无法实时监测和预警,无法支撑对项目预算执行规范性的在线审查。如部分单位项目执行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项目建设与政府规划不相符、主体项目没有按期建成而影响配套项目实施、中标物资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等造成的久建未投;由于项目现场勘察不到位、项目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实施变更;由于项目必要性论证不充分、项目立项时间较晚,造成的部分成本性项目提前结算;由于项目前期设计深度不够、项目实施变更大、为完成物资库存压降考核指标虚领物资,造成项目物资结余大、退库高等。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未能充分挖掘数据信息,跨专业分析欠缺,缺乏综合财务决策模型和量化工具,财务分析系统性和洞察力不足。目前电网企业基本上是利用EXCEL等工具开展同比、环比、结构分析等简单统计分析,缺乏对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学优化等智能分析技术以及计量经济建模方法的应用,没有搭建涵盖预算、工程、资产、电价、核算等业务的综合财务分析模型,影响了财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不利于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二是管理制度流程有待健全,制度执行检查缺乏量化工具。如项目必要性审查主要依靠人工判断,项目执行规范性主要依靠各种财务检查,项目投运后的效果和效益评价主要是抽样检查、未能实现全覆盖等等。未能充分利用项目全过程业务大数据,实现对项目全过程业务和风险的在线分析和监测。三是信息系统功能尚需完善,业财数据价值有待深度挖掘。尤其是在综合财务分析和风险预警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如经营业绩仿真预测、准许收入清算预测、投资能力预测、项目执行动态预警等。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预测预警等功能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建设应用,保障财务综合分析常态化。
为优化项目风险管控工作,适应大数据与企业风险管理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开展了基于智慧财务的电网企业项目风险管控研究。以经营、管理问题为导向,以财务建模和数学优化等技术为手段,开展了基于价值创造和风险防控的财务综合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了综合财务分析模型体系,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精准的风险管控。
项目储备是项目风险管控的首要环节,也是做实项目风险管控的基石。储备项目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决定公司计划和预算资金的有效安排,决定后续的项目管理和预算执行。项目必要性、经济性审查是实现精准投资、合理压降投资成本的关键措施,是确保项目预算投入真实性、有效性的重要关口。
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利用自然语言识别技术,进行项目关联分析,来管控项目储备阶段的风险。首先,利用自然语言识别技术,自动提取项目名称和项目内容中关键信息作为项目标签。其次,依据项目标签,采用统计分析技术,对当年项目开展关联分析,一方面识别拆分立项,另一方面识别项目之间关联特征,构建项目集群,搭建项目集群效益评价模型,并开展项目集群效益评价。通过对当年项目和历史项目开展跨年度关联分析,识别重复投资、过度投资、不合理投资项目。
项目关联分析有三个要点:一是杜绝重复项目。将存在电气联系的变电站、线路和电网一、二次设备,以及同一办公楼、供电所、营业网点等区域或资产上的项目进行关联,结合历史项目库,筛除重复建设改造、边投边改、连年改造的项目,减少投资浪费。
二是统筹项目时序。根据项目间时序制约关系,综合把控项目物资招标采购、设计、批复、施工等进度,优化工作时序,避免设施设备闲置、缩短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满意程度、争取尽快回收投资。基建项目、技改项目等需停电作业的项目相互协调配合,争取利用同一停电窗口,完成多项施工任务,减少用户停电次数,避免因频繁停电导致的用户投诉和售电量损失。
三是提升效率效益。对内容相近的项目进行分组关联,便于综合比较单项间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经济性等信息,结合比较结果,对分组项目进行优选,争取投资效率效益最优。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进行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开展项目的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精准项目投资决策依赖于具有科学性的可行性研究结果。
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控,需要构建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财务效益评价模型。考虑电网工程项目特点,电网工程项目可研财务效益评价主要开展盈利能力评价、偿债能力评价及可持续能力评价。其中盈利能力评价选取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静态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等指标,偿债能力评价选取借款偿还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利用财务测算模型,预测企业在未来运营期各年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建设期及运营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项目财务净现值等评价指标,评价项目的可行性。
进一步地,通过敏感性分析,考虑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因素,分析、计算它们的敏感程度,进而评估项目的风险,有针对性地提质增效。一是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影响电网规划方案经济性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可以选择在成本、收益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大以及其他预计可能会对规划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指标有较大影响的、同时又是在整个规划项目寿命周期内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动或者在确定性分析中采用的该因素的数据准确性较差的因素,作为敏感性因素。一般对电网项目经济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电价、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电网运行成本等。二是研究不确定性因素敏感程度,即某种因素或多种因素同时变化时,导致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变化程度。也可通过不确定性因素极限值的分析来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三是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似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项目执行是将分配的财务资源转变为价值创造活动的有效途径,项目执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直接决定着价值转化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为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从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搭建投资进度、预算执行进度、转资进度以及决算进度等风险预警监测模型,对项目执行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持续监测,防范由于缺乏项目执行在线监督带来的预算执行不到位、转资和决算不及时、准许收入核减等风险。
1、投资进度风险监测。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通过构建目标管控曲线的方法,构建投资、进度、成本、资金目标曲线与实际曲线,对项目执行阶段的投资进度风险进行管理。通过实际发生曲线与目标曲线横向对比、不同业务实际发生曲线之间纵向对比,构建覆盖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财务监测网络,全面、及时监测项目执行风险,保障投资计划按时完成。
首先,采集项目施工进度计划、造价权重等数据,按照“分部分项工程-里程碑计划节点-单体工程-项目整体”自下而上的测算逻辑构建建设进度目标曲线,测算项目建设期内各月的计划完工百分比;其次,以建设进度为基础,以项目总投资预算为总控,绘制目标成本曲线;在成本目标曲线模型的基础上,收集不同类型物资、服务付款条款,梳理物资、服务资金支付特点和规律,编制各项费用资金支付的付款条件、付款时间以及付款比例规则标准,按照“成本进度+支付承诺期”构建资金目标曲线;最后,依托建设进度、成本、资金目标曲线,基于工程建设进度计划以及项目含税概算,构建工程投资进度目标曲线模型。
以目标曲线作为管控标准,从投资实际进度与目标进度差异,投资进度与建设进度、成本进度间差异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偏差阈值测算模型。根据确定的阈值标准,对执行偏差超过阈值区间的项目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督促业务部门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推动项目按投资计划如期完成。
2、预算执行进度风险监测。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依托目标管控曲线创新预算执行分析方法,通过两个维度的对比分析,发现和定位项目全链条各专业管理问题。
一是进行实际成本入账进度与成本目标管控曲线对比分析。首先,借助确定的预实偏差阈值标准,锁定异常项目。其次,利用项目工程全过程成本进度目标曲线图,直观地观察异常项目预算执行进度偏离预期完成目标程度,查询导致偏差的费用类别,分析成本进度滞后原因。最后,核实问题原因并及时处理,如对工程投产后剩余工程物资未及时清理、工程结余物资未及时退库,建筑安装施工费、设计费等服务类合同未及时结算、工程前期受阻导致预算完成不达标等问题,督促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及时整改等。
二是进行实际成本入账进度与实际建设进度、投资进度对比分析。首先,根据确定的阈值标准,准确定位异常项目。其次,观察异常项目实际成本进度与建设部门的工程建设进度、发展部门的投资完成进度曲线偏离程度,当财务部门的成本入账进度严重提前或滞后建设进度和投资进度时,督促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明确问题成因,及时整改,推动项目顺利执行。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协同业务部门及时整改,能够有效推进投资预算执行进度,强化工程过程管控,应对预算执行风险。
3、项目转资进度风险监测。项目转资滞后会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拖延后续决算进度,影响收入实现。为实现转资率目标,确保准许收入实现,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研究建立转资率监测预警模型,加强对工程转资实时监控和动态预警。
一是在投资计划、投资预算编制阶段,根据计划投产时间等信息,测算编制本年度各月转资计划,并按照全年转资率目标,对业务部门投资项目安排提出建议。二是在项目建设阶段,应用目标进度曲线和实际进度曲线,一方面对各月、各单位、各项目实际转资与计划转资差异进行实时对比,对各项目偏差进行预警和通报,督促前端业务部门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加快转资工作;另一方面,基于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差异,动态调整后期各项目转资计划,测算对全年转资率目标的影响,督促前端业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弥补转资率缺口。
4、项目决算进度风险监测。为提升电网基建项目竣工决算及时率,充分利用运检、调度、营销的设备数据及运行数据,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搭建项目投运监测模型,对工程实际投运情况开展监测。首先,对已到达计划投运时间的项目,从数据系统中采集数据,判别项目投运的真实性。其次,针对已真实投运项目,督促业务部门及时结算,财务部门加快竣工决算。针对已决算项目,开展实际结算、决算与计划结算、决算时间、金额差异分析。通过监测工程投运情况,促进项目及时完成决算,加速收入实现,提高运营效率。
为提升预算考核评价精益化水平,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构建了预算执行质量评价分析模型,对公司各单位预算投入完成质量、经济性产出质量、非经济性产出质量开展评价,揭示了各单位预算指标完成背后的质量差异。
其中,预算投入完成质量模型按照预算类型、项目建设目标等维度统计各专项预算预算内项目、超预算项目、预算调整项目、未执行项目数量以及金额,依据不同项目类型的权重,计算各专项预算执行质量得分,揭示各专项预算执行质量以及预算投入对公司战略目标的贡献度。通过预算投入质量评价模型能够对业务预算执行情况、预算下达后项目执行情况及预算调整后项目执行情况有很好的宏观把握,对各单位业务预算执行质量进行量化评判,辅助业务预算执行考核和业务预算执行优化提升。
经济性产出质量评价模型通过选取公司关键成果指标,如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和EVA等效益性指标,和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等结构性指标,计算指标构成因子实际与预算偏差对指标偏差影响贡献度。考虑因子调整系数后,量化指标构成因子实际与预算偏差对指标质量影响得分,辅助管理者把握关键影响因子及弱势因子,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策略。
非经济性产出质量评价模型围绕经营业绩、内部运营、市场与客户等公司经营管理重点的关注领域,开展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异分析,基于指标差异调整系数进行评分,实现对非经济性产出质量的量化评价,支撑管理决策。
通过预算执行质量评价分析,以是否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量化指标构成因子实际与预算偏差对预算指标完成质量的影响,评价各单位专项预算投入质量、预算投入经济性产出质量和非经济性产出质量,能够实现对各单位预算执行质量的综合评价,推进预算考核由重结果向重质量转变。
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调查研究公司预算资源配置和项目预算执行管控的难点、痛点问题,结合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进行的基于智慧财务的电网企业项目风险管控研究,在提升资源配置前瞻性和针对性、控制项目风险以及提高预算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构建了基于智慧财务的、贯彻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控体系,实现了项目储备阶段有序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科学评价、项目执行阶段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通过投资进度、预算执行进度、转资进度以及决算进度等风险预警监测应用,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形象进度、投资预算完成进度、投资计划完成进度不匹配以及转资、结算、决算不及时等问题,同时为项目预算调整提供量化依据,提升了项目执行的规范化和真实性,有效防范了由于缺乏在线监督带来的预算执行不到位、转资和决算不及时、准许收入核减等风险,项目投资经济效益获得有效提升。
二是构建了预算执行质量评价分析模型,不断提高预算质量。对公司各单位预算投入完成质量、经济性产出质量、非经济性产出质量开展评价,以是否有利于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标准,揭示了各单位预算指标完成背后的质量差异,为提升预算考核评价精益化水平、实现预算考核由重结果到重质量的转变积累了经验。
三是提高了公司管理水平,完善了考核机制。基于智慧财务的电网企业项目风险管控体系有效促进了电网企业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益化,提高了项目全过程风险的可控性,使公司管理有了详细的数据依据。为适应管理需要,公司完善考核机制,改变单一的指标导向,实行考评结合。优化考核指标,加大项目执行真实性、规范性考核。同时,优化评价体系,以资产为载体,开展预算项目投入“效益、效率、效果”分析,评价项目目标是否实现、项目执行是否提升电网发展及公司发展等核心价值,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经济性,切实发挥预算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基于智慧财务的项目风险管控研究为行业提供了应用新技术优化项目管理工作、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经验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