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兰
新常态下,国内市场面临新的发展方向,各类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个行业的管理运营模式迎来升级。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积极应对行业发展方向改变,才是民营制造业目前的工作核心。比如,民营制造企业需从财务管理上寻求创新,革新传统财务理念,提升生产制造技术和资金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中建立全面成本管理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升企业在行业之中竞争力。
从民营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制造行业要想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业务数量,从两个方面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的经济收入水平,保持企业资产安全、维持资金链稳定是第一要务。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顺利的前提下扩大业务规模,才能使企业收入稳步增长。但过去制造企业过于注重规模扩大和业务范围拓展,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有所忽略,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缺少先进理念和方法。最后,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以及部门财务管理者不懂得优化财务管理体系,最终导致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经营需求。
对于民营制造业来说,产品的创新与生产是企业发展主题,不断优化生产模式、开发优质产品,能够为制造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发是完善民营制造企业产业链的重要方式。为了保证各类生产、销售活动的顺利进行,制造企业有必要学习如何科学地管理产品相关资料,以及做好生产跟踪、记录工作。同时,管理方面存在短视问题,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短期内的经济效益提升,非常容易抛弃管理中一些繁琐且经济效益低下的工作。比如企业管理者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资金提高产品技术资料管理水平,进而导致企业生产环节的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常见的现象有企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完整物料清单,物料的使用与购买数量不符,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财务人员基础核算工作需以发票和订单信息为主要依据,而民营制造企业的技术资料和发票管理能力薄弱,财务核算工作难以进行。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资金占据了一大部分资金空间,纳税工作开展不合理将影响企业资金的整体周转率。特别是民营制造企业在发展中应时刻牢记纳税义务、定期履行纳税责任,并且能够通过科学的纳税筹划方案降低税负压力,提升自身纳税筹划水平。企业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企业业务状况和资金情况合理优化财务结构,进而合理降低税负压力。此外,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需将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认真完成,具体包括成本管控、存货管理等,将合理避税作为工作目标完成成本管理。但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部分财务人员成本核算不以企业实际收支为前提,擅自变动成本核算数据,最终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第二,部分财务人员针对内部和外部设置两套管理标准,却不能互相配合,导致成本核算工作失去参考。第三,财务人员的个人专业素养不足,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保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大打折扣。
对于民营制造企业来说,在年末时,除了总结上一个年度的收支情况之外,还会根据企业上一年度的经营状况确定下一年的发展目标,以此制定最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战略目标。然而,大部分民营制造企业经营目标过于宽泛,比如经营目标以实际收入为主,且收入目标未经细化,无法在工作中起指导和参考作用。简单来讲,部分民营制造企业缺乏每个季度或月度的资金投入和产出计算,同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每个月的资金流量和使用情况,账实不符的情况下财务管理效率自然低下。业务人员虽然按照上级指示定期完成销售目标,但经常因为企业缺乏充足流动资金而影响业务进度,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大部分企业管理者没有全面预算管理概念,在企业管理中缺乏完善的战略规划体系,年度目标和季度目标都是凭借管理者的个人经验而定,未能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最终目标没有达成,预算管理工作也流于形式。
不仅是民营制造企业,可以说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力始终在极小部分人手中,这也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之一。此种管理模式能够迅速针对问题做出决断,但决断全面性和准确性不足,且决断内容存在一定的个人主观意识和情感色彩,因此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主要因素是民营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决策评价机制,决策评价机制缺失导致风险升高,也导致了自身出现供过于求的问题。部分企业管理者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和了解,无法准确判断投资项目的收益风险性,项目收益自然难以保证。另外,部分企业管理者也并未掌握资金管控的要点内容,导致企业面临多种资金风险。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而出现的,对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会产生一定阻碍。
民营制造企业若想实现阶段性大跨度发展及企业顺利转型,首先需要彻底改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以财务管理模式转型升级为基础,指导企业内部一切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具体策略如下: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客户是主要服务对象、也是企业获得效益的主要来源,如何科学处理客户关系、建立良好沟通模式是工作人员都需掌握的。而财务人员就需要将财务管理工作视作客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财务管理工作中,并经常与其他部门人员沟通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理念,为企业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目前,民营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主要发展方向为劳动密集型生产制造企业,所以在生产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力度不足,加之民营制造企业在生产方面缺乏严格管理制度,导致生产水平未能提升。同时,部分民营制造企业未能及时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在生产过程中不重视环保设施引进,进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此外,部分民营制造企业并不重视新产品开发和旧产品的质量提升,影响了产品销售的后续价值,不利于产品销量稳步提升,久而久之影响企业收入水平,这些都是由于民营制造企业在技术和资金管理方面过于粗放。就目前而言,民营制造企业需转变发展模式,以最快速度完成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特别是技术和资金管理方面,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为早日实现民营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预留一部分资金作为转型工作的支撑,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结构,将财务管理风险转变为机遇,同时通过合理的股东利润分配为企业运营留出一部分成本。另外,企业还可通过吸引外部投资的方式降低现有投资者的资金压力,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资金空间,提升整体资金管理水平。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制造企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战,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将决定市场竞争力。如果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制造企业将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发展所需。因此,企业需从成本管理工作内容优化入手,以此提升成本管理质量。简单来说,分为“全员”“全面”“全过程”等几个关键词,将生产流程与成本管理工作相融合,体现成本管理的全面性。此外,企业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努力,因此企业管理者需学会调动员工的成本管理工作积极性,比如可定期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宣讲大会,根据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分配成本管理任务,并由部门领导组织督促员工完成任务,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效率。
关于民营制造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深化分几个内容进行,第一,时刻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内容科学、合理,企业应当按照当年的发展目标和以往全面预算管理经验,优化预算管理工作内容。第二,提升员工个人修养,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决定了预算管理质量,因此定期开展财务人员培训,提升财务人员预算管理能力,建设高水平财务管理队伍是当务之急。第三,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建立评价体系,相关人员需要评价体系作为工作指导,以此保证预算体系的有效性。第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企业需重视内部控制工作,重新梳理各项活动流程,比如材料采购、产品制造、产品销售、资金结算、人力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
风险控制体系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基本保障,民营制造企业需为财务管理工作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通过风险控制体系评价各项业务,针对各项业务和投资活动做好风险预测,从而降低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具体方式如下:第一,企业需合理控制各项经营活动的资金使用,通过控制收支保护企业财产安全,科学控制各类经营风险。第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目前大部分民营制造企业都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但风险预警机制的适用范围不够广,需继续完善机制内容,进而及早发现风险。比如,在进项税额超出进项税额控制额及财务账目赤字较大时,管理人员应及时向企业领导者进行汇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第三,企业需要根据风险类型及程度将财务风险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级别对解决策略进行完善,为企业今后风险控制工作提供有力数据。
制造业产业是维持国家经济稳定、长期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一方面制造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有效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体现在财务绩效和企业社会价值等多个方面,制造行业的创新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也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打下基础。目前,我国传统制造行业正在向着智能化转型,智能化转型不仅针对产品技术方面,企业管理运营模式也迎来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