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2022-02-06 07:52
大众标准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装配式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单 昊

(南京市公正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装配式建筑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它符合如今社会各界所提倡的环保、无污染的理念,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设成本的支出,实现建筑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是通过流水线作业的方式,生产建筑工程的各部分的构件,之后将其运送到施工地点,将其拼接起来即可。装配式建筑模式与传统的建筑模式相比,大大缩短了工程的时间,让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再成为梦想。

1 装配式建筑的意义所在

(1)有利于体现社会效益。如今的社会所提倡的低碳、环保、污染小是我国践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政策,而装配式建筑则刚好可以体现现在社会所提倡的低碳环保理念,体现了装配式建筑的社会效益。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它告别了传统建筑模式中将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利用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作为建筑的原材料,不仅如此,它还改变了传统建筑模式中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装配式建筑中所使用的材料一般会在工厂流水线中被加工完成,不仅能够降低污染的发生,还能够避免传统建筑模式中常常出现的安全事故的问题,从而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有利于体现经济效益。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建筑模式相比,除了可以体现社会效益以外,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装配式建筑未出现以前,传统的施工技术是通过手工作业的方式进行施工的,而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工程量大,工期时间长,导致人力成本的支出占据总支出的近一半,大大地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而有的建筑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就在其他方面采取办法,导致建筑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建筑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社会各界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是,现在有了装配式建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施工方式,人工成本的支出只占据总支出的不到百分之十左右。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出现,彻底实现了对人力成本的控制,提高了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促使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的方向进行发展,改变了原有大家对于建筑工程能耗大、污染多的看法,在满足人们的要求的同时,推动我国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现代建筑提倡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等理念。装配式建筑之所以一经问世,就能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与此同时,从事装配式工程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进一步对装配式建筑展开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对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落实下去,导致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装配式建筑不能与传统的建筑模式交替进行,否则不仅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证,还会导致施工的成本增多。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要认为工程管理不重要,而将其放任不管,任何建筑模式出现问题,最终只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对施工完成后的整体造成影响,如果不稍加注意,提高警惕,装配式建筑也将会跟传统的建筑模式一样被淘汰。

3 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任何工程在开始前都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同样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也是这样。在施工的前期,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对施工的场地进行合理的考察、规划。根据设计完成后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解,对于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一一准备充分,将施工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召集到一起,互相交流一些工作的内容,确保施工各环节在交接前做好技术的交底工作,以免因为交接问题对施工造成不良的影响。很多施工单位前期准备不充分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施工单位的人员编制不到位,使得各工作人员不明白自身具体的工作内容,在进行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手忙脚乱,工作无法做到位,使得施工的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很有可能在后期施工的某一环节中爆发出来,一旦出现必然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工程管理理念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建筑要想长久运行下去,应该提高对建筑工程内部的管理的认识。在建筑企业的内部一般会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对企业内部日常生活中的管理工作,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得企业的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下去。对于企业的管理部门而言,由于企业本身对于管理方面不予以重视,导致企业的管理部门无法有序开展工作,导致管理部门的职责无法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中的工程管理理念对于装配式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积极对企业现阶段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将完善后的管理机制落实在实际的工作之中,从保证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但是,从而我国目前实际的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工程管理落实不到位,使得装配式建筑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都只能停留在口头,没有真正进行落实。且很多的管理人员都是外聘来的,他们的管理能力有待商榷,对于自身的工作职责也并不明确。

(3)工作人员管理能力有待提升。除了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无法有效的落实以外,从事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也有待提升。要想真正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首先要保证将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到位。管理人员的能力直接体现在装配式建筑模式之中,因此必须要让管理人员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之后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新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将自身的工作职责落实到位,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目前,装配式建筑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由于思想守旧,以至于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无法有效进行解决,导致管理工作停滞不前。

4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实施的对策

(1)工程管理思想观念的不断完善和优化。装配式建筑已经在建筑行业中,逐渐代替传统的建筑方式,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装配式建筑必将彻底取代传统的建筑模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主流模式。虽然装配式建筑发展得十分迅速,且使用的频率十分高,但是由于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我们虽然使用了装配式建筑的方法,但是却没有改变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使得二者存在相互矛盾、冲突的地方。所以需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思想上面的完善和优化。工程管理思想看似没那么重要,但是由于其实它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帮助人们创新和优化现有的工作模式,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工作质量。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传统建筑模式下管理思想毫无用户,通过辩证的角度,公正地看待这件事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会发现,传统建筑模式下的工程管理思想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从传统建筑模式管理思想下学习的知识,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现状,提高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管理人员能力、数量上的充足,进而对现阶段的工程管理完善和优化,实现装配式建筑中的工程管理工作。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管理切莫流于表面,以免工程管理过于形式化。

(2)工程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应用。工程管理要想积极落实在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就需要具备合理的工程管理制度。不论是传统的建筑模式,还是装配式建筑模式,二者所需要的工人的数量都对比与其他工程而言相对较多。人数的增多,就会给管理上造成麻烦。因此在装配式建筑中实施工程管理制度,从而对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工程管理制度进行构建的时候,不要将制度流于表面,而是应该按照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制度。对人员的人数、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已经工作的时间,进行一一规定。之后,负责专门的人管理此事,以免让制度落实流于表面,不能够有效地在装配式建筑中落实。同时应融入奖惩制度,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以免因为人员的能力和知识有限,导致他们出现一些违规操作的问题。管理制度的设立,还能够让工作人员相互监督,从而避免问题的出现、发生、

(3)强化工程技术管理。装配式建筑模式离不开施工的技术,提高工程的技术管理手段也是保证装配式建筑中的必要手段。一般在工程前,对施工的图纸进行仔细的研究,对于其中包含的技术、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之后,在各个施工环节选择合适施工技术,从而在保证建筑工程正常运转的过程中,提高对技术的管理工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要对数据资料以及图纸的变更进行统一的登记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资料的整合,还能为后续工程的进行提供优质的服务。

(4)加强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人才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意义是重大的。任何的企业都需要不竭的人才来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筑要想长久发展就要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并且为企业培养下一代的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应该将建筑企业的重心放在发展人才上。可以针对现阶段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素质。之后,为了选出能力强的管理人才,根据他们学习的成果对其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人才进一步培训,这样经过一步一步筛选,选出能力强的管理人才,将其送出去深造,为建筑企业积蓄人才,从而保证日后管理工作能够高效进行下去。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对其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要兼备能力强、效率高等特点,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的日常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5 总结

综上所述,装配式管理工作,对于建筑施工过程的意义是重大的。工程管理不是对施工的某个环节,或是某个部门进行的,而是对整个装配式工程的整体进行工程管理。要想装配式建筑不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就要一直在进步、创新,并为企业积蓄人才,从而使管理工作不仅能够顺利开展,还能够高效进行下去。

猜你喜欢
装配式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