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培育稳增长新兴动能
——南京市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02-06 07:38张孝伟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规上南京市储能

□张孝伟

新能源是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新能源产业发展将步入快车道。本文通过分析南京市工业领域能源供给和消费的结构特点,梳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旨在为探索南京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建议。

|南京能源生产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

南京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市,全社会能耗总量全省排名第二。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第二产业占能源消费七成以上,第二产业中以工业能耗消费为主。

(一)供给端以燃煤发电与原油加工为主

2021年末,南京市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发电量464.5亿千瓦时,其中,燃煤发电量占比达77.4%,燃气发电量占比为13.2%,光伏、风力发电占比不足2%。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2999.05 万吨,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产量合计1686.31 万吨。

(二)消费端仍以化石能源消耗居多

目前南京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876.53 万吨标煤,其中,化石能源中煤炭消费量3098万吨;各类石油制品消费量1636.13万吨;天然气消费量25.65 亿立方米。

(三)产业结构偏重,能耗位于全省前列

南京市工业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高。2021年,全市钢铁、化工、炼油、电力、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0%,综合能源消费量3667.18万吨标煤,占规上工业比重达94.6%,能耗总量、占比分别在全省各设区市中列第二、第一,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化工行业、钢铁行业、电力行业的占比分别为37.5%、29.1%和17.9%。

|南京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局部优势强

根据《“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全国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达到20%,南京市目前与此目标差距巨大。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以光伏、风电、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新能源产业中最热门的领域。

(一)光伏产业:暂无上游企业,中游体量偏小,下游发展受限

光伏产业分为上游硅料、硅片加工制造,中游电池片组装生产以及相关辅件生产,下游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受资源禀赋影响,南京光伏产业链不完整,尚无上游的硅料、硅片加工企业,下游的光伏电站发展空间有限,以产业中游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仍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2021年末,南京市拥有7 家规上光伏企业,均为小微型企业,业务涉及电池片生产、组装以及光伏支架生产。2021年,7 家光伏企业实现产值13.61 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仅为0.1%。其中体量较大的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外较为知名的品牌,多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在海外市场名列前茅,但与国内一线厂商仍有很大差距。

南京地区年均太阳能辐照量约为4180—5020MJ/m2,属于资源贫乏的四类地区,限制了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南京市电力公司资料显示,2021年末,南京市共有光伏电站项目26个,合计装机容量71 万千瓦,装机容量占全省光伏装机容量比重仅为3.7%;全年光伏发电量5.97 亿千瓦时,虽然同比增长28.8%,但占全省光伏发电量的比重只有3.1%,占全市发电总量比重仅为1.3%。尽管南京市光伏发电量占全市发电量比重有所提升,发伏发电量增速也相对较快,但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光伏发电总量和占比均偏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作用有限。

(二)风电产业:中上游企业实力强劲,下游风能发电劣势明显

风电产业分为上游叶片、电机、电控系统生产,中游风电整机和风塔制造,下游风电运营商。南京市风电产业以产业中上游为主要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上游部件制造。尽管产业规模偏小,但不乏单项冠军企业,在细分领域极具优势,行业发展潜力无限。

2021年共有风电产业上游规上工业企业7家,其中5 家为小微企业,实现产值130.87 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为0.9%。头部企业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占据国内风电齿轮箱生产龙头地位,风电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近六成,全球市场份额超三成,稳居行业第一。产业中游企业为南京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陆上和海上大型分离发电系统解决方案,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规模在全国风电整机企业中排名中上游。

风力发电布局要求因地制宜,从全国来看,“三北”和沿海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大、风速高,适合大规模集中开发。南京市处于内陆地区,80 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仅4m/s左右,远低于沿海地区优质风场7m/s 以上的风速水平,不利于发展风力发电。南京市电力公司资料显示,2021年南京市仅有1 家风电运营商——华能南京六合风电有限公司,2021年装机容量为5 万千瓦,装机容量占全省风能装机容量的0.2%;风力发电量为0.83 亿千瓦时,发电量占全省风力发电量的0.2%。全市的风力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0.2%。

(三)氢能产业:制氢环节具备规模优势,氢能使用尚待产业化推进

氢能源产业分为上游氢气的生产、储运和加注,中游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制造,下游燃料电池应用。南京的氢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上游,缺少中下游氢燃料电池相关企业。

南京石化产业发达,氢气生产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发展氢能源基础和条件。南京市拥有众多大型石化企业,金陵石化、扬子石化、南化公司、诚志、扬巴等石化企业具有较强的氢气生产能力,制氢方式主要为煤制氢和工业副产氢。2021年全市氢气产量为23.38 万立方米,主要用于炼油或化工产品生产,绝大部分氢气由生产企业自用或销售给周边石化企业使用,几乎不作为氢能源使用。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目前暂无氢能源产业中、下游企业。

(四)储能产业:电站尚处探索期,电池领域竞争力彰显发展潜力

储能产业分为上游电池、逆变器、管理系统的生产,中游储能系统集成制造,下游储能系统的安装。南京虽不具备抽水蓄能、热储能等地理优势,但南京的电子行业发达,电池生产制造能力较强,具有较多储能产业发展基础,为南京储能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南京市储能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游电池生产领域,主要业务为锂电池生产制造。2021年18 家上游企业(其中8 家为小微企业)实现产值523.63 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3.7%。其中爱尔集新能源、国轩电池、蔚然公司为电池领域较有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贡献了电池生产领域八成的产值。南京有2 家中游产业企业,体量小但增速快,2021年实现产值8.44 亿元,增长44%。南京在产业下游储能电站建设上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2019年在江北新区开工建设国内首个梯次利用电网侧储能电站,这个超大容量的“充电宝”可根据用电峰谷时段,有效填补电力缺口。

(五)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汽车产业强劲实力,极具发展基础和空间

新能源汽车产业分为上游电池、电机等各类核心零部件设计和生产,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换电和市场服务。南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上游和中游,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汽车产业是南京市支柱产业之一,从整车到汽车零部件都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近年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紧抓发展机遇,产业稳步发展。以中设设计集团代表的产业设计前端企业、以金龙、长安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以爱尔集新能源、蔚然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以及汇众、邦奇等为代表的零部件企业共同撑起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上游规模。2021年南京有包含锂电池、核心零部件、配套产品生产制造的产业上游企业211家,实现产值1088.1 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7.7%,其中锂电池制造企业贡献了超过五成的产值。产业中游中,有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5家,实现产值61.67 亿元,占规上工业的产值的0.4%。

|南京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议

南京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体地位,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高消耗带来的资源和能源问题凸显。立足新发展阶段,新能源产业这个“新赛道”为南京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以政策支持提升产业动能

进一步强化政府政策引领和支持力度,围绕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加强市级各部门协同、条线上下协作、各类机构协力,统筹新能源产业发展重大战略研究,协调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积极争取国家、省产业基金和各类专项资金,加快建立各类政策性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关键技术和示范工程。优化对新能源产业的金融政策支持,扩大政府对新能源产业投资规模,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能源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或发债等方式融资。

(二)以科技创新寻求产业突破

新能源产业尤其需要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去改变能源格局。南京应充分发挥创新名城的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新能源领域产学研深度结合,强化技术攻关、试点示范,引导研发机构和企业主动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进行能源技术体系重大创新,促进基础理论、技术链条和产业形态环节突破,厚植新能源产业发展根基。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发挥支点和纽带作用,支持科研院所和产业、企业共同参与,联合创新新能源技术,同时鼓励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发挥创新带动作用,联合上下游企业,积极承担、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三)以多层次集群壮大产业规模

实施全市新能源产业分层次发展战略,以多层次新能源企业集群逐渐形成南京新能源产业规模优势。结合未来市场需求发展方向,做优、做强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鼓励龙头企业收购、兼并、重组上下游企业,形成一体化企业集团,打造南京新能源产业品牌。重点培育新能源产业上自主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高、主业方向明确、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发挥骨干企业在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促进面广量大的新能源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大对细分行业中的“隐形冠军”“独角兽”的支持力度,鼓励并引导其在“专精特新”方向上走实、走深、走远,成长为南京新能源产业的“小巨人”。

(四)以协同发展开创产业格局

强化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一盘棋”,靶向发力精准招商。梳理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发挥基础优势,前瞻性布局并进行精准招商,全市协同共建新能源产业。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建立政学产研多方参与机制,组织开展跨行业、跨领域协作攻关。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打通创新向生产力转化通道,把构建新能源产业应用场景作为助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广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应用,加大电动汽车、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打造氢能利用示范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

猜你喜欢
规上南京市储能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贵州规上白酒企业上半年增加值达569亿元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