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开创浙江治水新局面

2022-02-06 07:38□林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银山绿水青山浙江

□林 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史无前例地提升为党的执政方针。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更加注重理念引领、建章立制、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治理成效显著,充分彰显我们党对治水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达到了新高度。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广为人知。追本溯源,浙江无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念的重要萌发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开展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

翻阅当年的《浙江日报》《今日浙江》和“浙办通报”等历史文献,可以发现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长远之策、兴固本之举、建长治之业,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这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述,不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指明了方向,而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概括来说,其重要论述可以归为四方面内容:

(一)明确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全新论断

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好地为生产力的发展增添后劲。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浙江欠发达地区来说,优势是“绿水青山”尚在,劣势是“金山银山”不足,自觉地认识和把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促进拐点早日到来,具有特殊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生动诠释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形象表达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既通俗易懂,又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

(二)深刻阐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说,水资源和环境紧密相关,互为因果,没有良好的水环境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人与水的相依共存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做好水文章,是建设生态省的题中应有之义。遵循自然规律,走生态治水之路,是打造“绿色浙江”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到慈溪、上虞、海宁、德清等市(县)和杭州市余杭区调研,强调水利建设和防洪抗灾、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有效改善,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要求各地全面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碧海生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彰显了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

(三)科学谋划综合治理的务实举措

2003年3 月18日,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专家论证会上指出,建设生态省,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通过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完善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加快重大生态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多种措施,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省建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努力把我省率先建成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2006年3月24日,他在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提出,建设生态省,要与优化生产力布局、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与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节约结合起来;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建设“法治浙江”结合起来。2006年8月,他在湖州考察南太湖开发治理工作时强调,要抓好安全饮水、科学调水、有效节水、治理污水等“四水工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科学原理,指明了推进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四)清醒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的长期性

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指出,搞生态省建设,好比我们在治理一种社会生态病,这种病是一种综合征,病源很复杂,有的来自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有的来自传统的生产方式,有的来自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环境污染带来的“外伤”,又有生态系统被破坏造成的“神经性症状”,还有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体力透支”。总之,它是一种疑难杂症,这种病一天两天不能治愈,一副两副药也不能治愈,它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长期努力,精心调养。古人讲:“知之非艰,行之惟难。”生态省建设是发展模式的转变,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对生态省建设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要有足够的估计,对生态省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认真分析生态省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才能面对困难不退缩,碰到矛盾不回避,真正沉下身子,痛下决心、真下决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既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复杂性、艰巨性,又要求我们长短兼顾、远近结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新世纪以来浙江科学治水的系列部署及显著成效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自古以来,历代浙人及外地来浙任官者,莫不把治水作为治邦首策、安民要务,每一段与水相依、与水抗争、与水和谐的历史,都推动着浙江文明进步。进入新世纪,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理念,作出一系列治水战略部署,取得了浙江科学治水的新成就。

(一)战略布局上,坚持生态文明引领,将生态省建设纳入“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

“八八战略”是新世纪以来,引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2003年7月,浙江提出并启动生态省建设方略,将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列为“八八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此,浙江迈向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生态省建设、三轮“811”行动计划、循环经济991 行动计划、“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持续推进、成效显著,浙江生态环境总体保持稳定。特别是在“十三五”期末,浙江在全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再获“优秀”等级并首次排名第一。截至2020年底,全省用水总量从2015年的186.1 亿立方米下降到163.9 亿立方米,减少了22.2 亿立方米;全省万元GDP 用水量为25.4 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7.1%;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从2015年的79.1%提升至97.5%。

(二)治水方略上,坚持人水和谐理念,推动浙江迈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如前所述,浙江对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在对“两座山”之间关系认识思考的同时,浙江逐步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因此,加快培育水能源、水养殖、水制品、水文旅等水经济产业,以水为媒、以水为脉,着力推动“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资源配置由粗放分散向高效集约转变,水产业形态由“低、小、散、弱”向“高、大、聚、强”转变,就成为了浙江建设生态省的题中应有之义。2021年,浙江水产品总产量626 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84 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42 万吨;已累计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5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8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74 个。浙江各地通过盘活水资源,做大水产业,写好水文章,打造出了一批涉水区域休闲品牌。比如,安吉县对水上旅游进行“爆点营销”,提出了“到安吉玩水去”的宣传口号,每年夏季吸引游客近400 万人次,直接产生旅游收入约30 亿元。

(三)治水实践上,坚持系统治理方法,作出建设“数字浙水”的重要战略部署

浙江省搭建全省水利数字化改革综合应用平台“浙水安澜”,全面推进水资源保障、河湖库保护、水灾害防御、水发展规划、水事务监管、水政务协同等六大核心业务领域数字化,积极打造“浙水安全”“浙水好喝”“浙水节约”“浙水美丽”“浙水畅通”“浙水清廉”等六个重大标志性成果,实现治水工作从点到面、由点及链的整体跃升。其中,“浙水安全”模块主要服务水旱灾害防御主战场;“防洪减灾在线”核心功能已在全国率先实现流域防洪减灾省市县贯通、全闭环管控、一站式作业,并在实战中发挥重要作用;“浙水好喝”模块服务民生日常需求,已经接入全省10002 座供水水厂(站)、9850 处供水水源,覆盖全部城乡人口;“浙水畅通”和“浙水清廉”模块服务涉水政务事项,新增3 个智能秒办事项,权力事项办件指南抽查正确率为100%,政务事项办结率为99.64%,未发生超期现象,提前办结率为3.37%。

|浙江进一步推进科学治水的思路与对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第十三章以“建设美丽中国”为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这些新论述新观点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治水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我们既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又要不断开拓创新,突出浙江特色。

(一)以源头治水为重点,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实施重污染高能耗行业整治提升,深入开展低端落后块状经济整治专项行动,制定低端落后块状行业关停淘汰、整合入园、规范提升的综合整改方案。积极培育高技术治水产业,培育壮大治水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探索建立具有浙江特点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实行畜养殖区域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推进三江旅游带、海洋风情带“两条黄金带”建设,推进甬、台、温“三大滨海小镇示范圈”建设,建设好运河文化旅游板块、生态山水旅游板块“两大主题板块”。

(二)以统筹治水为途径,联动推进各领域和区域治水工作

坚持规划先导,在城市建设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水利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注重水规划与其他规划的统筹。坚持城乡共治,统筹城乡治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坚持区域联动,健全落实八大水系河长责任制,推进跨行政区流域治理联动联治,加强水系流域源头、上游区域的森林保护和重要湿地保护。坚持陆海同治,探索建立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新机制,真正使绿水青山与碧湾蓝海交相辉映。坚持将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贯穿在浙江治水利全领域和全过程,激发创新活力,“解锁”更为智慧、更为高效、更为现代的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三)以科技治水为支撑,推进治水领域的技术进步

将“治水”作为全省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推进污水处理厂技术与工艺提标改造,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适用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研究开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生态修复技术,推进防洪排涝领域和节水领域技术进步。鼓励在企业相对集中的高新区内实施第三方治污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水处理监测机构,积极发展水处理科技咨询与服务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治水科技创新人才申报省151 人才工程,吸引海内外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到浙江科研机构和企业工作,加强中青年创新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对农村基层治水管理人员及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鼓励在治水领域实施省级公益性项目,设计国家级和省级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大力推进省内水处理领域科技创新机构与国内外一流机构的合作。

(四)以治水文化为引领,加强科学治水的文化建设

加强对古代治水工程的文化研究和技术总结,推动现代治水工程成为集功能性、地域性、文化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人文景观。在全省继续开展征集“浙江治水精神”活动,大力倡导“大禹治水”精神及地方治水精神,提炼形成浙江现代治水精神。编制治水文化建设规划,开展治水文化资源普查和数据库建设,加强对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将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治水文化遗址及建筑,列为法定古迹严格保护。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全省防汛防台日”等开展水主题活动。发挥两所水利学院和中国水利博物馆在研究宣传浙江治水文化中的作用,在大中小学校设置浙江乡土治水文化课程。建设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水利精品工程,支持水文献著作写作、出版,收集、编校、注释、整理涉水古籍,编写修订江河志、水利志、水工程志等涉水志书,促进水文化研究与建设水平的提高。

(五)以依法治水为保障,形成科学治水的长效机制

要继续加强治水地方立法建设,依法加强治水规章制度建设。严厉打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对偷排漏排行为零容忍,教育公民和企业学法守法。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水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制定本地区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并向社会公开,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工作体系,明确河长“管、治、保”职责。全面推广“河道警长”制度,实现河道河段全覆盖。把治水工作更科学地全面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把治水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和班子民主生活会的必讲内容,将“河长制”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将治水资金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尽快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治水项目投资的实施办法,对企业造成的污染由其出资承担治理责任,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差别化水价等制度,发挥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作用。

(六)以全民治水为目标,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治水工作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只有人人参与了,我们的环境才能越来越美好。要从“政府治水”走向“全民治水”,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治水,引导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投资参与治水,鼓励省内外广大浙商参与治水,积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治理模式,调动社会各界的治水积极性。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作用,联合工青妇和教育、工委等部门,在全省组建治水志愿者队伍体系,形成全民参与治水的良好局面。要积极运用新媒体、自媒体,通过解读治水政策、跟踪执法实况、访谈责任主体、宣传典型经验,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多维度的新闻宣传监督态势。

猜你喜欢
银山绿水青山浙江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