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俊平:大山里流光溢彩的故乡

2022-02-05 00:21彭洋
美术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彩画国画底线

彭洋

走出大山后的韦俊平又走回了大山。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这是一条从平凡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么?

重返故乡,是文学艺术家成长上升期精神构建的秘密通道和艺术成就的秘密通道。故乡不仅是大多中国人生命中的血脉、根本和源泉。即使我们为了生活和事业远走他乡而融入都市甚至到了太空空间站和宇航船,剪不断,理还乱,从精神上说,都有属于自己魂牵梦绕的一座村庄。往回走,在我们不断前进的历史道路上一次又一次地往回走,把你的根梢触角插入这片厚土,回到你故乡的村庄,听一次犬吠牛鼾,闻一闻山野炊烟,掬一把河水,看一下鸡村茅舍,感受一下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现状,你会像大地神之子安泰那样获取无穷无尽的力量。因为总有村庄在我们的背后和最后,成为我们生存的底线,成为我们生命的底线甚至艺术的底线,才使得我们有无比的自信和强大。

在此之前,他那种方形尺幅构图、重写意、微叙事、色调简洁的清新画风和田园诗派格调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只是,之前他的这些作品还处于星火型散点式的感觉,缺乏鲜明的提纲挈领的主体大纲。看得出,他曾一度也患上了一般画家易有的通病:有技法实力而缺乏创作实力。不打破那种一味跟着展览走的艺术机会主义、无自我系列或重大题材的应酬画格局,要想有大的艺术贡献是不可能的。

韦俊平显然是有这等悟性的。用他的画笔,他把他的大山装入了艺术行囊,他把他的家乡带往了这诺大的世界。韦俊平是实力型的艺术家。浓郁的乡土意识,使他没有将其扎实的造型基础和色彩基础滞留在学院的庙堂之上。灯火阑珊处,他经历了十余年摸索淘炼之后,毅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熟悉的故乡,开始了一次还乡的艺术跋涉,使自己的创作从先前散漫无序的题材领域走入有序的题材领域。人的成熟与艺术的成熟黯然默契于同一时空。此时,一种对于人生和艺术的玉宇澄清的明白以及沉静,自然像皱纹一样悄悄地爬上了他作品的额梢,成全了他独特的艺术角度和主题视线,使之在走向他熟悉的乡间小道时,那种生命中迸发出来的艺术和弦多么让人动容。这一点,像他个人的水彩画展“诗意乡土”中水墨淋漓的水彩画作一样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韦俊平的故乡我算是比较熟悉,我多次去过那里,为地苏写过一篇题为《大地苏醒》的随笔散文。那山那水那弄那坡那盆地那河谷那石海,那畏途巉不可攀的崖上村寨,让人愁肠欲断的是它的穷乡僻壤,美的一面也是这穷乡僻壤保存的绿水青山和遗存了千年之久的古朴民风。鸡村茅屋、斷桥流水、寂静山林、花鸟虫鱼、蛙鸣鸟唱、阳光碎片、明月夜、短松岗,这些灿烂的图景,在韦俊平的画作中得到了精彩的再现。

他的目光始终是向下的,他有一种浓郁的田园诗式的故乡情结,这种情结让他受益匪浅,使他依据题材意识所形成的优势,成功地将小品式的创作转化为系列长卷,将小题材演化为重题材,如异军突起般,一下就与有同等量级的天分、勤奋、学养、机缘等背景的许多画家拉开了相当大的一段距离。他的系列乡土题材画作,不仅暗合了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的时代命题,而且从艺术实践上,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路子,显示了一种非常值得肯定的创作实力。

他的国画是画出来的,而他的水彩画则是泼染而来的。相对他的水彩,韦俊平的国画线条略显生硬,写意国画那种水气淋漓的柔软与丰满,被过多的线条和色彩充塞了,似乎有点食而不化的胀滞。不论是作为叙述还是抒情,我都还是觉得,就写意而言,水都是水彩画和国画的血和魂之所在,不得已时才用线条;线条是叙事的,而水迹墨痕是抒情写意的;水彩讲究的是有水有彩,而国画的格调在于水气中的墨彩,而不是色彩。

如果要画好国画,目前落款是他最大的坎,因为他的书法笔力尚欠于松弛,这道坎一旦迈过,他的国画将跃上一大台阶。

猜你喜欢
水彩画国画底线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真相与底线
《难忘岁月》(国画)
底线①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