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岚
摘要:该文探讨了深圳开放大学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现状,并提出了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组网技术 问题 现状
随着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日益深入,各行各业都急需一批拥有网络组建技术、具备网络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是深圳开放大学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讲授网络组建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基本概念与原理,熟练掌握网络组建、配置、管理、维护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为学生后续相关网络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原理;能够编写完整的网络设计方案;正确组建和管理局域网;按照需求配置交换机、路由器,并正确连接互联网,同时配置合适的安全防护机制。不仅如此,本课程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网络工程方面的规划、设计、选型、集成、配置与管理等能力。在现代化教育观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解决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满足学生高效学习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网络工程中的基本组网技能。
一、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工学矛盾突出,学生基础差异明显,不能做到同步教学
通过调查分析,与理工类、综合类大学相比,深圳开放大学的学生计算机组网技术基础水平总体不高,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知识。当然,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知识晦涩难懂,学生很难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加之学生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时间、精力有限,处于碎片化学习状态,所以学习效果欠佳。不过,教师也发现有一部分接受能力佳、操作能力强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搞“同步走”是行不通的,势必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发展造成较大影响,进而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全面分析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二)学生学习目的多元化,专业背景纷繁复杂,社会经验丰富
由于深圳的积分落户政策,未受过全日制高等教育的非深户学生可以通过就读深圳开放大学、学习专业知识、获取文凭的方式顺利落户深圳。在选择专业时,29%的学生是为了职业晋升、提高收入,25%的学生是从兴趣出发,还有部分学生纯粹就是为了落户深圳。大部分学生有工作经验、生活阅历丰富,且学习动机多元化,希望通过学历补偿教育来解决生活、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同时,受到工作、生活琐事等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自然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深圳开放大学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在贴近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让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三)课程教学没有专业区分,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
深圳开放大学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方式教学,教师制作好每一章节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时低头对着电脑屏幕读或者操控多媒体课件,学生只是跟随投屏呈现的画面内容学习,这样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枯燥的,而且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课件过分依赖。另外,深圳开放大学的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普遍不佳,信息量太大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目前,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还是使用传统教材来教学,缺乏实践操作环节,然而计算机组网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老旧的知识已然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难以实现当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此外,计算机组网技术的课程内容较为固定,教学内容会与专业脱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
(四)学习评价机制不健全,考评结合不到位
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学习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考评结合不到位的问题,学习评价机制应加入过程性评价,不能单用终结性评价来考评学生。
二、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第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几年5G、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技术不断推进,但计算机组网技术教材内容没有得到同步更新,导致课程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新时代的脚步,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无法拓展网络前沿知识,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和行业新趋势的认识不够全面。
第二,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对教材内容的概念性理解,教师主要通过演示文稿讲授知识点,通过不同的角度阐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原理。然而,这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乏味,产生消极心理。
第三,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约束了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的教学发展。师资队伍中多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硬件架构、硬件软化方面的教师,对当前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不全,学校也没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专项研究课题培养高素质的教师。
第四,网络实训室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前沿技术发展的实验要求,只能围绕单一的实验内容进行验证,无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一)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思路
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符合自主实用性、组织科学性和包容整合性,教师可设置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创新实验,将各个知识点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线下的系统性学习为主,线上学习为辅,分别以团队和个人为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体特点如下:
第一,教师上传微课、演示文稿、教材、参考资料等至线上平台。学生根据储备知识和素材,提交实验过程文件。
第二,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集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進行可行性步骤展示与讲解,帮助学生完善实践项目。
第三,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逐步积累知识,提升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可挑选学生的优秀实践作品,总结经验并推广。
第四,教师可以建立课后调査问卷,让学生在线上回顾知识。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并在线下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加强学习,锻炼技能。
总之,教师应在课前发布任务,在课中集中教学,在课后评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进行视频学习、微课学习、在线讨论与答疑,并结合线下课堂集中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相结合。教师和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参与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降低了师生沟通成本。
(二)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一二三四五”混合教学模式
深圳开放大学依据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思路与原则,参照教学特点和典型案例,经过综合研究和实践经验形成“一二三四五”混合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①一个目标,即以保证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为目标。②二个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用。③三种方式。第一,在中心城市、较发达的地市开放大学分校,学生可以利用各自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自主学习;第二,在欠发达的地市开放大学分校,学生可以利用各自学校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和服务,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教学辅导为辅的混合式学习方式;第三,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市开放大学分校,教師携带计算机网络技术设备、多媒体等资源,以“多媒体流动式教室环境”的形式巡回教学。④四个加强。第一,加强教学技术、教育方法的指导;第二,加强“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第三,加强教学过程的管控、监督;第四,加强实践过程的素质教育。⑤五个结合。第一,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文字教材;第二,结合传统教学和“互联网+”互动教学;第三,结合教师导学和学生自学;第四,结合“互联网+”应用、在线学习平台、电话和邮件等学习途径;第五,结合实时交互与非实时交互。
(三)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创新实验
要想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环节是关键,所以教师需要搭建计算机组网技术实验平台,教师在线指导学生按照实验内容和步骤操作并分享成果。具体实验案例内容如下:掌握实验平台eNSP模拟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交换机基本结构和接口类型,掌握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理解交换机端口的工作方式,正确选择和配置交换机端口。
1.实验内容一
第一,单个PC终端连接交换机并PING通交换机;第二,实现基于端口的VLAN隔离,两台PC终端连接到同一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时,使处于不同VLAN端口组的PC终端不能互访;第三,跨交换机使用VLAN技术实现PC终端的联通和隔离;第四,使用Trunk接口和Access接口实现两个二层交换机上的不同VLAN间的PC终端互通;第五,使用Hybrid接口实现两个二层交换机上的不同VLAN间的PC终端互通。
2.实验内容二
创建VLAN并配置每个接口的所属VLAN ID,并配置各VLANIF的IP地址,实现网络设备的互通。
(四)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力求真实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应当注重过程评价,兼顾线上和线下。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深圳开放大学对课程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从教师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学生观察性评价、平台监视监听评价和量化表评价等多角度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具体见表1。
参考文献:
[1]边胜琴,王建萍,张力军,等.综合组网实验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3).
[2]周华先.建构理论背景下《计算机组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0).
[3]何海棠.试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22).
[4]胡三军,赵飞.浅述计算机网络的组网形式与网络配置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2).
(作者单位:深圳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