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重点语段,激活言语思维

2022-02-05 00:21陈莹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深化深度高效课堂

陈莹

摘要:深度阅读已经成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教师可从精准切入,掘“重点语段”三尺;丰盈教学,约“重点语段”三章;语用迁移,入“重点语段”三分这三个方面展开实践,寻求深度阅读的教学之法,探寻高效课堂之路。

关键词:重点语段    深度    高效课堂

语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开掘富有价值的语段进行深度阅读,对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精准切入,掘“重点语段”三尺

切入点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选准切入点可以简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生成,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浅到深,抵达文本的深处。而这个“点”藏在语段中,根植于文本,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去发现语段,挖掘有价值的语段,才能让深度阅读更有效。那么,如何精准切入,挖掘重点语段呢?

(一)重视含义深刻的语段

任何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段,更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泉眼。教师应该捕捉这些泉眼,抓住含义深刻的语段展开教学,学生思想和情感就会如源头活水般喷涌而出。

例如,针对《白杨》一文,教师抓住“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一语段,学生便能读懂白杨的适应性很强,再回顾前文,联系白杨的生长环境,其旺盛的生命力令人赞叹,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跃然纸上。含义深刻的语段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思想,值得人們细细品味、推敲、揣摩,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如剥笋般层层剖析,才能让学生挖到文章的精髓。

(二)聚焦文本核心的段落

在许多小学课文中,句子分节的现象并不少见,它们是整个文本的中心点,与全文紧密相连。如果抓住这些核心段落进行教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把握课文脉络,深入理解整篇课文。

例如,针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教师抓住“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一句话,就能厘清整篇课文的篇章结构,让学生明白文章是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两个词来写,用了总分的叙述方式,作者对西沙群岛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跃然纸上。

(三)着眼特殊标点的语段

标点符号可以使有形的语言表现无形的情感,散随的语言表现浑然的情感,有限的语言表现无限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抓住独特的标点符号潜心寻觅,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落花生》第一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在句子中,“买种子,转地,播种,浇灌”词之间的逗号有一个特殊的用途。教学时,教师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发现语段中标点的特殊之处,并置疑:“作者为什么这样使用标点符号?”在学生产生探究欲时,再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感悟标点的特殊用意。这样,教师抓住看似不起眼的逗号展开教学,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写作方法的习得。在具体教学中,当教师发现使用独特的标点符号时,不要轻易忽略,不妨停下来品味斟酌,因为精彩可能在标点符号中,在标点符号的教学中。

二、丰盈教学,约“重点语段”三章

(一)融合,丰盈课堂密度

语段教学是语文课堂的重点,若教师随意进行教学,走马观花,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学生深度学习。语段教学应当与练习、导学案无缝对接,直面课堂内容的铺设与课堂教学的生成,使得课堂教学每一个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融合。

练习能巩固学生的语文技能,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核心。要想摒弃教师“一言堂”的传统课堂模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课堂训练。如在《普罗米修斯》一文中主人公受尽折磨的语段教学时,笔者以“锁”为突破口,深入文本阅读,并抓住课文的空白点进行练习,想象普罗米修斯会承受的痛苦,引导学生从 阅读到习作的有效转换,让课堂更加充实、紧密。

导学案是教和学的导航仪,要想让课堂有深度的阅读,就需要将语段与导学案相融合,精心设计,提升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乡下人家》时,笔者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达成目标——通过品读文章,让生动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因此,在语段教学中,笔者紧扣这一目标,层层推进,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一读这句话,针对“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交流,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静止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二)多元,充实课堂厚度

多媒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助手,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课堂更加充实。例如,《猴王出世》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铁板桥。”在教学这个语段时,笔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石猴入洞的画面。为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石猴”进洞后的举动,并播放电视石猴进水帘洞的片段,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激活了自己的感官,对石猴的聪明机灵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追问,提升课堂高度

《学记》有云:“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学生之所以善答,是因为善思;之所以善思,是因为教师善问。追问启发了学生的思考,把学生从浅层次的感知引向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视角品悟文本,收益自然也更多。

于永正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中的精彩语段,就是在反复追问中,让课堂有了高度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于永正老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母亲的瘦弱与担子的沉重形成鲜明反差,再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学生感受到了母亲的艰辛和伟大。于老师继续追问:“理解了‘重担’后,再回过头来看,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是怎么体会的?”于老师胸有丘壑,提问有梯度,操纵自如,环环相扣,学生畅所欲言,也悟出了文章的精髓,课堂精彩纷呈。

(四)自主,抵达课堂深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批注式阅读是将课堂从教师的自我呈现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内化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实现了语言学习的目标。批注阅读能让学生静下心与文本对话,汲取文中的精华,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以《刷子李》为例,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任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刷子李”到底奇在哪里?找出相應的句子画上横线,并标明序号,用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触。学生将初步的批注成果进行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帮助梳理出关键问题,集思广益,使学生达成共识。教师再将相关的语句重组,形成一个语段进行二次批注、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出来。学生会调动双手和大脑,两者并用,边阅读,边思考;边圈点,边感悟,阅读教学也向更深处漫溯。

三、语用迁移,入“重点语段”三分

(一)仿照结构段式,言之有序

文本中的经典语段,其构段方式也很经典,有很强的示范性,值得学生模仿借鉴。在这些语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段式结构的学习感悟与模仿运用当作重点,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仿写,把握结构,言之有序。

以《恐龙》中的语段为例:“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段落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在教学这一语段时,笔者利用语段资源,设计总分的段式训练,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写一写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学生有条不紊地写出了节日中的街道:“节日的街道真热闹。马路上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一头接一头,就像一条蜿蜒的长龙。街上人山人海,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活泼可爱的小孩,连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也赶来凑热闹。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形形色色的瓜果、金光闪闪的首饰、香气四溢的烤鸭,等着人们去采购。”这样的语用迁移,让学生以经典语段为桥梁,让文本与生活紧密相连,增添了烟火味、生活味,让习作不再那么令人生畏。

(二)借鉴描写手法,言之有物

教材中所选的很多课文都是名家经典,言语形式值得借用。描写手法的迁移,可以让学生在面对一个对象时,不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也让经典语段进驻学生的心田。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中这样描写漓江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段话在遣词造句上极具特色,排比、比喻的描写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漓江水的特点,读来既有节奏感,又不觉乏味。学生向语段借“生花妙笔”,举一反三,写出了众多片段。如“天空的云真白啊,白得看不到一丝杂色;天空的云真柔啊,柔得仿佛那是一块块轻软的白绸;天空的云真奇啊,奇得让你猜不透它的变化。”这样一来,写作难度大大降低,学生在模仿中创新,拓展了思维,实现了读写迁移。

(三)学习情感表达,言之有悟

文本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教师不能局限于传授本领,而应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淀,让学生情动而心动。因此,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抓住学生对教材深有感触的语段,让学生动笔记录自己所言,让情与智和谐共生。

以《将心比心》为例,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发人深省的人生哲学,两个故事的结尾处都有作者的情感表达,给读者带来了温暖和幸福。在教学中,笔者将第一个故事作为重点语段:“……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引导学生关注情感表达,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温暖的事情,学习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这种迁移和运用挖掘了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隐藏的契合点,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内化情感。学生的感悟点是与教材深度对话中产生的,也是文章的主旨,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的学习也是对学生生命的唤醒。

语文教材是一处宝藏,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筛选出最有价值的语段,重锤敲击,才能让阅读走向深处,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1998.

[2]陈学法.语文素质教育新探[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9.

[3]黄玉花.深度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探究[J].求知导刊,2016(13).

(作者单位:温岭市城南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深化深度高效课堂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