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夏雨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自建园以来,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合作的典范,“两国双园”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发展带来的效应将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取得更多实效。基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对推动中马关系乃至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有着深远影响,至建园以来,吸引了不少学者对园区进行研究,梳理文献发现,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2021年,跟进研究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发展动态仍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前,关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已有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侧重于园区的战略意义研究。黄益、肖融冰(2012)[1]和冼艳、李兴智(2014)[2]分别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优势和自身建设阐述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第二,侧重于园区核心竞争力研究。黄建英(2015)指出应从强化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入手[3]。黄洲等(2013)认为,打好“软硬基础”、激活运行机制是园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思路[4]。第三,侧重于园区发展路径研究。冯娟(2015)从合作博弈视角,建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应着重从制度接轨、产业分工、优惠政策、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入手制定适宜的发展对策[5]。陈慧(2017)强调,要发挥产业聚合效应,完善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6]。
已有研究对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研究意义、核心竞争力、发展路径做了探析,为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以企业合作为发展动力的园区,如何加强园区内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强化彼此的共生基础,打造良好的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目前,已有不少文献运用共生理论视角研究产业集群和区域的合作发展,共生理论三要素对于解决产业集群和区域合作发展中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值得借鉴的新思路。因此,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探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共生理论视角提出有利于推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优化发展的路径,以提高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共生”的概念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1879)提出,最早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并将其定义为不同属性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通过相互分工、相互共存,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7]“共生”的核心是实现共生单元的双赢与共存。焦薇、刘凯(2013)归纳出共生概念应具备的三个要素:共生基础、共生关系、共生环境。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关系是关键、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8]。目前,运用共生理论视角研究的领域包括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区域间的统筹协调发展、区域旅游共生发展、城市群区域合作、物流园区合作发展等。共生理论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和园区合作发展等领域的运用表明该理论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发展问题研究上具有适用性和兼容性,为本文提供了理论视角。因此,本文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探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提出发展路径,推动园区企业实现共存与共赢。
第一,占据明显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位于广西钦州金鼓江地区,毗邻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和30万吨码头,距钦州保税港区仅5公里,距首府南宁仅100公里[9]。背靠大西南,面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对内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对外则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10]。第二,平台优势突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作为中外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三个国际化产业园区,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每年享受中央财政补助10亿元并享受各项优惠政策,获得在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机会。在地理位置、平台和优良政策支持等方面享有更大优势。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园区目前面临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尤其是规划、金融、外交、经济管理等专业高端人才支撑明显缺乏。据园区企业反映,园区内化工专业人才紧缺,而区内本土院校开设化工专业较少,企业面临专业人才紧缺的现实困境。此外,虽然钦州经济增幅较大,但经济总量仍旧不够高,导致经济集聚力和辐射力不足。总体而言,目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人才匮乏、经济总量偏小、低成本融资工作难度大、离主城区较远的劣势。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于2012年正式开园,目前园区已完成“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任务,产业园已经形成以棕榈油、燕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为主的产业集聚,独特的区位、资源、政策和国际合作平台优势为园区内新兴产业发展迎来蓬勃发展的机会。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及RCEP的生效实施,将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依托区位优势,打造RCEP区域跨境物流、跨境贸易及投资融资合作平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基础性劳动力和专业性的高层次人才支撑,而钦州经济总量较低,薪资水平不高,从而对外省劳动力吸引力较低,本市劳动力也更倾向于外出择业。同时,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才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当前产业园区的人才发展保障机制仍不完善,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有限,从而无法吸引和成功留住高层次专业性人才,这些都是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挑战,亦是在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共生基础是共生企业之间进行物质生产和交换的单元,需要园区具备完善的基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作为园区内产业地理空间聚集区,共生单元包括园区管理方、企业主体、第三方服务商等,各个共生单元的物质要素、资金要素、信息要素,互惠共生、相互联系、相互交流,才能夯实园区内的共生基础。当前,园区内各大项目和配套服务方面的设施正在建设中,园区内的产业项目区域之间、城市功能区和产业项目集聚区之间、生产区和生活区之间的总体规划未能进行有效衔接。此外,由于公共服务体系尚未成熟,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平台及智慧城市平台尚未正式运行,因此园区内众多产业项目还难以发挥其在园区内的产业聚合效应,园区内共生单元之间进行合作交换的基础薄弱。
共生理论的核心是互惠互利、谋求共同发展,产业园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具备良好和稳定的共生关系,园区内各共生单元管理方、企业主体、第三方服务商之间物质要素、资金要素、信息要素流动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共生关系网。但目前产业园区的入驻企业与园区管理方、企业与企业之间协作配合度不足,产业链单一,集群内的企业间依存度不高,共生单元主体之间的关系网仍不牢固,导致园区内部共生关系不稳定,从而给园区各类企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除共生单元以外,对共生主体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构成了共生环境。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共生环境是指影响产业园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人才资源、公共服务等因素。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享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优惠支持,共生环境需改善的是人才管理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在人才管理方面,当前中马钦州产业园的人才引进机制缺乏强有力的配套政策支持,园区面临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领军型创业人才的缺口与因交通不便而造成人才流失的现状。在公共服务环境方面,目前园区内的城市建设配套设施项目仍在建设阶段,园区内的公共服务跟不上园区的发展速度,尚无法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基于SWOT分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现状及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发展问题探讨,运用共生理论视角提出有利于推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优化发展的路径。
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内,园区管理方、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商共同构成了园区内的共生基础。从共生的角度来看,三方共生主体应本着共存、共赢理念构建顺畅的协商交流合作机制,使共生单元的物质要素、资金要素、信息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交流,构建稳定的共生基础。如针对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提出各功能区块的发展导向和建设要求,以创新引领,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搭建园区管委会与企业协会沟通平台,通过专题研讨会,研究解决入驻企业创新创业中的难题,为园区内企业排忧解难,通过加强对话了解各方需求,实现信息与资源互利互通,夯实共生基础。
围绕重点产业合理布局打造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塑造特色产业。目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内已形成中国首条集毛燕进口、检测、标准化加工、供应链金融服务、文化研究、展示展销、特色旅游与燕窝交易于一体的中国—东盟燕窝跨境产业链。为构建园区企业稳定的共生关系,强化产业聚集效应,产业园区应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的优势,集中优势打造多条特色产业链,如针对园区内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链,依托园区电子信息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通过补全、拉长、增粗产业链条,促进园区内产业链之间的业务往来,加强合作联系,构建园区内企业之间紧密的共生关系网。另外,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大数据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数字化手段,使产业链企业共享产品的供求信息,构建稳定共生关系。
在人才储备方面,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理方应为园区企业与社会科研机构、高校搭建快捷高效的人才交流平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及人才资源市场建设。如针对园区面临的人才缺口和人才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园区内建设相应的人才服务培训机构,同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程研究院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属于园区的人才储备库,加强与片区院校交流,促进更多毕业生就近就地就业,并稳步做好“留才、稳才”保障措施。在公共服务方面,紧跟园区发展的脚步,及时解决园区医疗、教育、娱乐、消费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如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集中建设功能酒店、城市综合体、体育中心、学校、综合医院、特色书店、主题乐园等,通过完善园区的第三产业服务功能,解决企业与人才入驻园区的后顾之忧。
本文基于SWOT分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现状,从共生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园区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共生基础、共生环境、共生关系三个要素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2022年是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设立10周年,产业园区作为创建高质量实施RCEP先行示范区、打造跨境产业链集聚和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国际陆海贸易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立足园区设立10周年新起点,在“一带一路”有效推进和RCEP协定助力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仍需继续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硬实力和软实力,利用RCEP生效实施机遇,如何推动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共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留住专业型人才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蓄能”仍是可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