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浅析

2022-02-05 20:49徐赫张文鹏
商展经济 2022年15期
关键词:经济建设发展

徐赫 张文鹏

(1.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山东烟台 264000;2.阳光一家家庭综合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1 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背景

1.1 国内国际经济环境转变

“十四五”时期,中国已然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将进入一个新时期、新阶段,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从低效率的计划经济转向高效率的市场经济,经济发展模式也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大量资源投入逐渐收束,经济增长目标由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自主创新能力仍处于薄弱地位,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仍在深入落实;对外开放力度日趋加大,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在经济科技方面对比发达国家优势地位仍面临长期压力,在现今民族主义盛行、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国际形势动荡等情况下,中国面临诸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重视国内大循环、国内大市场[1]。

1.2 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重视高质量发展,重视高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对现行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从制度层面破除市场不畅通、市场不活跃的经济现象,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破除垄断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充分发挥价格调节机制,充分激发各级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让经济制度建设脚步跟上时代发展、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让改革充分促进全国市场的统一、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协调有序高质量发展[2]。

1.3 追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粗放式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实力的快速积累,我国的经济实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单薄脆弱逐渐转变为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拥有经济大国地位。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对经济发展的薄弱管理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和贫富差距变大等经济发展的负面现象。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中国GDP连续两年超过百万亿,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国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显著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然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将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更加强调“共同富裕”,不断追求通过深化财政体制、市场机制等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中国深化改革成效发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引导各类各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协调合作,提升国内经济市场建设发展水平,将经济发展成果落实到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3]。

2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阻碍

2.1 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行业内发展散乱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现象,地区与地区之间重复建设同类型工业、制造业、技术产业等,导致区域与区域之间产业集中度小,而且区域产业体现为小片集中、密度低、技术含量低、发展前景不佳等现象,产业建设总体表现出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协调发展缺失等特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破局难题。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和完整完善的市场,大市场中的结构形态需要不断优化升级,面对零散分布的企业分布与重复建设的市场主体,区域之间力量分散,同样的行业在区域内呈现散乱小的发展局面,需要对市场破立并举,统一各地区各区域的行业企业力量,减少地区间重复低效的企业建设,统一更为集中的力量领导地区间的合作、促进地区内各行业的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2.2 市场管理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垄断现象

地方保护主义是地方政府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在经济上实行差别对待的行为,对本地企业进行保护,对外地企业则进行各种限制和禁止,严禁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即使外地产品质量、价格都优于本地产品,但政府在不给出明文限定的情况下,通过税收等手段对外地企业予以限制,导致其利润空间降低,被迫退出本地市场的竞争。地方保护主义自改革开放以来被众多地方政府利用,以扶持地方企业发展、促进地方就业率提升,在一定阶段内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但在如今经济发展放缓、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地方保护主义从明目张胆到隐形发展,需要对政府管理手段和管理权力进行约束和规范,并严格落实公开透明的市场秩序建设[4]。

2.3 经济规划薄弱,政府管理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落后

经济规划建设中,对地区与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监管与重视程度低,缺少协调发展的意识。地方考核以地方经济发展公报为主要考核结果,但考核指标较为传统且不涉及协调发展部分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体现。在政府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对经济类人才、金融类人才的吸纳较少,层层下达的政府通知和年度经济发展要求与规划实际上缺少前沿观点与视角来配合中央对新兴产业、科技产业、能源产业等指导意见的实际落实。

2.4 收入结构与再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健全,市场消费端动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GDP总量不断攀升,但是从经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民众的收入不均状况体现为从加剧到改善再到恶化的总体趋势,中国民众的收入与财富差距逐渐拉大。202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相比国际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精准扶贫政策、脱贫攻坚战及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近些年提及的对小城市、中国众多城镇的建设政策中,广大居民普遍受益,自2008年基尼系数到达顶峰0.491之后,2021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4。中国的收入水平和财富储蓄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022年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表明,2022年各类失业率均有小幅提升,且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态势的发展,失业率的升高和广大应届毕业生的工作问题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综上,中国目前的收入结构和再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和健全,消费能力不足,在新冠疫情中有所降低的储蓄与逐渐增加的失业人数使市场消费端的活力降低。

3 新冠疫情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冲击与机遇

3.1 房地产行业面临发展寒冬,政府逐渐转移产业关注重点[5]

房地产行业在如今经济转型发展期和疫情考验期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发展放缓,政府财政收入紧张,部分地区放开对购房数量的限制,希望从房地产行业中再次寻求快速财政资金补充,但实际效果显示居民购房意愿低,购买房屋人数少并且涌现一批抛售二手房的居民群体,因此政府对房地产限购政策再次收紧。一切现象表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等房地产政策不断发挥效用,房地产行业面临探索新发展模式的现状不可逆转,政府财政收入靠卖地和依赖房地产的时代已经难以为继。不同地区的政府需要在新冠疫情期间与接下来的经济发展阶段中把握经济发展新方向,重视科学技术、高新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潜在的巨大带动作用。政府需转移产业关注重点,将主要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资源倾斜到有长远价值的产业、行业上,做好地区与地区之间政府的协调联动发展,在经济发展重点转移过程中互相配合与合作,顺利实现地区经济转型与促进新兴产业做大做强[6]。

3.2 地方小市场活力微弱,区域协调发展与创新发展等理念重要性凸显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地方失业率和消费水平锐减,主要依赖地方小市场的各级各类企业受到影响,企业活力减弱,收益降低,依托政府的隐性支持与相对稳定的地方市场已然不能满足此类企业的维持与发展,经过新冠疫情的打击后,此类企业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其科技实力弱等诸多发展不利因素和暗淡的发展前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带来广大的市场与更多同类型的竞争对手也将打击此类缺少核心技术等优势的企业。由此,需要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将此类小企业合并发展,或地区之间协调促进实现产业链整体延长或产业多样化、附带高技术附加值等,促进协调创新发展理念在基层政府与乡镇市场的贯彻落实[7]。

4 总结与建议

4.1 破除垄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打破垄断现象,更要打破为垄断现象服务的背后制度、管理推手,通过对地方商品售卖情况的摸排和对地理市场的划分,明显的地方垄断行为需要通过严格落实反垄断法来回复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在标准市场制度建设中要同时维护好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关系和实际效用,在实际执法过程中要科学配置反垄断法的实施权力,严格管控地方执法单位对法律的行使和解释权限,充分保障通过法治手段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营造、维护和发展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8]。

4.2 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推进市场高标准建设

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发展的正确认识,减少政府管理、市场建设中的短视行为,清晰认识到市场优胜劣汰的运转法则,减少违背市场调节机制、资金运转规律等行为的发生,积极推进落实中央的战略规划,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协调发展,消除区域间的贸易壁垒,合作调整经济结构,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加强以市场基本制度为规范的大市场建设,从而促进市场整体营商水平的提升。

4.3 破除区域壁垒,打造强流动性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地方市场往往以地方行政区规划为划分依据,发展成为分割的经济发展模块,需要以区域合作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代替简单粗暴的行政区域划分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地区与地区之间全要素的顺畅流动,打造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需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对人才要健全全国范围内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广大科学技术人才在地域内的流动,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让市场的力量集中起来,建设全国统一的新兴市场,在各种新兴行业内凝聚统一的力量,促进新兴行业站稳脚跟,实现创新发展[9]。

4.4 深化新发展理念,重视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协调有序发展

新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参照与执行要求。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粗放发展时代,在现如今能源、资源逐渐匮乏的发展阶段,需要贯彻落实好协调发展的理念,重视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地区之间积极有效的经济互动,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落实发展。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成为目前经济增长与转型的重要抓手,需要把握好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地位,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完善经济发展规划,尤其是注重考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把握消费重点,促进以消费为抓手实现国内大市场的良性循环。

4.5 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与共同富裕要求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中,应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要求,充分把握共同富裕的全民性与全面性等方面,扎实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落实。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中国的经济制度优势和中国大市场优势发挥出来,全面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小微企业的发展,切实实现以小微企业为主的广大市场主体的创新发展与协调发展,推动小微企业解决中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就业难题、收入难题和创新发展难题,利用好政府的管理和调控作用,推动广大城镇市场、乡村市场的制度化、标准化和高水平发展[10]。

猜你喜欢
经济建设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