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

2022-02-05 08:16赵琳
商展经济 2022年12期
关键词:进程工业化工业

赵琳

(河南省镇平县委党校 河南南阳 474250)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历程

1.1 1949—1978年 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个“一穷二白”落后的农业国,没有真正的机器制造工业,没有现代国防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极少,工业布局极不合理,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沿海、沿江口岸城市,内地只有不到30%的份额。从1949—1952年,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重建,将钢铁、煤炭等工业基础原料及交通运输业的恢复作为重点。

1953年,党和国家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以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为核心,囊括机械、钢铁、能源、原材料和军工等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我国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化进程。

1958年,以“全民大炼钢”为代表的“大跃进”运动展开,同时人民公社化运动也通过农业集体化经营,全力支持国家工业化。“大跃进”时期,虽然客观上使我国工业各项指标有了较大增长,但存在效益低、质量低的问题。之后中央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1962年开始,农业、工业相继恢复。

1964年,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以备战为核心的“三线建设”应运而生。它横跨三个“五年计划”,在长达15年的时间中,共投入资金2052亿元,安排建设项目1100个,形成了45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修筑铁路干线10条,长8000公里,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三线建设”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改善了工业布局,在尖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效率之高、规模之大堪称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1970年,我国政府强调大力发展地方“五小工业”,决定中央财政拨出专项资金80亿元给予支持,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建立自己的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机械厂,形成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体系。这一措施扩大了中小企业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改善了县域经济的面貌。

1973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四三方案”,建议在今后三五年内从西方国家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是我国继1950年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我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至1982年共建成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成为198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以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在封闭条件下,实行赶超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一时期,我国工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逐步建立了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初步奠定了较好的工业化基础。但同时,存在“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结构性缺陷,以及消费品严重短缺、消费需求受到抑制的问题。

1.2 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

改革开放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以企业改革为补充,我国工业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2.1 1978—1992年 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阶段的工业化

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揭开,各行各业焕发生机,酝酿着新变化。

工业生产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和转变,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优先发展轻工业,采取改善人民生活第一、工业全面发展的工业化战略。1979年起,我国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政策。1979—1984年,重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7.4%,轻工业为11.7%,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比例逐渐协调过来。轻工业的发展,扭转了我国工业结构过度偏向重工业的局面,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

企业进行了“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全面推进工业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探索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企业改革,起步实施企业兼并与破产等阶段,使企业逐步适应商品化的经营环境。

工业发展重心向东部地区倾斜。“六五计划”(1981—1985年)“七五计划”(1986—1990年)明确提出发挥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制度、资金和技术要素在东部地区聚集,劳动力要素也开始向东部地区转移,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施,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推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我国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工业化浪潮,大大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这一时期,我国确立了需求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工业化的总体进程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过渡。

1.2.2 1993—201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完善阶段的工业化

之所以将1993年作为新时期的起始年,是因为就工业结构来说,1993年之后中国工业化再次出现重工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到2005年,工业中重工业占比接近69%,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但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此次变动是工业结构的自然演变。起初是以解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的制约瓶颈为目的,我国的重化工业开始迅速发展。1997年,我国彻底告别“短缺经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在满足了基本的吃穿用需求后,开始追求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汽车、房地产等行业具有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尤其是对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产生了较大需求,这是进入新世纪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结构的变化带动了工业结构调整升级。

企业推进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改革,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外资企业极大地带动了我国产业的升级和扩张,私营工业企业的崛起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举措依次开始实施和持续推进,中国制造产业自2003年起逐渐由东向西转移,中国工业化区域发展协调推进。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面对广阔的世界市场,中国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取得了巨大成效,快速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国应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相对传统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在发展路径上摒弃传统工业化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叠加了信息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引导工业化的成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掀开了新的一页。

这一时期,中国由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步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

1.2.3 2013年至今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工业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引领工业发展。

工业转型稳步推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产品结构向更优、技术含量更高的方向调整;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连年上升,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新兴行业和产品不断涌现,展现生机,成为工业经济中的新增长点。我国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从资源和资金密集主导向技术密集主导转型升级的趋势。

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全国工业经济发展布局进一步协调。

2012年,党中央提出“四化同步”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出台,文件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为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十年提供了行动指南。

自1949年起,经过70多年的砥砺奋斗,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二三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这种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值得骄傲。

(1)工业产值突飞猛进。195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19.6亿元,2018年为30.5万亿元,年均增长11%,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约970倍。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2)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不断升级,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整体面貌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快速崛起,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长迅速,移动通信、语音识别、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掘进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集成电路制造、C919大型客机、高档数控机床、大型船舶制造装备等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龙门五轴机床、载人深潜等装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断涌现。

(3)全面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部门十分单一,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已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新中国成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工业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产业和主要动力,是中国成为世界有影响大国最重要的经济基础,直接支撑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工业的飞速发展,也大大改善了民生福祉,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2.1 因势而谋,统筹谋划工业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极端薄弱,又面临经济上被封锁、政治上被孤立、军事上被威胁的严峻形势,因此保障国家安全成为中央高层和普通民众的普遍共识,加快国家的工业化,尤其是加快重工业的发展成为当时的必然选择。但是,当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依靠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支撑工业的高投入、高积累、高消耗,工业经济效益不好,产业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积极开拓适合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战略上调整产业结构,体制上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政策上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步入加速工业化时期。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信息化浪潮,以及我国工业化发展中出现的高污染、高消耗等问题,中央政府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各国也在竞争高端产业主导权。无论是自身现代化进程还是国际经济环境,都要求我国开启高质量工业化进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2.2 因地制宜,调动地方发展工业的积极性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和文化习惯等差异较大。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非常重视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的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创新工业模式。

一方面,中央政府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增长率成为官员晋升的重要机制。

另一方面,进行了经济分权改革,不仅财政权进行了下放,还对基建计划的审批权、物价管理权、利用外资审批权、物质统配权等方面进行了下放。

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激励下,各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积极推进工业化发展,创造出许多具有鲜明地区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工业模式,例如“珠三角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晋江经验”等。各地的工业园区,包括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突出产业特色,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各种项目投资,不仅促进了当地的工业化进程,还带动了全国的工业化进程。

2.3 内外双源,创新工业发展动力机制

根据工业化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生型工业化模式(是本国经济自然增长的历史必然,由自身的内在因素触发了工业发展,如美国和英国)、模仿型工业化模式(是在向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中创立了成功的模式,是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如德国和日本)、外源型工业化模式(是由外部影响而引发的,是对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全盘吸入,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主导,如拉美国家)。我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内外兼具的动力机制。

一方面,对内通过市场化改革释放了各种资源、要素、组织力量的能量,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培育了国内丰富、强大的动力源,形成了国有、个体、私营各种国内经济成分,共同促进工业发展的格局和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持续压力。

另一方面,对外通过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弥补了工业发展资金的不足;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制度,为我国工业化进程赢得了宝贵时间,节省了大量人财物;同时利用国外的市场资源,实现了大量出口,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当前,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一方面,对内强调自主创新,打造具有自主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利用世界的技术、资金、市场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内外双源”,进一步推动我国实现工业强国。

2.4 平衡协调,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不是一下子产生的,是经济发展逐渐累积的过程,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产物。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一条关键经验是动态控制工业化过程,科学调整工业化战略重心,保证工业化进程平衡协调地推进。从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各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有差异、不平衡,为此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措施,促进我国工业化从东中西部的“梯度发展”转向“同步转型”的新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为破解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可在市场需求和人才、资金等方面深度促进工业化。当今世界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核心,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两者深度融合才能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托,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持,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根基,忽视农业现代化,会出现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农民贫困的情况,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停滞、现代化进程受阻,只有坚持“四化同步”发展,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5 文化支撑,大力培育和弘扬工业文化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对工业化进程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推进工业化的探索实践中,一直注重文化的柔性支撑作用,先后铸就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精神,“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工业文化典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文化发展,大力培育和弘扬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等中国工业精神,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全面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进程工业化工业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工业人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