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结与创新:红色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审视

2022-02-05 02:17张小龙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社团红色政治

张小龙

(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29)

红色社团一般是指由高校在校学生组成的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社团。随着近年来青年群体中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于红色文化的广泛认同,红色社团在高校中越来越受到学生群体的欢迎。以红色社团为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传统的灌输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目前高校大部分红色社团仍然处于“自由生长”的状态,尚未纳入“大思政”改革全局之中,其中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是有待开发。

一、高校红色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载体

高校红色社团除了具有一般社团的普遍特征——产生根源的自发性和成员构成的广泛性以外,还具有活动开展的政治性特征,这使其天然亲近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一)为推进“三全育人”提供了开放场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红色社团的构成要素和活动机制赋予了它充分的自主性和可塑性,使得在不违反学校规定的前提下,它可以把教育主体由专职教师扩展到行政业务人员,从高校扩展到家庭、社区、企业、民间组织等,一切有利教育主体都是社团活动的潜在参与者。在活动形式和范围上,红色社团可以把理论科研与实践反馈充分结合,可以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可以勾连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等诸多教育环节。总之,以具有理论自觉性的学生为中心,红色社团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场域,在其中无固定形式内容的束缚,可以发挥诸多积极因素的协同创新作用,更好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二)为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良好模式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如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意识形态教育一直是令教育工作者十分头痛的问题,但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从上到下”的教育过程本身。教育过程必然有一个权威主体存在,而权威本身便是对意见的集中和对自发的限制,教师作为权威,其讲授固然可以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单纯灌输式教学难以使学生产生由内而外的认同。这说明意识形态教育的手段与目标之间存在一个内在的矛盾,从受教者立场来看,“要我认同”的教育手段是难以实现“我要认同”的教育目标的。改变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个身份转变,在意识形态教育中不再以一个知识说教者出现,而是资源的提供者、活动的保障者、情境的构建者,充分激发学生群体的自我意识,通过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他们自主思考、自我认同、自发宣传。红色社团便为这种“从下到上”教育模式的开展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大量引进和学生群体对红色社团关注度的上升,为促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良好契机。总之,红色社团特殊的活动方式使其鲜明地区别于直接的意识形态教育,尤其是朋辈群体的良性沟通与大学生生活世界的意识形态影响,会显著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重要平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领导人民在新形势下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担负着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三观,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政治任务。红色社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重要补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特优势。从组织基础来看,社员普遍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浓厚兴趣,政治素养较高,并且社员广泛分布于各大学院、各个年级,具有群体的广泛性和扎实的群众基础,十分利于思想传播。从活动开展过程来看,学生群体创新意识强烈,活动自由度高,理论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活动参与的自愿机制筛选出了众多广受好评的创意题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打下良好基础。从活动影响方面来看,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了众多通俗性、趣味性、话题性的亚文化圈,红色社团为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与学生群体亚文化的交流互通提供了重要渠道。总之,以红色社团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教育效果,将传播者主体与学生受众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

二、高校红色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症结

红色社团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质载体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开发空间,但同时也要看到其长期缓慢发展的原因和显著优势下的严峻挑战。组织松散、管理缺位、影响有限等表象问题下是红色社团构成要素和体制机制的固有矛盾,唯有抓住发展症结,才能有针对性地破解困境,充分发挥红色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学生自治与学校管理难以有机融合

如果把红色社团看成是一个有机体结构,那么其变化发展则依赖于两个主体的交互作用。学生主体多维能动,求知实践欲望强烈,但组织无序、水平有限,依赖学校主体提供的专业指导与资源平台;学校主体统筹协调能力强,执行力高,但程序复杂、模式固定,为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必须依赖学生主体创造性力量的发挥。红色社团这个有机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样态,实现着怎样的团体功能,取决于学生和学校主体的结合方式、力量对比以及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红色社团的内隐功能在新时代以前往往处于引而不发的状态,“大思政”格局的到来,教育环境的成熟,给予红色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显性功能的空间。红色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独特性与优势在于——学生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真正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革新的良性循环。为了保证这一优势的顺利展开,学校主体必须在学生主体自我教育全过程中实现二者关系的动态平衡,也就是要把学校主体力量变为学生主体力量,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在现实层面要求学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度,即如何在扩大社团活动管理自主性的同时不至于形成自由散漫的不良风气,如何在加强学校约束性的同时不至于阻碍创新性,形成应付差事的形式主义。由于学校管理的异质性因素和学生自治的灵活多变,把握动态的度,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目前很多学校红色社团的发展都困囿于此。学生社团基于兴趣形成的小团体“自娱自乐”,成员没有资源开展活动造成形式单一;院校两级对红色社团的重视度不足,学生和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都是没有处理好社团学生与学校二者关系的突出表现。伴随着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力的提升,学校有能力也着实应该大力加强红色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目前存在的理论探索性和政治认同性的疏离,协调好学生积极性与学校规范性的关系,使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由自发探索走向自觉研究、主动宣传,追求学生自治与学校管理的有机融合。

(二)形式的娱乐性与内容的严肃性相互消解

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的感性内容下有着单一的意识形态要求,这是原则性、底线性、排他性的内在规定。红色社团在内容创新、信息传播方面发挥显著优势的同时也必须注重意识形态的单一规定,如此才能保证社团活动不偏不倚,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恰如其分。但是在斑驳复杂的现实条件下,部分社团片面追求活动形式与情感体验,为了吸引眼球提高关注度,使活动形式至于流俗;抑或片面追求理论张力与现实启示,使活动过程枯燥乏味。其根源在于红色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即形式的娱乐性与内容的严肃性相互消解。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从青年群体自身特点来看,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无法很好掌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在指导教师的干预下极易形成照本宣科的模仿。同时青年群体现实化、功利化的行为动机与娱乐思维、快乐至上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倾向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片面化的解读。二是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来看,移动终端的普及、时空界限的打破、信息的平等交互使网络平台的话语传播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不同意识形态的话语主体在同一网络空间中共存,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的引导,意见的集中造成了很大困难。同时,学生群体网络语言的运用具有泛娱乐化的特点,他们会以网络亚文化解构话语的权威性,而以诙谐机智、反讽恶搞为特点的网络信息极具话题性,会在学生群体中造成广泛传播,客观上压缩了官方自媒体平台的网络话语空间。此外,流量市场的介入与大数据算法的应用,使学生群体易于接受碎片化信息,这会解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性。总之,红色社团在主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会呈现出形式的娱乐性与内容的严肃性相互消解的情况,如何把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兼顾说理性与启发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娱乐性与严肃性是高校红色社团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又一重要难题。

(三)团体认同难以上升为集体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全体学生思想觉悟、认知能力、实践水平的整体提升,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认同。基于红色文化形成的团体认同既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势所在,也是红色社团的立身之本,是区别于其他社团和群体的显著标志。要想使团体认同上升为集体认同也就是要求红色社团解构自身,消弭个性,融合共性,建构一个学校范围的普适社团。这既超出了社团自身的能力范围,也不符合其发展初衷。具体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红色社团作为一个兴趣主导、自发结合的小团体组织,服务群体固定,影响范围有限,虽然社团成员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缺乏行动的主观意愿与客观条件,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适性功能。二是红色社团的团体认同建立在成员之间相似的知识背景、行为逻辑和话语体系之中,要想塑造集体认同需要把握不同专业人群的话语结构,削减团体自身的规定性,才能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共通点,工作量之大是社团组织难以承担的。三是团体认同要想上升为集体认同除了要改造融入其他团体意识以外,还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团体作斗争,工作难度之大也非红色社团自身可为。打破红色社团功能定位的单一,辐射人群的固化,使社团内部的团体认同上升为校园范围的集体认同,这既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也是红色社团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总之,如何实现红色社团的“破圈效应”,把红色理论融入不同的专业体系之中,以极大的亲和力和包容性去开展工作,避免“边缘群体”的出现,最终实现团体认同上升为集体认同,是发挥红色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又一难题。

三、高校红色社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创新路径

高校红色社团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引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也需要开发红色社团的载体功能。为了使高校红色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自发走向自觉,破解发展困境,实现内涵式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优化。

(一)资源重构:提升自身吸引力与凝聚力

任何组织都要重视自身内部建设,学生社团也概莫能外。“大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特殊的学生群众团体,是青年大学生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自愿型团体。”[1]尽管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然而无外乎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锻炼个人综合能力以及拓展未来职业人脉资源。所以,社团工作的开展“要通过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适应学生需求,增强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形成新形势下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2]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社团的载体作用,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必须实现红色社团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与重构,以提升自身吸引力与凝聚力。

第一,完善总体制度建设,提高红色社团的资源调配能力。红色社团是促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载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目标是相契合的,为此高校要从制度层面给予红色社团更大的支持,以此来提高其活动影响力。要把红色社团活动与学生党支部党建活动、团支部活动结合起来,要把红色社团活动与学校教务处、学生处以及“第二课堂”实践基地等部门活动整合起来,从而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另外,红色社团也要主动寻求专业老师的指导,提高社团制度建设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要主动从党团联系中吸收思想觉悟高的学员,提高社团决策的执行力;还要从活动组织上获得充足经费的支持。完善红色社团的总体制度建设是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支撑,决定了其后期实践潜力的发挥。

第二,严格会员培养管理全过程,激发红色社团内生动力与组织效率。“高校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平民化的色彩,这导致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并不能完全做到合理高效,机构臃肿、人员冗杂是其一大弊病,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社团的长远发展。”[3]红色社团要想发挥好教育功能,必须一改普通社团松散随意的管理机制,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赋予社团管理层充分的组织调动能力,同时也要保障社团成员真实的民主参与权利。为此要落实好准入撤销机制、培养考察机制和监督奖惩机制,以制度化的严格要求谋求活动上的规范参与。严格准入撤销机制和培养考察机制的目的在于实现“优胜劣汰”的人才筛选功能,在入团考核方面可以实行分级培养,选拔重点培养对象与普通培养对象。在参团后的考核方面,可以实现量化评比,根据日常表现实现普通社员—重点社员—干部社员的层级流动,对于屡次评比不合格的社员予以劝退。激发社团成员之间的良性竞争,保持适当的危机感,利于促进社团生活的参与感与成就感。服务于人才筛选功能的是监督奖惩机制,要将量化评比与德育智育成绩相挂钩,给予表现优异者物质精神奖励,申请校级奖励指标。对于违反社团规定的成员,分别予以警告、记过、通报批评、停止活动的处分。同时要保障社团成员的民主监督权利,确保社团运作过程的公开透明。

第三,坚持打造精品支柱工程,在充分运用资源的基础上扩大社团影响力。任何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社团一定是具有独特品牌和优良口碑的社团。红色社团要打造自身的精品支柱工程,即形成一系列内容实、范围广、影响大的品牌活动。所谓内容实指的是理论内容上的贴近实际、语言平实、逻辑自洽,实践内容上的真实可靠、问题可究、启发可寻,还要注意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尽量在最小时空性和最大实效性上相结合,真正促成“知行合一”。所谓范围广指的是活动覆盖的人群要多元化、多层次,要有学院比例、男女比例、年级比例、民族比例等标准上的考量,避免形成边缘化学生群体,实现教育对象最大比例上的覆盖。所谓影响大指的是在校园形成一定的舆论话题性,促进活动文化的正向传播,让每一位同学成为活动品牌的推广者与支持者。如此品牌活动才能形成口碑效应,随着代际传承打造出红色社团的精品支柱工程。

红色社团作为一种学生自治组织,其所掌握的资源有限,只有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在关键领域,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强化,红色社团的内外部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与重构,蕴含着强大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内部优化是基础,外部影响才是关键。因此,红色社团要抓住新媒体时代的机遇,让自身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产生更大的效果,积极主动发声,提升自身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技术支持:扩大活动影响力与传播力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区别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4]作为信息集散地和公共舆论场,新媒体拓展了人们意见观点的表达渠道和空间,也为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红色社团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相辅相成、交互发展。

第一,降低信息粘性,提高传播效率。“信息粘性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由西普尔(Hippel)提出,被定义为:将特定信息传递给信息搜寻者所需要增加的额外支出,简而言之即信息转移的成本。一般而言,信息粘性越小,信息传播效率越高,传播效果越好。”[5]基于“信息粘性”的研究,红色社团的新媒体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取素材要新鲜可靠,要紧贴时事,要以学生的普遍关注、社会的热点关切为切入口,引起学生的广泛讨论,从而在学生群体中高效传播,引导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解读的认同。二是信息的输出要区分模块,兼顾群体的多样性,既关注普遍问题又聚焦特殊利益,实现信息传递的精准化与个性化,减少信息资源的浪费。三是新媒体语言要简单平实,切忌生硬晦涩、空洞抽象,要贴近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容易接受,以科学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解读方式,塑造话题性,加速信息传播。

第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学生的生活世界。红色社团的自媒体发声是一种隐性的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其渗透性的功能。即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中隐性意识形态资源的挖掘,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思想意识观念的影响。对于隐性教育资源的挖掘除了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思考以外,还应该注重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当前高校内部存有大量数据资源,这些数据以文本、图像、视频、音频、传感器数据等模态呈现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维度,形成了关于群体和个体的数据链条,大数据将原本未发现价值或者低价值的数据信息转化为高价值数据信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化提供了数据基础。”[6]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数据、消费数据、阅读数据、出行数据、活动数据等资源的分析,整理学生的行为偏好、思想动态、心理特征,紧跟学生日常生活关注点,使红色社团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可以及时准确地迎合学生需要和生活热点,增强对于未来舆论方向的预测性,提高新媒体形势下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扩大红色社团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三,跟踪信息传播中间环节,做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的“及时雨”。红色社团的新媒体平台,除了要有主流意识形态信息的渗透性输出以外,还要对信息的传播过程进行管理和疏导,力争做到主流话题的创建、热点问题的引导、失范言论的纠偏。在校园信息的低热点期间可通过联系校内公众人物、“网络意见领袖”“明星教师”等群体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热点,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提高新媒体资源利用效率。在校园信息的高热点期,以鼓励读者后台留言的形式,开展网上社会思潮和热点焦点问题的舆论疏导。在提高学生错误思潮免疫力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控与学生工作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力度。要对情绪化、攻击性的失范话语予以坚决打击,防止其对主流舆论环境的破坏。要不断巩固和壮大网络评论与监测队伍,促进学校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对新媒体平台传播内容的筛选优化、传播过程的渗透运用、传播结果的管理跟踪,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效传播与高度认同。红色社团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群体中的朋辈话语传播,学生教育学生,更好地实现思想和情感的共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话语转换:形成思想共情力与向心力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从根本上说,红色社团是从学生视角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认同,以独特的话语表达范式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思想共情力与向心力,红色社团的建设必须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搭建理论学习差异化平台,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红色社团的最初形成便是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的学生自发形成的理论学习小组,是由共同兴趣主导下的自由结合。他们中间没有权威性的领导者、也没有受动性的客体,而是年龄相仿、背景相似,认知水平相当的平等主体。所以红色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的不同思想为前提,以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下的差异化成长为结果。红色社团的理论学习建设要以学生的共同兴趣为导向,以社会的时事热点和学生的群体关注为内容,构建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在充分激发个人自主性的基础上,通过内部有针对性的交流研讨,形成群体意志,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第二,以社团成员为中心,形成同伴效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级传播。“同伴效应,又译作同群效应(peer effects),它产生的前提是在一个群内,教育领域内的群通常包括宿舍、班级、年级、学校等。因此,可以将同伴效应广义地定义为宿舍、班级、年级或学校内同伴的背景、同伴现在的行为及同伴的产出对学生产出或行为的影响。”[8]红色社团的同伴效应比思政课教育更直观、更有效、更容易接受,并可以消除教育主客体身份上的疏离、沟通中的障碍和认同上的隔阂。红色社团要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自主性,社团成员要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向上,起到先进表率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可靠形象。社团成员还要以理论知识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在群体中积极发声,引导讨论方向,由宿舍的个体同伴影响,上升为学院的群体同伴影响,最终实现学生整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第三,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开展爱心公益行动。红色社团要积极利用校外资源,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进一步坚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向校外扩展。红色社团结合自身特性,与校外联系的切入点可以放在爱心公益活动上面。比如在倡导关注民生、情系西部、扎根基层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爱心公益行动(重点定向帮扶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顺利完成学业)等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通过最终结果的正向激励,在学生心中形成理论认同,在全校师生中形成向上向善、热心公益和奉献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进而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其爱党爱国热情。

总之,以红色社团为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工作机制的角度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加强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创新工作内容与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社团的吸引力,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重视网络社交快速崛起的时代背景,利用新媒体优势开展新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需要以学生的视角为基础,创新话语表达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使其真正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社团红色政治
缤纷社团
红色是什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红色在哪里?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追忆红色浪漫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