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凡,刘韦伟
(1.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1]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学习,善于运用学习所得解决现实问题,着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同时也始终立足于坚实的中国文化根基,在学习过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支撑,将其作为推进政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更好地凸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出学习型政党所具备的生机和活力,也实现了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协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便将政党学习作为切入口,探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中国文化焕发生机的文化建设道路。1941年,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2]这实际上就是以中国历史这一具体的文化载体,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应当树立继承传统的文化自觉意识,在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精华,方能更好地实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中国文化焕发生机的目标,形成全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由此,毛泽东同志于1949年强调:“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3]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领导人同样注意突出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强调管党治国和经济社会建设都离不开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经验。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指出:“说中国民族的东西没有规律,这是否定中国的东西……学了外国的,就对中国的没有信心,那不好。”[4]这不仅为党在该时期的文化学习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新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进而愈发坚定了全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遵循“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5]的号召,学习型政党建设再次实现了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协同。面对全新事业,政党需要广泛吸收和借鉴各种优秀文明成果,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警惕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引发的“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争论,毅然站稳中国立场,做到了不忘本来,在学习中将中国文化置于执政兴国的重要地位,不仅充实了自身,还把握了中国文化的血脉和基因,避免了文化自信的根基动摇、内容消解。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制定并阐明文化纲领和政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坚定文化自信相协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6],这不仅表现为善于运用学习者的思维,坚持实事求是、统筹兼顾,也表现为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适应时代需要,通过继续在全党推进学习,开展具备中国特色的强主体性、强原创性文化建设实践,进一步激发起全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引领人民走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
综观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学习掌握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理路、人文精神和道德元素,熔铸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红色基因、先锋意识和过硬品质,不仅为实现自身发展建设的目标带来了文化滋润,同时也“通过中、西、马的汇流,形成科学性、创新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的现代文化样态”[7],推动中国文化超越陈腐范式。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永葆中国文化生机活力、推动中国文化发展进步、创造中国文化新辉煌为己任,为持续坚定全民族文化自信带来了更强底气。
身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继续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是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自身本领,进而有效应对时势变化、回答时代之问的应有举措。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但依然存在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本领、防范和化解危机。就国内而言,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但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状况,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升啃“硬骨头”的能力,进而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奋力实现治理现代化;同时,党也正面临执政“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确定中心任务、领导方式和党群关系,进而从容面对相应考验和危险。而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以获得精神养料和前行动力。
从必要性上来说,只有本国文化才能在关键时刻引领执政党的学习方向,支撑起学习内容。面对执政兴国过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情况,倘若缺乏对本国文化的自信,而是照搬、照抄其它国家的做法,定会迷失方向。苏共便是前车之鉴:其在长期执政之后抛弃了自身优秀传统文化,背离、改写甚至丑化革命文化,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再具备政党建立和领导革命之初的坚韧品质和内在活力,也丧失了以史为鉴、反思所学所得的优良传统,最终只能逐步退化为一个“思想保守、僵化的消费型政党”[8],进而导致苏联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解体覆灭,由此印证了马克思的预言:“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9]
从可能性上来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本身就具有突出的优秀特质,“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10],这不仅能为全民族带来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厚底气。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情况,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认真学习的态度,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地开展学习,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考察文化元素、捕捉文化记忆,继续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进程,最终使全党增添更深沉的自信、更持久的力量,进而提升执政能力。
所谓文化自信的思维,是指在面向古今中外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突出中国文化的首要地位。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过程是强化文化自信思维的过程,原因在于其在不断学习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同时又以中国文化为本,坚定了文化自信,捍卫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时代形态。
从理论诞生的角度来说,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两个结合”,不断孕育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以创新性成果的形式在中国落地生根,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中不仅积极拥抱世界,具备了高度适应现代化进程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方法技能素养,还把握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这个具有自己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家进行的”[11]这一基本前提,认识到历史发展沿革和深深植根于内心的文化基因对于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深刻影响,进而立足于本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2],运用中国文化中的“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等代表性观念,有效规避了中国文化与各种不同形态文化间的潜在冲突,并在实现不同形态的文化为我所用的基础上突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反过来继续增强了全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从理论诠释的角度来说,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的合理性,形成了为文化自信所统摄的理论自信。理论是政党的精神之“根”与力量之“魂”,“理论诞生、运用检验、修正发展,其在任何一个生命环节展现出的科学性都会诠释这个理论的合理性”[13]。中国共产党人诠释理论合理性的过程,离不开学习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经由这一环节,广大党员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党不断学习探索的历史,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具体文化元素找到“走自己的路”这一法宝的过程。这不仅符合“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延续中国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也有深刻价值;不仅说明“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14],而是应当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也说明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本土依据开展的理论创新具有鲜明说服力。最终形成的创新性理论成果,作为“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也能促使国人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形成为其所统摄的理论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的来源,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其蕴涵的“天下为公”“大义凛然”“开拓进取”等元素不仅昭示了文化自信的精神基因,也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鲜亮底色,应当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具体的学习制度,形成了多方位学习体系,有效确保了三者以具体学习内容的形式呈现于落实制度的过程中。
从宏观体系架构上来说,现有的学习制度体系可概括为“中央带头,全党参与”。其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协同,在中央层面表现为中央政治局立足于集体学习制度,多次将学习内容聚焦到中国文化层面,例如《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等专题,与三种文化形态息息相关。在全党层面则表现为各级党组织立足于集中教育活动制度,聚焦历史文化、政治文化等主题,启发全体党员认识文化自信这一深层力量的重要价值。
从微观落实情况上来说,为了更好地诠释文化自信的三个主要来源,促使全体党员坚定文化自信,党还确立了一系列微观制度。例如在“三会一课”中进行相应内容的专题教学,同时辅以培训和宣讲制度,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相关内容学习。在实践中,还将其与激励制度相结合,对照学习中国文化的情况开展考评、选拔和任用,有助于广大党员树立开放式学习理念,真正做到以优秀的中国文化为立身之本、立业之基,进一步实现了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协同。
经过长时间发展和检验,现有的学习制度已经能够从内容上彰显文化自信的来源,使得广大党员具备知文化之明,充分认识到三种来源所指向的文化具象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协同。
所谓文化自信的价值,是指在明确文化作为意识范畴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将能动作用发挥到一定程度。“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价值旨归绝非“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纯粹研究,而是强调学以致用,切实将学习作为各级党组织解决问题的抓手和促进发展的牵引,将文化知识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践效能。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以上过程的基本要求,只有以确信为基础才能具备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动力,使之作为理论智慧凸显出现实意义。
从认识论角度出发,中国共产党力求将学习之“知”与实践之“行”相结合,在学习与实践的循环往复运动中彰显出学以致用的崇高境界。学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汲取中国文化内涵,对治国理政实践加以科学化指导,由此构成对所学内容正确性的检验,从而更加坚信中国文化所具备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例如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之治”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传统治理智慧,将古代慈善文化中的“以工代赈”思想应用到脱贫攻坚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自信的价值由实践效能得到了体现。这既为所学文化应用于实践提供了动力,也为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文化优越性提供了底气。
从价值论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实践,中国共产党将所学文化内容更好地转化到为人民服务、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前行的进程中,也构成了自身持续学习的动力支撑。“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16]在高效能的实践中感受文化知识蕴含的重要价值、学习活动具备的巨大能量,从而形成持续学习文化知识的恒久信心;在低效能的实践中充分了解相关学习机制、内容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把握自身文化知识储备与人民和时代所需间的差距,从而更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使用-再学习”良性循环生动地展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进而将文化自信的价值充分发挥并一直延续下去。
建设学习型政党必然以保持政党的先进性为直接目的。具备先进性的政党,对其成员提出的要求既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也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协同也能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彰显出重要价值。
就前者而言,内在协同有助于促使党员练就过硬本领,凭借真才实学解决问题,实现“学以增智”。习近平总书记在2004年就指出:“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知识层出不穷,迫切要求我们每个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17]推动党员队伍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在知识和信息成为战略资源的当下开展党内学习的重要目的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党员唯有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和固有思维,才能结合国情,明确为实现民族复兴目标建功立业的学习方向,确定更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具备更为博大的胸怀、宽广的气度和高远的格局。同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对于治国理政实践的价值,并获得相应的现实启示,反过来也有助于继续增添文化自信,以适应更新更高的要求,形成学习与坚定文化自信间的良性循环。
就后者而言,内在协同有助于促使党员形成正派作风,凭借优秀品质经受考验,实现“学以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价值追求能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对党员干部的立德修身起到促进作用。相比于以强制力为保障的法律,柔性化的道德滋润往往是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更易于帮助广大党员从内心深处形成对自身的规范和约束。只有将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内在协同,在对中国文化产生高度认同感、归属感的基础上发挥道德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学习内容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党员成为道德的示范者、引领者、维护者,凸显政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保持对广阔社会空间的密切关注,其中就包括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8]目标。具体逻辑就是基于党的感染力、号召力、行动力,带动全社会向党看齐,不断推动将政党学习意志转化为全社会学习共识,进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诠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最终建设学习型社会”[19]的真谛。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协同对于该过程具有两方面意义。
一是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党分散在各领域内各级组织的动员和引领作用,在同心协力的基础上形成多方位、多领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整体格局。学习型社会具有“无人不学、无时不学,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鲜明特征,需要将全部个体充分调动起来。除了中国共产党外,“目前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够拥有如此健全而又完善的组织网络,从而对超大规模社会进行有效动员与治理”[20],党发挥好动员力,既要带头学习,也要在对所学的知识具备清楚认知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明确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及其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进而保持对中国文化的高度热爱和充分信赖。倘若是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政党,即便自身通过学习取得了一定收获,最终也会因缺乏对中国文化的底气而迷失了带动全社会广泛学习的方向,难以具备引领全社会共同学习的力度,无法在明确中国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先进学习理念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二是有助于促使全社会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好不同文化间的关系,进而更加明确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党内学习的内容种类多、覆盖面广,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立足于国情,不被其它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所迷惑,归根到底就是因为重视了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协同,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范式。
“文化软实力”这一精神性竞争因素的出现,不仅与文化发展方略有着密切的关系,更突出了文化与经济和政治发展间的不可分割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提升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发挥影响力和领导力,通过着力实现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协同彰显出相应的价值意蕴。
一方面,这将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形成对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充分认知和细致把握,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结构性优势。通过发掘两者在精神、特质、品格和追求等层面相契合的理念,找到联结的关键点,中国文化中所蕴涵的智慧和话语可以转化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具体策略,这不仅有助于从理论维度上实现两者间的隔阂消解与共同繁荣,实现中国文化与指导思想的汇流、融通和结合,为丰富当代中国的文化样态和文化发展格局注入鲜活的力量,更有助于从现实维度上彰显当代中国文化在解决国内外政治与社会重大问题上的实际效能,对于提升当代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从根本内涵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另一方面,这将有助于激发全党全民族对中国文化的牵挂和关注,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性优势。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基于自身文化软实力优势,遵循“文化殖民”的思维,不断标榜西式自由、民主和人权等政治文化,实际上是打着幌子威胁别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为了避免落入西式话语和思维陷阱,必须发挥中国共产党内在的这种二元协同优势,促使全体国民关注文化命运、心系文化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凝结成属于全体国民的认同性优势,形成自身强劲的文化软实力,从而维护好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保持应有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