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老头》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奠基之作,它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揭露了人们在金钱面前的丑态以及社会中的道德缺失,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贵族阶级的没落史和金钱的罪恶史。本文将从人物形象、情节线索、叙事手法的角度对小说的表现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高老头》;人物形象;情节线索;叙事手法
【中图分类号】I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4-0025-03
一、引言
巴尔扎克是“现代法国小说之父”,《高老头》是他在1834年创作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作者通过大学生拉斯蒂涅的视角观察社会与生活,把高老头的人生悲剧与法国的社会现况展现给读者。小说成功塑造了偏执的父亲高老头、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阴险狡诈的伏脱冷等一系列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并通过一个非“人”的主角——金钱串联情节,揭开了一幕幕悲剧,揭示了巴黎社会金钱至上的扭曲观念,并且对道德沦丧的现实给予了激烈的抨击。《高老头》以其多场景、多层次、多情节、多故事的特性享誉世界,因此本文的分析也将通过这几个方面展开。
二、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组合在一起成就了这部作品,使这部作品成之为经典。
(一)高老头
高老头生活在时局动荡的时代,这一时代是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帝政时期和波旁王朝时期新旧交替之时,高老头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开始从商牟利。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由于中年丧妻,所以过于溺爱女儿,一心想要女儿进入上层社会,最终通过给两个女儿各自80万法郎的陪嫁,使大女儿嫁给了雷斯托伯爵,小女儿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但他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女儿同等的回报,相反,过了一段时间,女儿女婿们便因为嫌弃他是一个卖面粉的商人而把他赶出了家门,高老头只能私下与女儿会面。可即使这样,为了让女儿们过得幸福,他还是把自己变卖房产所拿到的钱都分给了两个女儿,自己则住进了贫民公寓。由于他的女儿生活得过于奢侈,因此他最终在女儿的压榨下破产。但他在生病卧床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女儿来端茶倒水,甚至在他死后,他的两个女儿都没有出面安葬。在这部作品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就是高老头,他不仅虚荣而且是宗法制度的捍卫者。在发财前,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脑子里的宗法观念根深蒂固。恰好在工业革命前期,他的面粉生意做得很好,赚了一大笔钱,所以他只懂得用金钱来满足女儿物质欲望的方式来表达父爱,就连破产以后都没有改变自己的观念。而导致高老头病态父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中追求虚荣浮华的氛围。从表面看,高老头是为了让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实际上这也是他攀附上层生活的一种手段,而他的这种病态的爱也必将导致悲剧的发生。作者的这种描写表面上是在写高老头对虚荣的追求,实际上是对社会上追求表面风光的悲剧现象的批判。高老头的病态的爱使得他成了金钱的牺牲品,在临死前,他的两个女儿都不在身边,有的只是假意为他送行的女婿家的空马车,他也因为没给自己留钱,所以死后的安葬费都是好心的大学生拉斯蒂涅支付的。高老头的一生最终以悲剧结尾,动荡的时局是悲剧发生的因素之一,但是主要是源于其超阶级的畸形父爱。作者通过高老头这一形象,指出了高老头在动荡的时局中产生的畸形心理,高老头在金钱社会的影响下,产生了畸形的父爱,造成了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批判了人与人之间露骨的金钱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缺失。总结出只有在教育儿女的过程中规避高老头这种极端错误的做法,才能真正实现教有所成。
(二)拉斯蒂涅
拉斯蒂涅是作品中刻畫的最有特色的一个多面人物,他前期十分单纯但后期变成了利己主义者,作品中着重写了他的野心家性格的形成过程。作为作者的化身,拉斯蒂涅在小说中充当着社会观察者和事件见证人的身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本来想沉下心来做学问,但被上流奢华生活所迷惑,便一心想往上爬。他的性格的最终形成是由三件事促成的,即鲍赛昂夫人的情人因为陪嫁的资产而抛弃她,使她不得不退出了上流社会的交际圈;阴险的伏脱冷因被别的房客出卖而入狱;高老头在被女儿剥削完之后惨死,这三件事给大学生拉斯蒂涅的认知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个没落贵族出身的大学生,在初入社会时,他什么都不懂,直到见识了众人对待德·阿瞿达侯爵的态度,才知道体面的行头对于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多重要,也知道了做学生和做社会人士的区别。所以才会在追求高老头的大女儿失败后去追求二女儿,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向上流社会迈进。但在看到鲍赛昂夫人被情人抛弃以及高老头惨死后,他意识到了在巴黎,金钱永远比爱情和亲情重要,他决心变得自私自利。作者在刻画拉斯蒂涅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揭露资产阶级社会金钱的统治作用,细致地刻画出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抨击了当时人们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揭露了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作者通过描写他的心理和经历,揭示了法国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和资产阶级逐渐替代贵族阶级的事实。
(三)伏脱冷
伏脱冷是一个充满野心的政客的典型,他十分阴险圆滑,混迹在普通群众中,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因为见识过社会上的道德与法律总是帮助有钱有权的人,不给老实人出路,所以他从不对社会抱有期望。作品中他对拉斯蒂涅的诱惑循序渐进,给拉斯蒂涅灌输了金钱至上和利己主义的观念,但这个阴谋家最后却因为被房客出卖而入狱。作者借伏脱冷这一人物形象,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作者对伏脱冷持有两种态度且相互矛盾,既将其写成阶级社会的罪恶代表,对其加以批判,同时也在字里行间表现出对伏脱冷潇洒、能干、意气的欣赏,作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描写伏脱冷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出自己对当时阶级社会的批判和不满。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人物之外,《高老头》中还有一些次要人物也使人难以忘怀,如爱占便宜的伏盖太太、虚荣的鲍赛昂子爵夫人和极度善良的维多琳等人物,他们也极具个人特色,但是在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做到了人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他们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具有追求个人私利的共同特性,经过作者的撰写使书中细节更加生动,故事情节更加饱满,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引起读者共鸣。本文通过描写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仅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很好,充分反映了当时巴黎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环境,这为故事中人物性格的描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交织并进的情节线索
《高老头》由六条线索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高老头和拉斯蒂涅这两条线索。前者是描写高老头病态的父爱以及悲剧的结局,后者是描写拉斯蒂涅一步步走向堕落的过程。作者还在这两条主线索中穿插了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的故事,这些线索看似错综复杂,实则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并且通过层层剖析将故事情节逐步推向高潮,这些线索起着互相补充、互相推进的作用,将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突出表现了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在《高老头》这一优秀作品中,不仅这些主要人物使人印象深刻,其他次要人物的细节描写也十分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很有特色,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当时法国的动荡社会,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和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抨击了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
作者在描写高老头这条线索时,通过一系列的情节来表现高老头对女儿病态的父爱,并且力图用详略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他的悲剧。在前半部分,作者只是简略地进行描写,但在后半部分,作者的描写比较详细。前半部分中高老头的女儿只有在没钱的时候才会偷偷地去找高老头求救,作者对这些情节只是一笔带过。但到后半部分,高老头破产,并且不能满足女儿的需求之时,作者便开始对情节进行细致的描写,通过各种情节的呼应以及矛盾的激发,把高老头的悲剧推向了顶峰。作品中高老头的大女儿对情人倾尽所有,最后钱都被骗光了才想到父亲,可在父亲晕倒在床时她居然溜走了,然后发现票据没签名又返回来找她的父亲。这些情节的描写使得冲突加深,高老头的过度无私的爱没能得到女儿的回报,反而使得他成为父爱的牺牲品。直到他死的时候,他的女儿都不在身边,有的只是假意为他送行的女婿家的空马车,他也因为没给自己留钱,所以死后的安葬费都是好心的大学生给他出的,这种矛盾冲突的不断激化使《高老头》的悲剧达到了高潮。
在拉斯蒂涅这条线索上,作者用拉斯蒂涅的堕落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作品中描述了拉斯蒂涅从淳朴到渴望拥有权势的变化,通过对拉斯蒂涅在上层贵族生活的场所鲍赛昂子爵夫人府邸和下层人民生活的场所伏盖公寓的经历的描写,来表现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处世观念,以及高老头去世对拉斯蒂涅的影响。文中分成三个部分布置小说情节,刻画人物的形象。第一个部分,是写拉斯蒂涅被雷斯多夫人家排斥后去寻求鲍赛昂夫人的帮助,鲍赛昂子爵夫人答应把姓氏借给他,这便是他堕落的起点。作品通过这个事件反映了上流社会对拉斯蒂涅的性格的影响以及他这阶段的想法的转变;第二个部分是安排伏脱冷教育他,靠家里的资助远远不够。因此他听信伏脱冷的教育,即在追求但斐纳的同时勾引维多琳,这便是他欲望膨胀的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部分是在高老头死去之后,他看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决心变得自私。在高老头生病的过程中,他一直在尽心尽力的出钱帮助,但是在高老头死后,他便去纽沁根太太家吃饭去了。这两个情节的对比使得拉斯蒂涅的转变更加具有讽刺性。在这些因素的组合下也使得他的性格更有立体性,也使作品讽刺社会以及批判金钱迷惑人性的主题凸显了出来。
这两条主要线索与逃犯伏脱冷的故事、鲍赛昂夫人退出巴黎上层社会的故事、医生皮安训的故事、泰伊番父女的故事这四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反映了波旁王朝前期法国社会的世态人情以及社会中由金钱所导致的罪恶。
作者在撰写《高老头》这一作品的过程中,多次采用对比手法,主要是为了抨击拜金主义,将高贵庄重的鲍赛昂夫人和粗俗鄙陋的伏脱冷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透过这两人看透社会的理论反衬出作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的惨败,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意味。
四、独特的叙事手法
(一)重复叙事的叙事手法
重复叙事是指讲述数次只发生了一次的事件,它分为三种类型,即情节重复、话语重復和词语重复。情节重复是指某个故事情节经常在作品中出现,被叙述的次数很多;话语重复是指某段对话或者语句出现的次数多;词语重复是指作品中的某个具体的词语被频繁使用。
首先是情节的重复。文中在高老头临死前,他反复提起女儿还小的时候在希安街时听话不顶嘴的回忆,以及高老头在死后,文中提到他的旧物时又提起他临终前说的话,即但斐纳和阿娜塔西以前年纪小不顶嘴。这两处情节的重复,凸显了高老头对女儿浓重的父爱。
其次是词语的重复。“她们”这个词在高老头的口中出现了很多次,比如“她们怎么样啊”“她们玩得开心吗”“她们在这儿,我的痛苦就会减轻”“她们的心像石头一样”等,这些分别是高老头在临死前对女儿的关心以及在知道女儿不会管他之后的绝望。他的这段期盼与自省使他的悲剧达到了一个小的高潮。这种重复的使用不会给人一种拖沓的感觉,相反,会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高老头的绝望,以及看清他悲剧的本质。这种重复叙事的写作手法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是作者面对时局动荡的无奈情感,披露了法国贵族势力逐渐被资产阶级所取代的社会事实,揭示出当时的法国社会人人都崇尚金钱至上的本质现象,这是作者极其不愿意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二)设置悬念的叙事手法
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如在第二章《平民公寓》中,关于伏脱冷“鬼上当”的身份,作者并未直接给出答案,只是隐晦地介绍他整个晚间都在外面,时常在傍晚的时候回来并且在夜里会见客人。作者在这一章留下了悬念,直到第四章《鬼上当》才给出答案:由公寓里的老小姐米旭诺把伏脱冷隐藏的苦役监逃犯的身份揭露出来。在揭穿前作者还描述了她在心里权衡了是揭穿还是不揭穿伏脱冷的身份获利更多。通过这种方式,作者还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揭露了出来,这样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的发展。并且在高老头临死前,作者采用插叙的手法插入了他以前有钱时女儿女婿对他的态度,让读者在了解了他的付出之后心中有怜悯感,也会使读者想知道这个可怜的老人这样的付出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回报,令读者有深入阅读的欲望。这种设置悬念的叙事手法,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投入到故事的探索中,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作者阐述的金钱至上的社会现象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
以小见大即从小的方面看见大的方面,用小细节、小事件和小题材来揭示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如文中高老头的结局说:“拉斯蒂涅上德·纽沁根夫人家吃饭去了。”这个结局是以拉斯蒂涅决心向虚伪的社会发出挑战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以及对金钱至上的社会的批判。通过拉斯蒂涅这个小人物的转变,来批判整个社会黑暗的现实,揭露像高老头那样的受宗法观念影响的人的生存的艰难。也是在告诉人们,只有摈弃资产阶级、贵族阶级、权贵阶级的思想观念,才能打破金钱至上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五、结语
《高老头》这篇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题展现方面十分成功。作者用一些独特的叙事手法把人物刻画得鲜明生动,通过各类人物的经历,揭露了巴黎社会中贵族与官僚联合控制社会的现实和下层人民的凄惨状况,很好地揭示和批判了在金钱至上的巴黎社会中人性的冷漠与缺失。作者还运用交织并进的情节线索,把事件连接起来,先后展现给读者,并且赋予特殊的内涵。这些都使《高老头》成了一部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
参考文献:
[1]晁召行.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J].许昌学院学报,1986,(3).
[2]张静.论《高老头》中的父爱悲剧及其原因[J].文学界(理论版),2012,(11).
[3]李国辉.激情的象征与《高老头》的经典生成[J].台州学院学报,2014,(5).
[4]巴尔扎克.高老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5]张秀章.巴尔扎克妙语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朱维之.王立新外国文学史(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7]郑克鲁.法国文学论集[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
[8]郑克鲁.外国文学简明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张雅程,女,汉族,湖南邵东人,邵阳学院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