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
【摘要】 李白被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而穆太耐比也被称为阿拉伯世界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一个被称为“谪仙人”,一个是自命的“先知”。这两个来自不同的国度、属于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伟大诗人在性格和命运上有着极大的相似。但由于社会风气和家庭背景及生活环境造就的心理差异,使两位诗人作品内容迥异,文章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对两位诗人及其作品进行初步的比较,进而达到文化上的交流。
【关键词】 李白;穆太耐比;生平经历;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5-0025-03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分别属于东亚和西亚两个不同的文化圈,从而在语言、行为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根本的差别,对于李白和穆太耐比这两位来自异质文化的诗人,他们之间的对比应从“求其同”的角度出發,进而辨异。为了达到求同辨异的目的,本文使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在两位诗人之间展开身世、性格以及心理上的对比。
一、相同之处
(一)才能与声望
李白自述“十岁通诗书”,“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新唐书》中提道:“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其时李白不到25岁,当李白来到长安后,先拜见了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①贺知章将李白荐于唐玄宗,唐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奉翰林②”。
当代,李白被称为“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
上海大学教授董乃斌这样评价李白:“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就像夏夜的星空一样,有这么多灿烂的明星,这么多明星拥着一个明月,那个明月就是李白。”
穆太耐比作为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很早就显露出其诗歌与文学的天赋,他9岁就开始作诗,诗歌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当时的各种题材,比如描写和赞美勇气,阐释哲学,体现生活。“他的天才,广播的阅历,高度的灵感,总的来说使他把这些传统题材作为洋溢着自己精神个语言特色的一种新诗歌的形式”,汉纳·法胡立在他的《阿拉伯文学史》中说:“穆太耐比像在空中翱翔,其他人则在地上行走③。”当代阿拉伯世界著名诗人阿多尼斯的诗集《书》中,大多数章节都以穆太耐比的诗开篇,“以至于难以准确的区分”作为诗人的‘我’和作为他者的‘我’,或者区分阿多尼斯和阿巴斯朝诗人穆太耐比” ④⑤。
(二)生平经历
李白和穆太耐比作为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里最有名的诗人,竟有着非常相似的命运,这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
1.李白(701-762)
李白生于盛唐,自二十五岁起离开故乡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寻访名师高友,期间也曾投奔一些地方政要借此进入仕途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由于他自负的性格得罪了很多人,使他一直不能如愿。直到他四十二岁时,经贺知章的推荐才受到唐玄宗的接见。唐玄宗见到李白本人后非常爱其才华,于是将李白留在身边随侍,封其为“翰林院供奉”。但李白狂傲自负的性格得罪了朝廷中的权贵。加之唐玄宗对李白的宠幸使李白又遭到嫉妒和排挤。于是李白请求玄宗放其还山,玄宗遂将李白“赐金还山”。后来李白在他的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将他的傲气与对权贵的蔑视直接表达了出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尽开颜”。
2.穆太耐比(915-965)
穆太耐比光辉的前半生与李白的情况颇为相似,童年时就崭露出诗歌方面的天赋,由于躲避战乱,和父亲逃入沙漠地区生活。青年时期开始游历四方,起初他辗转于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大城市以及学术中心,拜见了一些当时的大学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后来他辗转多个地方为当地的权贵做赞美诗,然而这些人无法满足诗人的政治抱负。后来经人推荐,他结识了塞福·道莱(915-967)——阿勒颇的哈姆达尼王国领袖。塞福·道莱是当时著名的阿拉伯民族英雄,他经常与拜占庭作战并得胜,而且他也像其他阿拉伯权贵一样,喜欢诗人和诗歌来称颂自己,穆太耐比久闻塞福·道莱之名,对他非常钦佩。塞福·道莱也很欣赏穆太耐比。君臣二人形影不离,穆太耐比在追随塞福·道莱的八年时间理,其地位、财富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他也因此遭到嫉妒和诽谤,最终含恨离开了塞福·道莱。
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前半生都经历了广泛的游历与求学,并且都想通过投访权贵实现政治抱负。他们最辉煌的人生都是与当时最高掌权者联系在一起,并得到了殊荣。但是由于恃才傲物,得罪了小人,最终被迫放弃了原本美好的前途。
(三)性格与写作风格
前文所说,二位诗人因为相似的性格而走上了相似的命运,不仅如此,在相似的性格和命运的作用下促成了相似的作品风格。
众所周知,李白是一个自负的诗人,不论从他的行为中还是从他的诗歌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例如当李白被选召入京面见皇帝所作《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此诗前四句描绘了一种农家田园的闲逸生活,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最后“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显示了无比自负的心理。
《临终歌》首句:“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诗人将自己比作了翱翔天空的大鹏鸟,可见在他的心里,哪怕是到死,自己都一直是高傲自负又特殊的那一个。
而穆太耐比的豪迈和自负更甚于李白,他的矜夸诗 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不是我以族人为荣》中,诗人毫不谦虚地夸赞了自己:
不是我以族人为荣,而是族人以我享誉、我的荣誉不靠祖先,而是全靠我自己。尽管我的祖先,为全阿拉伯人称誉。无家可归者求他们救动,犯罪失足者求他们荫庇。如果我洋洋得意,那自负也因我与人迥异;世上还没有人,比我更了不起。我与慷慨同义,我是诗歌的上帝,我是敌人的毒剂,我被忌妒者妒忌。与当年沙里哈先知 在赛母德人中相似,我在这个民族中 被认为陌生而奇异。
穆太耐比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过得非常不如意,心中满怀感慨,对他的一生进行了反思,咏出了:《岁月未在我心中留下什么东西》:
岁月未在我心中留下什么东西?令我欣喜,为之着迷,无比珍惜。酒保!你们这杯中是酒,还是斟满了烦恼和忧愁?难道我是一块磐石,为什么无动于衷?无论是面对这美酒,还是耳闻那歌声。我若是要那琼浆玉液也可以得到,可是要知心的朋友却无处寻找。我在人世间得到了什么东西?奇怪的是尽管我抱怨,却遭人妒忌。
这首诗正好呼应了李白在官场不得志,借酒消愁时写地《将进酒》。试想,如果这两个伟大诗人穿越时空,出现同一家酒楼里,穆太耐比凝视杯中酒,默默地吟出《岁月未在我心中留下什么东西》,他自问:这尘世留给他了什么,为何那么多忧愁。临近他的李白听到了他的吟叹,满饮一杯,对出《将进酒》:不管我们得到了什么,遭遇了什么,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但饮杯中酒,放下曾经的愁悶。
《岁月未在我心中留下什么东西》和《将进酒》两首诗的在内容上形成的互文进一步体现了两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诗人奇迹般相似的命运和才干。
二、不同之处
两位诗人的不同之处既是显而易见的,又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显而易见和理所当然的背后,有着更深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一)社会因素
虽然两位诗人作品风格上都有自负的豪迈之情,然而他们诗歌的内容和手法却有很大的区别,这基本上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民族有着极大的关系。
中国诗歌主要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并且以山水、田园、边塞、送别、爱情、战争为题材,不论社会如何,中国文人的诗歌都是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载体,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气质,即便是豪放如李白,在他的诗中依然用景色来铺垫感情。
而阿拉伯诗歌则不同,阿拉伯诗歌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没有记录的年代,诗歌首先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而存在。后来由于个人恩怨,或因部落间、宗教与政治上的敌对与分歧,或为赚取财富结交权贵而产生了各种目的诗歌。其题材主要包括矜夸、激情、赞颂、描写、悼怀,讽喻等⑥。由于其目的性明确,加之游牧于沙漠的阿拉伯人性格直率,所以较之中国诗歌,阿拉伯诗歌的表达更为直接,李白和穆太耐比的诗充分体现了两种社会和两个民族在诗歌上的差别。
另外,中国古代社会,文人普遍接受孔孟之道,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标榜。正如李白诗中所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尽开颜”。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少有歌功颂德地赞美诗。即便有,其形式也是委婉的,我们可以从李白为唐玄宗和杨贵妃写地三首《清平调》中看出,李白用典故和借喻来形容杨贵妃和唐玄宗之间的浓浓情意,是一种让人心领神会的表达,并不是直接夸赞。
然而在阿拉伯世界赞美诗则大为流行,这与阿拉伯古代社会的风气是有关的,由于部落间的战争和仇恨,阿拉伯古代社会的诗人就是媒体,他们的诗歌就是舆论,诗人首先必须掌握讽刺诗来攻击敌对部落,在讽刺过对方之后再赞美己方部落,这是部落间文斗的基本形式,阿拉伯世界统一之后,部落间的矛盾不再突出。诗人们开始赞美权贵,权贵们也喜欢被赞美,他们给赞美他们的诗人丰厚的奖励,这大大提升了诗人写赞美诗的热情,赞美诗成了诗人的必修课,其内容和创作手法也因此变得浮夸。
(二)心理因素
大卫·戴奇斯说:“精神分析学以两种方式进入文学批评:其一是对创作活动的探索,其二是对作者心理的研究,目的是揭示作者的创作态度、心理状态与其作品的特殊性质之间的关系。” ⑦为了探究两位诗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童年生活以及他们后来的性格与命运来推断,再借此说明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其作品的特别之处。
首先,李白出生的家庭应该是富裕的,虽然没有任何记载说他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但是通过他的成长轨迹来看,他小时候即有书读,又能练剑,二十五岁之后开始游历,这样的生活,他的家境一定是富裕的。
再看穆太耐比:“生于库法成城肯达镇的一个贫寒家庭,父亲是卖水者,用骆驼为肯达镇的居民贩水,人称‘卖水的阿卜丹’,很有可能他在童年时丧母,由祖母抚养长大” ⑧,后来他和父亲躲避战乱时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平民生活的悲惨,认识到弱肉强食的现实,铺垫了他追求权势、鄙视弱小的心理 ⑨。为掩盖自己的出生,他的诗歌中从来没有提起过自己的父亲母亲,而是通过极度的夸张的手法鼓吹自己出身。
了解了两位诗人的出身背景后,可以说李白诗中的自信与自负贯彻在他的人生中,尤其是他前半生处于盛唐,在家衣食无忧,在外挥金如土,养成了他的豪迈与自信,这是浑然天成的。反观穆太耐比,童年时期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多地,在此过程中目睹了战争和掠夺,善良虔诚的人被压迫被屠杀,而那些挥舞屠刀的人却没有被宗教信仰所制裁,这使他心里逐渐抛弃了自己的信仰,并意识到只有强者才能生存,所以在他的诗歌中多次质疑,贬低伊斯兰教。另外,穆太耐比出身贫寒,而他的诗歌中却是极尽所能的抬高自己。现实中确实常有极度自卑者却表现出极度自信的情况,可以说穆太耐比的自信与自负是被激发出来的。
(三)哲学思想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他很早就相信喜欢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
穆太耐比在思想上受到当时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伊斯玛义派影响较大,该教派在什叶派中也属于激进极端派,这对轻少年时期的穆太耐影响迫深,再加上他目睹的战争和灾祸,使他对当时的宗教信仰不屑一顾。
三、结语
无疑,作为两个民族两种文化上的代表,李白和穆太耐比是杰出的,伟大的,在他们相似的命运乃相似的性格所致。而他们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差异为大家研究诗人及其作品提供了典型案例,说明了诗人所处的社会与其心理的分析在比较文学中的重要性;他们社会文化上的差异则为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补,互识提供了交流空间。
注释:
①穆太耐比在阿拉伯语中的字面意思即:自命的先知,穆太耐比是他本人给自己起的绰号。
②(黎)汉纳·法胡立著,郅溥浩译:《阿拉伯文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
③薛庆国:《阿拉伯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7页。
④矜夸诗是赞颂诗的一种,只是对象不同,赞颂诗的对象是被赞颂者,而矜夸诗是自己或自己代表的部落集团。
⑤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仲冀坤译:《阿拉伯古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页。
⑥(黎)汉纳·法胡立,郅溥浩译:《阿拉伯文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⑦(黎)汉纳·法胡立,郅溥浩译:《阿拉伯文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⑧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仲冀坤译:《阿拉伯古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⑨薛庆国:《阿拉伯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2007年版,第36-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