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2-02-04 20:45温开照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教总书记马克思主义

温开照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明确了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成果、最新发展,是党的宗教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为新时代我们认识宗教、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宗教,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一)坚持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宗教,把握宗教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宗教与其他任何社会历史现象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可以概括为唯物的反映论和社会改造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反映论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宗教的存在有其深刻的自然、社会、心理和认识的根源,随着宗教存在根源的消失,宗教也将会自然消亡,但这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社会改造论认为,由于宗教的根源存在于不合理的社会,所以要从根本上改造社会,实行社会革命,把对宗教的批判引导向对社会的批判,指引宗教信徒要为建立人间的天堂而奋斗,论证了宗教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规律。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五性论,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将长期存在,不能用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禁止群众信教或不信教,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及政教分离政策,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工作的理论和政策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导”的重要论述指引我们要科学认识到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不能“短视”,不能采取“收”的态度对待宗教。“导”,就是要积极引导宗教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四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前三句话讲的是重大政策和原则,最后一句讲的是根本方向和目的,是工作的重点。[3]在2021 年全国宗教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必须坚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4]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把握了宗教生存和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宗教有长期性的特点,进一步阐明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阐明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重要性,讲清楚了对宗教不能用行政力量、用斗争方法去消灭,也不能把宗教当作济世良方,人为助长宗教热,而是用引导的方法团结教育好广大信教群众,引导宗教界发挥宗教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境外一些外国宗教组织企图重返中国,恢复旧有的隶属关系和在宗教上的特权,重新控制我国宗教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干涉我国的活动从来没有停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的“导”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精准把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抵御外来宗教渗透,保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指明根本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这一系列讲话,阐明了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提出了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分析某一具体结论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不机械地套用结论,指示了我们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宗教、处理宗教问题。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宗教的群众性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第一次提出了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和发展宗教的群众性的观点,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5]在2016 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6]要把能不能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作为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7]在2021 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他再一次强调党的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既要保护信教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最大限度团结信教群众,也要耐心细致做信教群众工作。[8]要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尊重信教群众的习俗,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9]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群众宗教信仰。[10]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要坚持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对待信教群众,阐明了不信神的执政党看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多接触、多谈心、多帮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吸引人、团结人。截至2013 年年底,宗教教职人员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5%,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9.6%,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基本实现了社保体系全覆盖。这些都有力地反映了党和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重要观点,致力于推动在社会责任、行为方式方面进行引导,支持、鼓励信教群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支持宗教团体有选择、量力而行地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和慈善活动。

(三)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认识宗教,把握宗教的复杂性、国际性和民族性,坚持辩证看待宗教社会作用二重性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为剥削阶级所利用,成为其麻醉人们精神的工具,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能起到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如历史上科学家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十字军东征等就是宗教消极作用的典型事例。

宗教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历史和现实的矛盾有关系,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宗教的群体性如果被人利用引起对抗,就破坏了社会稳定;宗教如果走向极端,就会导致排他性,容易引起社会冲突,宗教极端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相结合,就会导致民族分裂活动或暴力恐怖活动,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因此,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性与消极性共生共存。当前,宗教的社会作用仍然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各界普遍认为,宗教的积极作用主要有爱国爱教、心理抚慰、道德教化、群体凝聚、宗教慈善、文化推动等;消极作用主要有宗教狂热、宗教极端、宗教迫害、宗教冲突等。宗教还具有“放大器”的二重功能,既可能扩大冲突,又可以促进和谐。在一个深刻变革、快速转型的社会中,宗教的两重性作用更加凸现,既可能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也可以产生特殊的积极作用。认识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引导宗教积极作用方面充分发挥,引导宗教的消极方面的作用得到抑制,宗教工作就抓住了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对待宗教问题,不能采取简单的“收”的态度,忽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片面夸大宗教的消极作用,也不能采取简单的“放”的态度,忽视宗教背后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片面夸大宗教的积极作用,而要采取“导”的态度,客观、辩证地认识和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尊重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把宗教事务管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把握好工作的尺度,根据实践的不断发展变化调整具体政策和工作策略,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11]要积极引导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作用。[1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此些理论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化和中国化,科学阐明了要认识到宗教的社会作用仍然具有两重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宗教问题,深刻把握宗教的社会作用,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和工作中的摇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做好宗教工作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1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的,是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14]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机结合起来,指明了宗教工作的方针、目标和方法,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15]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深入推进我国宗教界的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全国宗教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6]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理论观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宗教实际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行动指南,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表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合理吸收中国历史上宗教关系特别是政教关系的成功经验,处理好新时代的宗教关系,建设新时代与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从而凝聚人心、调动全体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积极性。我国几千年来的宗教关系有几个特点:一是“以教辅政”是中国政教关系的主要特点。二是正确引导宗教成为社会和谐力量。三是多元宗教和谐共生。四是宗教引发的民变导致了政教关系的紧张。五是外来势力干涉引起的国家主权问题忧虑。中国古代几千年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敬天法祖”,执政的基本理念是“以孝治天下”。历代王朝深受儒家影响形成了对宗教宽容的政教关系,汉族地区极少出现宗教狂热或长时间的宗教迫害。

习近平总书记“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论述,对引导信教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导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宗教文化的革新发展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一是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宗教的引领作用;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宗教信众,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宗教信众;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宗教革新,促使宗教界主动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宗教制度和教条,努力挖掘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

(二)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作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我们党善于合理吸收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实践中需要多我们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引导信教群众学习传承中国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文化的开放包容、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精神实质。要善于把爱教与爱国统一起来,引导信教群众用重视行善积德和道德教化等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学习,自强不息、修身求道,把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落实到行动中,融入讲经说法中,促进宗教信众的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促进社会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各宗教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各宗教教义教规阐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运用中国语言、采取中国表达、形成中国理论的阐释形态。教义教规阐释要坚持和发展中国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纠正“去中国化”现象,不受外国宗教的影响,引导宗教界及信教群众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用红色文化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17]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理论观点,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和方向,为传承、弘扬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学术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也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指明了从根本上做好宗教工作的方向,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战略举措,是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重大风险的治本之策。

三、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团结信教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必须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必须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18]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如何提高宗教工作水平、团结信教群众指明了方向。

(一)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19]要全面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指明了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要用法律来调节,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也要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和行为,以及社会公共活动涉及宗教界权益的关系和行为进行行政管理,宗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确保宗教活动有序进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增了4 个字——“遏制极端”,并首次将其定位为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2017 年国务院颁布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采纳其为重要条款。

我国的宗教工作法律体系和政策框架日益健全,为保护信教群众的权利、团结信教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国有约14 亿人口,信教群众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近2 亿,宗教教职人员38 万余人,信教公民的宗教活动有序进行,公民在宗教活动场所内以及按照宗教习惯在自己家里进行的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加以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宗教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通则》《教育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告法》等法律还规定有关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保护。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宗教工作面临几个突出问题: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们进行渗透不断加剧;二是宗教极端主义对我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三是非法宗教活动禁而不绝;四是网络宗教活动日益活跃;五是宗教领域出现新情况新动向;六是宗教工作能力水平亟待提高。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进行有效治理。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对违法宗教活动,按照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程度依法定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依法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即使是宗教间、教派间或教派内部信教群众的矛盾纠纷,也要力争从法律的角度来处理,从而引导信教群众以法律、法规和党的宗教政策为根本的行为准则,自觉地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宗教活动。要保护广大信教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数量增长很快。我们对这个问题要慎重对待。我国宪法法律保障公民信仰宗教的权利,但必须警惕宗教渗透的危险,警惕带有政治意图的宗教诉求。[21]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泛滥,是对和平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需要凝聚共识。恐怖主义不分国界,也没有好坏之分,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同样,也不能把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宗教挂钩,那样只会制造民族宗教隔阂。没有哪一项政策能够单独完全奏效,反恐必须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22]要全面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3]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如何抓住宗教领域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有效治理宗教;善于依照法律处理好宗教团体与政府、宗教组织之间、宗教团体与宗教信仰者、宗教团体与社会其它组织、宗教信仰者与非宗教信仰者、国内宗教组织与国外宗教组织及个人等关系;善于依照法律加强对宗教活动、教职人员和活动场所的规范化管理,使宗教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善于通过教育,不断增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使信教群众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中华文化、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道路。

(二)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促进宗教关系和谐,这些关系都要处理好。[24]宗教关系是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是统一战线需要把握和处理好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五大关系中的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第一次明确阐述宗教关系的基本内涵,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处理我国宗教关系的根本原则,正确处理宗教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和政府与宗教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25]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党和政府的引导主体地位。党委、政府应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坚持宗教工作的大原则、大方向,牢牢把握住宗教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在策略上,对非政治性、非原则性之“异”,存而不论;对涉及重大是非、重大原则问题之“异”,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对少数以宗教为掩护的各种非法活动,坚决给予打击;对符合政策、有益工作之“异”,做到应尽可能吸收和采纳;同时,坚持诚心服务、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普通信,对普通群众,无论是否信教、信何种教,都应该平等对待。

2、以法律为准则,坚持求同存异、团结引导的方法处理好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宗教活动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开展,不得损害公民身体健康,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干涉教育、司法、行政职能和社会生活[26]。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地阐明了以法律来处理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另外,由于不同宗教之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要互相尊重各宗教信仰和宗教思想,政治上增加共识,正确对待各种差异和分歧,求同存异。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处理好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的关系。我国宗教肩负与外国宗教进行友好往来的使命,要宣传好我国宗教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指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在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在对外经济、文化等合作、交流活动中不得接受附加的宗教条件。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既是基于我国曾经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时有的宗教被帝国主义控制和利用的历史事实,也是基于境外势力不断进行宗教渗透、试图重新控制我国宗教的现实状况。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理论观点,是历史的、现实的;是客观的、辩证的,反映了我们党正确处理国内国外宗教问题的科学性。

(三)发挥三支队伍的积极作用,更好组织和引导信教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熟悉宗教工作、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的党政干部队伍,让他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宗教知识,不断提升导的能力。要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要健全宗教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27]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地论述了新时代宗教人才观,明确了党政干部、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宗教学研究等三支队伍的作用和职责,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奠定了基础。为此,各级干部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学习,努力掌握宗教知识,熟悉把握宗教理论与政策,提高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政“一把手”要落实工作责任,负起领导责任;分管领导具体落实,负起工作责任;各部门结合职能,承担相关工作。

宗教界人士在信教群众中有特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的主持一个场所,影响一方群众;宗教教职人员是宗教教义的宣讲者和解释者,是信教群众日常生活的指导者,他们的政治倾向、言行品德、宗教修养如何,对当地信教群众有着重要影响,甚至起着支配作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尊重他们的思想信仰和职业选择,提高他们发挥作用的积极性,这对于我们团结信教群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宗教学研究队伍能钻研党的理论与政策,帮助宣传党的宗教理论与政策,通过调研等渠道了解宗教的情况和问题并提出意见给党和政府决策参考。习总书记的关于宗教三支队伍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指明人才和制度建设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宗教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

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宗教,把握宗教生存和发展的规律,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处理宗教问题,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宗教理论、在创新中解决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他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要维护信教群众宗教信仰的权益,维护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信教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方法把握宗教的复杂性,坚持辩证看待宗教社会作用的二重性,提出要引导我国宗教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战略举措,是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重大风险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治理宗教领域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加强与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增进共识,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汇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力量。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光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最新发展,是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必将能开创我国宗教工作新局面,必定能更好组织和引导信教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猜你喜欢
信教总书记马克思主义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