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2-02-04 11:37:24刘晓尊泰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财务决算编制工作财务报表

刘晓尊 泰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选题背景、意义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选题背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每年都会印发关于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通知,由此看来,编制财务决算报表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用来反映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依据。但这并没有引起企业对编制财务决算报表工作的重视,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各企业必须及时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好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工作,保证财务决算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客观性。2.选题意义。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当下很多学者研究的课题,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每年印发关于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通知也能看出其重要性。此选题的研究有利于深入调查当下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深究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改善当下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保证各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能够得到真实、准确地展示。3.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的研究重点在于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主要以存在报表编制问题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报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这些错误及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地给出改善建议。

二、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

(一)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基本思想

1.以单个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编制。财务决算报表并不是根据企业账簿直接编制的,而且根据企业内部编制的反映具体财务状况的个别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通过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特定方法而进行编制的,充分体现其编制过程的客观性。

2.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一体性。无论企业拥有多少子公司,财务决算报表所反映的也只是一个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它只反映企业总体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在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时,企业的经营活动应当从企业整体性的角度出发,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经营活动亦应当以企业的内部事务进行处理。

3.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重要性。财务决算报表与单个的财务报表相比,涉及的财务经营活动更多、涉及的法人主体更多、跨越的行业界限更大,财务决算报表要综合反映这些财务经营状况时,必须得坚持重要性的原则。在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过程中,要以重要性原则对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财务数据进行取舍,在保证正确性的基础上简化编制难度。财务决算报表是一个年度结束后形成的经营情况,一家企业是否盈利,经营是否科学都可以在财务才算报表中体现,因此,财务决算报表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是今后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一环。这个很好理解,如果财务决算报表没有编制好,没能体现出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很有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不乐观,进而会造成企业的资金短缺,如果出现大范围的状况,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因此,要重视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重要性,科学严谨地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通过财务决算报表展示出来。

(二)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主要功能

一方面,财务报表是能够整体表现一定时期内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成果的文件,是财务会计报告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财务会计报告描述会计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对内、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方式。财务报表的编制以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作为依据,以公认的会计准则作为标准加以确认,具有完全的真实性与公允性,换句话说,没有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就没有最后的财务会计报告。

另一方面,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有利于对企业收入、支出状况进行有效把控,对企业经营风险大小与盈利能力进行评价,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此外,通过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能够对企业一定时期内成本耗费情况作出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找出成本费用增减变动的原因,以此提高企业控制成本费用的能力。在以上基础上,企业能够借助所编制的财务决算报表,对企业的长足发展作出合理的预测和有效的规划,有利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三)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特点

1.合规性。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必须合法合规,企业支出的渠道与收入的来源、企业经营范围、产品品种、财务核算的方法以及收入确认的准则都应该符合规定,不允许出现违反财务制度的情况。

2.程序化。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工作应当在财务部门的引领下开展,在经过集体的研究决定之后,方可进行编制。财务决算报表编制之后要有相关负责人进行审阅与修改,在经过财务负责人签字之后才能够向企业经营者及公众等进行报告。

3.数字化。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离不开各类数据的收集,企业财务状况要通过数字展示出来,数据在财务决算报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财务决算报表必须要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三、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

(一)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概要

企业财务决算报表是指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应交税金表等主表,以及其他的附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标准下进行制表,通常是在企业当年的经营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制作,其可以作为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的反映。

财务决算报表适用于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并能够编制完整财务报表所拥有国有企业及国家控股的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政府事业单位、城镇集体企业等进行制作填报。

(二)财务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财务决算报表应当包括企业编制以及报送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其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表以及利润分配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明细报表以及其他有关附表。在具体内容上,财务决算报表应包括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或有事项的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说明以及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等。除此之外,财务决算报表还应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利润实现及分配情况、资金增加及周转情况、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三)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结果

对财务决算报表进行编制,能够将报告初期制定的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以财务决算报表的形式进行概括确定,总结差异原因,以便于堵塞漏洞。另外,将报告期内的各项收入、支出以及利润指标的整体完成情况、具体的主要大类项目、财务核算的依据与方法、财务核算的结果、利润调整情况、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等财务情况给予结论性、确定性地描述。与此同时,将企业经营成果与股东、企业经营者、监管、员工、社会等各方面进行沟通说明,以最终完成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任务。

四、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存在问题

(一)财务决算审计管理不严格

当前,部分企业在财务决算审计工作上管理不到位,其具体表现有:

1.部分企业的财务决算审计机构超过服务年限,但并未立即更换或做任何相关说明。如果长期使用过时的财务决算审计,很有可能造成当下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的过程中出现众多问题。因为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财务决算审计也要跟着不断地变革和更新,如果决算审计这个中间环节和桥梁没能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变革,不能直接将企业的实际情况状况通过财务决算报表显示出来。因为财务报表决算在编制的过程中,需要有财务决算审计参与进来,如果不能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需求来审计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势必会对报表的编制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就不能真正发挥出财务报表应有的价值和作用[1]。

2.部分企业的财务决算审计报告不能够按时完成,使得财务决算报表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送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这其实是一个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企业正常进行财务决算审计报告,但是报告不能正常完成,即使完成了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这不是因为制度建设的问题,而是一个执行不到位的状态。在实际中,也有大量的案例,制度建设比较完善,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此,也存在一句话说“执行是制度的生命”,因此,要重视政策执行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奖惩来完成,对于那些没有按照实际规定进行的人或者单位,要通过惩罚的方式来予以训诫,可以是物质惩罚,也可以是精神惩罚,惩罚其实不是一种最好的管理形式,但是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当不按照规定来进行的人,导致了一些内容的落后,就需要有人来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惩罚来保证执行的力度和效率。财务决算审计机构太过追求审计工作的完成,并不注重财务决算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这使得财务决算审计报告的内容仅仅是各类数据的堆砌,无法达到财务决算报告编制应有的效果[2]。

3.财务决算的主审机构与企业及参审机构之间不能够得到充分沟通,审计机构不能够充分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活动的重要信息,导致财务决算报告的合并不尽完善,所记录的数据不能保证其有效性,对财务决算审计结果造成干扰。

(二)企业内部财务报表不规范

由于财务从事人员专业素质不够、工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编制的企业内部报表出现错误,如报表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填写、对经营情况的数据进行乱填等,数据的不真实性严重影响了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工作,不能够体现财务报表编制应有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原则。

(三)企业对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工作的不重视

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虽然是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但这项工作需要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才能有效完成。部分企业对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视,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就全权交给财务部门去做,但没有各职能部门提交经营数据作为支撑,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工作便难以开展,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五、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会计科目

企业应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基础上,依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财务决算报表的会计科目,对于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以不设置相关的会计科目,对于企业存在的特殊交易或者事项可以进行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财务决算报表的会计科目,有利于在制表中减少错误率,提高财务决算报表中数据的真实性[3]。

(二)建立健全财务决算体系

企业应高度重视财务决算报表的管理与编制工作,建立健全财务决算体系,全面落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级次报送报表的要求。企业的财务部门作为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主体,应该做好引领工作,分配好各职能部门甚至于各子企业的工作任务,制作好统一的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会计科目,对制表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保证从各职能部门及各子企业中收到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且不存在重复问题。除此以外,企业应实施集中审计制度,严格决算报表审核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当下解决,同时确保财务决算审核工作的全面与规范。

(三)建立健全财务决算报表考核标准

为了能够确保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准确性、真实性及客观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决算报表考核标准。由于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工作不规范等种种原因导致所编制的财务决算报表中出现数据重复、数据不实等情况是大多数企业正在经历的问题,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考核标准就是主要考核财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量化,出现错误次数在规定出错次数之上要扣除相应奖金,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并无差错,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励财务人员在编制财务决算报表过程中秉承无出错、高质量、客观公正的理念。

(四)建立健全财务决算的配套机制

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亦应当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建立健全财务决算的配套机制以保证财务决算报表的质量、提高财务决算报表的准确性。企业应选择适合本企业财务记录的信息化程序并加以利用,减少在财务决算报表编制中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流程程序的记录更具客观性,健全财务决算的配套机制有利于提高财务决算报表编制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六、结语

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一直以来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甚至企业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报表编制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列举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调研,了解了当前企业报表编制工作的现状,发现当前很多企业并不重视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工作,亦存在报表填制不规范,审计不严格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各企业财务报表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财务决算编制工作财务报表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河北地质(2021年3期)2021-11-05 08:16:14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石材(2020年4期)2020-12-31 17:57:35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竣工财务决算流程再造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浅谈公立医院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
今日财富(2019年2期)2019-06-11 07:50:42
浅谈财务决算与会计档案管理
云南省首部《勘察设计常见问题典型案例》编制工作启动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辽宁经济(2017年5期)2017-07-12 09:39:47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浅谈大型水利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