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预测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2-02-03 07:01赵连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24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二聚体生存率

王 婷,赵连山,李 巧,张 亮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为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症状和/或体征,并由脑钠肽水平升高和/或肺或全身充血的客观证据证实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心力衰竭患病率持续升高,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3%,共1 370万例心力衰竭病人[2],2003年较2000年增加了44%[3],与发达国家患病率相近。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浓度升高说明体内血栓形成并继发纤溶亢进病人。相关研究显示,D-二聚体主要用于判断血栓性疾病预后[4-5]。本研究分析D-二聚体水平预测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北京水利医院内科诊断为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人100例,年龄(62.1±19.9)岁,其中男61例,女39例。

纳入标准:参照《2016年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有关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6];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评定心功能。排除标准:精神疾病、重度甲状腺功能减退、重度肾衰竭、恶性肿瘤等。

1.2 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病人入院时临床资料,病人出院后每6个月进行1次门诊及电话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日期及死亡日期。MACE包括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参照相关文献[7]以D-二聚体0.25 mg/L为切点分为D-二聚体>0.25 mg/L组和D-二聚体≤0.25 mg/L组,两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续表)

2.2 两组MACE生存情况比较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获得96例病人随访结果,其中失访4例,死亡52例。D-二聚体>0.25 mg/L组发生MACE共21例,494 d总体生存率为61.98%;D-二聚体≤0.25 mg/L组发生MACE共7例,494 d总体生存率为77.31%,且高于D-二聚体>0.25 mg/L组。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两组MACE总体生存率比较,D-二聚体≤0.25 mg/L组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2.609,P=0.106)。D-二聚体≤0.25 mg/L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22 d)长于D-二聚体>0.25 mg/L组(为506 d)。详见图1。由于两组Kaplan-Meier曲线出现了交叉点,使用Landmark进一步分析交叉点前后两组生存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访至240 d前,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240d后D-二聚体≤0.25 mg/L组生存率高的优势逐渐显现。详见图2。

图1 两组MACE生存曲线(1为D-二聚体≤0.25 mg/L组;2为D-二聚体>0.25 mg/L组)

图2 以240 d为时间节点进行Landmark分析(1为D-二聚体≤0.25 mg/L组;2为D-二聚体>0.25 mg/L组)

2.3 两组出院后MACE影响因素分析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C反应蛋白、体质指数、LVEF影响因素后,与D-二聚体≤0.25 mg/L组相比,D-二聚体>0.25 mg/L组MACE发生率呈风险较大的趋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6],涉及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且伴有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及心肌重构等分子机制异常,具有高再住院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生理状态下,可溶性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单体,内皮细胞受损时,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形成简单的小片段,即可溶性D-二聚体。正常情况下,D-二聚体在人体内浓度较低,当机体有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水平升高,因此,D-二聚体为血栓形成、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的敏感指标,反映了纤维蛋白的形成和分解。

既往研究表明,D-二聚体已广泛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指导抗凝治疗时机和疗程[8]。相关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均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人群,分析原因为心力衰竭病人体内FIB水平较高,处于高凝状态[9-11]。

本研究通过对100例不同病因心力衰竭病人随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D-二聚体>0.25 mg/L组相比,D-二聚体≤0.25 mg/L组生存率略高;与D-二聚体≤0.25 mg/L组相比,D-二聚体>0.25 mg/L组MACE发生率较高,与Alehagen等[7]研究结果一致。

心力衰竭病人D-二聚体增高的机制与机体高凝状态相关,分析原因:①年龄较大,老年病人D-二聚体增高可能与血管壁僵硬、内皮细胞抗凝能力受损等有关,导致纤维蛋白生成增加,继发纤溶亢进[7]。②血流速度异常,心力衰竭病人活动耐量下降,且多合并心房颤动等并发症。既往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病人D-二聚体高于无心房颤动病人,当心房颤动病人经抗凝治疗或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机体凝血系统异常得到纠正,D-二聚体水平下降,说明心房颤动病人心腔内血流速度异常,成为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有研究表明,D-二聚体可作为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因子[12-13]。同时合并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心房颤动病人,D-二聚体水平更高;有室壁瘤形成的病人D-二聚体增高[14]。③炎症发生,Marcucci等[15]研究表明,高凝状态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两者与心力衰竭病死率呈正相关。凝血系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沉积是炎症反应的结果,可作为宿主防御机制的体现;过分放大的防御应答引发凝血及血栓疾病,凝血异常反之上调炎性因子表达,两者形成恶性循环[16]。④心功能,有研究表明,严重心力衰竭损害机体的许多系统,凝血系统是其中之一,血栓形成因子与内皮损伤因子相关,如金属蛋白酶-9与心力衰竭心肌功能异常相关,同时与FIB水平相关,因此FIB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心肌功能[10]。多项研究表明,随着心功能恶化,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NYHA心功能Ⅳ级病人D-二聚体水平高于NYHA心功能Ⅱ级或Ⅲ级病人[15,17]。心力衰竭病人存在血栓前状态,可能发生血栓栓塞及继发性纤溶亢进[15,18]。D-二聚体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进展及疗效评估。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D-二聚体≤0.25 mg/L组相比,D-二聚体>0.25 mg/L组MACE发生率风险略大,中位生存时间缩短,D-二聚体对心力衰竭病人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有助于识别存在高血栓风险、有较高MACE发生风险的心力衰竭病人,有助于指导抗凝治疗方案。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针对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病人进行亚组分析,且目前关于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较多,尚无统一标准。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二聚体生存率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最严象牙禁售令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