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型政党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政治逻辑
——基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思考

2022-02-03 21:08胡柳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政党中国共产党历史

胡柳娟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 北京 100044)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政党政治的运行框架下,政党的诞生方式千姿百态,政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于政治舞台。与西方国家以选票为中心的政党政治不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了创造一个新国家、新社会的使命。一般而言,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社会的革命与变革,其普遍的展现形态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1](P.421),进而创立一个独立的、民主的、现代化的国家。这是一条通则。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而在中国大地上生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绕过这一通则。换言之,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认识和把握就注定要与国家和社会形成紧密的联系,并承担相应的使命。正因为承担了这样的使命和责任,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发展。“高远的使命,铸就政党的品质;而对使命的忠诚,则是政党不败的立足之本。”[2](P.143)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命型政党”的概念在学界应运而生。所谓使命型政党,是从政党成长的角度提出的一种理论研究范式,是建立在超越资本、利益、权力、泡沫民主等外部性因素之上的理想实践模式。使命型政党在领导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理性、情感价值和整合能力。

更进一步讲,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为前提,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宗旨,以实现自身民族、国家的解放或发展为自觉使命,以推进世界大同、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使命,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情怀的一种政党类型”[3]。中国共产党要践行自身的使命,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行动逻辑。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意,即从无产阶级政党本质属性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展示形态,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阶级和民族的先锋队的政治意义的集中体现;二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原则,政党的使命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实际地体现在发展策略、政治理念和精神气质上;三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社会的领导力量,又是中国社会的执政力量,其承担使命的实际效果依赖于党的自身建设的质量。这三个方面所集中的努力和行动都承载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的初心使命之中。“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4]中国共产党最终的号召力来自社会对这一目标的政治认同。应当说,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应有的政治形态,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政治初衷。尽管在中国政治语系中“使命型政党”是一个新概念,但从其生成逻辑看却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与“使命型政党”的内在要求相耦合的是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形成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这一决议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强了人民的政治认同,为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筑牢党长期执政的坚实根基提供了重要依据。

《历史决议》除了序言和结束语之外,一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前四个部分按照历史推进逻辑阐明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成就,是对后面三个部分内容所作的铺垫;第五、六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第七部分展望未来,围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策略。《历史决议》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既总结了历史经验,又为国家的现实发展提供了启示。社会主义事业总是在开拓中前进,如果把《历史决议》中所展示的画卷置于长期执政的运行实践就可以发现,《历史决议》把中国共产党在政治运行机制中形成的政治本意、行动方式、使命责任、角色定位和发展战略等要素最全面、最完整、最清晰地呈现出来,并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之中。就此而言,《历史决议》聚焦于“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5](P.2),并提出了“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6]。这既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也是判断中国共产党发展轨迹的依据,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成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一点创造了政治奇迹。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引入“使命型政党”的概念,并在这一基本分析框架中梳理和解读“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内容,致力于探索《历史决议》如何表达使命型政党的本意属性,如何演绎使命型政党的运作机理,以及如何呈现使命型政党的内在要求。

二、表达使命型政党的本意属性

就《历史决议》的整体内容而言,是“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5](P.2)。换言之,中国共产党关注的不仅是过去的成就,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由此,便自然而然地凸显出中国政治形态中的核心问题,即政治本意。所谓政治本意,展示的是政治形态的生成雏形。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和信念始终贯穿于政治运动的全过程。因此,这就注定了中国共产党因责任和信念而生,也因责任和信念而兴,这既是政治手段,也是政治目的。现实中,手段和目的之间往往没有太明确的界限,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体的,责任与信念既包含在政治行动之中,又作为价值伦理呈现于政治形态之中。这其中既具有正面意义,又强调客观价值;既突出永恒意义,又强调理性责任;既有客观的历史规定性,又有内在的政治规定性。

就无产阶级政党而言,“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7](P.224),政治形态的形成“总要经过真正的革命”[8](P.315),而中国革命的真实意义必然呈现在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种具有深刻联系和影响的革命活动之中。对此,早在一百七十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9](P.41)。因而,无产阶级政党超然的责任和信念体现在具体的革命任务上,那就是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前者的直接目的是实现民族解放,后者的直接目的是进行国家和社会建设。这两方面的联系必然随着无产阶级政党革命范围的扩大而扩大,直至形成与全国的联系。并且,正是基于这样的联系,政党才能在这一过程中凸显出自身的责任与信念,并全力以赴地予以担当和坚守。

近代中国社会的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中国的社会问题时需要彰显使命与信念的政治本意。“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10](P.5),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都进行了探索,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5](P.4)。因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时代重任,即“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5](P.3)。也就是说,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维系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大一统局面;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彻底推翻封建专制,解构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形态,建构现代国家全新的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使其拥有正统的政治“合法性”。前者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后者体现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11](P.1357)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所确立的责任与信念抓住了时代特征,并适时地将其融合到时代发展之中,在关键时刻把握住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依此逻辑看《历史决议》的内容可以发现,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中,政党的责任与信念紧紧地与政党自身的属性和时代特性联系在一起,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和内容,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展开方式各不相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的武装战胜了武装的反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5](P.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5](P.9);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5](P.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5](P.23)。总之,《历史决议》既总结了百年发展的经验成就,又实质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何去何从的问题;既从中国的社会性质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的定位;既“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12](P.286),产生了积极影响,又通过百年来积累的政治能量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态度;既提供了历史启发,又实现了现实升华。而贯穿其中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责任及其与生存环境关系的把握,这种把握来源于三个方面的认知。一是对过去的认识,即历史认知;二是对现在的判断,即时代认知;三是对未来的创造,即发展认知。我们把这三股力量投射到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中,就可以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对使命与责任的主观认定与自觉担当。这种具体的、历史的投射在还原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也形成了推进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史要素和原则。这些历史要素和原则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政治本意。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13](P.117)。

三、演绎使命型政党的运作机理

使命作为价值目标对政党治国安邦有着指引作用,评判其实际成效主要看是否具有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否可以创造政治力量、是否可以主动作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14]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披荆斩棘、一路前行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主动把握住了进程、节奏、方向和路径,并从这一基本定位出发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原则,并将这一行动原则运用于国家建设、政治理念和思想精神的各个方面,表现出强大的规范性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党的政治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决议》实际上是党的使命与历史相交汇的产物,呈现出使命型政党的实际运作机理。这一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确立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阐述的无产阶级政党对未来国家和社会的设想,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在追求这一理想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有其自身的行动设置,这种行动设置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现代化的原则下构建国家体系和发展战略。这既是践行使命的政治前提,也是践行使命的现实载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国家形态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一是以国泰民安为价值取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二是以现代化为历史演进方向,建立了现代国家制度体系和政治制度架构。两次飞跃以新中国的成立为转折点,都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如果把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置于近代中国的大历史中,就可以发现,支撑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力量来自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使命与战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使命感在促成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促成了国家形态及其内在结构的飞跃。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的现实决定了,如果形成不了这样的国家跨越,就会使国家和民族陷入衰败。显然,构建现代化国家成为中国共产党自然的、历史的、主动的选择。

此后,中国共产党按照这一基本框架创造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实践中,从新中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前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阶段性的中短期战略目标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长期战略规划,提高了全国人民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斗志。这一时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5](P.14)。改革开放后,从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三步走”战略到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战略,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新两步走”战略,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三十多年的“分步走”战略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了从转型向定型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发展形态得到了结构性拓展。《历史决议》着重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总之,“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6],“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5](P.61),“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5](P.62)。从这一逻辑中可以看到三个变化:一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了国家政治体系的整体性置换;二是基于“赶超式”发展的现实境遇,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构建国家治理体系;三是基于现代化的演进式转化,中国共产党持续驱动这种道路和模式从来都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多维立体的。国家的发展内容、目标和基础是国家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中,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有机互动和相互促进,进而不断完善了国家发展战略。实际上,这是一个以不变的使命促发展,以不变的目标谋求政治任务、理念、制度的持续创新过程。正因为中国共产党有着不变的立足点和不动摇的使命,才使国家和社会一步步地向前发展。

(二)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15](P.104)。换言之,群众创造了历史,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活动需要依靠群众,“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并保持政权”[16](P.273)。可见,无产阶级政党是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来构造国家和社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人民为本位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有过尝试,但真正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是中国共产党实实在在的努力和探索。翻开中国近现代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党。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着科学的人民立场,即《历史决议》中提到的“坚持人民至上”。[5](P.66)

这一立场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本身的先进性与独特性,还在于其把政党和人民视为一个整体,在政治上始终以二者不分化、不对抗为前提。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与政党的社会基础是一致的。因此,中国共产党把这一情怀与其所肩负的事业融合到一起,始终强调“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17](P.137)。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5](P.66);另一方面,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P.73)。前者强调的是政治原则,回归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后者强调的是技术路线,关注的是政党的政治属性的实现。无论是作为政治原则,还是作为技术路线,这种一致性是中国共产党对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现实回应,以一个强有力的团体利益替代个体利益,其所要实现的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当然,这种回应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还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就是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5](P.73),党和国家的一切方针、政策的立足点都应当围绕人民的利益而展开。因此,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成为中国共产党能否实现有效领导的关键。基于这样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5](P.68),“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5](P.66)。对于着眼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政治真理。

(三)不畏艰险、自信自强的精神

与世界上其他政党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政党,其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解决民族和人民的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伟大成果和胜利“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5](P.69)。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18](P.87),这是一个不断战胜艰难困苦的奋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鲜明的精神特质,即不畏艰险、自信自强。从革命战争年代突破围追堵截到和平建设年代战胜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不畏艰险、自信自强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5](P.69)。

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自觉设定目标和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政治行为方式。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主体自觉的体现。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在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不竭动力,以避免使其远大理想陷入空想。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5](P.64),并通过重大事件、重要历史节点、人名、地名等要素加以塑造,其作用机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横向的变迁为线索,引申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事业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责任、情怀、担当;二是以纵向的“世系”传承演变为线索,不断地绵延和培育出时代价值,让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能够实现理想的现实力量。在这一力量的激发之下,中国共产党组织了革命,建立了现代国家,建构了与现代国家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尽管也遇到过一些挫折,但是建构中所有努力在责任与情怀的激发之下更显得伟大光荣正确。因此,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仅是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锻造史,在困难出现的时候这些精神就会化作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力量取得了成功,今后依然还要凭借这样的力量继续成功。

四、呈现使命型政党的内在要求

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逻辑和行动要求决定了其履行使命的现实目的。在当下的中国政治形态中,党的使命的核心意义显然不仅在于其本身的高远,而且要以党的自身建设为统领予以坚守。换言之,政党使命贯穿于政党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独特认识,充分展示了党作为执政者与领导者所具有的政治理性、价值使命、政治情感和组织力量。而在推进党的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党的角色、功能与政治理想融入党的百年实践历程,定型了党自身建设的基本框架。这一定型化的党的建设的基本框架既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又具有能动的自我完善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坚持党的领导

《历史决议》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了第一条,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5](P.65)。这说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中,党的领导对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强大的领导力和权威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党自身固有的性质以及能够体现这一性质的党所领导的事业,因而,“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5](P.28)。这无疑是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最重大的成果。事实上,这一政治成果是在实现崇高理想、履行初心使命的过程中形成的,治党与执政互为前提。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了创造新国家、新社会的使命,而对于这一使命的探索始于党的建设,即力图把中国共产党打造成有担当、有能力、有作为的现代政党;另一方面,为了使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的领导力、政治力、治理力,中国共产党依靠其先进性、纯洁性和执政能力赢得了国家和社会,在中国政治土壤中扎下了根。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因此,“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P.65)。

(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在党的建设基本框架中,中国共产党围绕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等方面展开工作。这是一套有效运作政党治理的综合工作体系。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演进逻辑看,这个体系实际上内嵌于党的理论创新、优良传统、队伍建设和制度构建之中。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做出的努力都是在秉承历史使命的基础上进行要素的组合、重整、开发、创新,从而创造出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政治体系。换言之,中国共产党要有效地掌控中国政治体系,那么,塑造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最为关键。这也就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5](P.30)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历史决议》的一个重要贡献就在于,再次明确和强调了党的领导核心的地位,再次向全党提出了要“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5](P.2)。关于领导核心的问题是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独有的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中,“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需要有这样一个领导集体”,并且“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9](P.310)。“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20]在这个意义上,政党使命推动了领导核心的产生,“领导核心的行动必须通过政党使命来体现”[21]。在革命战争年代,基于时代的呼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显示了领袖人物的领导能力和改革魄力,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之后,面对苏联剧变、东欧解体,党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人守住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底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的新的回应,也是对党的历史使命的最新阐释和延伸。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政党中国共产党历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