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人学理论逻辑

2022-02-03 19:38汪盛玉
广西社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汪盛玉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人们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深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学者们就此分别从各个方面重点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西方式现代化所具有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发展优势。《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1]显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既有民族特点又有世界意义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我们可以聚焦“中国”对“中国式”作出很多且更好的合理解释。但不能忽视的是,社会现代化的中心在于人的现代化,因而人的力量、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解放等人学问题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生逻辑,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是最能体现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利益的现代化。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新局面,需要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一、中国式现代化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宗旨

在如何看待现代化这个问题上,理论界有过“早发内生型”(或称“早发原生型”)现代化与“晚发外生型”(或称“晚发次生型”)现代化[2]、“先发式”现代化和“后发式”现代化[3]、“原发”现代化与“后发”现代化[4]、物的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以及思想和文化的现代化[5]、“两个现代化”和“四个现代化”以及“五个现代化”[6]、率先现代化与强迫现代化[7]等各具深刻启发性的讨论。这些讨论提示我们必须站在世界看中国、站在中国看世界,即把中国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都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和世界历史意义之中予以考察,揭示出现代化道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任何逆全球化、反全球化乃至拒斥现代化的思潮都不可能获得成功。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顺应人民意愿和历史选择的道路。尽管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并非一帆风顺,但坚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一定能够在守正创新中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路线图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伟大奋斗中得到了展现。

(一)人民“站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赢得建设的主体力量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开启于外敌入侵的民族蒙难之中。1840年鸦片战争预示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为改变国家的境遇和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但最终结局总是归于失败。原因何在?就在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未能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未能充分发挥人民的作用。要取得成功,诚如孙中山先生晚年所总结的“要发动庶人的革命”。如果说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动进行的现代化,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则是主动有为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带领有识之士、组织人民群众担负起探索和开创当代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使命。一方面,人民走向主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人民由被动走向主动。毛泽东深刻揭示出中国人民的主动性对实现国家现代化具有前提性意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必须借助人民的力量、人民的战争才能实现。为此,他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开篇就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8]可见,在毛泽东看来,中国人民的主动性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人民更有力量。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于1949年10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意味着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人民翻身解放做主人,为新中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建设,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贯彻落实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推动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因此,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既是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的标识,也是中国人民成为中国现代化主体力量的确证。离开人民,中国现代化就没有依靠力量。

(二)人民“富起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巩固主体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科学作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人民的主体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进一步体现。首先,富民成就富国。社会主义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这里的“富裕”既破除了思想偏见,又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诚如邓小平所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9]这就是说,共同富裕是避免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两极分化的顶层设计之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真正确保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次,富在“两个文明一起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初规划是,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尤其需要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无疑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好。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0]。最后,富在科学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科学发展观。这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完全能够达到“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

可见,属于谁的现代化、为了谁的现代化、依靠谁的现代化,这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问题解答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变得更加清晰、日益明朗。

(三)人民“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主体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维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向“强起来”迈出新的一大步。这具体表现为: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民主法治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和全局性变化,等等。这些开拓性创举的深远意义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2]人民“强起来”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底气更足、基础更厚实、国际话语权更有力量。同时,“强起来”以“站起来”为前提、以“富起来”为保障。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是国富民强与民富国强的统一,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得到夯实和提升。

(四)人民“美起来”:“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化主体价值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式现代化逐渐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3]从“富强”到“美丽”的发展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美起来”与“强起来”有机统一的深刻内涵在于,“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与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14]。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分别昭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能够赋予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站起来”是前提,“富起来”是保障,“强起来”是关键,“美起来”是动力。“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15]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完全适用于“美起来”之于人民的意义与价值。美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人民是美好生活的期盼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建构者。美者自美、美美与共,人民创建现代化的精神境界乃至现代化的建设成果给人以“赏心悦目”“提振精神”的力量,人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不断获得主体价值。

以上所述,人的发展贯穿于社会发展全过程,离开人、离开人的发展,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中国共产党所开创和探索的现代化是坚持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中国式现代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中心内容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中心内容,有学者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推动的“规制建设”;还有学者认为是集中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十四条坚持”;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所强调的“九个必须”;还有学者认为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的“十个坚持”。学者们的多方面研究显示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容的丰富性,“一”中有“多”,“多”中寓“一”,需要借助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在这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又表明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推动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就是说,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因为如此,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特别强调了5点,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6]人的力量、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解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呼应和关照,人的现代化因此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中心内容。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恩格斯曾指出,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是社会两大基本生产。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人口从来不是纯自然的现象,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一方面,当今中国需要按照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规律,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另一方面,当今中国需要尽可能地提升人口的质量,尤其是要大力提高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保健水平以及增强生命安全和健康获得感。人口规模巨大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那么,如何让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得到保障,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民生大事。因此,优先把人口问题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位,说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信心去解决以往阶段没有条件去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高度重视人本身的生产和发展,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本情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进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人口发展理论,既要直面应对“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的中国社会现实,又要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口提质增效,构建人人各尽所能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良好氛围。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如果说“人口规模巨大”包含浓郁的自然气息,那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则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富裕”是在“规模”基础上的富裕,因而“共同富裕”的任务尽管十分艰巨但又的确是史无前例的光荣神圣。共同富裕不是一般地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而是在保障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确保人人发展的问题,这正如马克思所言:“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17]在这个意义上,人越是能够突破生存性需要的界限而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就越能体现人的现代化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在于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不是想当然的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是引导人们在学知识、拓眼界、长本领、增才干中共同努力而逐步实现的过程。同时,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富口袋”,更重要的是“富脑袋”。理想信念、精神境界、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于当今中国的意义非同凡响。因此,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决定人的现代化是一个人生存性需要有保障、发展性需要有提升的奋斗过程。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富裕”并不代表“文明”,尽管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富裕作为目标导向,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但只有满足人民需求、符合人民标准、体现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的举措和行动,才具有社会进步性和时代发展性。中国式现代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各方面同进步共发展并相互协同推进的全面现代化。其中,积极的、进步的、发展的实践及其成果才是文明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则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这两者如若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水平,反过来,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的原理最终都反映在社会主体的人身上,特别是其中的物质生产实践、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水平等具体内涵都直接通过人的行为和活动得到体现。因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在本质上是人自身素养的内在作用与协调。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尽管是社会文明体系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但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不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迟早会出现人与自然之间失衡的恶劣后果。资本主义现代化正是因为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单向度”,所以导致西方世界出现心为物役、消费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现代性困境”。反思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凸显了人对原生自然的依存性,而且表明了人对人化自然的道义性,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遵循,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坚守。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作为现代化的先行者,欧美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和话语霸权,把西方的价值观、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普遍化,很长一段时间“现代化”成了“西方式现代化”的代名词,欧美发展模式被视为唯一模式。事实同时表明,发展中国家无论怎样以西方为师,大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步履蹒跚,无法真正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因此,我们决不能走这种“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18]。中国式现代化依靠人民坚持的是独立自主、自信开放、追求互利共赢的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根本上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国强必霸”的迂腐逻辑。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人类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路径依赖,用事实宣告了西方政客“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由上可见,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共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发展为实践主题,是具有中国特点、符合中国国情、顺应中国愿景、承载中国愿望、展现中国智慧的现代化道路。

三、中国式现代化以彰显人民的创造作用为发展优势

如果说“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宗旨”“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中心内容”分别澄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要义和核心,那么,“以彰显人民的创造作用为发展优势”则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方式方法。在此意义上,由“物”到“人”再到“人民”,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定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妖魔化“物”的力量,又不贬损和降低“人”的标准,同时科学研判“人民”所承载的力量之源和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优势和光明前景。

(一)“以物为本”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奠定了先决性条件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最重要的智慧在于把人的问题融入社会发展过程加以看待,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待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首位因素在于人的独立性、人的自主性乃至人的尊严和体面的获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都始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摆在第一位。“以物为本”具有深厚的人学基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首先需要解决其存在的基础问题,做到守住江山艰苦创业、勒紧裤腰带搞经济建设。

1.解放生产力是人摆脱自然界依附性的前提。人类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大自然不可能自动提供。为此,人们在能动地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现实物质力量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造就生产力的过程使得人们逐渐摆脱大自然的束缚,获得“人之为人”的主体性、自觉性、自为性。因此,当人们不能有自由的时间、自由的身体、自由的意识去投入社会生产、服务社会生活的时候,人们就会面临一种受依附、受束缚、受压迫的困境。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身不由己”的历史境遇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缘起性动力。因此,主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立党之初就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了人民最实际的生活困境,帮助人民成为物质生活的主人,中国人民不仅能够成为自己土地和家园的主人,而且能够自由自觉从事物质生产。

2.发展生产力是人摆脱群体内束缚性的关键。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物,人们在相互间的物质交往、彼此间的精神交往中获得存在感、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较高水平的生产力为人们平等协作、互助合作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相反,不够发达的生产力只会带来更多的地区间差异、群体内纷争、个体间冲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把发展生产力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夯实发展生产力姓“社”不姓“资”的现实基础。如果体制僵化、机制不活,那么,同样不能使生产力成为人们自由自觉的保障,所以改革开放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在实质上是对内搞活体制,开放在实质上是对外搞活体制,改革开放坚守“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些重大举措及其有效实施为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改革开放的中心工作。全心全意搞建设,脚踏实地谋发展,物质基础逐步得到保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相应地稳步得到提升。

3.不能把人的物欲贪婪归结为“以物为本”的错。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下了物质基础、做好了物质准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曾指出:“单纯的经济增长与人民群众的福利增长没有必然的联系,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多方面的综合过程。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和各种压迫;发展也意味着享受各种权利和公共服务;发展不能损害环境、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不能以追求物质财富作为唯一目的,而同时必须注入人文关怀和社会正义。”[19]阿马蒂亚·森的观点很明确,经济发展不能就“物”谈“物”,需要跳出“物”的窠臼去更好地寻找人的发展,尤其需要悉心关注贫困人群的发展。学界有人据此以贫困经济学的名义对“以物为本”提出诘难:中国社会曾经出现的“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功利主义怪圈,都是大力解放生产力、狠抓经济发展的错。对此,我们需要辩证分析。诚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们成为物质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主人创造了基础。人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一旦社会的道德准则、法律制度未能及时跟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矫正纠偏的治理利器,而且人们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不够进步或者先进,那么滋生各种贪欲的温床和土壤就一定存在。但这不是发展经济举措本身的错,而是社会综合治理的问题。各种违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物化思想,毫无疑问警醒我们在大力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努力建设社会精神文明。因此,我们不能离开社会综合治理片面理解“以物为本”,“以物为本”并不必然地带来物化思想,功利主义乃至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如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很长时间大力狠抓“以物为本”,那么后来的“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以人为本”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主体性支持

西方现代化崇尚文本和宪章中的民主、自由、权利,程序上看来很美好,但理想中的民主和自由最终能够落地落实才是受人民欢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一开始就把人民的主体性、革命性、创造性融入革命实践之中,走的是一条依靠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的考验和磨炼,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等,主题主线都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论行动遵循。

1.人的社会角色强化人的责任担当。身份认同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尺。我属于自己吗?抑或属于他人还是属于社会呢?类似的主体之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时而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吁和维系的是集体主义的取向、社会主义的追求。尽管不同的他者在相互联动中构成了社会集体,但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需要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同时兼顾个人利益。在根本上,相较于“先革命,后建设”的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观以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的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涵的科学发展观更注重人的主体责任和担当,更凸显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价值。“以人为本”意味着现实的国情、世情、党情是治国理政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体现出“中国特色”的要义: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小我”汇入“大我”才会成就丰富的自我,“小家”融入“大家”才会造就富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条件凸显中国人民主体性的历史,反过来,这种主体性成为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2.人的奋斗实践助力人的素养提升。自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各方面呈现出来的博弈和矛盾归根结底源于社会生产的不够发达,源于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所阐释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明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深刻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方面仍有短板和不足,必须得到重视、获得解决。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息息相关,教育的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人的发展问题,因而需要时刻警醒和重视;分配公平正义的实质在于“应得”关系的合理适当处理,涉及人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等匹配、人的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和谐与否,考验人的劳动能力和社会综合素养;百姓就业、安全生产、医疗保障、民众养老、捐资救助、社会福利等民生事业挑战社会供给侧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然社会本身并不是天然的财富供应链,那么,发展中的需求唯有通过辛勤创造和奋斗实践逐步得到满足。因此,“以人为本”本身意味着以人的能力提升为本、以人的需要满足为本、以人的社会关系和谐为本、以人的个性丰富为本。“以人为本”规约着中国共产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过程逐步克服了广大民众人性中的软肋,诸如任性、慵懒、涣散、偏狭等,提升勤劳、诚实、勇敢、坚强等美好品质。人性发展中的真、善、美以及民族进步中的团结、进取、和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智慧支持和文化涵养。

3.不能割裂“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的内在关联。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作了全面阐述,首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1]。此后理论界出现一种看法:“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纠偏和矫正。其实,这种观点片面割裂了“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的内在关联,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根本上恰恰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人的问题的高度关切和重视,“以人为本”首先建立在物质积累的一定基础之上,没有空中楼阁式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会有社会的现代化,没有物的现代化,也不可能有社会的现代化。换句话说,“以物为本”为“以人为本”提供了现实基础,“以人为本”为“以物为本”指明了发展方向。

因此,由“以物为本”逐步转向“以人为本”,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过、从一个接力棒到另一个接力棒步步跟进而来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会盲目效仿西方式现代化的“短平快”节奏,更不会简单认同理论界片言只语的魔性现代化舆论,因为我们行走的是一条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三)“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指明了保障性根基

无论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本”在其间不仅意味着标尺、准则,还具有目标、归宿的内涵,理论界因此有人将“以人为本”具体地延伸为“以工为本”“以农为本”“以医为本”“以学为本”“以商为本”,等等。工、农、医、学、商,无疑都具有“人”的意义,“人”因交往而有意义、因分工而有价值,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的岗位和人的活动。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抽象地看待“人”的问题,而是主要从人民的立场、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发展、人民的作用和意义等具体维度去解决“人”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与“人民”是具有不同语境的范畴,“人”是与“物”相对应的具有价值取向的总和性范畴,“人民”是与“人”相比较更具有价值归属和情感依托的群体性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的生活进入新的历史起点,人的需要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人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因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具人学关怀,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谁”以及“如何为谁”的问题,显示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1.人民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人民”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但在任何时期,人民的主体部分都是从事社会生产的劳动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呼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视人民为历史的主体、国家的主人,主张国家的发展靠人民,社会的进步为人民,政府的行为利于人民,党的领导服务于人民。这里的思想内涵,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也有对西方社会倡导人文精神的批判性改造,但始终没有局限于抽象谈论“人民”的意义。视人民为物质生活的主人、社会生活的主人,更重要的在于视人民为自己精神境界的主人,尽可能呼唤人的主体意识觉醒,人人主动参与社会建设、贡献自身聪明才智。这一点在我国为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提供现实条件的情况下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构建的内生动力根基在于人民能够越来越自为、自立、自强、自觉。

2.人民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血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23]其中的话语之坚定与豪迈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非凡的中国情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传递下来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语境中的“人民”,有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平等生产、平等分配、平等生活的主人公地位,同时是朝着全体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发前进者。在具有团结、勤奋、包容、诚实等优秀品质的文化传承中,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宗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的利益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建构图景突破了西方抽象人性论的藩篱;以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条件保障以及不断提升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超越了西方道义谴责论的窠臼。因此,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等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当下中国人民最有条件和能力朝着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努力。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一以贯之地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领域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人民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只有人民的活动、人民的参与才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至少有四个层次的内容特征:一是思民情,即关注人民的生活现状,关心百姓的所思所虑、所要所求,把人民的冷暖安危放在第一位;二是顺民意,即重视老百姓的意愿和呼声,一切方针政策和举措都围绕人心向背而变化,维护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三是谋民利,即脚踏实地为人民说实话,办实事,不搞空头政治,想方设法保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四是靠民力,即时刻铭记人民是成就一切伟业的主体力量,善于团结和动员最广大人民的力量,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尽可能地发挥人民的内生动力,鼓励人民大胆干事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愁人民之所愁、盼人民之所盼,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无论是人们广泛探讨的四个现代化,还是理论界关注的人的现代化,其中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人”都不能离开人民。“人民”是主体力量之源,正因为人民的创新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够实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集奋勇开拓式伟大实践(如各行各业的生产和攻坚克难的改革等)与砥砺前行式美好品质(如勤奋、团结、勇敢、坚强等)于一体。

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因人民的选择而产生、因人民的创建而发展、因人民的力量而走向更好的未来。“以人民为中心”深化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扬弃了“以物为本”的意义,进一步凸显了中国智慧、中国元素的人学价值。“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种全新理念,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奋斗实践,而不断向全球社会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功的密码。

四、结语

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的今天,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现代化道路历程,我们绕不开从“物”到“人”再到“人民”的理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奋斗历程,我们苦于“物”的匮乏与薄弱,经历过“以物为本”的追逐与积淀;从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深思“人”的困顿与焦虑,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与进步;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来,我们重估“人民”的内涵和价值,贯彻和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再到“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深化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过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妖魔化“物”的力量,又不贬损和降低“人”的标准,我们科学研判“人民”所承载的力量之源和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优势和光明前景。因此,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再向“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说明“物”“人”“人民”这三者内在的关联性不可分割,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本身所具有的规律需要得到进一步总结。也就是说,辩证看待“以物为本”,探寻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内在遵循,审视从“以人为本”走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合理依据,是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方式方法。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国式民主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