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原则遵循与实践路径

2022-02-03 11:20李娟王艳华
广西社会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国风思政课中华

李娟,王艳华

(东北师范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部;b.政法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以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性为指向,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紧扣时代主题,并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思政课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设高水平的思政课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之中最独特的课程形式,思政课更应始终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05方案”实施后“本科生4门思政课新教材陆续出版”[2],2005年至2021年党和国家与时俱进地不断对教材进行修订,2021年的修订形成了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然而实践中“部分思政课堂教学从统编教材体系到特色教学体系的转换不够”[3],教学体系缺乏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此,建设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的“中国风”思政课,是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以中国哲学的思辨思维方式深入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是致力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创新实践。本文探讨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原则遵循与实践路径。

一、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的独特价值意蕴

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是对传统高校思政课的发展和超越,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对其内在价值意蕴的探讨能够进一步为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不竭的内在认识动力。

(一)“中国风”教育叙事特征更符合教育对象的“前理解”与主体建构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注重以教育者为主导、以教育对象为主体,这说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单向度的传授,更是通过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达到教育实效的过程。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在其“前理解”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前理解”代表了我们置身其间的世界观和文化系统,是我们自身无法避免的先入之见[4],教育对象透过其“前理解”来认识世界并展开实践。传播学也关注到主体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会受到主体对信息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与选择性记忆的心理影响,如主体在整个接受的过程中无视传播内容则传播过程无效,而主体能够注意信息并进行选择就源于教学多大程度上调动了主体的“前理解”。中国大学生成长于中国家庭、中国社会,其成长过程深深浸入在中华文化的涵养中,因而饱含大量中国社会现实要素的“中国风”教育叙事能更好地对接教育对象的“前理解”,促使其对教育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中国风”教育叙事中体现出的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符合教育对象的主体建构规律。中国哲学中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思维方式衍生出自我反思型的内向思维、情感体验型的意向思维、主体实践型的经验思维、自我超越型的形上思维[5],这些思维方式的重主体性有利于主体在思维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知识的建构,经历“同化—顺应—平衡”三个阶段[6],通过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在自我反思、情感体验、主体实践中推动主体认知数量的扩充与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因此,高校思政课改革需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前理解”,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接受规律,而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还需要通过中国话语、中国经验、中国故事的教育叙事对接教育对象的“前理解”,通过以人为中心的中国哲学主体思维方式契合教育对象的自我知识建构。

(二)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活动本质上是思想的传递与延续,正因如此,建设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在不断挖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具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方式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同时,凭借高校思政课稳定的授课周期和教育对象全覆盖的教学优势,更好地实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文化传承。一方面,新时代“中国风”思政课的与时俱进性要求以创造性、创新性的方式来解释、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新时代色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出场方式是独特的,不再是简单的普及和宣传,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辩证表达,也是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进行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力求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帮助大学生真正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像古圣先贤一样审慎思辨地分析问题,胸怀家国情怀、克己修身,以仁爱之心善待他人。这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全新的育人功能,而在对教育对象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一代代教育对象中传递。另一方面,作为高校中最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亮底色的课程,思政课与科目林立的专业课程相比,尽管教学内容点位会随着教育目标的调整有所变化,但教学时长与学分设置比较稳定,时间序列上贯穿高等教育学习的前两个学年,这说明思政课具有课程设置的稳定性、教育对象的全覆盖性,因而在思政课中时刻彰显中华民族的独特风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有更多的机会被教育对象所认可与接受,并延续传承。

(三)有利于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实践逻辑出发,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重要系列论述,阐明教育发展彰显文化自信的基本规律,即中国的教育必须也只能按照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由中国独特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决定的。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正因其与中国实际的高度结合,力图纠正文化盲目自卑产生的“唯洋为美”的异化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料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政课程,在充分彰显课程本土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感召大学生增强自身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实际上是主体通过自身内化重构并逐步形成的对自身文化的了解、认可以及肯定的稳定认知发展结构与心理结构,是“四个自信”得以建立的基础,也对主体发挥着更持久、更深沉的影响力。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其文化自信将持续为其提升民族身份认同、道路理论认同、政治信任等提供强劲动力。由此可见,培育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是通过教育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在以移动终端为主体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搜集信息、接收信息的方式已经历多次变革,而且这种变革也将以越来越高的频率继续维持下去,这也意味着大学生了解自身文化、认可自身文化并肯定自身文化的机会在不断减少,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力和自信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了全新的机遇,通过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导地位,在为主客体交互提供物质载体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确立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同时,以文化自信主导教育目的,引导大学生不盲目崇拜传统文化,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以引领其日常生活。课程教学要避免陷入“课程知识复古、教育方法疏离、育人方法保守”的困境[7],通过不断丰富对中国独特历史、独特文化、社会实际的讲述,以贴近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参与的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以增强文化自信。

二、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原则遵循

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的建立需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遵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规律。高校思政课改革要想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需要处理好三个关键原则性问题:一是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合理性;二是正确处理“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辩证关系;三是以科学系统建构的视角推进课程体系化改革。为处理好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基本原则遵循。

(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合理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元素的文化载体,建设“中国风”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需要正确理解并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阐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政课重要的教学资源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探讨这一合理性的关键在于要回答清楚,具有意识形态阶级属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被用于社会主义教育的过程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等范畴是否还传递着陈旧的封建阶级烙印?“我们在批判儒家‘修养经’的同时,绝不应该否认任何修养,而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建立起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所需要的道德修养理论”[8]。马克思主义矛盾观阐明,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来推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社会矛盾的不断运动来实现的。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变革,经历了多种社会形态,客观存在着多样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客观反映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多种社会形态下的优良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但值得深入思考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所形成的具体关系之中始终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即矛盾的普遍性。因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对相同或相似关系中所依据的准则和规范进行“时间上的现代化与空间上的本土化”转化,以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例如,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天人合一”等思想仍时时刻刻影响着当今中国人对他人、社会、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会用机械的、片面的方式来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是用一种辩证的、批判的、发展的观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历史逻辑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能够择取其中积极的、具有现实性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发扬。

(二)既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又兼具开放胸怀及世界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9]。建设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在突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同时,更要兼具世界视野并体现世界水平,这要求教育者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基本原则。树立他山之石的理念,既要将文化信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也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取他者文化之长,形成中国表达来诠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新时代“中国风”思政课强调突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始终坚持用辩证眼光和开放的胸怀来革新思政课,同时也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积极经验。国外以“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品格教育”之名来称谓旨在使社会成员接受生活所需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和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在开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例如21世纪初,美国各高校普遍开展政治参与项目(the Political Engagement Project),其核心目标定位于探究和总结系列有发展前景的教育实践(教学干预措施)对大学生政治发展的影响,关注学生政治知识、技能、动机和参与等政治发展核心维度,旨在推动大学生积极、负责任地参与公共事务合作、公共政策问题和各级政治选举。国外与之类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大范围展开,这为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我国在吸收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要始终不忘思政课改革的初心与使命,始终紧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总体目标,时刻警惕国外实质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识形态阶级属性问题。此外,还要正确理解“世界水平”的内涵。真正的世界水平不是仅仅局限于用某些国际教育评价标准与数据作为评价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唯一标准。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不能亦步亦趋地跟随其他国外先进大学,不能盲目地追赶,要始终有自身清晰的评价标准。

(三)注重“中国风”元素与高校思政课教育目标的“协同”

“协同性”是思政课改革的关键所在,教学体系中各教育元素间的配合与联动对于实现高质量协同育人教育目标具有根本性影响。建设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需要充分运用大量“中国风”元素,而这些元素需要时刻与思政课教育目标协同联动,否则思政课就成了简单的文化课,颠倒了主次。因此,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应紧扣以下三方面教育目标。

其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思政课的重要目标任务,“中国风”元素需要与此高度协同配合。一方面,要善于运用中华民族重视精神享受而非物质享乐的优秀传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中华民族对待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关系一直以来有其十分独到的理解方式。例如,在流传至今的名诗名句中不乏对中华民族重视精神享受的具体体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态与境界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崇高的价值追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精神、轻物质”的思想精髓,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提升精神享受的品位格调,而不是陷入拜金主义、物质享乐等错误的价值泥潭。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中出现的道德现实问题同样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敏感度、增强道德认同、提升道德判断与道德想象能力。近年来,“老人摔倒扶不扶”等社会问题引发了群众的普遍讨论,而这些资源都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道德成长的必要性,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必须肩负的道德使命、伦理使命,并自觉构建知、情、意、行的道德成长发展的完整框架。

其二,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影响具体形态。为完成这样的教育目标,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应注重在三个层面上发力:第一个层面是对他人的关怀与关切,具体是指要求大学生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第二个层面是要求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自觉传承家风与家教,积极建设自己的家庭;第三个层面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奉献祖国。同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历史坐标下,中国展现出了独特的大国风采,思政课正是要讲述好这些中国故事,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政治认同等。

其三,塑造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一方面,要充分讲好中国故事以实现与塑造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协同。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魄力与能力不断得到彰显,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对人类社会的解放进行过尝试性讨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古代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形态极具代表性的描述,而这背后深刻讨论了人类社会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分配原则问题,尽管这种“大同社会”的理想是没有经济基础的乌托邦或理想国,但中国古代人民对人类解放思想的萌芽,也的确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共产主义理想并不是脱离中国社会的思想产物,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和最高阶段,以此来塑造大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三、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建设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其中需要考虑到建构课程体系的各个要素点位。寻找高效实践路径,就是要始终面向一定的高校思政课教育现实需要,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难点问题,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力争建立风格独特、效果良好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

(一)以中国哲学的思辨思维方式深入展开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专题性讲授

教学内容体系革新是所有教学体系改革的关键所在。专题性教学,或可称之为主题性教学,是指教学围绕着一定的主题逐步展开,学生以一定的问题为导向,基于教育者提供的或自身获取的教育资源而进行的“他组织+自组织”的双向教学模式。专题性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学重点十分突出,教学内容的展开围绕一个中心点,时刻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同时可以促进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深刻的理解。2019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编写了4门本科思政课的专题教学指南,将课程设置为不同的专题,这对思政课开展专题教学提供了具体的参照和指导。与此同时,多所高校的思政课程也都相应地划分了配合教学进程的内容专题。

而整体上看,能够进一步在这些教学内容专题中彰显“中国风”特色的关键在于,以符合中国人思考习惯的方式展开教学主题讨论的专题性讲授。专题性教学的优势是整个教学环节围绕统一的教学主题展开,因此,对于特定教学主题的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中注重用中国特色的方式来重新架构教学主题,通过回看中国历史进程理解某一问题的思维逻辑,并结合中国实际来展开阐述。例如,在讲授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一内容专题时,目前更多的思政课教师会选择从西方近代哲学思想开始引入,选取较为具有代表性的笛卡尔或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唯心主义世界观作为引证。西方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人类思维意识的影响的确是无法忽视的,但它在中国高校的思政课堂上也存在着“水土不服”的情况,大部分缺少深厚哲学功底的大学生无法在经院哲学向近代哲学转变的哲学史发展背景下来理解,这也就造成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西方哲学论证的经典命题,即“上帝是否存在”,而也正是对这一命题的讨论引发了近代哲学的革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无法理解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真正内涵,就难以理解唯物主义世界观真正的内在合理性,但如果以中国哲学的思辨方法来阐释唯心主义世界观,上述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中国哲学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讨论形成了体系化的思想流派。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代表,也是被中国大学生所熟知的名句,以此作为引证向大学生展开阐述,能够更好地帮助其理解。

由此可见,中国哲学的思辨思维方式可以应用在思政课教学专题内容中,如中国人对家与国辩证关系的理解、中国人对自身与他人辩证关系的理解,以及中国人面对价值判断与选择背后的思考处处体现着具有中国哲学思辨方式特色的智慧,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助力思政教学的展开与深入。因此,革新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应着力于用中国哲学的思辨方式来重新审视与设计教学内容专题,紧密围绕每一项专题挖掘其内在的中国智慧。此外,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思想道德问题和困惑,而针对部分问题与困惑,中国古代先贤们已进行过深入思考,如群己之辩、公私之辩、义利之辩、理欲之辩、力命之辩、天人之辩等思辨思想中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解决各种思想道德问题和困惑的“良方”,值得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加以充分运用。

(二)构建“中国风”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与教学情境

建设新时代“中国风”高校思政课,并不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其他“中国风”元素直接套用于思政课的课堂上,而是要注重构建起独特的“中国风”教学话语体系与教学情境。一方面,要积极运用“中国风”元素来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囿于传统与现代交替迭代的冲击,尚未建构起具备鲜明风格和特色的教学话语体系。有些思政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既不追求理论的彻底性,也不追求话语的现实接受性。课堂话语的浅层说教导致部分大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听了很多大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实践。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课堂教学话语体系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话语体系而机械地展开,教学内容缺乏与大学生认知的同频共振,教学形式缺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教育者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因此,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改革要注重以大学生能理解、能接受的话语方式来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话语表达方式是中国学生所了解的,甚至是熟知的。用古代诗词、名人名言来阐述教育者的观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更容易被大学生理解、认可并接受。这需要深入挖掘、有效筛选与思政课内容直接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构建思政课课程资源库,再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经历与见闻,结合教材内容对已有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转化出符合教材价值导向、辅助学生有效了解教材内容的文化资源,并在教学中反复实践这些文化资源的教学话语,不断打磨生成具有中国风格的教学话语体系。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思政课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仅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话语表达方式来表达,也不仅仅是解决大学生接受的问题,思政课自身就有其独特的话语体系,而这一话语体系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同时,教育者也要注重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情境。西方的道德教育中通常会运用大量的道德两难情境,以道德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为代表,西方学者开发了大量的道德两难情境用于道德判断力的培育和提升。当前,这些教育情境不少也被中国教师所采用。但值得反思的是,这些西方传统的道德两难情境真的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吗?例如,西方道德两难案例中“由于买不起药品而发生抢劫行为是否道德”的经典讨论,是完全基于“资本逻辑”而产生的道德困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中国的大学生未必能理解这样的矛盾对抗问题。这说明,中国教育者需要用中国特色的教育情境来展开教育活动,而中国社会现实中蕴含着大量的教育情境,教育者可以创造性地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反思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以启发学生的自我认识建构。

(三)打造“中国社会调查研究”思政课教学实践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0]。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更广泛、更深入联系社会实践的时代要求与教育任务,这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未来的实践教学改革必须更贴近中国社会现实。而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唯物史观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起点和基本进路。恩格斯的经典文献《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毛泽东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都是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更是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可见,在高校思政课“项目化教学”发展的趋势下,打造“中国社会调查研究”教学实践项目是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实际的重要途径。

打造“中国社会调查研究”教学实践项目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多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始终致力于向实践型课程发展转型,有效地提升了育人质量,但同时也面临着目标意识模糊、组织管理低效的挑战,进一步造成实践教学资源短缺与资源低效运用等问题。建设“中国社会调查研究”教学实践项目的一项独特优势在于,以一种“项目教学”的方式来开发教学,为了完成同一项目目标,各方教育参与者以一体化思维积极整合并运用多种资源。同时,社会调查研究导向的教学项目还能提升大学生的多种知识技能。大学生通过在情境中实践,能够调动多种能力,如综述、评估、综合学习、实证研究、选择分析数据等,并获得有效的反馈。而且,也能促进人际交往学习,如学习与人沟通的方法、战略性思维、组织方法等。此外,能在情感态度上深化家国情怀,在社会调查中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了解人民的需求,站稳人民立场,坚定理想信念。

“社会调查研究”教学实践项目调研主题的设计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被选用的调研主题应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实际,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要考虑大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调研主题的设计要考虑三方面要素:一是育人目标导向。调研主题的设计要始终紧扣“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导向来推进,这也就意味着设计出的调研主题的整体目标是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具体来说,主题的设计应有益于完成教学任务、深化学生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能力、坚定学生的信念等。二是社会焦点问题导向。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焦点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特征与社会实际,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良好途径。如鼓励大学生开展“乡村振兴”主题的调研,增强他们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认识与理解,提升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是学生兴趣导向。大学生兴趣也是设计主题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因为兴趣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题设计者可以在前期了解学生的调研意向,提供多重调研主题选项供学生选择或是与大学生在讨论协商中共同制定调研主题等。

猜你喜欢
中国风思政课中华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